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59300000017

第17章 “素王”:现世政治权力的侍从

古时以品格纯朴、志行高洁,以道德力量取得精神统治地位的“圣贤”称为“素王”。

《史记·殷本纪》说,商汤时代,有一位名叫伊尹的著名高士,商汤派人五次聘迎,方才答允为商汤的政权服务,于是,为之“言素王及九主之事”。《索隐》:“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史记会注考证》引中井积德说:“素王谓不居王位而有王德者。”《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素王”指德行高尚而其身“处下”的精神权威。

长期以来,“素王”成为称誉孔子的专用语汇。《淮南子·主术》说,孔子“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教道,以成素王”。《说苑·贵德》说,孔子以“德泽不洽,于是退作《春秋》,明素王之道,以示后人。恩施其惠,未尝辍忘,是以百王尊之,志士法焉”。王充也曾说,“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于《春秋》”,“孔子之《春秋》,素王之业也”,“观《春秋》以见王意”。《孔子家语·本姓解》记载齐太史子与对孔子的赞辞:“或者天将欲与素王之乎,夫何其盛也!”杜预《春秋左氏传序》也说:“说者以为仲尼自卫反鲁,修《春秋》,立素王。”

其实,所谓“素王”原本通指没有实际政治权力的“圣贤”。《陔余丛考》有“素王”条,其中指出,“盖古来原有此语,谓圣人之穷而在下者耳。”《抱朴子·博喻》也以为:“是以立素王之业者,不必东鲁之丘。”“素王”的境遇,可以部分体现在号称最为注重伦理力量的古代中国,仍难以掩饰道德在权力面前卑琐穷酸的窘促之态。

除“素王”而外,古时还有“素臣”“素相”的说法。《论衡·超奇》:“诸子之传书,素相之事也。”《论衡·定贤》还赞誉汉代思想家桓谭:“然则桓君山不相,素丞相之迹存于《新论》者也。”杜预在说到孔子“修《春秋》,立素王”之后,也称“左丘明为素臣”。

“圣贤”虽不掌握政治权力却依然受到尊崇,“圣贤”虽受到尊崇却依然不能掌握政治权力。这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悖谬,然而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政治的神妙。

人们注意到,“圣贤”事迹及其学说的传播,往往在政治秩序出现危机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成为先古“圣贤”“层累地”被夸大、抬高的一个关键原因。正在这时,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新的“圣贤”又应运而生。所谓“不趋势利,怀君子之道”,体现出其人格相对独立的特点。然而当时“圣贤”们提出的主张,又表现出极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司马谈曾经指出:“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种种异论,都归结为谋求政治的成功。《荀子·非十二子》曾批评名家“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也说阴阳家“闳大不经”。但是,可以肯定他们也极强烈地要求将其学说落实在政治生活实践中。因而邹衍的学说“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刘向《别录》也说名家“论坚白同异,以为可以治天下”。当时知识界有所谓“枉‘道’而事人”,“枉‘道’而从彼”的情形,即所谓以“道”来迁就、顺应和配合政治权势,让“圣贤”的主张尽可能直接地为政治权势服务。

朱熹曾经论述所谓“圣贤”“有为”:“圣人无有不可为之事,只恐权柄不入手。若得权柄在手,则兵随印转,将逐符行。”“圣人无不可为之时,若时节变了,圣人又自处之不同。”“苟可以仕则仕,至不可处便止。如今时节,台谏固不可做,州县也自做得。到得居位守职,却教自家枉道废法,虽一簿尉也做不得,便著去位。”朱熹甚至谈到“圣贤”具体的仕用:

“孔子若用,颜子亦须出来做他次一等人。如孔子做宰相,颜子便做参政。”

“龟山谓:‘孔子如知州,孟子如通判权州’,也是如此。通判权州,毕竟是别人事,须著些力去做,始得。”

不过,虽然“圣贤”“犹欲有为”,却往往始终“权柄不入手”。我们看儒家公认的“圣贤”,尧舜禹汤,周文周武,是先世圣王,周公亦得摄政,孔子以后,则每况愈下,“圣贤”们多不为世所用,往往只能游历山野,隐居蓬门,正如同一位朱熹所说的:

圣人固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然势不到他做,亦做不得。

这个“势”,其实暗示着中国政治的强戾与阴鸷。从历史上看,峨冠博带的“圣贤”们的事迹及其理论,不过是强权的伪饰,是暴政的华衣。从实质上说,“圣贤”的光荣,其实是与政治实践并不直接相干的虚幻之光。

鲁迅曾经深刻地揭示“圣贤”与“权势者们”的关系。他指出,“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们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来给他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然而对于圣庙,那些权势者也不过一时的热心。因为尊孔的时候已经怀着别样的目的,所以目的一达,这器具就无用,如果不达呢,那可更加无用了。”其实,从本质上说,“圣贤”始终是“为权臣所轻蔑”的。

