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56500000139

第139章 离广州乘桴论时务 到上海护法发宣言

却说李烈钧、许崇智、梁鸿楷、黄大伟、朱培德各部军队,在江西的战事,本来节节胜利,已经占领赣南各地,蔡成勋虽代陈光远节制江西军队,也无法抵抗。孙中山发信催促回军平乱的那日,李烈钧正在猛攻吉安,和沈鸿英的部队剧战,以后蔡成勋、周荫人等部队,也加入前线,北军陡然增加了许多生力军,气势大振,因此北伐军不能长驱直上。好在湖南陆军第六混成旅长陈嘉所部的一旅,也帮着李军助攻,还能维持个势均力敌,想不到广州政局变动的消息传来,顿时使北代军生了内顾之忧,只得撤退回粤。(陈氏之肉,真不足食也。)周荫人部乘势追击,陈嘉部被打的大败亏输,因此回不得湖南,只得退入广东,助北伐军讨伐陈炯明。朱培德、李烈钧、许崇智等退到边境,大家商议道:“我军一齐撤退,北军乘势进逼,则腹背受敌,必难取胜。何况我们饷械的接济,已经断绝,势不能延久,不如留一部分军队,坚守赣南,分一部分军力去讨伐陈逆,方有救应。大家便决定先由朱培德、许崇智、黄大伟等南下,其余暂留赣南,防北军追击。许崇智的部队担任中路,进攻仁化;黄大伟担任东路,进攻始兴;朱培德担任西路,进攻乐昌。双方剧战多日,互有胜负。李烈钧这时正在防守赣州,也和蔡成勋、周荫人等部剧战。李烈钧虽是智勇兼备的军事家,无奈人数既少,又是久战的疲卒,饷械又无处筹画,因此抵抗了半个多月,(已是大不容易。)便支持不住,被北军夺了赣州。

恰好这日听说许崇智等的军队,也吃了败仗。南雄、始兴等处,都被陈炯明占领,许崇智等残部,陆续由闽边退去,知道已不能退到韶关一带去,便分向湖南、广东交界的地方退却了。韶关那面,许崇智、黄大伟两部军队,战败退往闽边,朱培德、陈嘉等部,还在仁化、乐昌一带剧战,无如子弹缺乏,只得也同时退却,朱培德退向广西边境,陈嘉仍回湖南去了。所有北伐部队,到此总算已完全失败。(大书特书,所以直诛陈氏之罪也。)

这消息传到广州,中山还不肯深信,程潜、居正等都请中山离粤,中山不从道:“这种战报,都出之敌方,岂可尽信?万一前方并未失败,而我先离广州,又将何以对前敌与舰队之将士?”(苦心孤诣。)如此者已非一日,到了八月九日那天,各处败耗,方才证实,中山当即召集各舰舰长,开军事会议,决定大计。各舰长齐声道:“赣南既已失陷,南雄又复不保,前方腹背受敌,战事决难顺利。总统株守省河,有损无益,不如暂时到上海去,慢慢的再图讨伐叛逆之计,较为妥当。”中山深知在此无益,便决定离粤赴沪,一面又通告各国领事,说明总统即日离粤的事情,一面又叫人向商轮公司,预定舱位。幕僚一齐谏止道:“总统一身,关系民国存亡,何可行此冒险之事?万一叛军有甚么阴谋,岂不危险?”中山侃然道:“我本中华民国之总统,一切以示人以公正伟大,(仍是不肯言逃之意,读之令人起敬。)岂可鬼鬼祟祟,学末路政客,失败军阀的样子,秘密动身吗?”(是能见到大处,非专以大言欺人者比。)慕僚再三婉谏,总未得到中山许可。

众人正在为难,恰好英领事托人回报说:“孙总统如果决意离粤,我可派炮舰摩汉号,护送总统往香港,不必另搭商轮。而且明天还有俄国皇后号邮船,由香港往上海,如孙总统往上海,请于下午三点钟乘摩汉炮舰到香港,我可以电知香港,预备舱位。”众慕僚听了,都大喜道:“难得英领事盛意,总统不可辜负了他。”中山沉吟未答,那回报的人道:“英领事此举,非常诚意,总统无论在邦交上着想,或友谊上着想,都不可辜负他。”中山方才应诺,到了下午三时,带了幕僚,登摩汉舰离开广州,舰队的善后事宜,委托秘书林直勉,和参军李章达两人代为办理,并发恩饷一月,以奖励官长士兵忠勇勤劳的功绩。

