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25600000002

第2章 江家含珠,貌美无双(2)

午饭前张叔派人把上坟用的冥纸送了过来,含珠叫来妹妹,姐妹俩坐在窗下一起剪纸钱,年年做,都熟练了。纸钱很快剪好,下午睡完午觉,含珠领着妹妹去了书房,教她读书。父亲是举人,家里藏书颇多,含珠识字后,闲来无事就在书房里打发时间。

红日渐渐偏了西。

县学散了课,江寄舟留在学堂帮几个学生释义,耽误了两刻钟才往外走。

骡车靠近县衙,前面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江寄舟掀开窗帘往外望,只见县衙门前人山人海。

“将车停在路边,你去看看出了什么事。”江寄舟吩咐长随张福道。梧桐县是个小县城,百姓们安居乐业,很少有大案子,如今这位沈知县是新来的,上任半年不到,江寄舟并不了解。

张福是管家张叔的儿子,今年十八,正是好奇的年纪,得了吩咐利落跳下去,泥鳅般往衙门前挤,边挤边问:“怎么回事,出了啥事了?”

有人幸灾乐祸道:“豆腐张的媳妇跟刘三厮混,被豆腐张抓了个正着,知县老爷英明,判刘三去根,豆腐张媳妇杖刑,啧啧,瞧瞧那一身细皮嫩肉,打了多可惜啊……”

接下来的话就有点不堪入耳了。

张福还没媳妇,一听这话挤得更欢了。难得有女人看,前面的汉子们都不愿给他让地方,架不住张福人高马大,拼着被人用胳膊肘狠撞两下,硬是挤了进去,就见衙门大堂里,知县老爷正襟危坐,前头一个妇人披头散发趴在长椅上,身上衣服都没了,身旁两个衙役毫不留情地打着板子。

张福眼睛盯着那媳妇没挨打的地方,紧了紧喉咙,问旁边的人:“刘三呢?”

因为离知县大人近,旁边的人压低了声音与他道:“你傻啊,刘三是要去根的,能当着咱们的面用刑?你不怕疼啊?”

张福想了想那情景,不禁打了个冷颤,连看女人的心思都没了,捂着口袋又挤了出去。

到了骡车上,他朝车厢低语了一阵。

江寄舟咳了咳。

刘三是县城里臭名昭著的混混,最喜偷鸡摸狗,因家里有点小财,以前犯事给官府塞些孝敬,案子都不了了之,看新知县的做派,应该是个好官,而刘三落得这番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

“换条道走吧。”

“好嘞!”张福熟练地调转方向,最后看一眼衙门,想到豆腐张媳妇的身子,脑海里不知为何又浮现大姑娘含珠的花容月貌……幸好理智尚存,没敢往多了想。但毕竟受了刺激,夜里张福做了一场梦,一个他只敢自己偷偷回味不敢对任何人提及的梦。

张福沉浸在美梦里的时候,新知县沈泽却正在私审刘三,“今年多大了?几岁开始偷人的?”

刘三纳闷地看着面前的男人。

沈泽看起来三十多岁,面白无须,生了一双招女人喜欢的桃花眼,虽然有点胖,依旧是个美男子,至少比他好看多了。而刘三疑惑的是,这人明明都判他刑了,怎么大半夜又来审了?

不过底下那东西能多留一刻,总是好的。

刘三乖孙子般回话:“回大人,小的二十四了,那个,十四岁就跟隔壁家的杏花好上了。”

沈泽颔首,取过桌子上的纸笔,低头问他:“十年,偷过不少人吧?跟我说说,容貌年岁住处,你说得越多越清楚,减刑的机会就越大。”

刘三怔住,难以置信地盯着沈泽,再看看空无一人的牢房门口,忽的就懂了。

敢情这位知县大人也是好这个的?先跟他要了女人的名姓,他再寻过去,只要说出他的事,那些女人哪个敢不从?

也就是说,他遇到同道中人了,可以保住命根子了?

简直跟死里逃生似的,刘三喜出望外,再不耽搁,将自己碰过的脸蛋拿得出手的都招了出来。

沈泽写了满满一页,听刘三不说了,才抬起头:“没了?”

刘三讪讪地笑,“还有几个,不过都是些烂货色,大人肯定瞧不上的。”

沈泽笑了笑,扫一眼纸上的那些名字,摸着下巴道:“这里面,梁家村的李寡妇最美?”

那眼神那动作,分明是馋了。

刘三连忙把李寡妇的妙处好好夸了一顿,末了道:“其实要论美貌,不是我吹,整个杭州府恐怕都没有人比得上江家大姑娘,可惜江家家教甚严,江家大姑娘轻易不出门,还是那年她去顾家做客,我在门口侥幸瞥了一眼,啧啧,那脸蛋那身段……”

忆起当时情景,他眼睛都直了。

沈泽的兴趣彻底被勾了起来,哑声问道:“这位江姑娘,真那么美?”

