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89900000016

第16章

妊娠泄泻方论第一

论曰:凡妊娠泄泻,冷热不同。水泻青白或黄白,或水谷不化,腹痛肠鸣,其脉弱而紧,此内伤冷也,谓之洞泄寒中。若泄注如水,深黄色及有完谷,小便赤,腹胁胀满,烦躁喜饮,时时呕逆;或下利清水,或小便不利,得热则极,脉虚大而数。由乘虚热入于胃,凑渗下焦,津液不分,并于大肠,谓之协热痢。先以五苓散利小便,次以黄连阿胶丸或三黄熟艾汤。凡泄泻色黄而有沫,肠鸣腹胀满、微痛,其脉沉紧而小数,谓之冷热不调,宜戊己丸和之。凡暴下或青或白,水谷或化或不化,腹胁或胀或不胀,或痛或不痛,但 生熟气,全不思食,其脉内虚外实,右关脉沉紧者,谓之飧泄,先去沉积,宜感应丸,后调和之。

凡治泄,先须理中焦,如理中汤、丸是也。次即分利水谷,如五苓散是也。治中不效,然后断下,即用禹余粮、赤石脂是也。(亦可就第八卷第八论选方通用)

浓朴丸

治妊娠洞泄寒中。

干姜 浓朴(去粗皮,细锉)上等分,先杵令烂,水拌,同炒令干再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饮下。

草果散

治妊娠脏气本虚,宿挟风冷,脾胃久弱,脏腑虚滑,脐腹 痛,日夜无度。

浓朴(去粗皮,姜汁浸,炒黄,二两) 肉豆蔻(一个,面煨) 草豆蔻(一个,煨)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

三黄熟艾汤、(方见第八卷第十论。)理中丸、理中汤、五苓散、黄连阿胶丸、戊己丸、感应丸。以上并见《和剂局方》。

妊娠下痢赤白及黄水方论第二

论曰:夫妊娠之人,胞血既闭,脏气不理,脾胃易伤;或恣食腥肥生冷,脾胃停滞,不能克化。冷热相搏,致令心腹搅刺疼痛,脓血赤白杂下,古书所谓滞下是也。原疾之由,皆因冷热不调,大肠虚冷,热气客于肠间。热气乘之则赤,冷气乘之则白。冷热相交,则赤白相杂,而运滞水止,名为滞痢也。其状白脓如涕而有血杂,亦有血少者。如白脓涕而有赤脉如鱼脑,此名鱼脑痢。又有血痢者,热乘血入于大肠,为血痢也。血之随气,外行经络,内通脏腑,常无滞积。若触冒劳动生热,热乘血散,渗入大肠,肠虚相化,故成血痢也。

地榆散

疗妊娠患痢脓血,状如鱼脑髓,小腹绞痛难忍,地榆散。

阿胶(炙,二两) 地榆 酸石榴皮(三两) 薤白(切,一升) 黄连(一方是黄柏皮。各三两,并细切)上用水七升,煎取二升,温分三服。忌生冷、肥腻。

赤石脂散

疗妊娠白脓痢,腹中冷。赤石脂散。

干姜(四两) 赤石脂(六两) 粳米(一升,炒黄)上用水七升,煎取二升,温分三服,忌如前。

熟艾汤

疗妊娠腹痛,下痢赤白不可忍,熟艾汤。

黄连(一方是白术) 石榴皮 当归(各三两) 阿胶(炙,二两) 熟艾(一两半)上用水六升,煮取二升,温分三服。忌如前。

黄连阿胶散

疗妊娠腹痛,下痢脓血不止。黄连阿胶散。

黄连(八分) 浓朴(制) 阿胶(炙) 当归(各六分) 艾叶 黄柏(各四分) 干姜(五分)上为细末,空心,米饮调下方寸匕,日三服。

根黄方

疗妊娠脐下刺痛,大便白,昼夜三、五十行。根黄方。

根黄(浓者,蜜煮令焦) 大蒜(煨令熟烂,去皮)上以根黄为末,研蒜作膏为丸如梧子大,空心,粥饮下三十丸,日三服妙。一方不用根黄,用当归,以芍药煎汤吞下。

浓朴散

疗妊娠痢黄水不绝。浓朴散。

浓朴(姜汁炙,三两) 黄连(二两) 肉豆蔻(五个,连皮)上用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忌如前。(以上六方,并出《产宝》)

文仲方

疗妊娠下痢不止方。

黄柏 干姜 赤石脂(各二两) 酸石榴皮(一枚)上细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古今录验》方

疗妊娠下痢方。

酸榴皮 黄芩 人参 榉皮(各四两) 粳米(三合)上细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疗妊娠挟热下痢,冷热不调。(《千金翼》同)黄连(一升) 黄柏(一升) 栀子仁(二十枚)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浸三时久,煮十沸,顿服。呕者,加橘皮一两,生姜二两。亦治丈夫常痢。

一方治中暑挟热下痢。无栀子仁,用姜钱、羊脂煎服。

《肘后方》方

疗妊娠下痢赤白如鱼脑,腹中绞痛。

阿胶(炒) 黄柏 地榆 当归(各一两) 川芎 酸榴皮(各三分)上为细末,葱白、粥饮调二钱。

疗妊娠下痢,腹痛不食。

薤白(切,一合) 当归(炒) 地榆(各一两) 甘草(半两) 糯米(一合)上为散,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分三服。

