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01600000023

第23章 唐太宗李世民皇后长孙氏

长孙氏,唐太宗皇后,洛阳人。其父长孙晟曾任隋朝左骁卫将军。她自幼酷爱读书,博闻强志。长大后嫁李世民。626年,李世民登基,封长孙氏为皇后。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期间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的繁盛,与长孙氏的劝诫密不可分。

母仪天下规谏君王

长孙皇后是北魏拓拔氏的后裔。拓拔氏属鲜卑族,经历了南北朝时代的民族大融合,已经汉化。长孙皇后的祖上为魏室高宦,居宗室之长,故称长孙氏。据史书记载,她自幼好学,很懂礼貌。由于父亲早亡,她与胞兄长孙无忌便由才识高深的舅父悉心教养。613年,年仅13岁的长孙氏便“嫁于太宗”,因她识大体,顾大局,有卓见,便为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所宠幸,武德元年册封为秦王妃。武德九年,李世民被册封为皇太子,她被册封为太子妃。

李世民原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其智勇双全,为帮助父亲建立唐朝而拼杀疆场,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被封为秦王。太子李建成嫉妒他威名日盛,担心有朝一日会取而代之成为太子,于是便与其四弟李元吉结盟,企图设谋陷害李世民。李世民获知后,便与王妃长孙氏商讨对策。长孙氏一面尽心地侍奉公公李渊,调和家庭关系,稳定王室内部;一面密谋请其兄长孙无忌以及尉迟敬德等鼎力协助李世民。武德九年李世民先发制人,率部下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于六月四日埋伏于玄武门,发动宫廷政变。李世民亲手杀死了太子李建成,迫使唐高祖李渊改立自己为皇太子,册封长孙氏为皇太子妃。在政变中,长孙氏以秦王妃身份亲临现场助阵,慰勉将士。2个月后,李渊传位给李世民,史称太宗皇帝。唐太宗继位后,即立长孙氏为皇后,改年号为“贞观”。于是,唐代历史上着名的“贞观之治”便由此开始。

在玄武门之变的前前后后,李世民真切地感受到了长孙氏是一位有政治头脑,有远见卓识,有才学能力的贤德女性,是自己的“内良佐”。从此以后,他便很注意尊重和听取长孙皇后的意见。长孙皇后自幼循规蹈距,以古代善恶自鉴,严格按照礼教行事,所以她常说:“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所以,她决不干预朝政,“造次必行礼则”,时时事事都很注意礼节地对唐太宗进行规劝谏言,以此来全力辅佐太宗。

据史书记载:贞观六年,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唐太宗因她是长孙皇后的亲生女儿,特地下令以姐姐永嘉长公主陪嫁两倍的嫁妆送给长乐公主。因此,大臣魏徵在一次上朝时,当着文武百官,用汉明帝封皇子的历史故事讽谏太宗说:“过去,汉明帝想要加封自己的儿子,便对臣下们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呢?我封给他的封地和俸禄户数只有先帝儿子的一半。’现在陛下资送长乐公主的嫁妆却是先帝资送永嘉长公主嫁妆的两倍,这不是与汉明帝的想法相差太远了吗?”太宗听了,心里十分不痛快。然而,魏徵是谏议大夫,唐太宗应允过他可以“犯颜直谏”的。况且,为了表明自己的大度和圣明,还是按魏徵说的办,下令资送公主的嫁妆按永嘉长公主的一半陪送。回到后宫,太宗把这件不愉快的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不仅不为自己的亲生女儿争嫁妆,反而赞叹说:“我听说陛下十分器重魏徵,却不知是什么缘故。今天听陛下说了他对长乐公主陪嫁的谏言,这样的臣子,真正是社稷之臣啊!他是在以礼义引导陛下抑制自己的感情而依法行事。这才是真正的社稷之臣啊!”又说:“我与陛下是结发夫妻,能够得到陛下的珍爱和宠幸,可说是情深义重。而我平日对陛下讲话,尚且要察言观色,深怕冒犯了陛下的威严,而魏徵只是陛下朝廷里的一名臣下,他与陛下无论在情感还是礼义方面,都远不及我与陛下亲近,而他却能如此直言谏议,不计个人得失,能够这样做的,连先贤韩非子都说很难,东方朔也说这很不容易,现在魏徵却做到了。这样的贤臣,实在是太难得了!”长孙皇后还借这件事进一步对太宗说:“古人云:忠言逆耳而利于行。对于治理一个国家的皇帝来说,能采纳正确的意见,则国家社稷安宁;如果总是拒绝正确意见,那么这个国家的政治必定会崩乱。我真心诚意地希望陛下仔细考虑古人说的这个道理,使大唐的社稷得到福祉。”

