登陆注册
18265000000017

第17章 古代名人养生

古人说:“为人子者不可以不知医。”又说:“养生之旨不在玄秘,一言之语,亦可受用无穷。”古人非常重视养生,虽然时代不同,但历史上许多名家名流长寿养生的经验仍值得我们借鉴。

黄帝的养生秘诀

据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是寿逾期颐而花甲重开的寿星。他的寿命达到了人类自然寿命的高峰,活了120多岁。在他的影响下,其子孙也皆善养生之道而寿高百岁。据史料记载,黄帝之子少吴活了100多岁,少吴之子帝喾活了105岁,帝喾的儿子尧更是享年118岁的寿星。

黄帝的长寿之道是什么呢?“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勿劳汝形,勿摇汝精,乃可长生。”这是黄帝奉行一生的养生秘诀。

记载黄帝养生术最详细的是《黄帝内经》。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明确地提出了黄帝的养生大纲:“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养生观点强调了两个要点:

首先,要顺应自然变化的规章,根据四时的寒暑变化而变换衣着,安排作息时间,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要敏感,在春夏季节多多保养阳气,秋冬季节则要注意培补阴精;

其次,要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保养正气在养生中占据着主导作用,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根本上说,各种各样的锻炼方式、营养食品都只是养生的辅助手段,而最根本的还在于人体自身的抵抗力。

黄帝经常和当时著名的医学家歧伯、少俞、雷公等人讨论养生之道,有一次他问:“为什么先人们都能活到上百岁还身体强壮,而现在的人不到六十岁就过早衰老了呢?”歧伯回答他说:“古时的人都懂得对四时不正之气要及时避让,使思想闲静,没有杂念。调和自身的正气,这样怎么会得病呢?”

于是,黄帝依照歧伯的方法修养起来了。

他平时注意约束自己的思想,不产生过多的欲望,心情安定而不受外界的骚扰。因为精神专一,所以他虽然劳动很辛苦,但并不怎么疲倦。因为,他在物质上没有什么过度的欲望,所以生活得很开心。在饮食方面不论是好吃的还是平淡的,他都吃得津津有味。在穿着上,不论是粗糙的还是华丽的,他都很随便。对于社会上的习俗,他也很满意。他乐于与民同乐。作为国家的治理者,他尽己所能为百姓造福,而绝不自以为尊……

因为他长期坚持这样修养,所以能够不受外界的干扰,即使有不良的嗜好也不能吸引他的注意,而任何有诱惑力的言论也不能使他的心志动摇。因此,他才得以保全了“天真之气”,而活到120多岁的高龄。

孔子的养生之道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世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2岁,在2400多年前医疗技术和卫生条件都很落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实属高寿。

孔子一生经历了许多政治和生活的纷扰,大部分时间不得志,可仍然长寿,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与道家提倡的“清静无为”的思想相反,积极提倡“自强有为”。

早在15岁时,孔子就确立了学习的志向,30岁时便开始收徒讲学。他常教导学生,人生一世,应当树立远大的志向,有所追求,有所作为。他有一句为后世广为流传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个人如果认真考虑过自己担负的人生职责,就会努力付诸行动。孔子在青少年时代勤学苦读,博览群书,学业超群;中年后东奔西走,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宣传自己的主张;晚年致力于教育,编纂典籍。在人生的征途上,他始终保持着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进取精神。

孔子的精神作用于身体,健康的体质又保证他完成了超乎常人的成就。他曾以“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自己一生几个阶段的特点。他认为,人到老年时应当能把握自己的行为,对一切顺境、逆境都看得开,仍能积极进取,追求真理。所以到了晚年,孔子仍致力于编撰《春秋》,不倦地学习《易》,并继续给弟子们上课。

楚国大夫叶公曾经询问孔子的学生子路:“你们的孔夫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怎样回答。孔子知道后,对子路说:“你可以告诉他,就说孔子这个人啊,发愤时可以忘了吃饭,高兴时什么忧愁都会扔掉,他啊,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正是明确了人生目标和开阔的心境,才使孔子忘记了年龄,获得了长寿。

