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49100000023

第23章 叶君健

叶君健(1914—),湖北红安县人。主要作品有:童话集《王子和渔夫的故事》,散文集《两京散记》、《樱花的国度》,译著《安徒生童话全集》等。

在“海的女儿”铜像面前

1981年2月间,我去哥本哈根,参加在那里召开的国际笔会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东道主——丹麦笔会中心——特别招待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作家,参观了哥本哈根市的名胜,其中之一,就是这个城市的入口处水面上的小人鱼的铜像,也就是安徒生的著名童话《海的女儿》里的那个同名女主人公的铜像。这里没有什么风景,只有一个相当静僻的海岸。人们可以到这里来散步。但这时天气寒冷,散步的人稀少。到此地的世界各国的作家也没有散步,只是站在这儿瞻望着那尊铜像。大家在面对着她沉思。我们在儿童时代大概都读过关于这位小人鱼的那篇童话,现在我们站在她的对面,免不了要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因而也不免要想起当时读这篇童话的感受。海水在她的石座上击起一团浪花和泡沫,寒风在她的周围不时发出几声呼啸,这也引起人们许多的联想。塞浦路斯的剧作家潘诺斯·意翁尼德斯要我走到她身边去,以便为我在她面前拍一张照片。她知道我翻译过安徒生的童话全集,因而认为我在她身边留下一点纪念是适当的。现在在遥远的东方,她也为许多儿童所熟识。

但是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为什么丹麦人要在他们首都的港口入口处,特别竖立她的铜像呢?小人鱼究竟是海底的生物,与我们人世间没有什么关系,从动物学上讲,与人相比,还要算是一种低级生物。但丹麦人却把她当作一个高贵的女子来看待。她坐在他们首都入口处的海上,事实上等于是他们国家的一个象征。不过,她又不是一个开国的元勋,或一个什么伟大的英雄人物,从表面上看她是一个弱女子,而且孤零零地在那荒漠的海上,还显得有些凄凉。我不禁回想起她的身世和她那短暂一生的遭遇。于是我懂得了:大概丹麦人认为她能够代表他们人民的理想和品质,因而也就把她当作丹麦的象征。的确,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具有一颗善良的心。但同时她也是一个意志坚强、具有高尚理想的人。当她发现宇宙间有比海底王宫里舒适的生活还更有意义的东西的时候,她就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冲破一切艰难险阻而向它追求。说起来这也很偶然,但这个偶然却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有一尊男子的石像从一艘沉船落到海底,她一见到它就觉得它很美。它代表“人,”因此她也就对人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从象征的意义来说,“人”确是最美的东西,因为他是一切动物中最高级的动物,因为他是创造者,他能创造出最美好的东西。但她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人,”还是当她到了十五岁、可以浮到海面上去的时候。这个“人”体现在一位王子身上。他刚从一艘沉没的船上飘流出来,已经是处于失去了知觉的状态之中。她救了他,托着他游向海岸,把他放在一个类似教堂式修道院的建筑面前。她这时不仅亲身接触到了“人,”而且还把他托在自己的怀里吻了他的前额。在她的眼里,“人”的确很美。她立即就对他发生了感情。“人”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更增加了她对“人”的喜爱:白色的建筑物、花园、花园里人们所栽植的柠檬和橘子树、花园门前长着的棕榈、白色建筑物中飘出的钟声等,还有年轻女子在花园里穿来穿去……“人”和他所创造的这个世界,她觉得真是美好,但这一切,她只能在海上泡沫的后面远远地眺望,而无法亲临其境,因为她不是“人”。

这里可以附带提一笔:这里的“人,”故事已经告诉了我们,是体现在一个“王子”身上。在欧洲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王子”总是以年轻貌美的男子形式出现的。他聪明,他有智慧,他举止言谈表现出高度的文化,他具有高尚的道德和品质、热烈的感情和同情心,总之他是人们理想中的一种标准的“人”。无疑,他是旧时人们想象中的产物,一种理想的“人”的化身。在我们许多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中,我们也有类似理想化的“人”。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他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想象中的创造——比起人们更早在想象中所创造的“神仙”来,这种创造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比较更接近于现实。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能把它和我们实际历史中所存在过的那些东方式的、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王公及其贵族等同起来,否则,世界上好大一部分的古典民间故事和童话就要成为反动的东西了。安徒生继承了欧洲古典民间故事和童话的传统,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也出现了不少理想化的王子和公主——虽然他也描写过一些愚蠢可笑或残忍的、现实生活中的暴君。