听完长孙皇后的这番话,太宗如释重负,心中豁然开朗。长孙皇后还派人给魏徵送去赏钱400缗,绢400匹,以表彰他犯颜直谏。同时,长孙皇后还传话给魏徵说:“过去只是听说你常能犯颜直谏,这次你进谏皇上资送长乐公主一事,我才真正看到。长乐公主虽是我的亲生女儿,但我以为你讲的有理,皇上已改正了,所以应该赏赐你。希望你一如既往,不改正直。”魏徵十分感动,不但对太宗,对长孙皇后也十分敬佩,并立即回书皇后,表示一定“为大唐江山,不惜尽绵薄之力”。从此,长孙皇后也更明白,魏徵这样敢犯颜直谏的贤臣,是唐太宗不可缺少的臂膊。多有这样的臣子,是唐太宗,也是大唐社稷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所以她也十分注意保护这样的大臣。

有一次,太宗罢朝归来,满脸悻悻然,口中连声愤愤道:“迟早非杀掉这个乡巴佬不可!”长孙皇后忙问他因什么事,要杀谁。太宗说:“就是魏徵这个老东西。他总是在朝廷上当众忤逆,给我难堪,弄得我下不了台。”太宗骂魏徵是乡巴佬,是因为魏徵出身于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西县)一个地方官吏家庭,由于父亲较早去世,魏徵从小生活孤贫,还曾一度做过道士。隋末农民起义爆发,他才参加了李密领导的瓦岗军。长孙皇后见太宗越说越气,便不发一言,只悄悄地退入内室。她谙悉太宗的行事,知道此刻不能时言,生恐太宗因一时暴怒杀了魏徵。

长孙皇后退入内室,换上朝服,再来见太宗。太宗一见皇后这身打扮,十分惊愕。因为在唐代按规定,皇后穿上朝服是参加受册、助祭或朝会等大事的隆重礼仪。只见长孙皇后向太宗表示祝贺。太宗问:“贺从何来?”皇后说:“我读古书,上面写道:君明臣直。只有皇帝贤明,才能有直言进谏的贤臣。刚才听你说的,魏徵敢直言顶撞你,是因为你贤明。我哪能不祝贺呢?”太宗听了,恍然大悟,立刻转怒为喜。长孙皇后又说:“我还听古人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希望陛下掌握这三镜,以防止自己出现过错。”太宗听了,十分钦佩,拉着长孙皇后的手,十分亲昵。长孙皇后接着说道:“古人还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自照,必借忠臣。’魏徵乃忠臣,望陛下爱惜他。”太宗点头称是,并说:“朕定将魏徵的奏章放在案头,贴在屏风上,以便出入观看。”乘太宗高兴,长孙皇后又建议,对犯颜直谏的,除赏钱赏绢之外,还应该提高谏议官的地位,最好规定宰相内议国事,必须有谏议官随入,豫闻国事。这个意见太宗接受了,并且后来还作为一条规定,谕示朝廷。于是,在太宗朝“纳谏之风大兴”。

深明大义勤政爱民

长孙皇后为了辅佐太宗,为了唐王朝的国家社稷,机智地救了魏徵,弥补了太宗的阙失。

由于长孙皇后自幼随舅父熟读古史,所以深谙中国古代自汉魏以来,因外戚专权扰乱国家社稷,以致天下不得太平的事常有发生。唐太宗继位后,时时不忘“以隋为戒”,长孙皇后自然高兴,但她常常提醒太宗,对外戚专权也不可掉以轻心。她曾着书立说,力陈外戚专权的危险。在着论汉明德马皇后时,批评马皇后在抑止外戚专权上是舍本逐末:不是抑退外戚,而只是批评拥有重权的外戚,在生活上腐败奢糜。她以古为镜,严格自律,绝“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

一次,唐太宗要封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宰相)。长孙皇后马上上书太宗说:“妾位居三宫之首,家已贵宠之极,实不愿父兄子侄再到朝中位居显要。汉代就是因为皇后嫔妃的亲戚都到朝廷当官,结果外戚专权,天下大乱,汉王朝也就此灭亡。这应该是刻骨铭心的教训,希望陛下引以为戒!”其实,长孙无忌与唐太宗本是布衣之交,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功不可没,可谓唐太宗开国的元勋功臣,即使没有长孙皇后这层关系,唐太宗封他高官厚禄,他也是当之无愧的。所以,这一次太宗不打算接受长孙皇后的建议。长孙皇后见太宗执意要加封自己的兄长,便又劝太宗说:“因为我是皇后,我的亲戚就得到高官厚禄,这不是一种好的举措,它容易导致危险。为了使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得以永久的保全,所以就得慎重,不要授予他们很大的权力,不要让他们处在非常显要的位置上。如果皇上定要加封,就请封他们到京都之外的地方做一些闲差吧!”一面还暗中密命长孙无忌经常向唐太宗“苦求逊职”。因为长孙皇后反对,长孙无忌多次跑来请求辞职,终于在628年,太宗同意长孙无忌的请求,只好封长孙无忌为“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长孙皇后这才同意。因为“开府仪同三司”只是一品散文官,荣誉虽高而无实权。