孔子认为,人之患,在于欲望太多。他一生十分注意养德立德,主张推行“忠恕之道”,“为政以德”,造福于民。他最鄙视贪官污吏,提出“损者三害”,即:骄奢得意有害,游乐忘返有害,沉溺于酒色有害。

孔子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还主张进行积极的人格修养,做一个“仁者”。所谓“仁者”,就是“仁爱”、“仁厚”、“仁义”的人。怎样成为“仁者”呢?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还准确地抓住不同年龄段人性中的弱点,告诫人们一生要警惕三件事: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

孔子长寿,正在于其将“养其身”、“养其德”与“有作为”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孔子一生自强不息,以德养寿,健身活体;以乐自娱,饮食有道,生活规律,所以能保持旺盛的经历,发奋图强,不断进取,以“至圣先师”为万世咏颂。

老子论修身养性

老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相传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任东周“守藏吏”,后遁世隐居,著作有《道德经》等。他的养生观点,主要是“清静无为”,“归真返朴”,顺乎自然。特别是他关于修身养性要遵循自然规律的论述,备受当今中西方学者的推崇。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指的是自然规律。自然法规是最公正、最无情的,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循自然法规。否则,必然受到应有的惩罚。养生之道亦是如此。

人有五脏六腑,七情六欲,性命精神。所谓身心健康,乃气血、阴阳平衡也。因此,要想体魄康健,必然法则天地,随从阴阳,分别四时。我国早有“春捂秋冻,老来没病”之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不按客观规律养身,就会伤神损体,百病丛生。

根据历代医学家的观察,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一般来说,春天易伤肝,夏天易伤心,秋天易伤肺,冬天易伤肾。因而,一年四季,什么季节易得哪种病有一定规律,要牢记之;什么节气进什么食、服哪些药,要慎行之。就是一日生活也要养成规律,力求做到起居有常,食欲有节,行事有度,活动有序,只有这样做,才可以防患于未然,即使身体欠安,亦可通过修身养性,实现健康、长寿之宿愿。

老子还认为,人之生难保而易灭,气难清而易浊。只有节嗜欲,才能保性命。会养生的人,一定要首先除六害,尔后才可保性命,延年益寿。

何以除六害呢?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日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日去妒忌。六害之灾,人人皆晓,时时遇之。然而除六害却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做到。君不闻《红楼梦》中《好了歌》吗?世人都知道修身养性,健康长寿好,但惟有功名利禄、金钱美女、荣华富贵忘不了。这样,六害就会乘虚而人,日夜伤身。

老子说,体欲常劳,食欲丰饱,劳勿过极,饱勿过半。早起勿在鸡鸣之前,晚起不在日出之后。心内澄则真神守其位,气而定则邪物去其身。

老子特别讲究养气。他认为,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四肢脏腑皆受其润。如山之纳云,地之受泽。若练得气之十通则百病不生。他说,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则气行,神往则气往。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老子本是炼丹大家,但他认定再好的丹药也不如自己的唾液有益于自身。唾液,乃人身之精华,故有“金津玉液”、“玉池之津”、“哗池之水”之美称。先人有“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之说,津液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生,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而百骸调畅,诸病不生。

庄子清心寡欲的养生秘诀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学识渊博,思想高超,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主张人类应该摒弃外加的仁义礼智,依照人的自然属性,自然而然地生存和发展。

庄子大约亡于公元前286年,享年84岁。庄子一生对养生学颇有研究,主张少私寡欲、清静无为的养生之道。

私,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一个人如果私心缠身,生活、工作中必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疑神疑鬼,精神高度紧张,日夜不得其安,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形劳精亏,积累成疾。只有那些胸怀大志,克己奉公的人,才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地坦荡,知足长乐,必得长寿。故庄子在《达生篇》中有“弃事则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名言。

的确,人欲不可绝,亦不可纵。纵欲则必然闯祸染病,故古人有“少私寡欲,清静为天下正”之教诲。“无欲志自刚”应成为我们的座右铭。一个人如果少性欲,就不会抢男霸女;节物欲就不会图财害命,寡官欲就不会投机钻营,卖身投靠。只有知其荣、守其辱、安其分、图其志的人,方能做到不“争名在朝”,不“争利于市”,节制嗜欲,竭力追求精神上的完美,以达到体魄的健壮。

