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58800000002

第2章 序

本书试图从人文哲学角度对知识分子的本质提供一种阐释。

知识分子固然可以从社会学角度加以统计归类,也可以就某一特定时代的知识分子状况进行历史学的研究,但本书坚持认为:知识分子职能最独特的那一部分已越出了实证领域,它关乎人性本质;因此,知识分子独特的本质主要由人文知识分子承担,它需要从人文哲学角度来把握。

但是,人文哲学并不提供普遍适用的科学知识,它只是一种阐释。如现代阐释学所揭示的,阐释总是基于特定阐释者生活境况而对对象的阐发,它已含有特定的价值意向。因此,本书愿意坦然承认:本书的观点并非纯知识论意义上的客观真理,它不是无可争辩的科学结论,而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自我定位的一种寻求方向,或者毋宁说是一种期望与召唤——期望与召唤着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世界能有一批知识分子坚强地成为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本书试图为这样一种知识分子观念提供学理上的论证。它没有垄断知识分子观念,实际上一直流行着的倒是与之不同的技术型或权力型的知识分子观念。

人文阐释蕴含着历史与逻辑的张力:基于特定生活境况的阐释者却要援引与追求普遍的理性逻各斯。作为学理阐释,本书势必把论题推向人类全景、征引中外论据。这种学理论证模式依据着逻辑普遍性。何谓逻辑普遍性?本书同意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研究结论,将之归结为劳动技术(含语言)的普遍性。本书不同于非理性主义或极端的后现代消解主义,而坚持逻辑语言论证,这也就是坚持技术操劳的生存世界对于人文意义的基础性。但这当然不是将人文意义视作技术的派生物,如贬抑个体选择与评价的黑格尔总体理性主义同唯经济论的第二国际学派所主张的。本书基本题旨之一正是为人文意义的非自发性质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文知识分子不可或缺的职能地位作辩。这表现出本书的价值意向与问题背景。

因此,本书又不属于教科书式的“知识分子学”原理研究,它浸染着20世纪末叶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焦虑与忧患;就其阐释意向与问题背景而言,它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潮录:启蒙与救亡、学术独立与社会关怀、中心自居与边缘化、个性本体与普遍价值、导师传统与痞子化、学者与“下海”……这些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开始急剧困扰中国知识分子、而且迄今尚在争辩中、甚而激化为思潮对立的问题,均构成本书的阐释境况。本书无权居高临下地裁判各种思潮,它自身即属于这诸种思潮中一种,因而本书又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直接论战的性质:作为本书雏形的同名论纲,写作于中国大陆第二次全民经商高潮的1988年,它为回答周围友人的困惑与痛苦而曾以手稿形式流传过。1992年,对于中国当代思想史而言,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件事是,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这两所人文传统最深厚的中国高等学府首次招生欠员:它意味着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失去自己的角色位置,或者说正在被一个不再需要人文意义的社会排挤出去;而自1988年以来,关于知识分子境遇的种种具体问题议论又绝非偶然地一再周期性地回溯如下基本理论问题:“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究竟是什么?”“究竟什么人是知识分子?”它表明,关于知识分子基本理论或原理的研究在今日中国已具有极为现实而紧迫的意义。正是基于这种逼迫性的时代背景——不只是指人文知识分子自身的安身立命,而且首先是20世纪末叶历史转型期中国特殊的精神意义危机——本书才不避简陋匆匆成书,以及时地参与当代中国重建精神价值的对话。

阐释本质上就是对话。一种人文知识分子的理想观念哪怕享有人类总体进程中更高的真理位置,那也从不意味着拥有教阶或权柄的高贵地位。一切真正的人文阐释不带有任何的强制性,它只是以向往与憧憬的态度诉说,以吸引那些从自身生存经历中有幸看见过洞穴之外太阳光的人(柏拉图的著名比喻),吸引他(她)们不断走向人性境界,使他(她)们手中的劳动工具不只具有谋生手段的涵义(meaning),而且有可能开拓出超越于动物式生存的人所独有的意义(Significance)。

同类推荐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全景天津

    全景天津

    《全景天津》是天津电视台于2008年拍摄的以空中视角俯瞰天津的航拍纪录片,并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2009年度全国城市形象片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是天津电视台的天津航拍系列题材纪录片之一。
  •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本书作者在毕生研究农史的基础上以文化漫谈的形式写成了此书,内容包括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稻作、丝绸、茶叶、水产等诸方面的发展历史。作者以写实又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的回顾,同时以学者的人文情怀对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现状表现出怀疑与忧患。
  •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本书作者凭借兼有中、日、韩三国生活经历而具备的独特知识背景,从三国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深入到三国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方方面面;由三国许多称谓的不同谈到了三国语言的差异,由三国人的婚恋观、家庭观、女性观谈到了三国人的佐餐习惯、餐桌用具、代表食品,由三国地域划分的习惯谈到了三国人的日常坐卧方式、送礼观、人情观,由三国人不同的情、义、理观谈到了三国人各有千秋的国民性格。
  •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是作者王寒多年来生活所感杂记,主要包括作者对浙江省十一地市风土人情独到的见解,文风戏谑,多以当地名胜古迹、美食趣事为题材,以片段的形式对每一城市进行描述,令读者得以快速阅读中体味到浙江各地的城市形象。
热门推荐
  • 绝剑修罗

