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47000000001

第1章 序

严家炎

文学有地域性,这一事实似乎很早就受人注意。

《文心雕龙》称北方早出的《诗经》为“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是质朴的“训深稽古”之作;称南方后起的《楚辞》则为“瓌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并将此“奇文郁起”的原因归于“楚人之多才”,多少接触到地域与文学的关系。唐代魏徵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有意比较了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文风的殊异: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他注意到了地理环境参预文学风格的形成,这一看法对后世文论家影响甚大。到法国19世纪文学史家丹纳,则在他的《英国文学史》引言中,明确地把地理环境与种族、时代并列,认作决定文学的三大因素。他们都把文学品种、风格的生成与地域条件挂起钩来,考察地域带给文学的影响,揭示了文学发展的某种客观真理。

可惜的是,他们对于地域的理解,注意力似乎过分集中在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条件上,而对构成人文环境的诸般因素则相对忽视,这就可能流于机械和肤浅,不易说明地域对文学影响的那些复杂、深刻的方面。自然条件对人和文学当然有重大的意义,尤其在初民时代。但是,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决不仅止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种种因素,例如该地区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而且越到后来,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也越大。确切点说,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实际上通过区域文化这个中间环节而起作用。即使自然条件,后来也是越发与本区域的人文因素紧密联结,透过区域文化的中间环节才影响和制约着文学的。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古国,各少数民族固然有不同于汉族的地区文化,就是在汉族居住的广大地区,由于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以及诸种人文因素的殊异,也同样形成了许多具有不同质态的区域文化,例如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等。到近代,在沿海一带,还产生了上海、香港为代表的大都会文化。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自然也包括近百年来对外开放过程中形成的新传统文化在内。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来说,区域文化产生了有时隐蔽、有时显著然而总体上却非常深刻的影响,不仅影响了作家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和作品的人生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而且还孕育出了一些特定的文学流派和作家群体。20世纪中国新文学是在西方近代文学的启迪下兴起的。但就具体作家而言,往往同时也接受着包括区域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濡染,有时则是相当自觉的追求。以鲁迅为例。年轻时就喜爱绍兴目莲戏中“女吊”这样“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自己并曾参加演出。他对越文化极有感情,不但在辛亥前夕编定了有关会稽历史地理的逸文《会稽群故书杂集》,而且悉心搜集乡邦先贤富于反抗思想和爱国精神的种种文献。鲁迅对宋代陆游、明末王思任等故乡杰出人物,尤其怀有深挚的敬意,晚年还在信中引王思任的话说:“‘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身为越人,未忘斯义。”可见越文化对他精神气质渗透之深。鲁迅以外,沈从文之于楚文化,老舍之于京都文化,李劼人之于巴蜀文化,赵树理之于三晋文化,穆时英、张爱玲之于上海文化,柳青、陈忠实之于陕秦文化,大致情形莫不如此。因此,从区域文化的角度来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就构成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途径,它将使人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认识获得进一步的深入和拓展,反过来,也将加深入们对不同区域文化特质的理解。这就是我们所以要编撰《20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的缘由和宗旨。

从区域文化的角度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并不是要为各个地区撰写20世纪文学史,而是要选择那些有明显区域文化特征的重要作家、文学流派或作家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区域文化怎样渗透进了这种文学,为这种文学打上了多么独特的印记。这就提醒我们:撰写这类专著时大可不必求全,不必担心遗漏某些与区域文化关系不密切的流派、社团和作家。20世纪中国文学出现过不少流派或作家群体,其中区域文化特征比较鲜明的,是海派、东北作家群、山药蛋派、京味小说等。像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七月派、九叶派,虽然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却是跨地区的社团或流派,并无明显的区域特征,可以不进入我们的视野(至于其中某位作家的创作可能具有某种区域特征,则是另一回事)。作家也是如此。湖南作家很多,但如果研究湖南文学与楚文化,那么恐怕应该抓住几位典型的作家如沈从文、叶蔚林、古华以及50年代的周立波等,有些作家可略而不谈。要研究四川文学与巴蜀文化,选择巴金也不太合适(虽然他是有重大贡献的大作家),而选取李劼人、沙汀则典型得多。总之,不在一个地区所有作家身上平均使用力气,正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该地区文学与文化的某些独有的特征。

从区域文化的角度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似乎还可注意抓取典型的具有区域特征的重要文学现象作为切入口。例如,浙江自五四新文学起来以后,出了那么多著名作家,各自成为一个方面的领袖人物和代表人物: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乡土小说和散文诗的开山祖;周作人是“人的文学”的倡导者,现代美文的开路人;茅盾是文学研究会的主角,又是社会剖析派小说的领袖和开拓者;郁达夫则是另一个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健将,小说方面的主要代表,自叙传小说的创立者;徐志摩是新月社的主要诗人,新格律诗的倡导者;丰子恺则是散文方面一派的代表;等等。如果说五四时期文学的天空群星灿烂,那么,浙江上空的星星特别多,特别明亮。这种突出的文学现象应该怎样解释?除了越人自古以来自强不息、耻为人后这些文化心理因素之外,是不是和最近100多年浙江得风气之先,反清救国走在前列,去外国的留学生也特别多有关系呢?在浙江作家的小说中,我们确实最早看到了外国资本主义渗入所引起的种种变化,包括意识形态上的变化(如愿意买洋货,海员的家庭观念淡薄,市侩势利心日炽,等);这些区域性的特点。是否和上述文学现象也密切关联呢?实在很值得研究者去思考和探讨。从这个切入口进去,也许可以深挖出很多东西。