到了四点钟,摩汉号出发,七时出虎门要塞,中山在船上向众人说道:“想不到我们今日竟得脱险,一息尚存,此志不懈,民国责任,仍在我们身上,万万不可轻弃,负了初心。”(读之令人起敬,还令人下泪。)林树巍道:“总统忠于祖国,对于世界政治情形,观察得尤其透彻,不知道中国究要怎样才能富强,脱离次殖民地的地位?”中山素来是沉默庄严的,此日却和往日不同,议论风生,很有悲歌慷慨的样子,当时便回答道:“中国要求自由平等,脱离列强的压迫,除却革命而外,自然更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大声疾呼。)至如联省自治之说,不过是军阀割据的一种变相,万万不可实行,而且是决不能实行的。”张侠夫道:“美利坚、德意志不都是联邦制吗?为甚么在他们行之,便可以致富强,在中国便不能实行呢?”中山道:“你们可谓知一不知二。美德各国,本来没有军阀割据的事实,而且他们的领土较小,不能单独存在,所以可行。至于中国,不但土地比较世界各国要大,就是人民也比各国为多,假使准许各省自治,则各省无论在财力兵力上以及其他,都可脱离中央而独立。军阀假自治之名,行割据之实,决不能免,所以不如分县自治,较为妥当。因为县的范围有限,一乡一县的事情,人民容易见到,该兴该革的地方,亦容易实行,可以不至如省自治制的大而无当也。”(主联省自治者,未尝不言之成理,惜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耳。)张侠夫道:“总统伟论,我们都明白了。但此是内政问题,若就外交而论,又当联络那一国呢?”中山道:“这也未可执一而论,须看他们的情形。”众人齐声道:“请总统不妨把各国的情形,解释给我们听听,看中国该学那一国?该联络那一国?”中山道:“美国人素重感情,主持人道,法国尊重主权,又尚道义,英国外交,则专重利害,不过他的主张,中正不偏,又能识别是非,主持公理,所以对外态度,总不失其大国之风。现在我国的外交,该学英国公正的态度,美国远大的规权,法国爱国的精神,(即尊重主权,盖尊重本国之主权,即爱国之表现也。)以立我们民国千百年永久之大计。至于在国际地位上言之,和我们中国利害相同,又毫无侵略顾忌,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益的,却只有德国。可惜我国人不明白他的真相,因他大战失败,便以为不足齿列,不知道他们的人才学问,都可以资助我国,发展实业,建设国家之用。所以此后我国的外交,对于海军国,固然应当注重,不过对于欧、亚大陆的俄、德两国,更不能不特别留意。不可盲从他国,反被别人利用咧。”(今日之外交家,应以此语为针言。)众人听了,都各欣然。彼此往复讨论,直到后半夜两点钟,方才各自就寝。

天明六点钟,摩汉舰已到香港,香港政府即时派人来照料搬过俄国皇后邮船。到了正午十二时,邮船开行。次日,又接到广州英领事的无线电,报告白鹅潭海军,和保护人员离粤赴港的情形。中山复电感谢。一行人在邮船住了五天,无非讨论些国家世界的事情,和谈论广州的事变而已。到了八月十四上午,邮船开到上海,中山在吴淞口登陆。其时上海各团体代表在岸上欢迎的足有好几千人,中山听说他们在风雨中,已鹄候了好几日,(真是难得。)十分感谢。落了寓所后,在下半天便召集中华革命党的同志,讨论国会和时局问题,第二天便发表了一个护法宣言。这宣言的稿子,是中山在邮船上决定的。原文道:

六年以来,国内战争,为护法与非法之争,文不忍艰难创造之民国,隳于非法者之手,倡率同志,奋斗不息。中间变故迭起,护法事业,蹉跎数载,未有成就,而民国政府,遂以虚悬。国会知非行权无以济变,故开非常会议,而建立政府之大任,属之于文。文为贯彻护法计,受而不辞。就职以来,激励将士,出师北向,以与非法者战。最近数月,赣中告捷,军势远振,而北军将士,复于此时为尊重护法之表示,文以为北军将士有此表示,则可使分崩离析之局,归于一统,故有六月六日之宣言,愿与北军将士提携,以谋统之一进行。不图六月十六日,护法首都,突遭兵变,政府毁于炮火,国会遂以流离,出征诸军,远在赣中,文仅率军舰,仓卒应变,而陆地为变兵所据,四面环攻,益以炮垒水雷,进袭不已。文受国会付托之重,护法责任,系于一身,决不屈于暴力,以失所守,故冒险犯难,孤力坚持,至于两月之久,变兵卒不得逞。而军舰力竭,株守省河,于事无济,故以靖乱之任,付之各处援师,而自来上海,与国人共谋统一之进行。回念两月以来,文武将佐,相从患难,死伤枕藉,故外交总长伍廷芳,为国元老,忧劳之余,竭以身殉,尤深怆恻。

文之不德,统驭无才,以至变生肘腑,咎无可辞。自兵变以来,已不能行使职权,当向国会辞职,而国会流离颠沛之余,未能集会,无从提出。至于此次兵变,文实不知其所由起,据兵变主谋陈炯明及诸从乱者所称说,其辞皆支离不可究诘。谓护法告成,文当下野耶?六月六日文对于统一计画,已有宣言,为天下所共见。文受国会付托之重,虽北军将士有尊重护法之表示,犹必当审察其是非与诚伪,为国家谋长治久安之道,岂有率尔弃职而去之理?陈炯明于政府中为内务总长,陆军总长,至兵变时,犹为陆军总长,果有请文下野之意,何妨建议,建议无效,与文脱离,犹将谅之。乃兵变以前,默无所言,事后始为此说,其为饰辞,肺肝如见。按当日事实,陈炯明于六月十五日,已出次石龙,嗾使第二师于昏夜发难,枪击不已,继以发炮,继以纵火,务使政府成为煨烬,而置文于死地。盖第二师士兵,皆为湘籍,其所深疾,果使谋杀事成,即将归罪以自掩其谋,而兼去其患。乃文能出险,不如所期,始造为请文下野之言。观其于文在军舰时,所上手书,称大总统如何,可证其欲盖弥彰已。陈炯明以免职而修怨,叶举等以饬回防地而谋生变耶?无论以怨望而谋不轨,为法所不容,即以事实言之,文于昨年十月,率师次于桂林,属陈炯明以后方接济之任。陈炯明不惟断绝接济,且从而阻挠,文待至四月之杪,始不得已改道出师,于陈炯明呈请辞职之时,犹念其前劳,不忍暴其罪状,仍留陆军总长之任,慰勉有加,待之岂云过苛?叶举等所部,已指定肇、阳、罗、高、雷、钦、廉、梧州、郁林一带为其防地,乃辄率所部,进驻省垣,骚扰万状。前敌军心,因以摇动,饬之回防,讵云激变?可知凡此种种,亦非本怀,徒以平日处心积虑,惟知割据以便私图,于国事非其所恤,故始而阻挠出师,终而阴谋盘据,不惜倒行逆施,以求一逞。诚所谓苟患失之,无所不至者。