庄子还认为,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人,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静则制怒,静则除烦,静则祛热,静则意定,静则养生。如果一个人终日心不得安宁,思不得止息,定会百病丛生。因而,历代有志之士都十分重视在清静寂寞中去磨练自己自稳、自控的能力,以养成健康的体魄,图谋大志。

由上可知,庄子的养生思想对今人仍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当前,社会的高度发展让我们享受着高度的物质文明,但同时,很多人在精神上却危机重重。紧张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竞争意识、噪音、污染,终日使人心神不定,烦躁不安,极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患,对身心构成了极大威胁。而庄子的清心寡欲、以静养生的思想正是对症治疗此症,以达到保健养生之目的的良药。

华佗以运动养生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一位著名医学家,于208年被曹操杀害。关于华佗的年龄,《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也有说他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保持着六十多岁的容貌,而且是鹤发童颜。

那么华佗的养生秘诀是什么呢?

(1)喜欢运动

华佗十分重视体育运动与劳动锻炼。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削。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意即人们需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或劳动),但应避免过于劳累。经常活动,便可加快食物消化,使血流循环畅通无阻,从而不会生病。这就像门枢轴,时常使用转动,就不会僵涩失灵。

(2)模仿五禽

从中医的角度看,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分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对应于心肝脾肺肾五藏。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正是间接地起到了锻炼脏腑的作用,所谓“超乎象外,得其寰中”是也。

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模仿它们的各种姿态可以使全身的各个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炼,正如华伦所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不老。”这里明确地指出了五禽戏的作用原理:通过肢体的运动以流通气血,祛病长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锻炼方式。它能锻炼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抑制功能和调节功能,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它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脏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同时它还能增强肠胃的活动及分泌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为机体活动提供养料。

在华佗那个年代,他虽然不明白这些道理,但却能凭着长期的经验,总结出这样一套科学的健身方法,实在是很了不起的。

由于华佗坚持练习“五禽戏”,脸似古铜,黑发满头,牙齿坚固,步履稳健,身体十分健康。在他年近百岁时,仍面若童颜,精神矍铄,动作灵巧,步履矫健。他的弟子吴普、樊阿等人依法锻炼,也活到了90多岁,仍耳聪目明。因此,华佗的长寿,完全得力于运动锻炼,尤其是“五禽戏”。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心得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他长期居住山野间,研究医学,为民疗疾,采种中药,著书立说,因此,被人们尊称为“药王”。孙思邈提倡养生、食治、怡老,并身体力行活到了101岁,他的养生心得主要有以下4条:

(1)食养、药治并重

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

在饮食调养方面,他主张饮食宜清淡,少吃荤、腥,忌吃生、杂食物。他“先饥而食”、“食欲数而少”,认为少量多餐有益健康。同时,还把服食具有滋补和防治老年病作用的植物作为养生的措施之一。

(2)“常欲小劳”

孙思邈主张“养性之道,常欲小劳”,即要时常劳动、运动,但又不要“过劳”。因此,他把按摩、导引、摇动肢节等全身运动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

(3)抑情节欲

孙思邈认为,情欲过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他提倡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食、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事、少怒、少好、少恶性”,其中,“少欲”、“少食”、“少怒”等都是与现代养生观念相符合的。

(4)重视环境居处

在居住方面,孙思邈强调要“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山林深处,固是佳境”。事实上,不少老寿星都是出自于山深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优雅之处。在住室方面,孙思邈认为“但令雅素洁净,无风雨暑湿为佳”。

苏轼的养生之道

苏轼,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养生家。他一生遭遇到众多的磨难,却始终保持着豁达、开朗的性情。无论环境怎样恶劣,条件怎样艰苦,他都能进行自我的心理调理,顺应事态的发展。他的养生之道被历代养生家所推崇。

