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60900000027

第27章 宽容孩子已犯的错误——给孩子在错误中成长的机会

孩子在宽容中成长

孩子两岁了,每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拱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孩子的心里已播下同情关爱的种子。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孩子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他一些不乱扔垃圾,美容地球的事例。

母亲宽容了孩子,但也告诉了他不要乱丢东西的道理。

孩子上小学了,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教师找到母亲,她没有骂孩子,打孩子。临睡前,她对孩子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陪他去河边看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孩子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对吗?爱你的妈妈。母亲宽容了孩子,但也告诉了他不可以迟到的原因。

后来,孩子上初中了。有一天,班主任打来电话,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她去学校。原来,儿子在课堂上偷看一本画册,里面有几张人体画!她的脑袋嗡了一下。和老师交换了意见后,她替儿子要回了那本画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早晨,儿子在他的枕头上,发现了那一本画册,上面附着一封信:“儿子,生命如花,都是美丽的。所以一朵花枯萎了,很多年后,我们还能忆起;所以一个女人死了,千年后,我们还能怀念她的美丽,比如李清照,还有秋瑾。孩子,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记住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细节。比如一片落叶,一件母亲给你织的毛衣,一个曾经为你弯腰系过鞋带的女孩……有一天,你就会以你充满色彩和生命的心感召世人,就像你小的时候我给你讲的那个飞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人们爱她,因为她是天使……”

家长总是在与孩子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给予孩子深切的期待,这种期待必须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宽容。它没有对孩子“恨铁不成钢”的焦虑;没有对孩子“揠苗助长”的虚伪;没有对孩子的错误、失误耿耿于怀的刻薄。这种宽容并不是默许,而是以一种平和的教育智慧原谅孩子目前的落后,用发展的眼光想念孩子日后的优秀。正是在这种期待中,孩子不断感受着生活中的智慧、关爱、激励和赏识,在不断的碰撞、跌倒、爬起中,再碰撞,再跌倒,再爬起,直至独立前行。

对做错事的孩子采用奖励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在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在操场上看到一个男孩子拿着半块砖头要打另外一个男同学,他马上制止那个学生,学生立刻把砖头放到了地上。陶先生说:“10分钟以后请你到校长室等我。”那孩子吓坏了,心里想:“我打人被校长抓到,肯定要受处分了!”他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校长的批评。

过了一会儿,陶先生回来了,拿出一块糖对男孩子说:“这块糖是奖励给你的。”男孩子满眼睛问号,不敢接,心里暗暗地想:“什么意思?我打人。奖励给我糖?肯定有什么事。”

陶先生说:“这块糖奖励你尊重师长。我看到你要打人,制止你。你马上就把砖头放下了。你尊重师长。”接着陶先生又拿出第二块糖说:“这也是奖励给你的。”孩子仍然很迷惑,还是不敢接。陶先生接着说:“我刚才让你10分钟以后到校长室,现在还不到10分钟,这块糖奖励你遵守时间。”

然后陶先生又拿出第三块糖说:“这块糖还是奖励给你的。”孩子还是不明白。陶先生接着说:“我刚才去做了调查,你打那个男孩子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你有正义感,见义勇为。这块糖奖励你见义勇为。”

这时候孩子哭了,说:“校长,不管怎么说,我打人不对。我错了。”陶先生拿出了第四块糖说:“你已经主动承认了错误,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陶行知在对这个犯错误孩子的问题处理上,虽然是亲眼所见,但他没有立刻批评孩子,而是首先做了详细的调查,了解了事情的真相。然后,他从四个方面——尊重师长、遵守时间、见义勇为和主动认错强化了孩子的好品质。

他不但没有惩罚孩子,还巧妙地引导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

可见,孩子犯了错误不一定要采用惩罚的手段,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在特定情况下,对孩子采用奖励的方法也能促使他改正错误。