王莽在取得最高政治权力之前,是一典型的循循儒雅,言行无不以“圣贤”为典范。据说“折节行仁,克心履礼,拂世矫俗,确然特立;恶衣恶食,陋车驽马,妃匹无二,闺门之内,孝友之德,众莫不闻;清静乐道,温良下士,惠于故旧,笃于师友”,张竦为大司徒司直陈崇草奏章,称颂王莽功德,一一与“圣贤”言行相比照:

……孔子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公之谓矣。

……周公诛管蔡,季子鸩叔牙,公之谓矣。

……《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国”,公之谓矣。

……《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听”,公之谓矣。

……《诗》云:“惟师尚父,时惟鹰扬,亮彼武王”,孔子曰:“敏则有功”,公之谓矣。

……《书》曰:“知人则哲”,公之谓也。

……传曰申包胥不受存楚之报,晏平仲不受辅齐之封,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公之谓也。

……《书》曰:“舜让于德不嗣”,公之谓矣。

……《诗》云:“温温恭人,如集于木”,孔子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公之谓矣。

……昔令尹子文朝不及夕,鲁公仪子不茹园葵,公之谓矣。

……《诗》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易》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公之谓矣。

……《书》曰:“纳于大麓,列风雷雨不迷”,公之谓矣。

随即群臣百姓纷纷上书,将王莽与“殷之伊尹,周之周公”相比拟,以为“至德大贤”。然而王莽掌握最高政治权力之后,就开始推行苛暴之政,追慕“圣贤”的假面被事实撕破,一时“天下愈愁”,“民穷,悉起为盗贼”,王莽最终归于“灭亡”,为“圣王”所“驱除”。

从王莽的政治道路,也可以看到“圣贤”观念只能服从于政治权力,只能服务于政治权力的历史事实。

明明王轨,制为九秩。君执常道,臣有定职。各有攸司,非用不慝。

傅玄:《吏部尚书箴》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论述“不平等的进展”时曾经指出:

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设定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官职的设置是第二阶段;而第三阶段,也就是最末一个阶段,是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权力。

而第三个时期所认可的状态,是“主人和奴隶的状态”,这一状态“乃是不平等的顶点”。

《左传·昭公七年》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妳,妳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这里所说的“臣”,指统属、役使。人格等次的高下,决定于政治权力的级差。“礼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至于“相贵以等,相姅以货,相赂以利”,以致“天下之礼乱矣”,则是正常政治秩序被打破时的非常情形。

历代稳定的政制,都特别注重所谓“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形成“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的等级次序。《左传·桓公二年》:

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因此“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汉书·游侠传》援引以上这段话之后,指出:“百官有司奉法承令,以修所职,失职有诛,侵官有罚。夫然,故上下相顺,而庶事理焉。”贾谊在那篇毛泽东称之为“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的《治安策》中,也曾经提出关于专制政体等级基础的理论:

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无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故古者圣王制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延及庶人,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

如此,“此业壹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

由极端的专制所体现的政治上的“不平等的顶点”,使得政治结构位列繁复,“等级分明”,于是君权“高者难攀”,“尊不可及”。

千百年来,因这种等级制政体而产生,同时又促使这种等级制政体进一步强化的政治意识形成了一种沉重的传统,这就是“群臣”与“众庶”的“顺”的观念,也就是形成所谓“守职奉上之义”的出自内心的对尊上的崇拜,对权力的迷信。

同类推荐
  •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康拉特•赛茨,前德国驻华大使,当前德国与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历时8年,纵横捭阖阐述大中国崛起历程。此书至今已再版11次,已成为一部研究中国问题的经典之作。在德国,精装本、平装本、袖珍本都有销售,其畅销与普及程度令德国乃至欧洲出版界大感意外。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 大道与歧途

    大道与歧途

    五四至建国初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与历史、政治颇多纠葛的文人故事:陈独秀的频繁入狱与视死如归;瞿秋白参与矛盾《子夜》的创作;鲁迅与章太炎的师生之情;胡适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郭沫若、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王彬彬的文章,一向以文笔优美、观点犀利著称。他不人云亦云,而是重视大量史料的参照、考核和论证,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侧面。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无论是批判、驳斥,还是赞赏、讴歌,都有理有据、爱憎分明,让人读后有所得,有所思。
热门推荐
  • 酸角糖

    酸角糖

    王珂是王老板的千金,大学毕业就跟名叫杜岸的这个大男孩私奔了。这可急坏了王老板,他处心积虑的想拆散女儿和杜岸,为了女儿能回到自己身边,他竟然……杜岸不甘心就这样被拆散,他还深爱着王珂。为了能回到王珂的身边,他历经沧桑!付出了心血的杜岸能否用头脑打败王老板,再次回到王珂的身边……
  • 暗黑之小强

