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45600000002

第2章 序

王军的《诗心:从〈诗经〉到〈红楼梦〉》一书即将出版,可喜可贺。我有幸拜读了这部书稿,趁此机会说几句话。

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军的这本书可谓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撷英或日选萃,从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下讫明清,择取了引发作者感动于内心的作品。其中当然有选家的眼光在,有选家的用意在,但丝毫未陷入偏执,倒是更真切地传达出了中国文学的神韵。因为作者的“诗心”与中国文学的“道统”,已然圆融无碍,泯然为一。王军对中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多年来在学习和工作之余,体贴入微,颇得趣味。这种雅兴可以陶冶性情,增进涵养,增添书卷气。这本书作为审美体验的记录,浓缩着作者徜徉在文学愉悦中的感受,它可以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去重温和领略对古典的体认。该书表面看上去不过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代表性作品的解说,属于古典文学赏析的范畴,但又绝非一般的文学赏析。通常的赏析文字无非是把作品当作解剖的对象,去条分缕析地加以外在的阐释,结果是味道全无。这正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读这类文字,而更喜欢直奔主题,阅读原典的缘故。王军此书所取的角度全然不同于旁观者的姿态,而是逗留于作品中,因而是一种参与者的角色。这让我想起了海德格尔所谓的“亲在”(Dasein)。正是基于“亲在”立场,海德格尔才特别地推崇“当下上手状态”,而拒绝“现成在手状态”。

读中国的典籍,需要“品”,就像饮茶,需要融进饮者全部的经验去不断地回味。因为中国文化是体认式的,所谓“鸭子饮水,冷暖自知”,它不像西方文化那种认知的方式。“品”就是必须融入读者自身的人生况味,去体验,去反刍,是一种反身性的功夫,是一种相互发明。中国人讲究看戏要“入戏”,不然就难以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和陶冶。“入戏”就是要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融进戏曲所营造的情节和剧情中去,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才成。可以说,融入人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大特点。哪怕是被鲁迅先生称作“文学自觉时代”的魏晋,其作品骨子里也从未离开过人生这个母题。唯有整个人生的纳入,才能成就审美活动,完成欣赏过程。一方面,文学作品激活读者的人生体验;另一方面,读者也必须从人生角度去生成作品的意义世界。就此而言,作品不过是为读者反刍自己的人生提供的某种机缘。王军此书亦重在一个“品”字,“品”得用心去体会、体贴、体认、体味……用哪个词都感觉好像欠那么一丝火候。唯有融入读者自己的人生况味,才能使古人的想法“活起来”。《诗心》一书颇合孟夫子“以意逆志”的读法,深得古人之妙。

在中国文化中,诗必须有所寄托,所谓“诗言志”。中国的文学作品不是一种单纯的审美游戏,相反,它总是有其价值负荷。中国古典文学成就的是“人”,这个“人”当然是大写的“人”,是人格意义上的“人”。因此,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审美愉悦就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快感,也不仅仅是美感,而是有其人生内涵在的。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所谓“思无邪”,就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说到底不过是“诚意正心”罢了。它关乎人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境界的提升,因而开辟了中国悠久的诗教和乐教的传统。所以,审美不融入人生是绝对不成的。读王军的书稿,不难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禅意。这种禅意不仅是文字的,更是融入人生感悟之后带有的自然而然的效果。于是便有了味道,从而拉开了与一般文字的距离。

中国古典文学本然地带有浓厚的现象学意味。作家丁玲在回顾自己的创作时,曾感慨道:“几十年来自己很后悔,一开始写小说我就走西洋的路。我是受‘五四’的影响而走上文学写作道路的,因此,我开始写的作品是相当欧化的,有很多欧化的句子。三十年代,我发现自己文章的啰唆,怎样才能不啰唆,把人物写出来,而又能吸引读者呢?光靠作者在那里絮絮叨叨地说,人物是出不来的,作者叙说得越多,读者反而越烦,而中国古典小说完全用具体的故事来描写人,不要作家讲话。”中国文学作品的策略是让人物、故事自我显现,而非直陈。这种“显现”,就是“现象”。这种中国式的叙事方式,恰恰是原生态意义上的现象学的。从《诗经》到《红楼梦》,其本身就是一种现象学建构。其中,每个作品都是一个全息元,它不仅是一种自足的现象过程,而且构成整个文学史在历时性的展现中完成的整体的缩影。于是,一部文学史就变成了一种有生命的机体,它在时间性的开显中“现象”(动词性的),变成一部历史。如此一来,它便不再是一部狭义的文学史,而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心灵史,一部中国人的人生史,还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存在史。这也恰好是《诗心》一书给予读者的启迪。