且即使陈炯明之对于文积不能平,至于倒戈,则所欲得而甘心者,文一人之生命而已,而人民何与?乃自六月十六日以后,纵兵淫掠,使广州省会人民之生命财产,悉受蹂躏,至今不戢;且纵其凶锋,及于北江各处,近省各县,所至洗劫一空。人民何辜,遭此荼毒,言之痛心。向来不法军队,于攻城得地之后,为暴于一时,已犯天下之大不韪,今则肆虐至于两月。护法以来,各省虽有因不幸而遭兵燹,未有如广东今日所处之酷者。北军之加兵于西南,军纪虽弛,有时犹识忌惮。龙济光、陆荣廷驻军广东,虽尝以骚扰失民心,犹未敢公然纵掠,而此次变兵,则悍然为之。闻其致此之由,以主谋者诱兵为变时,兵怵于乱贼之名,惮不敢应,主谋者窘迫无术,乃以事成纵掠为条件,兵始从之为乱。似此煽扬凶德,泪没人道,文偶闻野蛮部落为此等事,犹深恶而痛绝之,不图为此者,即出于同国之人,且出于统率之军队,可胜愤慨!文夙以陈炯明久附同志,原为国事驰驱,故以军事全权付托。今者甘心作乱,纵兵殃民,一至于此。文之任用非人,诚不能辞国人之责督者也。此次兵变,主谋及诸从乱者所为,不惟自绝于同国,且自绝于人类,为国法计,固当诛此罪人,为人道计,亦当去此蟊贼。凡有血气,当群起以攻,绝其根本,勿使滋蔓。否则流毒所播,效尤踵起,国事愈不可为矣。以上所述,为广州兵变始末,至于国事,则护法问题,当以合法国会自由集会,行使职权为达到目的,如此则非常之局,自当收束。继此以往,当为民国谋长治久安之道。文于六月六日宣言中所陈工兵计画,自信为救时良药,其他如国民经济问题,则当发展实业,以厚民生,务使家给人足,使得休养生息于竞争之世。如政治问题,则当尊重自治,以发舒民力,惟自治者,全国人民共有共治共享之谓,非军阀托自治之名,阴行割据,所得而借口。凡此荦荦诸端,皆建国之最大方略,文当悉其能力,以求贯彻。自维奔走革命,三十余年,创立民国,实所躬亲。今当本此资格,以为民国尽力。凡忠于民国者,则引为友,不忠于民国者,则引为敌。义之所在,并力以赴。危难非所顾,威力非所畏,务完成中华民国之建设,俾国民皆蒙福利,责任始尽。耿耿此诚,惟国人共鉴之!

此项宣言发表以后,南北人民,才晓然于广东兵变之内幕,都痛恨陈炯明,斥为国家之贼、社会之蠹,而对于中山先生的信仰心,却益发深切坚固,认他宣言的方略,为救国惟一之良猷,即认定先生为现代惟一救世主者。曾几何时,叛逆者终为世弃,而先生革命大业,不久即告成功。(可见民心向背,端的关系匪轻。)我论史至此,惟有引用《尚书》“作伪作德,劳逸拙休”两语,为感叹奋励资料罢了。正是:

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何苦为小人。

南方兵变事,至此告一段落,同时北方也有几件大事,容俟下回分解。

民国以来,战争靡已,鸡虫得失,蜗角纷持,主事者认为大事,旁观者久已齿冷。寝至弹雨枪林,都成司空见惯,有识者且置为无足评论之问题。惟有一事,足予吾人以确当之教训者,则民心向背,可为胜败之标准,历试皆验,无一或爽。故以广东事变而论,自陈氏背叛,而国人对于中山先生之信仰愈坚,即为革命事业生色不少。是陈氏之所以害先生者,乃适以厚先生耳。小人作崇,虽能逞志一朝,结果每以成全君子之事功。若陈氏所为,不綦然与?不綦然与?嗟夫!彼野心军阀,可以悟矣。

同类推荐
  • 明天的太阳

    明天的太阳

    刘殿学的小说取材日常生活题材,善于提炼,通过各种生活细节,展现生活的一个侧面,幽默、智慧处处可见,单篇不长,以一种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勾勒出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 逍遥行之逍遥宫主

    逍遥行之逍遥宫主

    身中寒毒的女主角查探母亲被杀之谜,了解到当年母亲的门派是被人陷害而遭围杀,在为母亲洗脱冤名的过程中,同父异母的兄长、瑞王世子以及魔教少主等一系列人物逐渐出场。随着年轻一代人故事的发展,将前两代祖先的恩怨情仇,剥丝抽茧一样慢慢展现出来。三代人的故事穿插交织在一起,恩怨情仇扑朔迷离,涉及了四个国家、多个民族的局面,更卷入国与国三个朝代相互之间的内部外部复杂的斗争和制衡。江湖和庙堂结合在一起,情节曲折,故事跌宕起伏。宏大的架构,集悬疑诡计阴谋武侠言情于一体,众多极富个性的人物和细腻新颖的文笔,让人热血沸腾,欲罢不能……
  • 鸡肉的味道