    暗黑之小强

    “啊,阿尔萨斯,你怎么来了?”佩恩看着眼前的酷哥死骑问道。“奉主人的召唤!”阿尔萨斯朝着佩恩鞠躬说道。“还有你们,冲云霄,大无畏,幽鬼,幻影刺客,先知。。。。”佩恩再看看后面的阵容,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奉主人的召唤!”它们都一致的回答道。“你们说的是我吗?”佩恩已经有点痴呆了。这些居然都是自己的宝宝。“你们打我一下,看看我是不是在做梦。”佩恩对着宝宝们说道。于是佩恩成了一堆肉渣。。。。。。。
  • 此方雅趣

    此方雅趣

    他,无姓无氏,身份成谜,也许是落难于此的公子,也许是隐于世的大家,也许有着更不为人知的秘密,但他超然的琴技却毋庸置疑。她,笑靥如花,乐观开朗,却天生一双阴阳眼,有着不堪回忆的悲伤过往。它,好吃懒做,钟爱鱼干,喜欢整蛊和欺凌弱小,却是法力强大的上古神兽。无论他,她,还是它,似乎每个来过雅趣里的人都有着他们的故事和秘密,伴着茶香与琴音,那些尘封的往事就从这里开始娓娓道来……
  • 重生之俘虏CEO哥哥

    重生之俘虏CEO哥哥

    欧阳娟子和她的养哥哥欧阳强从小就喜欢捉弄别人。十五岁那年欧阳娟子被一辆车给撞飞了起来。就这样一撞,欧阳娟子的灵魂跑进了已经有十七岁的苏如清的身体里。重生后的苏如清就以陌生美女的身份,以超搞笑、超恶作剧的行为来捉弄欧阳强。欧阳强也不是吃素的,他照单全收、并打包加倍奉还。谁输谁赢?结局当然是——
  • 薰衣草之殇:冷酷少女的腹黑校草

    薰衣草之殇:冷酷少女的腹黑校草

    如果你不爱我请你告诉我,不要等我爱上你之后再来伤害我。怎么牵过得手可以放空,那些温柔被你带走。
  • 牧缘田歌

    牧缘田歌

    《厨门娇》,已经开始冲榜了。期待支持!喜欢美食的亲们有眼福了。基本上这是一个美食复仇文。如果觉得《牧缘田歌》还看得过眼的亲们,看在紫紫没有弃坑坚持完本的这份心上,继续支持我的新书,不要吝啬手中票票,砸给紫紫的新书吧!新书无论是评价还是点击还是票票都相当重要。看这书的时候可以顺便点点新书,看看是否看得过眼。如果看得过眼便可收藏养肥再看喔!嘻嘻……这次美食文,不光有俏皮的文风,还有古言的逻辑性,会比较有看头。某紫保证一如既往,坚持完本,绝不弃坑。(*^__^*)嘻嘻……
  • 网王:我有一颗爱你的心

    网王:我有一颗爱你的心

    她超级爱看《网球王子》,上天如愿以偿,让她成为切原赤也的妹妹,且看她如何攻略各个王子们的心!
  • 抹香鲸历险记

    抹香鲸历险记

    本书是一部长篇海洋童话,主人公——抹香鲸香歌和妈妈在海洋中幸福地生活,自由自在地玩耍。忽然有一天,她们遭到人类的捕杀,被追赶得四处逃避,香歌跟妈妈失散了。为了找到妈妈,她历尽艰难险阻,游遍了各大海洋。一路上,结交了很多伙伴——鲸鲨莎莎、海豚甜甜、小海龟、金枪鱼和蓝飞鱼,组成了爱心联盟,打败海洋霸主虎鲸,战胜深海魔王巨乌贼,帮助弱小的伙伴,抵制人类的追捕和强敌的进犯。故事跌宕起伏精彩连连,请捧书细读,带你畅游神秘的海洋世界,领略海洋精灵最纯洁的真善美!
  • 谁偷走了我的健康:全方位忠告你生活中的健康危害

    谁偷走了我的健康:全方位忠告你生活中的健康危害

    本书对保健问题进行介绍,全面阐述了不良习惯对健康的危害,饮食误区对健康的危害,运动不当对健康的危害,以及环境污染、心理疾病对健康的危害。
  • 成语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成语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本书既有古人对科学知识朴素的认识与总结,也有古人对科学知识有意无意的智慧利用。使读者在有趣的成语故事中不知不觉中学到科普知识,开拓视野的同时,对相关成语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在语言实践中能正确灵活地运用。看《成语中的科学》让我们在轻松愉悦中了解成语的本意,并从中体会出前人的智慧,让它成为我们走上成功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