宽容是放下,是风景。亲人之间的误会、矛盾,就如同挡在你们面前的一根立柱,只要轻轻地绕过去,继续前行就可以了。当回过头来看时,这些矛盾和误会其实很渺小,不值得一提。亲人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在得到互相宽容之后,立刻会转化为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亲情更牢固,而彼此从中获取的利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

这是一个让人心灵震撼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经过一场激战,有两名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俩相互鼓励,相互宽慰,在森林里艰难跋涉。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然没有与部队联系上。他们靠身上仅有的一点鹿肉维持生存。又经过一场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不料刚刚脱险,走在后面的战士竟然向走在前面的战士安德森开了枪。

子弹打在安德森的肩膀上。开枪的战士害怕得语无伦次,他抱着安德森泪流满面,嘴里一直念叨着自己母亲的名字。安德森碰到开枪的战士发热的枪管,怎么也不明白自己的战友会向自己开枪。但当天晚上,安德森就宽容了他的战友。

后来他们都被部队救了出来。此后30年,安德森假装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安德森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战争太残酷了,我知道向我开枪的就是我的战友,知道他是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直到我陪他去祭奠他的母亲的那天,他跪下来求我原谅,我没有让他说下去,而且从心里真正宽容了他,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好朋友。”

宽容绝不意味着放纵,不是无原则的纵容、偏袒与迁就。宽容错误决不是纵容对方犯错,更不是对对方的错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管不问,而是需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对其正确引导,并给予其改过的勇气与机会。

懂得宽容的人,才懂得人生,懂得快乐。

建议一:当孩子撒谎之后,我们不要惊惶失措,也不要对孩子横加指责。

初二的时候,芳芳代表学校参加了区里的数学竞赛。芳芳的妈妈是位教师,一直在关注竞赛的情况,经常向芳芳打听竞赛的结果。但芳芳每次总是轻描淡写地说,结果还没出来。

直到有一天,芳芳的妈妈在街上碰到芳芳的班主任林老师。林老师把芳芳大大夸赞一番之后,带着遗憾的语气说:“她这次数学竞赛没有发挥好,不然完全可以得奖。”

芳芳的妈妈疑惑地问:“林老师,竞赛结果出来了?”

林老师说:“早出来了,你女儿没告诉你吗?”听了老师的话,芳芳的妈妈心里十分震惊和生气。

在回家的路上,芳芳的妈妈一直在为这事烦恼,情绪低落,思绪也很纷乱。从女儿跨进小学校门的那一天起,芳芳的妈妈就一刻也不敢放松对她的学习要求,女儿的考试成绩成了芳芳妈妈脸上的“晴雨表”。芳芳很争气,学习一直很努力,学习成绩也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但芳芳毕竟是个孩子,有时也难免出现考试失手、成绩下滑的情况。虽然当时芳芳的妈妈并没有对她大发雷霆,但脸上常常是“阴云密布”,有时还唉声叹气。

芳芳是个敏感的孩子,妈妈这种态度给她增加了许多无形的压力。可芳芳的妈妈总觉得压力不一定是坏事,“人无压力轻飘飘”嘛。可是没想到这种压力已经超出了芳芳的承受能力。芳芳的这次撒谎应该就是由此导致的。

想到这些,芳芳的妈妈对女儿的抱怨和不满消失了一大半,心里充满了深深的自责和对女儿的同情,她特意去买了女儿最爱吃的基围虾。

在女儿品尝了美味佳肴之后,妈妈让她坐下来,淡淡地说:“今天我碰到你们林老师了。”

芳芳一听,脸色骤变,低声说:“妈,对不起,我又撒谎了。”

妈妈拍拍她的肩膀,轻言细语地说:“你撒谎当然不对,可仔细想想,这事也不能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今后,在学习上,你只要尽力就行了,考得不好我们一起找原因,我不会只一味地指责你,但你也要相信妈妈,要对妈妈说实话。”

芳芳说:“其实,我也想对你说实话,可每次看到你期待的目光,我就不忍心说,我好怕看到你失望的表情。”