王军的文字很安静、很安稳,不急不躁,节奏舒缓而有韵致,闲适中透着意境。这种从容,就像山涧的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合乎中国古典文学的品性和古人运思的雅趣,两者仿佛有着一种天然的融洽。读着这样的文字,让人觉得犹如读一幅古代山水,抑或一幅仕女图,高古而玄远、静谧而沉潜。这恰好可以对治现代人的“躁”字,身躁、心躁、神躁……从而能够满足今人的心态之所需。它足以引发今人的“思古之幽情”,可以让你从红尘滚滚、局促喧嚷的世界中抽身而出,遁入另一番天地。越现代,就越好古。这看似吊诡得有些不可思议,其实正是历史的辩证法。古人讲的“物极必反”、“两极相通”,就是这个道理。

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说到底不过是求“会心”而已。作者与读者之间是“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在此意义上,作品并非完成于作者,而是完成于读者,即完成于读者的参与,完成于读者在阅读中的意义的建构。作品的符号所建构的意义空间是弹性的、开放的、发散的,而非刚性的、封闭的、完成的、收敛的。它只不过是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触媒”,借此把读者的审美感悟诱发出来而已。所谓“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有人曾感喟:中国有一流的思想家,但就是没有一部逻辑书;中国有一流的文学家,但就是没有一部文法书。何故?中国文学的审美创造,是无法用“理论”来规范的,它压根儿既不需要,也无可能。《文心雕龙》也好,各式各样的《诗话》也好,包括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内,这些中国的“文学理论”,其实都不过是些审美体验的记载,是些欣赏的心得诉诸笔端罢了。这不是中国文化的弱点,倒是其长处。王军的文字没有斧凿气,没有牵强,而是融会贯通,不露痕迹,不动声色,却把所有情愫都不期然而然地展现了出来,一切都显得那样自然。这说明作者是用心去体验的,也表明作者在表达上的成熟。读王军的文字,让我想起了读叶嘉莹先生诗词解说的感受。《诗心》一书无疑是一种意义的重构,是一种再创作,然而却分明又是一种不断地回到源头的复归。读者只有在实际的阅读中,方能领略其中的味道和意蕴。多言无益,就此打住。是为序。

何中华

2013年10月11日于山东大学寓所

同类推荐
  •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奥威尔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他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并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是研究奥威尔“不可能绕过”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对英格兰北部几个工业区进行了考察,总结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缅甸时的苦恼和选择流浪的理由,提出了改善工人状况的实际建议以及对英国政治、阶级形式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和社会主义者倾向。本书1958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后,《纽约客》发表了一篇重要的书评,称此书是“最佳社会学报告”。
  •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书中集中收录季羡林对陈寅恪、郑振铎、胡适、冯友兰等师友的回忆文章,勾绘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各自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每一个学者身影的背后便是一段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这些百年中国栋梁之才,与季老一道构成了20世纪中国学术和文化的风景线。那一篇篇温馨感人的文字向我们揭示了季老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并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老一代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和兼济理想提供了一份最真实的知识分子心路档案。
  • 青鱼点灯

    青鱼点灯

    本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其中多篇已在报刊发表。书稿作者西野,本名张树鹏,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朔方》《星星》《飞天》《诗潮》等报刊。其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却又可从其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 记忆:一九八四~二〇一四诗选

    记忆:一九八四~二〇一四诗选

    “朦胧诗”的重要诗人之一。诗风较之其他几位代表性诗人更为平易轻淡,但自有其独特追求和隽永意味。此诗集所辑作品跨度凡三十年,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创作实绩。作者简介林莽(1949—)原名张建中。在北京上小学、中学。1969年到河北白洋淀插队,同年开始诗歌写作,“白洋淀诗歌群落”代表诗人之一。1975年回到北京,曾在中学和大学任教,1992年到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工作,1998年到《诗刊》工作。著有诗集《林莽的诗》、《我流过这片土地》、《永恒的瞬间》、《林莽诗选》、《林莽诗歌精品集》等七部。另有诗文合集《穿透岁月的光芒》、随笔集《时间瞬间成为以往》、《林莽诗画集》等。
  • 鲁迅读过的书

