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上对涮字有两种解释:一是把物什——如蔬菜、布料、碗筷甚至人的手脚放到水中,通过摇摆晃动达到清洗的目的;二是把生的食物——如羊肉片放到滚水中烫一下,摇一摇,让其成为可食之熟食。除此之外,涮字好像再没啥可说的了。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涮字的意义在人们的生活中又悄然延伸了。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语:“你这是拿我开涮”;“我被那人涮了”……
涮字在这里已经不再是字典上的意思了。这个涮,就是嘲笑、捉弄、戏耍、蒙骗……被人涮了,就是被别人当做傻帽儿,捉弄了,耍了、坑了、骗了,或者变成了别人调侃、嘲笑的对象了。在这里,这个“涮”就是一种不仁不义至少是不友好的行为了。
这就很耐人寻味,并且,这个涮字也就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了。
怎么会想到这个话题呢?
今年元旦的前两天,已经到了万家灯火的时分了,我的家里忽然风风火火地闯进两个人来。来人自称是本市某报社记者,说他们要在元旦那天,在报上发一些知名作家对本报及全体读者的贺词。贺词只要一二句话,但必须是作家手迹。两位大记者又是“老师”又是“前辈”地给我戴了几顶高帽子,让我立马给他们题词,因为明天一早就要排版。我当时虽然犹豫了片刻,但挡不住“二尺五”带来的飘飘然。于是便按照他们的要求,龙飞凤舞地写了两句吉祥的话。两位记者连声叫好,将我的题词揣到怀里便匆匆离去。我呢,自然是好生得意了一阵子,自我感觉俨然成了名冠古城的大家了!
隔一天就是元旦。一大早我就在街口的报亭买了一张“肯定”刊有我手迹的报纸。打开一看,顿时傻眼了……
哪里有我那龙飞凤舞的吉祥话呢?
题词倒是有:一个整版全是当红歌星们的玉照,玉照下是歌星们的手迹;作家的题词只发了两幅。尽管是可怜兮兮地挤在文字中间,也没有我的。
我立刻想起来一句很流行的话:“我被人涮了!”于是我也很快就体味到了,被人涮是一种什么滋味。我想,如果手头有部电话或手机,我会立即拨通那家报社,质问他们:为何要拿我开涮?
元旦本是个喜庆的日子,可我一天都闷闷不乐。晚上睡觉,连打呼噜的优良传统都被气吹跑了。
但是,第二天我就清醒过来了。
清醒过来的我开始自查自省:你真的是名冠古城的大作家么?你有什么惊世之作么?活了一把年纪,你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斤两么?为什么一顶二尺五的高帽子一戴,你就忘了自己姓甚名谁了?你不是经常标榜自己淡泊名利么?那么,你这不是急头拌脑地想出风头、争名利么?而一旦没有出上名,你又恼羞成怒。你这是生的哪门子气呢?
如此自省下去,心里便豁亮起来。再想下去,又觉得某报社对我的“开涮”实在是件好事。至少这是一副清醒剂,让我更清醒地看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也看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污浊。
于是又琢磨起“开涮”的意义。
从表面上看,“开涮”的“涮”字好像离开了字典上的解释,但细究下来却仍没有远离本意。涮就是清洗污浊,就是让生的变熟。你让别人涮了一把,是你的不幸,但一旦你认清了你是被人涮了,不就说明你清醒了么?成熟了么?常常听到这样的叹息:生活捉弄人,或命运捉弄人,换言之就是生活、命运拿人开涮。其实,这正是生活、命运对你的洗礼。不经过这样的洗礼,你又怎能清醒,怎能走向成熟?
因此我说:不怕被人涮,就怕涮不醒。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