妈妈诚恳地说:“以前我太看重你的考试成绩,这是我的不对,我向你保证,以后不管你考得怎样,我脸上始终会阳光灿烂,但前提是你学习一定要努力。”

芳芳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的笑容。

当孩子撒谎之后,我们不要惊惶失措,也不要对孩子横加指责。偶尔的谎言并不能反映孩子的本质。孩子的谎言也许是由我们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当引起的,我们需要的是自我反思和理性分析。当孩子撒谎之后,我们要对他们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些沟通、多一些帮助,这样,孩子撒谎的经历也许能成为一个个平台,让亲情在这里更好地交融;也许能化作一级级台阶,让孩子能更快、更好地成长。

建议二:惩罚的方式要让孩子乐于接受。

马克·吐温是一个很特别的作家,也是一个很特别的父亲。他的惩罚方式非常新鲜有趣,同时也非常奏效。

在这个家庭里,父母和女儿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等、民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洋溢着和睦融洽的气氛。马克·吐温从来不摆出一副做长辈的架子,从不训斥女儿。但孩子有了过失,马克·吐温也决不姑息,而是让她们记住教训,不再重犯。不过,马克·吐温惩罚女儿的方式与众不同。有一次,马克·吐温夫妇想带着孩子到农庄度假。一家人坐在堆满干草的大车上,颤悠悠地向郊外驶去,一路上饱览着美丽的田园风光,这是女儿们向往已久的事了。可是就在大车出发前,不知出了什么差错,大女儿苏西动手把妹妹克拉拉打得哇哇大哭。事后,苏西主动向母亲承认错误,但是按照马克·吐温制定的家规,苏西必须受到惩罚。惩罚的方式由女儿自己提出来,母亲同意后,就可以施行。苏西提出了几种受惩的办法,包括她最不情愿受到的惩罚——不坐干草车旅行。犹豫了老半天,苏西终于下了决心对母亲说:“今天我不坐干草车了,它会让我永远记住,不再重犯今天的错误。”

马克·吐温非常理解女儿为自己决定的受罚方式对她究竟有多大的分量,他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并不是我让苏西做这件事的,可想起可怜的苏西失去了坐干草车的机会,至今仍让我感到痛苦——在26年后的今天。”

有这样一个特别的父亲,有这样一个温馨、民主的家庭生活环境,马克·吐温的女儿们幸福地长大了。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你是不是束手无策呢?马克·吐温那种惩罚办法或许可以借鉴。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小小的约法,或者共同协商一些事情,既能帮助他们改掉坏毛病,又不会让孩子觉得枯燥无味,而乐于接受。

建议三:惩罚孩子别老说“不要你了”。

“你再调皮,妈妈就不要你了!”这是很多父母在教育不懂事的孩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甚至有的父母还故意藏起来,直到孩子停止了某种行为后,才出现在孩子面前。然而,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甚至不亚于对孩子体罚。

心理学家认为,家长假装遗弃孩子的做法,大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他的养育者,这种依恋关系会让儿童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使他们在探索外部世界时,会有一种安全感做支持。同时,当他们遇到危险,感觉到恐惧的时候,父母的怀抱又会带给他们抚慰和保护,为他们再一次去探索外部世界提供支持。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在与父母或抚养者的接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假装遗弃孩子,那孩子会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儿童,均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当然,父母并不是真的要抛弃孩子,只是想通过哄骗孩子来达到让他听话的目的。但是,对于不懂事的孩子来讲,他们是无法区分父母的表面行为与内在动机的。两岁左右的幼儿,对别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他们往往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为去认知别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

因此,心理学家建议,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要在保证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将得不偿失。