    鸡肉的味道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另类讲述红楼梦:惜春纪

    另类讲述红楼梦:惜春纪

    在《红楼梦》里,四丫头惜春的身世是个谜,也是十二钗中曹公着墨最少的人物,却个性鲜明,叫人过目不忘。 在安意如的笔下,惜春成了秦可卿和贾敬的女儿,为公公和儿媳妇爬灰所生。这样的身世注定了惜春的冷淡和自卑。
  • 两次相遇

    两次相遇

    《两次相遇》手法熟稔,故事好看。小说选取的是常见的“回乡”叙事模式,但放置在新世纪中国社会的背景下,别有“呼愁”。
热门推荐
  • 噬天审僔

    噬天审僔

    不会炼丹?没关系,待我去吞噬一个会炼丹的,我就是丹师了。你说你是上古血脉要碾压我?没事,等我吞噬完你的神魂,我就是上古血脉。萧毅,一次意外,觉醒了寄生在体内的残魂‘饕鬄’并且被传授上古秘技噬天诀,从此不会什么吞噬什么。那谁,要比试炼丹是吗?等等,我去吞个丹师先,回头再来虐你……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古申论

    古申论

    《古申论:全本〈东莱博议〉今译》主要内容:《博议》在当时传钞者众,辗转沿讹,故虽宋元旧本,误字甚多。今参合明本、元本、文澜阁本及平湖胡氏所藏宋椠本,悉心雠校,无虑数过。第各本讹谬错见,不能定从一本。欲分载异同于逐句之下,又苦文繁,碍于循览。且《博议》非周秦古书之比,字句得失,按文义而可知。故今参校诸本,舍短从长,衷于一是,不复分注,以便观览。其有字义可疑而各本皆同,无从质正,如“苟惟不然”,“惟”疑作“为”,《盗杀伋寿》篇末疑脱误之类,悉仍其旧,不敢臆为窜改,以贻“壮月牡丹“之诮。
  • 凤谋天下之帝女谋权

    凤谋天下之帝女谋权

    韩伊墨,韩国做最下的十公主,燕国公主云妃所生。晋德二十一年,宫中大火,椒房殿被大火吞噬,云妃自缢,太子战死,五皇子遇刺,十公主被流放边境,白丞相府因通敌叛国而满门被灭。九年,边境挣扎而起,她韩伊墨建立自己的势力,化身浴火凤凰重回韩国帝都临安,步步谋算,逼宫夺位,最终做了韩国第一任女帝。(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格斗王

    都市格斗王

    个性繁华的都市,热血少年的对决,战争、阴谋、爱情交织在一起,让这个世界复杂多变,风靡世界的竞技格斗,让每个角落都有追逐者,想成为都市的格斗之王,就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历练,最终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就是最强者。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人生,主人公能否坚持自己的信念成为格斗之王,期待你我一同进入格斗世界。
  • 我为至圣

    我为至圣

    刘羽一个平凡的华夏学生,但在一次奇遇之后拥有了另一重身份位面战士!且看鬼才刘羽如何应对这两个天壤之别的身份!
  • 鬼手娘子

    鬼手娘子

    当傅承宣和陆锦成亲后,收到了一份价值千金的盆景珊瑚。第二天,珊瑚变成了九百九十九颗珊瑚珠,穿成了门帘子……傅承宣:你的手是痒的荒么!败家女人!好好的东西被你磨成这样,有人欣赏我便自挖双目!隔日,珊瑚珠帘被皇宫重金收购!最后的最后,认识那个骁勇善战为人冷漠凶残的傅大将军的人都知道傅大将军的一句名言——和夫人比技术的都是傻逼!
  • 美人鱼不乖

    美人鱼不乖

    她八岁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离婚,法院把她判给了妈妈。妈妈却在第二天把她带到大海边,把她抛弃。她被陌生的一个奶奶所救,奶奶有两个孙子,大的叫舒家亿,小的叫舒家柯。那一年,小小的她,便记住那双像是一潭春水的眼睛。“哥,我喜欢你。”十四岁告白失败,伤心的把自己泡在浴池里,不小心睡着,醒来却意外发现自己是一条美人鱼……
  • 题侯仙亭

    题侯仙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斋词

    平斋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