在后宫,长孙皇后是一宫之主,她既能依法而治,又能“下怀其仁”,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贤内助的作用,尽量不让后宫事务影响到为国事操劳的太宗。有一次,后宫中有一宫女不慎忤犯了太宗,太宗大怒,要将她逐出后宫。宫女面露委屈却不敢辩解。长孙皇后见此情景,忙一面顺从太宗的意思,命人将这个宫女捆了起来;一面等待太宗息怒,再慢慢替这个宫女求情。太宗平息下来后,也觉得为一点小事便将宫女逐出宫外,惩罚也嫌过重,便收回成命,宫女的委屈也消解了。就这样,长孙皇后在太宗暴怒时,总能委婉地去排解纠纷,不让太宗在盛怒之下把事情弄糟,既按法处置,又不令宫女们含冤受屈。因而,整个后宫处于一片祥和而宽松的气氛之中,长孙皇后本人亦因为她的宽容大度备受后宫上下的爱戴与尊重。

久病缠身临终叮咛

唐太宗贞观十年的夏天,是一个闷热的天气。立政殿里,笼罩着静穆而又沉重的气氛,人人都在为长孙皇后的病情日益严重而担心。长孙皇后静卧在纱罗帐内,头上放着一条冰带,宫女们在帐前侍立着。太子承乾日夜守候在床前。

长孙皇后早年就患有咳喘病,贞观八年旧病复发,而且十分严重,不管御医怎样多方调治,病情也不见稍减,且日重一日。太子承乾见母后的病日渐危重,便说:“母后,这些天来,该请的医生都请了,该吃的药也都吃了,可病情仍不见好转,我去奏请父皇,请他下诏大赦天下,度人入道,说不定此举会得福免祸,母后的病就会好起来!”

长孙皇后睁开眼睛,喘了几口气,憔悴的面庞现出严肃的表情,她对太子说:“不可。生死乃命中早已注定,不可强力而为。如果说为善可以得福,我这一辈子并没有做坏事;如其不然,事到如今,我还求大赦,做这件事又有什么用呢?况且大赦者,乃国家之大事,不到关键时刻不能随便用,不可为我个人去破坏规定;至于劝人入道,保留它们只是表示我们宽宏大量,照顾一部分人的信仰而已。你父皇从来不求助于这些东西,怎能因为我让他去干他所不愿意干的事呢?你如果执意要去奏请,我还不如速死呢!”

太子不愿违背母后的意愿,只是把这件事对房玄龄说了。房玄龄把此事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决定下诏大赦天下,长孙皇后知道以后,极力劝阻唐太宗,诏书才没有颁发。然而长孙皇后的病越来越重了。

此时,房玄龄偶然出现小的纰漏,被唐太宗遣归家门。时正逢唐太宗来立政殿,长孙皇后喘着气与唐太宗诀别,她有气无力地说:“玄龄久事陛下,小心慎密,不愧良臣,若非大故,不可轻易将其遣归。我家因是皇亲国戚,因而得到显要地位,无功受禄,最易取祸,千万不要再委之以大权。我快不行了,皇上不必过于悲伤,我死后不要为我的葬礼花太多的钱,干脆依山而葬,不用修陵墓。棺椁也要用最简单的,陪葬物品只用木器、陶器足矣。皇上若真能照我说的办,那就是对我最好的纪念!”说到此处,便咳嗽起来,喘了好一会儿,才算止住了咳嗽,长孙皇后紧紧握住太宗的手说道:“愿陛下以后为政,能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慝,省劳役,止游畋,我虽死亦瞑目了。”唐太宗听到此处,不禁心情激动,品味长孙皇后弥留前感人肺腑之言,不禁悲从心中来。没过几天,唐太宗按长孙皇后的嘱咐,把房玄龄召了回来,恢复了官职。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逝,唐太宗悲痛欲绝。他对近臣们说:皇后常能规劝我,弥补了我的不少阙失。如今再也听不到她的谏言了,我的内廷失去了一位贤良的辅佐,这是我最感哀痛的啊!