建议四:无论孩子犯了多大错误,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起。

电视屏幕上,五枚奥运奖牌得主琼斯,泪流满面地向全世界道歉,承认自己曾服用兴奋剂。这份勇气令人佩服,尽管这种承认已经晚了8年。但人们更佩服她的母亲。人们注意到,从琼斯一出现在镜头前,她的母亲就不离左右。当琼斯面对世界说出了埋藏在心中8年的秘密之后,和母亲紧紧地拥抱。在自己的孩子最脆弱的时候,陪同失败的孩子一起,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同样也需要勇气。所以,虽然琼斯服用禁药的行为我们无法恭维,但琼斯母亲的行为却值得赞扬。

父以子贵的思想,在社会上很有些市场。一些父母以孩子一时的成功为荣,但一旦孩子有些失利,他们的脸上就挂不住了。他们想到的不是如何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如何引导孩子从失败中崛起,而是抱怨、指责、谩骂甚至动手。如果我们问孩子犯了错误之后,最担心的是什么?恐怕不少孩子会回答:担心父母的指责,担心父母会受不了。在许多问题上,父母比孩子还脆弱。

一些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脸面。即便是督促孩子用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自己能够在别人面前抬起头来。嘴上说是为了孩子好,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有的父母因孩子学习成绩不佳,而羞于去开家长会。有的父母孩子高考没考好,自己不愿意出门。孩子犯了事儿拘了起来,有的父母竟不去探望。有的父母常对那些自认为不怎么样的孩子说,你怎么就不知道争口气呢?!这口气,多数是父母在为自己争呢。

“护犊子”,指的是那些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对,还千方百计地在别人面前护着孩子的父母的行为。这对孩子不仅没有好处,还可能会助长孩子的错误。但既然孩子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身为父母,最不应该嫌弃他们、排斥他们、疏远他们,而应该成为他们永远的坚强的支持者。一个人在最失意的时候,在被所有的人抛弃了的时候,她或他的背后,都应该有自己的父母做坚强的后盾。

经常看一些明星大腕的父母们喜颠颠地跟在孩子后面,出席个首映式什么的,这也没有什么不妥。但假如犯了错误,甚至是大的错误的话,也希望他们的父母能像琼斯的母亲一样,用温暖的胸怀,拥抱犯了错误的孩子。

尽管她犯了错误,但她仍然是母亲的孩子。

建议五:告诉孩子:“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有责备孩子的时候。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你的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父母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而孩子也能快乐地成长了。

建议六:不要急着下结论。

有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在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做节目的孩子,你看这伞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回答:“给我自己用。”

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想:多么自私的孩子啊!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定义,而是蹲下来,耐心地问孩子:“为什么呢?”

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

这位主持人是一个善于倾听者,由于他的细腻,让大家听到了一个幼小躯体里高尚灵魂的独白,也让那些当初急于评定孩子的大人们感到惭愧。

这个故事告诉每一位父母:我们应该常常光顾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思想一起漫游,而不是拔苗助长似的牵引,总急于把孩子引向成人的世界。

其实,生活中,孩子有很多方面比我们大人要纯洁得多、可爱得多、强大得多。孩子的同情心比大人强,孩子的神圣感比大人强,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要比大人强。

建议七:给批评穿上表扬的外衣。

小强爱打游戏机,常常是一到周末就惦记着打一局。这一局的时间可说不准——小强说的一局至少得打过好几关,有时甚至是把一个简单的游戏从头到尾打下来。如果事先约定玩一小时,他能以“还差一点就过关”为由再拖上半个小时。即使妈妈当场吼他几句,下一次他仍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周末,小强妈妈的老同学带着儿子串门。大人聊天叙旧,小强陪着小客人在他房间里玩,看连环画、听歌曲。玩累了,小强跑进厅里问妈妈:“我们可以打会儿游戏吗?”