    绝剑修罗

    “即使这份力量,让你被朋友所厌恶,让你被亲人所抛弃,成为地狱的魔鬼,你也愿意吗?”“如果这份力量可以保护我自己,更可以保护朋友,亲人,那我凌风从今日起,便是这地狱的魔鬼,绝剑修罗!”
  • EXO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EXO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她是一个传奇,13岁出道,17岁获封影后······,他们也是一个传奇····看看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 妻不如妾之夫人要下堂
  • 抗日之帝国传奇

    抗日之帝国传奇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全面入侵中华,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代狂人嚣张降临,他,能否力挽狂澜,敬请期待【抗日之帝国传奇】
  • 豪门锁爱:首席情人不好当

    豪门锁爱:首席情人不好当

    他勾起她的下颌,笑的邪肆魅惑,她却一脸平静,强压着心底翻涌的恨意。他对她冷硬淡漠,从未有过怜惜,而她,却在不觉中,失掉了自己的心。一年的囚禁强欢,她本以为他对她,就算没有爱,至少,还有一点情,可是,他却说,“爱我?你不配。”
  • 禁忌魔法之精神法师

    禁忌魔法之精神法师

    天瀚大陆,魔法与斗气盛行的世界!弱肉强食,强者为尊!一名修炼了禁忌精神魔法的偏远山村少年,踏上这个恢宏浩瀚的魔幻世界……“传闻那神秘的精神法师,一袭妖冶紫袍,带着金色蝎子面具,冰冷目光透着对生命的漠视……没人见过他的真面目,有人说他冰冷的面具下,是一张俊俏绝伦的年轻脸庞;也有人说他是来自幽冥的丑陋恶魔,凶残嗜血,暴戾无常……听说最近光明教廷对那神秘精神法师的通缉悬赏又涨了!各方强者踊跃而起,都想将那嗜杀成性的精神法师缉杀归案!对了,说了这么多,不知孔羽你对最近这被闹得沸沸扬扬的精神法师有什么看法?”孔羽:“看法嘛,呃……嗜不嗜杀我不知道,但我觉得他一定是一个很帅的人……”
  • 冷妃之凤求凰

    冷妃之凤求凰

    从来都是淡定从容的洛云熙,自从遇见那个男人开始,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由自主的沦陷,却又一次次的心灰意冷。一次次试图摆脱这些纠缠,却终究逃不过宿命的捉弄。只道是,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殒情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殒情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之“殒情”,收录了中国和外国文学史上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随意从容中有一点矜持,机趣俏丽中有温和的底蕴,文采在不刻意中显现,情调在不夸饰中渗透,实在是耐读而又好玩。当你打开这本书,感觉就好像第一次吃草莓,酸酸的,甜甜的,有无可比拟的文化动力,它记载着生活的脉搏,潮流的律动,或许没有隽永的回味,却有十分的酣畅。
  • 洛夏赋

    洛夏赋

    前世,她是闻名海外的外科医生。今世,她是震慑外族的睿智皇妃。昨日,她丑陋,臃肿,一无是处。今天,她美丽,智慧,几近完美。平民工商将她奉为天人。王公贵族对她心驰向往。她用魅力与手段为楚王朝打下半壁江山,她是世人眼中的铁血女王。但是其实她,只想做他的女人,为他驱逐那一点点的忧伤......
  • 北大美文

    北大美文

    中国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我只见到张竞生君的一篇“爱情的定则”。凡要讲真正完全爱情的人不可不对于所欢的时时刻刻改善提高被阴爱的条件。一可得了爱情上的时时进化的快感,一可杜绝敌手的竞争”这一书话,总是十分确实的。但是道学家见了都着了忙。以为爱应该是永久不变的,所以这是有害于世道人的邪说。道学家本来多是“神经质的”(Neurotic)、他的特征是自己觉得下劣脆弱他们反对两性的解放,便因为自知如没有传统的迫压他必要放纵不能自制,如恋爱上有了自由竞争他必没有侥幸的希望。他们所希冀的是异性一时不慎上了他的钩,于是便可凭了永久不变的恋爱的神圣之名把她占有专利,更不怕再会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