    鲁迅读过的书

    从鲁迅的阅读来梳理其思想精神的渊源,本书是第一次,有筚路褴褛之功。 本书收入鲁迅寓目、阅读过的各类图书凡四千余种,分作“国学”、“现代”、“西学”、“综合”四编,其卷帙浩繁可以概见鲁迅思想的博大精深。作者不是简单地将鲁迅读过的书进行编纂,而是祛除遮蔽深度解读,厘清了作为鲁迅思想之源的阅读史,从中发现了鲁迅的“光荣与漏洞”,确立了阐释鲁迅的新维度。
热门推荐
  • 佛道争锋

    佛道争锋

    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循。新世纪青年王玄,大道青昧,得十二祖巫精血,炼成盘古真身,合混沌钟,立身成圣;寻爱人,聚集势力,立教和佛道争锋,战佛道圣人,战鸿均,无往不利。
  • 独步仙机

    独步仙机

    作为一个骨灰级仙侠文读者,姜希瑜相信自己对仙侠文绝壁是真爱。熟读各大榜上仙文不说,就连许多生僻的古代道家典籍,她都下了狠劲去啃。直到有一天,她被一本从地摊上淘来的《修真宝典》砸得头破血流,醒来后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了一个真正的仙侠世界!紧接着,她发现,地摊上淘来的《修真宝典》,那居然是真货!从前看各类仙侠文时,积累到的那些仙道体悟,也居然都能用得上!左手外挂,右手还是外挂。就算天生炉鼎体质,出场就面临着要被采补的危机又如何?这个节奏分明是要逆天!
  • 一品官妻

    一品官妻

    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被人追杀,像只高贵的猪一样窝在了一个洞洞里。她看着他身上的衣裳以及佩饰,确定这是一个十分有钱的人,便以救他性命赚钱,但谁知这坑爹的玩意儿,居然只扔下五两碎银,便逍遥离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间荒冢

    人间荒冢

    我是一名警察,从警五年一直没有遇过什么大案子,直到有一天,那个从柜子里冲出来的女尸的出现,让我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凤倾天下:嫡女归来

    凤倾天下:嫡女归来

    前世,及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她,亲人相继离世,是她瞎了眼,相信继母的话,贞洁被毁在先,容貌被毁在后,在惨死之前才明白一切不过是预谋好的,幸得重生,时光逆转,惩姨娘,斗庶妹,只为给亲人一个平安快乐的生活。
  • 我的26岁校长老婆

    我的26岁校长老婆

    【都市热文】最强兵王苏寒回归都市,却成了一名为祖国提供栋梁的老师,而且校长还是一个超级漂亮的美女!上课睡睡觉,下课泡泡妞!打打小流氓,逗逗女校长!一代最强教师横空出世!————
  • 横行

    横行

    他,人族皇裔。她,域外圣女。两族宿怨纠缠一句生生世世的承诺。迫使他去拼搏去创造。人族帝尊又如何?天庭大帝又怎样?冲冠一怒为红颜,大丈夫当如是也!且看我横行诸天!
  • 小嫡妻

    小嫡妻

    定云侯文武双全,隽秀温雅,睿智过人,是京师大安城内万人景仰的国之栋梁。上一世,宁珞害得他身首异处;这一世,宁珞可劲儿地把自己推销到他身旁时,忽然傻了眼了——他心里的白月光不是她……这可怎么办捏?
  • 无良野医

    无良野医

    一颗灵丹走天下,疑难杂症莫要愁,丹药法宝我都有,看我神医来显灵!
  • 太后要“出”墙

    太后要“出”墙

    被五岁小孩叫“母后”,那是晦气,穿越成一个十九岁的太后,那是霉气。天下初定,根基未稳,敌国进犯,边关不宁……这……这……好像跟她这个现代人没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吧,为什么她需要留在宫里劳心劳力受侮辱?姑娘她不干了,翘宫。她发誓,翘宫是故意,遇到那个在月下吹箫的神秘男子,不是本意。一不小心发展出感情不是本意,滚到床上更不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