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齐弯腰把一株像野菊花的野菜剜出来,用指头捏住扑棱两下甩去了土尘,放进篮子里,又直起腰仰起布满菜色的脸看看天上的太阳。太阳耀着白光,把自己很好地隐蔽起来,所以叔齐看到的只是朦胧的一团乳白色。叔齐琢磨:我们就这样熬日子么?
伯夷也在不远的地方寻觅着野菜,虽然脸色疲惫,但嘴里还不断地唱着歌。这样的日子已经很久了。自从扣马谏议武王,又闻周取代了商,兄弟二人便陷入了一种绝望的思维里。能够表达自己政见的就是“不食周粟”。首阳山上长松落落卉木蒙蒙,有的是野草野菜。野草野菜不算稻粟,野兔野鸭也不算粮食,食之何妨?
静夜,明月高悬。夷齐分别卧在首阳山顶舜帝庙山门前大石一侧,大石上放着一碗飘着野菜的清汤。伯夷对叔齐说:兄弟呀,这碗汤你喝了吧。当初父王拟选你做孤竹国君,我怕你内心不安,才隐匿于东海之滨。咱们是兄弟,同胞情谊呀。可是你为何也跑出来呢?叔齐说:哥哥仁义,我为何就不能呢。伯夷说,那么如今你后悔吗?叔齐略微停顿了几秒钟,说:那你对扣谏武王后悔吗?伯夷一脸正气地说:周武王的父亲刚死还没入葬,便大动干戈讨伐纣王,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不杀咱们,不是他仁义,是他理亏。
腹饥导致心虚,心虚致使眼花。朦胧中,伯夷看见一村姑提溜了一篮子热气腾腾的馒头,暄暄的,好像刚起锅。同时飘来的还有酒肉香。伯夷不由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喉咙咯咯作响使劲把味觉咽了下去,胃中却有如倒海翻江地痉挛起来。在孤竹国做太子,何时不是钟鸣鼎食?即使隐居在北海之滨,也无需自己亲自上山采薇呀。村姑是山下小村的,常倾慕地听夷齐谈古论今,说仁道德。村姑对伯夷说:人不吃粮食怎能行呢。伯夷摆摆手,不食周粟是我承诺的信念。君子坦荡荡。你一个村姑如何懂得我们的心呢?那馒头酒肉就叫它去吧。伯夷使劲地睁开眼,首阳山上一如凉风习习,树声如涛,那里有什么村姑哩。
叔齐又说话了,虚弱使他的声音很软:哥,这野菜汤还是你喝吧。哥,我始终有个问题想不明白。忠孝仁义是要靠人们去学习教化的,如果咱们就这样熬着,指不定那一天饿死了,如何去将尧舜祖先传下来的“道”、“礼”传承下来呢?伯夷喝斥道:齐呀,你学习忠孝仁义只是学习了个皮毛。信念,有的时候是需要生命来维持的。伯夷有些伤感地把头扭到一边,不去看那碗尚温的野菜汤。
恍惚中,伯夷又看到了袅袅玉立的村姑。村姑打扮光鲜,裙裾飘飘,头上还特意插了一朵小黄花。村姑含情脉脉地说:夷,跟我回家吧。我愿意服侍你一辈子,你啥也不用管,只管安心做好你的学问。难道你就不想……女人?伯夷满心羞愧。不经历女人的男人,枉为男人啊。就在伯夷不知如何作答时,想起了叔齐质疑的眼光,便正色对村姑说:我乃正人君子,岂为小人与女人所惑?村姑闻言,立马柳眉倒竖,说:算了吧,正人君子!你们置放于自己病重的父王不顾,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不顾,正人?你们在国家昌盛时出来做官,当天下大乱百姓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却躲起来了,是君子作派吗?“不食周粟”,也亏你们这两个知书达理的人能想得出。这山上山下,那一株野菜不是在周天子的土地上长出来的?你们是真傻呀还是装傻?
訇然如钟,伯夷仿佛被利箭射中胸膛,周身的血液骤然凝固。叔齐不知何时也没了呼吸。夜幕下的首阳山,月亮已经西垂,寒意阵阵袭来,石台上的一碗野菜清汤已经没有了热气。伯夷的眼睛不甘合上,就那样久久地望着黑夜,仿佛看不透的沉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