(1)和、安养生

中年的苏东坡因得罪权贵,被贬官流放。四起四落,坎坷一生。但他始终热爱生活,对人生抱着积极的态度,并善于在困难挫折之际乐观自处,且有养生法宝“和”、“安”二字。

记载他与沈括合著的有关医药论述的《苏沈良方·问养生》中认为:养生在于“和”、“安”二字最为重要。“安”即静心,以减少外界的诱惑;“和”即顺心,以顺和来适应外界事物的变化。

苏东坡正是以此精神对待人生的一切不如意事情,所以他身体健康、晚年快乐。

(2)动静结合

苏东坡非常重视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强调要动静相结合,才能养生长寿。他认为,动“能逸而能劳”;静“能心平气和”。

苏东坡认为:“夫风雨寒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贵人深居简出,行则坐轿,寒则厚衣,养之太过,所以易受寒暑;农夫小民,不问严寒酷暑,劳作于田间,劳动的锻炼使得他们祛病延年。由于他对劳动的重视,一生勤于劳作,即使在63岁被贬琼州,也还亲自开荒种地。

在重视动的同时,苏东坡还推崇静。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心静,不要胡思乱想,自然就能“心平气和”。在《东坡养生集》中有记载,说他每天天刚亮,就立即起身,盘腿而坐,练习我国传统的保健功。

(3)对酒的正确认识

苏东坡对我国传统医学颇有研究,对酒的养生作用也有一定的认识。他说:“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大意是说,酒只要饮得适量,是可以养生的。

苏东坡除了饮名酒之外,还精心酿制、经常饮用药酒,以祛病健体。正是因为他对各种养生酒有不解之缘,所以他在“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的艰苦环境中,能免时疫、拒障伤。

(4)“四当”以长寿

一次,一位先生向苏东坡请教长寿秘方时,他摘取了古书上的四句话作答。这四句话为:“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前两句意为乐观、早睡。后两句话则出自《战国策》“安步,缓行也;晚食,晏食也。”对此,苏东坡还作了具体解释:“已饥而食,蔬菜有过于八珍。”就是说肚子饿了才吃饭,但食不可过饱,这样的饮食,即使是蔬菜也胜过皇帝吃的山珍海味。

陆游修身与养生

宋代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三次罢官累遭打击,但仍坚决抗金,毫不动摇,可以说历尽坎坷,饱经风霜。然而他却活到了85岁,且耳不聋,眼不花,还能到山间采草药,这在古代文人中可谓高寿了。他在晚年曾作诗云:“养生如艺树,培植要得宜。”

陆游的许多养生诗,对现代人的修身养性亦颇有裨益。

(1)心胸豁达

陆游青年时就胸怀远大志向,尽管一生流离颠沛、穷困潦倒,但仍然是“莫厌相逢笑开口”,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2)生活规律

吃饭“少饱则止”,饭后坚持散步,读书定时,起居有常。他提倡起床后梳头,晚上睡前洗脚更是他的乐趣,并养成了良好习惯,有诗为证:“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鲜烧汤。”

(3)饮食清淡

陆游崇尚简朴,甘于淡泊,食求清淡,“老无声色娱,戒惧在饮食”。追求“怡然气貌渐还婴,淡饭粗茶过此生。”陆游喜欢吃蔬菜,菜肴以素为主,芹菜、山药、萝卜等都是他喜爱的菜谱,如诗中云“食常羹芋已忘肉。”

陆游更以粥为养生妙品,他作诗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苑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陆游三餐皆食粥,有淡粥、菜粥和豆粥,他认为豆粥味道最好。陆游食粥之法甚为独特,他有时早晨起身后,无所事事,只管食粥,吃饱了又卧床安睡。“粥罢重投枕,灯残起读书”,便是他生活起居的写照。

(4)坚持锻炼

陆游推崇“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哲理,平常“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朝夕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所以,陆游年轻时就注意锻炼身体,到了老年仍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坚持“不动成罴卧,微劳学鸟伸。呼童按摩罢,依壁久伸余。拳拳奉天里,坦坦息心机”。