再如,鲁迅文字风格的锋利深刻,论辩时的善于击中要害,到底和浙江特产——“绍兴师爷笔法”有无关系?这同样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在鲁迅生前,早已有人提出过,甚至就此作过攻击,但鲁迅本人似乎并不回避。他在回答陈西滢所谓“刑名师爷”的指称时,态度相当鲜明:

……《西滢致志摩》是附带的对我的专论,虽然并非一案,却因为亲属关系而灭族,或文字狱的株连一般。灭族呀,株连呀,又有点“刑名师爷”口吻了,其实这是事实,法家不过给他起了一个名,所谓“正人君子”是不肯说的,虽然不妨这样做。此外如甲对乙先用流言,后来却说乙制造流言这一类事,“刑名师爷”的笔下就简括到只有两个字:“反噬”。呜呼,这实在形容得痛快淋漓。然而古语说,“察见渊鱼者不祥”,所以“刑名师爷”总没有好结果,这是我早经知道的。

不仅不想洗刷自己,反倒像是对刑名笔法的赞许了。有意思的是,作为浙江同乡和过来人的蒋梦麟,也在《谈中国新文艺运动》中回溯历史,肯定了师爷笔法和鲁迅文风的关系。他说:

“刑名钱谷酒,会稽之美。”这是越谚所称道的。刑名讲刑法,钱谷讲民法,统称为绍兴师爷。宋南渡时把中央的图书律令,搬到了绍兴。前清末造,我们在绍兴的大宅子门前常见有“南渡世家”匾额,大概与宋室南渡有关系。绍兴人就把南渡的文物当成了吃饭家伙,享受了七百多年的专利,使全国官署没有一处无绍兴人,所谓“无绍不成衙”。因为熟谙法令律例,故知追求事实,辨别是非;亦善于歪曲事实,使是非混淆。因此养成了一种尖锐锋利的目光,精密深刻的头脑,舞文弄墨的习惯。相沿而成一种锋利、深刻、含幽默、好挖苦的士风,便产生了一部《阿Q正传》。

到底“刑名师爷笔法”应该怎样评价?它对鲁迅或其他作家有着怎样的影响?关于这些问题,钱理群先生在1988年出版的《心灵的探寻》一书中,曾作过很有见地的独到的研究。唐弢先生则不但在《鲁迅传》第一章中分析了“绍兴师爷”现象,还曾当面告诉我以后打算亲自查阅刑名师爷们制作的若干案卷,以便同鲁迅文风作更多实证性的比较(遗憾的是这一愿望未能实现)。所有这些,都启示我们:在研究区域文化和20世纪中国文学时,应该知难而进地探讨这类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的研究,涉及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宗教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多种学科,难度比较大,目前的主客观条件不能说很成熟。记得1989年在苏州举行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会上,我曾建议杭州年会以“中国现代作家与吴越文化”为讨论主题之一,这个建议虽然得到理事会的赞同并通过,但后来的实际研究成果似乎不多。它可能就和学术界对区域文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文学研究者对区域文化更是比较陌生,知识结构有待调整等状况有关。但正因为这样,决心朝这一方向进行开拓性的艰苦扎实的努力,更其显得可贵。

愿区域文化这一研究视角随着本丛书的面世而能引起更多文学研究者的重视,并结出大量丰硕的果实!

1994年4月11日初稿,6月30日修改补充

同类推荐
  • 2007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07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本书以“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为中心内容,分为总报告篇,改革与发展篇,统计研究篇,专家论坛篇,行业报告篇,区域报告篇,个案研究篇,大事记篇等。
  •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一书披露了好莱坞电影业同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大牌军火承包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阿尔福特在书中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拍摄制作的100多部各种类型影片,向我们表明有些貌似开明的影片,如《夺金三王》、《卢旺达旅馆》,其实常常同美国军方插手拍摄制作过程的影片一样(如《黑鹰坠落》、《钢铁侠》和《变形金刚》),只不过是一些墨守成规、具有误导作用的影片。
  •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典章制度(中国文化史丛书)

    典章制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康熙教子

    康熙教子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沃土,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抛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拥有品德的收获;撒下一粒品德的种子,就能收获命运的硕果。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禀赋与父母一脉相承,他们说话的神态,走路的姿势,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认识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其父母有意或无意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热门推荐
  • 豪门婚色:二少请走开