海底的这位小公主,由于她不是“人,”由于她是一个较低级的动物,她感到很痛苦,很忧郁。因此她就决心要改变她的处境,向一个高级动物的境界追求:她必须变成“人,”而且只是在生理上变成“人”还不够,她还得要获得一个“人”的灵魂,而要获得这个灵魂,“那只有当一个人爱你,把你当作比他父母还要亲切的人的时候,只有当他把他全部的思想和爱情都放在你身上的时候,只有当他让牧师把他的右手放在你的手里、答应现在和将来永远对你忠诚的时候,他的灵魂才会转移到你的身上去,而你就会得到人类的一份快乐。他就会分给你一个灵魂,而同时他自己的灵魂又能保持不灭。但是这类的事情是从来不会有的!”是的,这类的事情是从来不会有的。

但她却要使这类的事情在她的身上发生!她已经接触到了那个王子。她要赢得他的爱情。她也实在喜欢他,因为他美丽。为了这,她作出什么样的牺牲都在所不惜。本来,她在海底有更愉快的生活,有比人类更长的寿命,她可以无忧无虑地在那里享受三百年的岁月。但为了获得人的灵魂,这一切她都决心抛弃。第一步,她得先变成“人”。因此,她得求助于巫婆,她得付出代价:交出她身上最珍贵的东西——她那美好的声音。她忍受着剧痛,让巫婆割去她的舌头,以换取能把她的鱼尾分裂成两条人腿的那一剂药物。只有当她在生理上变成了人以后,她才能有机会和人接近。

她终于从一个人鱼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来到了王子的身边。王子钟爱她,把她当做一个形影不离的随从。她也非常爱慕王子,但她却无法对他表达她的感情,因为她失去了声音,已成为了一个哑巴。最使她难过的是,她始终无法使王子知道,她就是从沉船中救出他的生命的那个人。王子喜欢她的身姿,喜欢看她跳舞,但他却一点也不知道,她每跳一步,她那从鱼尾变成的人腿就会剧痛得像刀子在铰,她忍受了这一切痛苦,可是最终她还是没有能获得王子的爱情。王子要和另外一个王国的公主结婚。这是一个悲剧。按照西方一般传统的说法,男女之间的感情关系,“不是爱,就是恨”。她作出了她生命中最大的牺牲,到头来竟是一场空。她对王子是否要从“爱”产生“恨”呢?当初割去她舌头的那个巫婆,就根据这种传统的观念又为她提出了一个解决的方案:在王子新婚的那个晚上,只要她用一把尖刀刺进王子的心,王子的鲜血一洒进她的腿上,她就又可以恢复她的鱼尾,重获得她的海底公主的原形。她的祖母,她的姐姐,都为了思念她而变得憔悴。她们切盼她再回到她们中间。她们用自己美丽的长发从巫婆那里换取了这个方案。在王子结婚的前夕,当小人鱼正站在王子举行婚礼的彩船的甲板上、凭栏独自沉思地向海上瞭望的时候,她的祖母和姐姐们在远方海面上浮出来了,对她传达了巫婆的方案。她们对她说:“在你没有变成无生命的成水泡沫以前,你仍可以活过你三百年的岁月……刺死那个王子,赶快回来吧!快动手呀!你没有看到天上的红光吗?几分钟以后,太阳就出来了,那时你就必然灭亡!”

“不是他死,就是你死了!”她们明确地对小人鱼指出事态的严重。这是她最后的选择,也是她最后的考验。她该怎样办呢,她来到王子的新房,把帐篷上紫色的帘子分开,看见那位美丽的新嫁娘把头枕在王子的怀里睡着了。她弯下腰,在王子清秀的眉毛上亲了一吻;于是她向天空凝望——朝霞变得更亮了。她向尖刀看了一眼,接着她又把眼睛投向这个王子;他正在他的梦中喃喃地念着他的新嫁娘的名字,思想中只有她存在。王子是这样看他的新婚妻子,她对他是“爱,”还是“恨”呢?是嫉妒呢,还是报复呢?刀子在小人鱼的手里发抖。但正在这时候,她把刀子远远地向浪花里扔去。刀子沉下的地方,浪花发出一道红光,像有许多血滴溅出了水面。她再一次把她迷糊的视线投向这王子,然后她就从船上跳到海里,她觉得她的身躯在融化成了泡沫。她不愿摧毁别人的幸福,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种胸怀,这种精神境界,已经改变了她的性质。她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低级生物,而成了一个具有灵魂的人,虽然这个灵魂最后的获得还有一段过程。“现在太阳从海底升起来了。阳光温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因此小人鱼并没有感到灭亡。她看到光明的太阳,同时在上面飞着无数透明的、美丽的生物……小人鱼自己也获得了它们这样的形体,渐渐从泡沫中升起来”。她飞进了“天空女儿”的行列。“天空女儿也没有永恒的灵魂,不过她们可以通过善良的行为而创造出一个灵魂……三百年以后,当我们尽量做完我们不能做的一切善行以后,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不灭的灵魂,就可以分享人类一切永恒的幸福。”