长孙皇后死时仅36岁,但她的贤德受到了后世的称赞,被誉为母仪天下的一代贤后。

同类推荐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2)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张灵甫之谜

    张灵甫之谜

    全书记述了张灵甫的4次家庭婚姻生活和大半生的戎马生涯,多方位描写了国民党74师将士们的命运和归宿。通篇风生水起,波澜叠加,故事情节令人荡气回肠。 十年磨得一剑,本书以独特A9N作手法,在国内外首次公开了大量珍贵的有关张灵甫军旅和家庭生活的照片。这些历史资料如大海捞针般获得,弥足珍贵。本书图文并茂,文笔生动,相信多年的努力将使此书卓尔不群,从而打动众多的读者。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热门推荐
  • 亘古传奇之陌殇

    亘古传奇之陌殇

    浮沉大地,恩怨情长,多少辉煌已成往事云烟;开天辟地,正义凛然,多少战乱毁灭无数英豪;泣歌悲舞,浑然天成,尘世儿女看遍尽红尘觞。神州大地自女娲创建以来,出现最大劫难,然而此时的人类,已经得不到诸神的帮助,完全的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对抗邪魔,人类究竟有什么法宝呢?她最后神者的后裔,出身高贵且殊荣,但她并没有被世俗牵绊,而是坚定的走着自己的道路,强化自我,提升修为;时而活泼,时而玩闹,时而温柔,她觉得生存在美丽富饶的神州大地是最幸福的事,同时伴随着邪魔的滋生,她要誓死守护美丽可爱的大地,所有的一切,因为爱。他是神界上古神者之一,也是神资最高,修为最深,力量最强的天神;然而奈何天地万物自然法规,拥有最强力量的他,竟拯救不了自己心爱之人,但却发现了一个可以超乎自然法则的她,完完全全的培养她,因为她可以在不违规自然法则的情况下救出心爱之人。他是妖族三王之一,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狼王;然而生活并不想让他就此平淡下去,给予诸多考验,让他遇到他今生最大的麻烦,就是她,那个眼中只有苍生大地的女孩,一直看着别人生活的女孩;即便女孩看着别人,他也不在意,因为人生最艰难的不是做出选择,而是做出选择前的犹豫不定,绞尽脑汁。
  • 守墓笔记

    守墓笔记

    我是一个守墓人,一直以为自己守的是墓,直到多年以后才知道自己真正守护的其实是...…
  • 昭雪情侠传

    昭雪情侠传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大宋时代,风生水起!一曲江湖恩仇录,且看昭雪情侠传!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铿锵傲视

    铿锵傲视

    一个废柴的勤奋史看一个废柴少年是如何被天下人可欺走到可欺天下人看一个落魄寒门是如何被千夫所指走到笑傲天地要的不是天下无敌,要的也不是主宰洪荒只要开心的能在这片大陆随心所欲的行走无人可阻,无人可留,无人可敌!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缺心人

    缺心人

    出生就有先天性的心脏问题的婴儿俊草被遗弃在冰天雪地,被好心拾荒人收养,正常人的体温是37度,而他的体温却是零度。被宣告了死亡的孩子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从小他就知道了本不该知道的很多事情,天文地理,五行八卦,甚至可以看透别人的命格。从小俊草就只喜欢在一种地方玩,那就是坟场········还是决定把老书写完本,两本书一起写思路有些混乱,这本书暂时停在这里了,抱歉,真后悔把第一本书设定的太长·········
  • 神医都市行

    神医都市行

    精灵校花乔乔。制服警花韩雪。冷傲医生叶轻眉。还有善解人意、温婉可人的人民教师童圆圆。跟这几个气质不同,但同样绝色的美女一起会发生什么?刘芒说,我的理想只是发扬华夏中医。
  • 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

    本书详尽地告诉父母,儿童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的、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书中称为工作)来获得。成人如果想促进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儿童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会逐渐成长起来。童年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儿童是“成人之父”,只有发现和解放儿童,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 凤情

    凤情

    寥茫天际,相遇便是莫大的缘分,她又怎敢贪图更多。这偷得的时光如此也够了,今后你若安好,我自也会。思念成潮也断不去扰了你的幸福。孤女太敏感,杀手不太冷,谁爱谁深,谁沦陷成根,谁又说的清。也许不过是一场风花雪月下的情事,独自成酌。-【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而我正在努力做好,做好我爱你这件事。】
  • 拳头说话

    拳头说话

    天下是打出来的,女人是睡出来的!谁的拳头大,谁就能说话!重生之后,莫问天一直在用拳头说话!VoV新书,请大家多多支持,推荐、收藏票票砸来,看我乾坤大挪移给你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