陆游深喜按摩、学剑、气功,并获益匪浅。他坚持一天数次自我按摩;学剑几十年,48岁时仍能“射猎深山,亲刺猛虎”;他还坚持气功锻炼。

(5)多劳动

陆游七八十岁时还能从事扫地、整理卧室、种草养花等力所能及的劳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在《种百合》中说道:“方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他还把每天扫地作为健身必修的一课,“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去,延年直差易。”执帚扫地,既清洁了生活环境,又活动了筋骨血脉,这比专门按摩与导引,确实不知要胜过多少。

乾隆皇帝养生之“十常”“四勿”

清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享年88岁,在位60年。我国自秦至清共有封建皇帝259个,其中可查出生卒年份的209人,平均寿命仅为39.2岁。其中,乾隆为最,故得号“长春老人”。

乾隆一生身体康健,迟暮之年仍然神志清醒,活动自如,有时还以太上皇身份过问政事。他去世前两年,仍能外出狩猎,临终前尚能写字读书,当属尽其天年。晚年,他曾总结出自己的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在这秘诀中,运动是贯穿其中的灵魂。乾隆自幼练习骑射,在避暑山庄皇家比赛中常常大显身手。当上皇帝之后,更以骑射为乐,常到郊外打靶、狩猎。乾隆好游历,一生曾6次巡游江南,5次西巡五台山,3次东巡泰山,在饱览山川、亲近自然中,既能愉情养性,又能锻炼身体。

乾隆的饮食起居很有规律。每天大约6时起床,洗漱后用早膳。上午处理政务,和大臣们议事,午后游猎骑射,看书习字,作文赋诗,然后就寝。膳食以新鲜蔬菜为主,多饮西山泉水,少吃肉类,不饱食。他进补注意适时适当,所用“松龄酒”之类补酒,系由补脾肾、益血气的中药材制成。肾气强盛,脾胃健运,气血充盈,身体自然强健。

乾隆毕生时间了自己总结的“十常”、“四勿”的养生之道。其“十常”是:

齿常叩,先叩大齿,再叩前齿,每日各100次;

津常咽,用舌头先舔唇、齿、腭等部位,待口水增多后鼓嗽吸吮,分几口咽下;

耳常弹,食指压在中指上,轻叩后脑枕部,每次100下;

眼常转,双目缓慢自如地转动,从左至右,从右至左,再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各10次,然后紧闭片刻,再睁大眼睛;

鼻常揉,双手握拳,以拇指中关节搓揉鼻部两侧,上下各100次;

面常搓,双手搓热,以中指引导带动其他各手指指腹,由下向上搓洗,至额部两侧分开,再向下搓擦,每回50次;

腹常旋,双手搓热重叠,用掌心以肚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方向后逆时针方向,各旋转50次;

肢常伸,上肢向上伸展,下肢向前后远端伸展,四肢关节随之舒展;

肛常提,吸气时,用力摄提肛门连同会阴部位,稍作停顿,呼气时放松,做50次;

足常摩,用热水浸泡洗净双足,再用手掌心的劳宫穴转动搓擦前脚心100次,直至摩热为止。

乾隆的“四勿”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乾隆的“十常”,有助于锻炼机体组织,改善系统状况,防治老年疾病,延缓器官衰老,尤其是他尊为天子,富拥天下,美酒盈仓,佳丽满宫,仍然时时注意规律生活,恪守“四勿”,在中国各代皇帝中独享高寿当在情理之中了。

同类推荐
  •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脂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脂

    书中结合了作者在心内科多年的问诊经验,总结了高血脂患者提问频率最多、最关心的问题,科学地讲解了导致高血脂的危险因素、如何在生活中控制血脂、降脂过程中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怎样避免将来患上高血脂等核心知识。此外,作者还对患者采取书中诊治意见后,复诊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加以说明,更能让读者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全力将本书打造成最有亲和力的高血脂治疗和预防指南。
  • 藏医养生密码:藏医养生大智慧