她的坚强的意志、善良的心、勇敢的行为和高尚的品质,使她最后能够实现她的理想:她将会得到“人”的灵魂,虽然她还要经受考验,继续不断地在三百年之内作出许多善行。但这个时间可以缩短,“每一天如果我们找到一个好孩子,如果他给他父母带来快乐,值得他父母爱他的话,上帝就可缩短我们考验的时间。”作为一个普通生物,小人鱼的短暂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悲哀,但是这些苦难和悲哀并没使她灭亡,而却使她获得了永生。她成了一个英雄,一个“人”的典范,因为她以她的行为体现了做一种高等动物的“人”所应具有的优良品质。安徒生通过她的形象,提示我们应该如何珍视我们这种“人”的地位,应该如何排除低级趣味,而真正具有值得“人”的称号的一个高尚的“灵魂”。在故事的结尾,作家把希望寄托在作为人类的未来的孩子身上,“如果他给父母带来快乐,值得他父母爱的话,”那就可以大大缩短获得这个“灵魂”的时间。丹麦人把安徒生的这种理想也当成他们民族的理想,我想也正因于此,丹麦人把“海的女儿”当做他们国家的象征。

同类推荐
  • 陈迹·清欢

    陈迹·清欢

    自古以来,无论是淡酒、清茶、疏梅、幽兰,还是老巷、石桥、山水、花鸟……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骚客,还是市井小民,都或多或少地沾染着这风雅的趣味。白落梅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美国音乐文论集

    美国音乐文论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这不仅表现在表演艺术、音乐教育、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学的其他学术领城中,而且在现代音乐创作方面也举世瞩目。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现代音乐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美国的流行音乐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励志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励志卷

    李晋、朱国勇主编的这本书收录了众多名家名作,包括胡适的《大学的生活》、郑振铎的《我是少年》、粱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林徽因的《蛛丝与梅花》、闻一多的《火柴》、郁达夫的《我撞上了秋天》等,是一本三方联手打造的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让你体验非同凡响的文字之美、结构之美、辞章之美、思想之美。
  • 优美的校园散文

    优美的校园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心中的大佛

    心中的大佛

    《心中的大佛》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钱币收藏家傅惟慈的随笔集。傅惟慈在书中追忆过往,回顾他年轻时代在抗战时期的求学生涯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翻译工作和故人;记叙了他在翻译中的体会,和对翻译作品和原作者的理解;并对自己游历世界遇到的景色和各色人等进行了怀念。他用温润精致的笔触回望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可谓是傅惟慈的人生思考录:拿放自如,进退得体,强弱有秩,行止成禅。
热门推荐
  • 医女惊华,夫君请接嫁

    医女惊华,夫君请接嫁

    **推荐涵叶今心新文:《锦色风华,谋个骄婿做靠山》文/涵叶今心,链接:http://novel.hongxiu.com/a/1272909/;推荐涵叶今心完结文:《怪医,漫天要嫁》文/涵叶今心,链接:http://novel.hongxiu.com/a/866370/index.html,精彩不变!敬请关注!******前世,为反抗父母之命拒嫁老男人,她撞死在新房之中;再世为人,她成了东方家弃之庙宇的灾星;克母,克兄,克祖母;庙宇十年,却不甘受菩萨束缚;方圆百里,鸡飞狗跳。她人小言微,本想不问世事,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游医;却鬼使神差的救了他,心就不再受控制------*传言,他三岁能文五岁能武,却在十岁时意外被掳;五年后回归,却再也不是从前的自己;虽远离庙堂之上;但钱财、人才尽握手中;黑白通吃,呼风唤雨。他自信满满,睥睨天下,不是在位者,却胜过上位者;却不想老虎打盹落平阳,被她救起,心就不再受掌握------*她救他一命;他宠她一生。就是不知,这一携手;是她发挥灾星祸端,倾覆他的世界;还是他发挥铁腕手段,护她一生顺遂。*有前世之鉴,她一直在揣测他的年龄;天下第一商号的老大,励志学院和尚武堂的幕后操纵者;没有个二三十年经营不起来吧!他叹气,问:“丫头,多大的年龄差你才能接受?”她一咬牙,一跺脚,“若是别人,不能超过十五岁;如果是你,可以放宽到二十五岁。”他哭笑不得的看着她,“好吧!忠王府的小爷今年二十有六,比你大十一,改天介绍你认识吧!”她呆愣,这是让她去相亲的节奏吗?心中就有种毛毛的感觉,究竟哪里不对劲呢?*推荐涵叶今心完结文《怪医,漫天要嫁》,步步惊心,精彩不断,欢迎围观。链接:http://novel.hongxiu.com/a/866370/
  • 剑鸣七洲