刘三连连点头,绞尽脑汁将他能想到的夸人的话都说了一遍,瞅瞅沈泽,忽的惋惜道:“可惜大人娶亲了,江家大姑娘也跟顾秀才定了亲,要不以大人的身份,娶了江家大姑娘正合适啊,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沈泽嗤笑,他是有了妻子,但他还可以纳妾,江家大姑娘真有刘三说的那么美,他势在必得。

折起那纸藏到胸口,沈泽敷衍刘三几句就出去了,走远了才吩咐衙役,“堵住嘴,往死了弄。”

那种刑法,本就容易要人命。

次日一早,刘三受不住去势之痛一命呜呼的消息就传了出去,而江家附近,也有人在悄悄打听,得知明日一家三口要去上坟,那人马上离去,一刻钟后,进了县衙。

同类推荐
  • 脱骨桃夭

    脱骨桃夭

    她的父亲为巫族的后代,而传闻中她不仅容貌丑陋,还心如蛇蝎,整天都不以真面目示人,从三岁起就带着一袭黑纱。可是,谁又知,这黑纱下,竟是一副绝世容颜?她入宫为后,原以为可以与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到后来她才发现,这不过是一场惊世笑话!上一世,她被自己最爱的的他和唯一的妹妹诬陷不贞而死。然而,凤凰涅磬,浴火重生,她变成了京城第一花魁!她想方设法接近薄情帝王,纳入后宫,处处勾心斗角······一朝为后,扶摇直上,前世今生脱骨桃夭!
  • 天降狂妃:娘子休想逃

    天降狂妃:娘子休想逃

    为了逃婚,她奔入九华山,自白云飘渺的山巅跳下的那一刻,便注定了今后的奇遇连连。不管去得多远,唯独摆不脱情感痴缠,再快的利剑,斩不断情魔噬骨。或醒,或醉,或沉迷于功名负累。家国天下,铁骨柔情,茫茫世间,何处能闲看朝云落霞?你许我繁华,他许我深情,我却总是雾里看花,谁才是我命中的他。纵使我君临天下,不如去寻世外仙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妾涅磐为贵妃

    小妾涅磐为贵妃

    蕙心----单纯善良的名门之女、秀外慧中,是太后内定的皇后人选,却遭人妒忌险被毁容,沦为王爷侧福晋。在她安于命运想与王爷厮守到老之际,老天又开了个大玩笑!皇帝设计将她骗入后宫成为宠妃……几番生死,被陷害、被排挤、被冷落……皇宫之中,没有风平浪静的角落,要么寂寞到死、要么战斗而死!她和她的对手们在厮杀博弈中成为影响大清帝国兴衰的千古奇女!
  • 杀手穿越:废柴逆天

    杀手穿越:废柴逆天

    21世纪的顶尖杀手袁若心,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导致任务失败,死后穿越到了紫尘大陆风凌国的凤家废物二小姐凤怜星身上,自此,废物不再是那个废物。当她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众人都感觉自己从前是不是没长眼睛。而接踵而来的一大堆的破事,并没有停下她的脚步,反而成了他的动力,促使她一步步的走上那至高的巅峰
  • 妾欲出墙

    妾欲出墙

    绿色的青藤密密的爬满了灰色的墙,午后的阳光很好,暖暖的,并不很刺眼。我低着头,一步一步踩着脚下的青砖,很小声的喃喃念道,“一、二、三……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一,又是八十一步!自我打小,便长在这个九九重楼里。我们是书香门第,我是深闺小姐,表面看来风光无限,事实上,外面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的天地,就只有这八十一步。
热门推荐
  • 还源篇

    还源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说:要有光

    神说:要有光

    神说:“我缔造的世界,那么规则由我来定,我说要有光,那么,就驱除眼前一切黑暗!”叶寒,龙组自由最强的一位,他拥有着言出法随的的能力,但是有多少信仰,才能有多大能力~且看他以外穿越到世界后,怎么笑傲天地!大家好,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收藏!谢谢!
  • 苍绿轨迹

    苍绿轨迹

    全息电子技术的出现让人工智能无限接近可能,带动社会轰然变革。然而在技术飞速发展背后,毁灭的种子已经发芽。一切的一切离瑞亚海上新都市那么遥远而又接近
  • 宠妃养成实录

    宠妃养成实录

    重生的宛瑶,在满蒙格格中最不起眼,吃货一枚,只待有朝一日,嫁给青梅竹马,相夫教子平淡一生。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吃的这样圆滚滚,还是被前夫留了牌子,是她的打开方式不对,还是嘉庆眼神不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机智宝宝:护卫腹黑妈咪

    机智宝宝:护卫腹黑妈咪

    本来他是没有爹爹的,可是后来他竟然有了十个爹爹?虽然亲生的不知道是哪一个,但是十个假爹爹也不错的。只是,爹爹在好都不如一个娘亲好,娘亲是我的,谁都不许抢!亲生爹爹怎么了?不给面子!
  • 九天剑雪录

    九天剑雪录

    乱世烽烟江湖乱,九天之圣战尘寰,武林由来英雄义,剑雪一出天下寒!武林动荡,暗潮汹涌,消失已久的祸世双妖再现,武林再度掀起血雨腥风,面对动荡的江湖,面对一心复仇的强敌,中原武林又将何去何存?
  • 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

    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毒医女帝

    毒医女帝

    一心二用!炼丹神速!记忆神速!天赋异禀!打怪躺赢,要怪只能怪养的宠物太多,为了争宠一个个都拼命修行,只为了得到女主人的宠幸!哦,不对,仙丹再来一粒!看异世女医师如何斗败各路心机婊,打败魔域最强魔尊,拯救灵界众生!
  • 九行天神

    九行天神

    大千世界百舸争流万族争锋,问道者掌神通,问心者成神魔。掌万法、灭神魔、截术法、碎神通、夺天道!这是傅沉舟,一个得九行天道的少年在这诸天万界的战斗故事!
  • 从亚洲腹地到欧洲

    从亚洲腹地到欧洲

    在中国区域史研究中,西北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推动中国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强区域史的研究;而要提高区域史研究的水平,也必须充分吸纳通史研究的成果。只有如此,方能丰富中国史研究的内容,推动中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