    豪门婚色:二少请走开

    第一次见就要被潜?看上她?没门!“我癌症晚期,离我远点。”他一手娴熟的抚上她光滑的后背“我不介意。”她咬牙切齿“混蛋,谁说的君子动口不动手!”他阴魅一笑“该出手时就出手。”
  • 天命不受

    天命不受

    冥河逆流,轮回停转,黄泉鬼族自西而来,肆虐人间。值此危难之际,大周太祖横空出世,率人族盟军与鬼族主力会战于西域之地,后胜之。至此,大周立国,人鬼进入对峙阶段。直到千年之后,一名流落西域的世家少爷再度掀开人鬼新篇章,同时也拉开了天命的序幕。天命之下,众生为棋子,六道为棋盘。天在算,人亦在算,且看谁最后算赢了谁。然而就算是输,人族上至圣人贤者,下至凡夫俗子,也只会认输不认命,只因那人那一句,天命不受!
  • 血色天堂

    血色天堂

    故事围绕一个美丽女作家和一位英俊男昆曲演员展开,故事浪漫曲折,而又惊心动魄。恐怖小说女作家画笛到一个名叫“天堂谷”的地方写作,她以为那里是世外桃源,却不料阴谋密布、危机四伏。一个行踪诡异的画家,一个舞动着水袖夜行的白袍女子,一个面目可怖的僵尸人;一条一夜之间出现的“鬼道”,鬼道尽头神秘的墓穴,墓穴中的传出呼吸声的活棺……连接不断的惊险与刺激,不容你片刻喘息。与此同时,画笛在网上听一个叫穆萧的昆曲演员讲述他三年前的离奇经历。他与三位女演员离奇的爱情纠葛,使得三个女子一死,一疯,一个下落不明。三年后,疯掉的女子回到穆萧身边,讲述了令人震惊的“真相”。
  • 临曦赤炎

    临曦赤炎

    凌晨四点,天很冰冷,心很暗,期待即将到来的早晨,期待有一场大火,火光会照亮我的脸庞,温暖这个世界。可是不行,我要尝尽所有苦涩,看遍世间黑暗。我在这里挣扎独行,只为了帮着世界燃起一堆熊熊大火。在这个冰冷的夜里,让我为了你们而失眠。
  • Style

    Sty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淹没

    淹没

    李金宝是大手笔,为了争取到一个大工程,直接送钱有风险。李金宝于是把一批画家和书法家请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度假村,可着劲儿玩,可着劲儿吃,每人还有一张银行卡,那卡上都存着一笔不小的钱”。艺术家都带着小情人,李总请他们在尽情地吃、喝、玩之余,写几个字、画一幅画。字画有了,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全都卷成了轴,放到了甲方的小车里。
  • 造化无上决

    造化无上决

    神秘少年,意外得无上功法,悟无上大道。至此之后踏上修道之路,以功法之能,走无上巅峰之路,夺天造化,翻手生天地,覆手万世崩,造化天地,主宰尘浮。
  • 解剖室诡案:法医禁忌档案

    解剖室诡案:法医禁忌档案

    那天清晨,法医刘哥从解剖室冲出来,遇人乱舞解剖刀,他疯了!同一天,一具女尸静静躺在解剖台上,双臂白骨森森,一切证据在告诉我,她死前吃了自己!我只是一名法医,一名做幕后工作的技术警,但麻烦竟然降临在我身上。夜里的磨牙声,床单上的莫名血迹,难道凶手来过?醉酒那一夜,我的鞋印出现在案发现场。难道我就是凶手?法医禁忌档案,视觉独特的重案小说,带给你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一起寻找扑所迷离的真相,一起品味极度残忍的作案手法!
  • 如果未曾走远

    如果未曾走远

    爱情永远需要两个人。生活给了我们很多也拿走很多。雨若说:“遇见早,遇见晚都是痛苦的,合适的时间遇见才是幸福的。”但是你有怎能知道什么才是合适的时间,人不能太随性子做事,心里想着什么就做什么留下的只是一台闹剧。青春是用来试错的,可惜试不起。人生在变,有时候记得住过去,方清楚未来,道路上而不迷失。
  • 我的老公是王子

    我的老公是王子

    她是穷苦人家出生的善良灰姑娘;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大少爷,风靡全校的冰山王子。两条完全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因为一场偶然的变故紧紧的缠绕在一起。“只要你嫁给我孙子,我就替你们家还债,供你上大学,让你衣食无忧。两年的时间,如果他不能爱上你,我就放你走,但你得保密。”“这。。。”她为难了。“只要你娶她,我这辈子就什么遗憾都没有了。”“这。。。”为了‘孝’字,他妥协了。说好不理她的,可为什么在学校里看见她和其他男生在一起,心里会不舒服?为什么误会她心里会这么痛?为什么偏偏忍不住要帮助她?为什么。。。。。。没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可以培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