“可以”,“不要”。

小强的妈妈和老同学几乎同时做答。老同学说:“你怎么让他打游戏呀?我家儿子上了瘾,连学习都顾不上,气得我把游戏机、电脑全锁进我屋里了。”

小强有点紧张地看看妈妈,大概怕妈妈说出他的“劣迹”。

小强的妈妈笑笑说:“是吗?让他们打一会吧,我家儿子倒是能管住自己,说一小时就一小时,所以我平时让他把打游戏机当作一种放松。”

“谢谢,走喽!”小强惊喜得叫出了声,带着小客人回自己屋去了。

“儿子,记着时间。打一小时就行了!”妈妈嘱咐。

“知道了!”小强痛快地回答。

大概是当着客人,不想自己的形象受损,一小时后,当妈妈提醒到时间了时,小强痛痛快快地退出了游戏。

送走客人,妈妈表扬小强说:“今天真守信用。如果你每次都是这样打游戏,爸爸、妈妈就不会总埋怨你了。”

“那,我以后一定注意。”小强不好意思地回答。

从那次开始,小强每次打游戏,都自觉地给自己上好闹钟。只要闹钟一响,他就及时地退出。

苦药包上糖衣,更容易被人接受。尤其是对孩子,给批评穿上“表扬”的外衣,就是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从正面引导他,修正自己的不足,不断前进。

同类推荐
  • 好爸妈就是好玩伴

    好爸妈就是好玩伴

    本书收录的是一对80后小夫妻在孩子0~5岁成长过程中精心选用的180个亲子游戏,简单易行,富有创意,把传统的唱儿歌、讲故事的育儿方式和现代流行的亲子游戏有机结合,非常适合中国家庭的使用,能有效增进宝宝情商、智商、体能的发展,堪称80后新手父母陪伴宝宝快乐成长的游戏锦囊。书中所选游戏因时因地制宜,大多使用家中现有物品和场地,无须另购游戏道具,经济实用。同时,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使用本书,每一个游戏后都附有作者的育儿心得,十分贴心地为你指出在带宝宝的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并奉上解决方法、护理妙招等,手把手教你带孩子,相信会给年轻的父母们带去启发和帮助。
  • 为什么孩子不服你

    为什么孩子不服你

    本书共分三篇,从各个角度说明了孩子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理解,对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从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的角度阐明了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并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细致地描写,内容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使父母读后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孩子保驾护航,让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信服、心服、口服。
  • 11种类型的父母教子方法的得与失

    11种类型的父母教子方法的得与失

    科学、有效的教子方法并没有统一,规范的模式,而是要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可以将成功家教的一系列方法进行分类,将它们分为若干种类型。同样,失误的家教方法,也可以将其分为若干种类型。本书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全国主要城市和地区的192个典型家庭的亲身访谈或问卷调查,特别是借助媒体对很多家庭及子女的跟踪采访,归纳总结出了十一种类型父母的教子方法,其中有成功的教子艺术,也有失误的教子方法,从而为广大家长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也许你可以从中感悟出什么,甚至找到自身的影子。
  • 别错扣第一颗纽扣:成长中最中重要的36个秘密

    别错扣第一颗纽扣:成长中最中重要的36个秘密

    本书讲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成长中最重要的37个经验。这些经验具有独到见解,有助于青少年的生存、工作、理财、成功等。本书是关注孩子成长、关注自身发展的广大读者的不错选择。
  • 家教:为孩子鼓掌

    家教:为孩子鼓掌

    本书收录了三元七角钱、妈妈的爱、偷钱、一位由继母造就的人、让我难忘的几句话等45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热门推荐
  • 血之契约

    血之契约

    微宝是王哥从小就培训的杀手,她帮助王哥杀了不少人,杀手最需要的是冷漠无情,也是一件很疲劳的事情,但工资也是颇高,在接到了新的任务后,微宝和柒青便开始了他们的杀人计划,一切是那么寻常的事情,直到遇到他,刘凌天。王哥对微宝的感情也逐渐明显起来,两个男人的斗争,究竟微宝是选择和王哥去美国,还是和刘凌天在一起天长地久。这中间有误会,有虐心,有杀戮,但是,更多的是那一份真挚的感情。
  • 风静云止