    藏医养生密码:藏医养生大智慧

    药师佛,藏语音“桑给眉拉”,曾经发了十二誓愿,希望解除众生的一切病痛。绵延至今,藏医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融合了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古中国和古阿拉伯医学的精华而自成体系,见解独到。本书既辑录了藏医从饮食、起居上调理身体的方法,又介绍了密宗修习之道,还有稀有珍贵的藏药奇方,为您破解藏医养生的密码。
  • 学习动物好榜样:人体仿生养生操作手册

    学习动物好榜样:人体仿生养生操作手册

    只要提到动物,你的眼前一定出现一个极其广阔的画面,在山野中奔跑的猛虎,在高空中飞翔的雄鹰,在草木间匍匐爬行的蟒蛇,在水里自由自在游着的鱼儿……每一种动物都会给你展示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地球上,没有哪个物种像人类和动物一样相生相克,关系紧密。虽然人的许多高超本领为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但千万种生物的某些一技之长,恰恰又是万物之灵的人类所欠缺的。在大自然中,动物在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发展和自然选择后,已经形成了非常复杂和高度自动化的器官和系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异形态,独特结构和高超的本领。
  • 衣食住行与中老年保健

    衣食住行与中老年保健

    本书分三篇即基础篇、未病预防篇、已病养治篇,向广大读者全面介绍有关中老年的基础知识,预防老年常见病的方法及治疗原则,尤其是介绍蕴含在日常生活,即“衣食住行”中的防治知识,是中老年朋友的实用参考书,也可供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 民间饮食宜忌大全

    民间饮食宜忌大全

    饮食除了要讲究科学营养,还必须首先讲究安全放心。饮食无论是烹调还是搭配,都非常讲究,烹调必须注意生熟适宜,搭配必须注意相生相克。
热门推荐
  • 追逝

    追逝

    天地浩瀚,茫茫无所终。岁月流淌,漫漫无所止。或许可以改变未来,但过去,如何改变?轮回千转,逝者莫追。
  • 青瓷允若水

    青瓷允若水

    她撒娇耍赖样样行,时不时变的冷俊一下,不爱美食不爱钱财,唯独喜欢朋友和玩。他宠妻,护短,却是个废材王爷,毁了容貌坏了腿,却也是风度翩翩。他一直想说一句话:老天爷你们快派人来收了她吧,既然没有只好自己来了免得她祸害人间。小剧场1:某女看着这宏伟的皇宫,再瞧着身后的两人,“你说我们怎么进去啊?”这不好是巧合这进宫的拉粪的车刚刚路过……小剧场2:某女赖在他的床榻上非逼他教自己武学,“你就教教人家嘛?”看她那极其可爱的模样有人忍不住了,“不行。”但还是冷俊说了不。“好啊你等着明天我来偷看你洗澡。”某女去时气势汹汹。结果她真的来了……啊啊啊!受不了她了还是将她收了免得祸害人间吧!
  • 大神请接招:学渣校草

    大神请接招:学渣校草

    他是每天都会被自己帅醒的男神校草,臭美自大且无良,挥挥手,桃花朵朵开,其乐无穷。唯与她势不两立。她是每天都要盘点几次身家的贪财女生,强势霸道且邪恶。她来这所学校的目的就来拯救这个学渣校草的。拿人钱财,替人追男,这套校草出浴照,应该能卖个好价钱吧!
  • 帝影学院