    剑鸣七洲

    万年前,有人一剑压七洲。万年后,有人背负起青铜断剑。故事开始了。我看不惯世间种种该当如何,当一剑破之。我以剑,鸣天地。
  • 豪门闪婚:总裁老公,请克制

    豪门闪婚:总裁老公,请克制

    为还赌债,她被亲哥哥无情的卖给债主,还要当众羞辱她。万念俱灰之际,他出现了。“我的女人谁敢动?”随后她被逼着和他领了证,本以为逃离了虎穴,不料却又进了狼窝。他霸道强势,夜夜将她扑倒在床上,折磨她,虐她。“你如果不爱我,就请放我走。”她恼羞成怒。他将她禁锢在床上,“折磨你是我的乐趣,怎么可能让你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华山名胜数不胜数,自山麓至绝顶,庙宇古迹,天然奇景,处处可见。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不仅山峰雄伟惊奇壮观,而且还是道教名山,从古至今,有多位学者在华山开馆受徒,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游览,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自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
  • 雄霸末世

    雄霸末世

    2013年12月21日,末日之雾笼罩地球。大气层中充满浓雾,地球仿佛变成一个巨大的炼丹炉,人类被残酷的锤炼,无数人抵抗不住末日之雾的侵蚀,变成了可怕的活死人,而精神和身体足够强大的人,则变得越发强大。随着末日之雾的逐渐升级,恐怖的末日危机愈演愈烈。对于大多数地球人来说,这场末日之雾代表了绝望和毁灭,但对于被特种部队开除的男主角麦锐宝,末日之雾除了残酷和血腥之外,更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命运的转折,残酷的战斗,都打不倒麦锐宝钢铁一般的身体和意志!在末日中越战越勇,直到雄霸末世,一段末日的史诗就此抒写!
  • 谢谢你赐予的甜蜜时光

    谢谢你赐予的甜蜜时光

    她开玩笑似的说:“我们结婚吧。”结果,对面的男子却真的回应道:“好,刚好我正带着户口本。”于是,两个相见次数五个手指头数得过来的人,结婚了……在遇见她之前,他的生活,可谓是顺风顺水。当她挥舞着利爪从天而降,向自己疯狂求婚时,他惊慌失措、懵懵懂懂地背起这个甜蜜的“包袱”。说好的,闪婚没有爱,有的只是契约,可为什么看到别的男人频频向她献殷勤的时候,一向稳如泰山的他,开始按耐不住了呢?
  • 间隔年,一个女孩在游行

    间隔年,一个女孩在游行

    她,蔡璐璐,一个80后单身女孩,经历了一段奇幻又刺激的间隔年之旅:在路上,她经历了单身女孩旅行可能遇到的各种惊奇、刺激和彪悍的事:她想要的,是如何在庸常不变的朝九晚五中寻找到人生的乐趣与价值,如何不在房子、车子、信用卡三座大山重压之下日渐麻木,将年少时的所有梦想抛诸脑后。也许答案就在路上。每个人只能年轻一次,即使不能像光鲜的影视剧中那般轰轰烈烈,至少要给自己一次机会,试着推开那扇通往世界的大门,哪怕只从门缝中瞭望一眼也好。
  • 人才

    人才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4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价值、德才、君子小人、态度、条件、知人、识别、举用、掌控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人才理念及实践。人是一切因素中最可宝贵的,治政之术的实施,关键在人才,所谓“治本在得人”。
  • 浊流天下

    浊流天下

    做那清流如此难,为何还要做?不如以浊流而行天下。
  • 嫡女当道

    嫡女当道

    这是一个嫡女当道的世界。可她身为嫡女,却被人虐待了整整十三年。十三年后,庶母与庶妹逼她入宫,令她以二八年华之身,侍寝半百昏庸之君。第一夜,她遭蹂躏致死。杀手穿越,成为新的她。一双翻云覆雨手,一柄无名青锋剑,杀太子,创武馆,开镖局,当御厨。闪电般开启了一段属于她的盛世繁华。九州天下,无人不知她名姓。可他却说:“说好了,七儿要和美人姐姐永远一起的。”他是九州第一帝国的尊贵皇子,是天下第一邪王,是当世第一美男子,也是她的美人姐姐。青马竹马时的一句玩笑承诺,伴随他一生一世。他发誓要给她幸福。她却不耐:“美人姐姐,麻烦你先把两个侧妃休了再说。”他笑。身后是开了荼蘼的漫天梅花。一如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