    风静云止

    “答应我,别逃跑了好不好?”他握着她的双手,那颓然的样子简直想让她抽他一巴掌。“你已经关了我一个月了。况且……”话还没说完手上就多了个手铐,“你干什么?!”“为了让你不跑我也只能这样了。呐,另一半,在我手上。”他把另一端套在自己的手上,像个孩子一样笑了。笑罢,还对她微微一偏头:“我今天有听你话哦……我只喝了十多瓶而已……”她吓了一大跳:“十多瓶……”猛然发现这与自己无关,换了张脸,“哦。”看到她这个态度,他的笑脸没了,靠在她的怀里:“我会听你的话的……不要……再……跑了……”望着他渐渐睡去的那张俊脸,她掏出手枪……
  • 红颜倾国赤妃

    红颜倾国赤妃

    大喜之日,一块红盖头,就这么的被抬进了皇宫。她,成了人人耻笑的赤妃。宫闱里的女人习惯丈夫便是他们的‘天’,而她偏偏逆‘天’而行。她要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一个桀骛不驯的帝王,她的一颦一笑牵动着他的魂魄,对这个女子又爱又恨。他自信她逃不出自己的掌心,老天又能让他如愿吗?【片段】莫名的伤感由心而生,她记不得自己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和亲的人原本不是她,她的父亲,因为战争的失败硬是把女儿嫁给虬龙国的皇帝。与其说是‘嫁’还不如说是‘送’。差的只不过毁灭般的火红头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九州·结海楼

    九州·结海楼

    她是南海归墟中走出来的女子。传言,归墟鲛人一族,个个容颜倾城。族中有两处密地,一曰海市,二曰蜃楼。海市坐拥天下,蜃楼永得长生。是不是只要抓住了她,长生与天下,二者皆可到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祸水惹红颜

    重生之祸水惹红颜

    身为将军之女,姬蔓荷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不顾一切地嫁给了不爱她的男人,导致自己死于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并与情敌换了魂,由此招惹上潜伏在家中,诡计多端的三少爷。这个三少爷就是害死她的凶手呢,姬蔓荷发誓一定要让他得到应有的惩罚。只是,这个报仇的画风好像不太对?啊不对不对!为什么报着报着就滚到被窝里去了!他怎么能这么不要脸地抱着她在镜子前那啥呢!“韶正仪你真是够了!”某冒牌的三少爷邪笑道:“等你真身换回来了,我们再生两个小孩玩玩。”ps.男女主身心不干净,尤其是心!极其邪(♂)恶(♀),身心党慎入
  • 有剑名魂
  • 巫术的世界

    巫术的世界

    神秘文化和神秘现象总能激发无限的遐想,作为一套神秘文化的专题百科读物和速读读物,本系列读本分专题全景式展现了世界神秘文化各个分支领域的历史起源、发展状况,以及与该领域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影视文学作品等等,并以现代科学的视角给林林总总的神秘文化一个全新的解释。
  • 流年之月1风

    流年之月1风

    我的出身除了我之外,没有一个人知道。进入了学院后,自己竟然卷入同伴的谋划当中,宝石的失踪,校长的离职,可怕的预言,无人空岛,这些都在指向什么,每件事情揭示着一个又一个的谎言。终点一步一步逼近,真想慢慢的揭露。却不敢相信幕后黑手,竟然是······我无法真正看到她最后一面,却同归于尽。
  • 洪荒之问道巅峰

    洪荒之问道巅峰

    千年之前,诸神血战,天下大乱,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千年之后,神秘天书出世,无数人为之疯狂,最后,却不知落入何人之手。巅峰强者突然陨落,超级门派横空出世,这一切,到底是阴谋的开端,还是时代的终结!且看主角乱世之中,一剑封神,破万法,护苍生!
  • 恶魔首席的盲宠

    恶魔首席的盲宠

    从那天开始,闵柔变成了孤儿被他收养,他从来都是霸道的摆布着她的一切,包括她的稚嫩青涩和她全部思想。她怀孕,他却带她去医院,当鲜血染红了床单,他依然疯狂嘶吼着:“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再怀孕吧!你不配怀上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