    帝影学院

    天啦,太COOL了,全国第一的贵族学院里竟然还隐藏着四个超级美男和四大超级美女!什么?他们还会定期招聘雇主,给其一个月的贴身保护?世界上有这么好的事?可是总有些人不买帐,居然胆敢挑衅浪少的脾气,还有人更过分,竟然还拒绝影魔大人的保护!啊?月魔和影魔的关系……还有那个,心疼得让人无法呼吸的小王子苏玖岩居然要被派到中东去抢夺石油控制权?这是怎样一群人啊?高中一毕业居然就发展了世界头号神秘组织,还有那国际新一代影后、世界知名美女神医、天生的科技奇才、拥有过目不忘本领的羞涩少女……这么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居然全都聚到了一起,为一个人称冥帝的家伙服务!可怕的他们,可爱的他们,估计最难对付的就是爱情这东东吧?当八大邪魔遇上爱情的时候,他们会怎样呢?赶紧往下看吧!【影魔】龙影澈,高三,17岁,八魔老大,性情看似温和,实则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恶魔。喜欢调戏胆小害羞的小女生(樱魔除外)。对待敌人凶狠残暴,拥有极大的野心。后成为传说中的冥帝。【月魔】月千曦,高三,17岁,八魔大姐,成熟老练,办事雷厉风行,调情高手,跟龙影澈以“夫妻”身份出场,天生的狐媚子,却也是八魔中最严厉的。【溪魔】景辰溪,高二,16岁,八魔老三,性格暴躁,易怒不喜言笑,冷如千年寒冰。电脑高手。武术一流,却总是莫名其妙地输给歆魔。后成为人人闻风丧胆的XX邪君。【樱魔】零沁樱,高二,16岁,八魔老四,八魔中最害羞的一个,眸子清亮,却总是容易泪眼汪汪。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是邪魔组织的百科全书及移动电脑。【浪魔】白奕浪,高二,16岁,八魔老五,性格开朗好动,看似胆小怕事,实则是不想惹是生非。拥有非凡的创造力,被开发后成为世界著名的科技天才。【幻魔】司徒幻夏,高二,16岁,八魔老六,性格怪僻,让人捉摸不透,喜睡,常常一个人睡在树上或者花丛中,有时一睡就是一整天,让人哭笑不得。拥有世界顶尖的医术。【歆魔】苏玖歆,15岁,高一,八魔老七,性格活泼张扬,喜动爱笑,看似小鸟依人,却拥有让人恐怖的力气与胃口。后成为好莱坞国际巨星。【岩魔】苏玖岩,15岁,高一,八魔中最小的,与歆是双胞胎,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与歆魔形成鲜明对比,像是她的影子。有世界罕见的夜视。
  • 妖之恋:魔影仙踪

    妖之恋:魔影仙踪

    我的故事里,你是唯一的男主角。可是在你的世界里,却只有她。而她的心,却又住着另一个人。我们不断的追逐着,却没有人肯回头看看身后的守护者。直到有一天,我的守护者离开了我,我才发现了我的辜负。相爱的人,请互相珍惜,因为千万人群中,互相看上彼此的几率是那么的小,遇上了,就不要放手······
  • 刀妹驾到

    刀妹驾到

    简单来说,就是猪脚帮助刀妹拯救世界的故事。复杂一点呢,就是在拯救世界的过程中,顺便拯救了年轻不懂事的少女,天真不要命的萝莉,霸道不讲理的御姐,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的故事……
  • 霸道少爷的萌宠妻

    霸道少爷的萌宠妻

    她是一个被四个哥哥宠爱的小公主,四个哥哥对她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有我自己的梦想,我才不要听你们的安排,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
  • 涅槃之帝

    涅槃之帝

    以吾之血,持封印不破。以吾之骨,化数年之时。以吾之魂,护我大帝安入轮回。妖娆苍穹,成我大帝不朽神话。妖魔不灭,吾之不苏。大帝,何时归来?
  • 王妃非要逃

    王妃非要逃

    ”大胆王妃,是不是这几日本王让人伺候的你太舒坦了。竟然把本王的府邸整的鸡犬不宁!你究竟想做什么?是不是非要把你锁起来才甘心?!”正厅里几十号人大气不敢出一声,全部低着头在思索。这王妃是怎么了?王爷都气成这样了,为何她是满脸笑意盈盈的?只听正厅正中间一抹淡淡的身影不紧不慢的起身从容说道:“都是你逼我的,谁让你不放我出府去的。既然你不让我出去,那我就想办法出去!不然我就拆了你的王爷府!让你连家都没有!“话音刚落,一巨大的拍板声响起,随后一句冷冷的话语丢过来:”好!那就让本王看看是你赵婉言厉害还是我轩辕易厉害。“那就试试看吧赵婉言轻松的想着。眼睛大刺刺的看着座上的轩辕易王爷,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
  • Chastelard

    Chastel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