疗妊娠下痢腹痛,小便涩。

糯米(一合) 当归(炒) 黄 (各一两)上细切,和停。以水二盏,煮取一盏二分,去滓,温分四服。

治妊娠临产下痢。

上栀子不以多少,烧存性,为细末。每服一大钱,空心,熟水调服。甚者连进四、五服即止。

治妊娠脏腑气素弱,频并下痢,时时腹痛,渐觉羸瘦,面色萎黄,不美饮食。

浓朴(两半) 白术 川芎 白芍药 当归(炒) 熟地黄(各一两) 干姜 人参(各半两) 诃子(三分) 甘草(一分)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枣三枚,煎至六分,温服。

《三因方》方

疗妊娠下痢赤白,绞刺疼痛。(出《三因方》)乌鸡子(一枚,就头上开一穴,倾去清,只留黄) 黄丹(一钱,入鸡子壳内,打令均,以浓纸裹黄泥固济,煨,取干为细末)上每服二钱,米饮调下。一服愈者是男,二服愈者是女。

妊娠大小便不通方论第三

论曰:夫妊娠大小便不通者,由脏腑气实而生于热者。随停之处,则成病也。若热结于大肠,则大便不通;结于小肠,则小便不通;若大小肠俱为热所结,故烦满而大小便皆不通也。

甘遂散

《短剧》疗妊娠子淋,大小便并不利,气急,已服猪苓散不瘥,宜服甘遂散下之。

太山赤皮甘遂(二两)上一味为末,以白蜜二合,和服如大豆粒,多觉心下烦,得微下者,日一服,下之后还将猪苓散。不得下,日二服,渐加至半钱,以微利为度。《经心录》同。

猪苓散

疗妊娠小便涩痛,兼疗胎水。

猪苓(五两,去皮)上为末,白汤调方寸匕,加至二匕,日三夜二。不瘥,宜转下之,服前药。

葵子汤

《古今录验》疗妊娠得病六、七日以上,身热入脏,大小便不利,安胎除热。葵子汤。

葵子(二升) 滑石(四两,碎)上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尽服。须臾当下便愈。

又方:葵子(一合) 川朴硝(二两)上研,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治妊娠大小便不通,心腹胀满妨闷,不欲饮食,手足烦热。

槟榔 赤茯苓 大腹皮 木通 郁李仁(去皮尖) 北五味(各一两) 桑寄生 甘草 苦梗(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

治妊娠大小便不通,热闭心膈,腹胁妨闷,妨害饮食。

大黄 木通 槟榔(各一两) 枳壳(三分) 大腹子(三枚) 诃梨勒(四个,去核,半生半煨)上为末,以童便一盏,葱白二寸,同煎至六分,调下二钱。

当归散

治胎前诸疾。或因怒,中气充子脏,或充脬脉,腹急肚胀,腰腹时疼,不思饮食,四肢浮肿,气急时喘,大便忽难,小便忽涩,产门忽肿。

当归(一两) 赤茯苓 枳壳 白芍药 川芎(各二两) 川白姜(炮) 木香(煨) 粉草(各半两)上 咀,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无时温服。如禀受气弱及南人,枳壳减半;如气实及北人,于内加分量服之。或连日大便秘涩,加蜜同煎。

初虞世治妊娠大便秘涩方。

枳壳(三两) 防风(二两) 甘草(炙,一两)上为细末,沸汤点服一、二钱,空心,日三。

又治虚羸大便秘方。

枳壳(制) 阿胶(炒,等分)上为细末,炼蜜和剂杵二、三千下,丸如梧子大。别研滑石末为衣,温水下二十丸。半日来未通,再服三十丸,止于五十丸。

又方:车前子(一两) 大黄(半两,炒)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蜜汤调下。

妊娠小便不通方论第四

论曰:夫妊娠小便不通者,由小肠有热,热入于脬,内热结甚者,故令小便不通也。若小便不通,则心胁、小腹气涩而喘急也。陈无择云:凡妊娠胎满逼脬,多致小便不利者。或心肾气不足,不能使脬冷,清浊相干,为诸淋病;或胞系了戾,小便不通,名曰转胞。又胎满尿出不知时,名曰遗尿,治之各有方。

《古今录验》方

疗妊娠卒不得小便。

杏仁(二十个,去皮尖,熬令变色)上一味,捣丸如大豆,灯心煎汤,吞七粒,立得利。

又方:以滑石末,水和泥脐下。

又方:用车前草汁调滑石末,涂脐四畔,方四寸,热即易之。

杏仁丸

治妊娠卒然小便不利方。杏仁丸。

滑石末 杏仁(等分)上先捣杏仁令烂,次入滑石末,以软饭捣和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白汤送下。

治妊娠小便不通,脐下妨闷,心神烦乱。

葵子(研) 榆白皮(切,各一两) 葱白(七茎)上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三分,去滓,分三服。

又方 用紫菀去苗为末,井花水调下二钱。(一方用紫草)

苦参丸

治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

当归 贝母(去心,炒) 苦参(各三两) 滑石(半两)上为末,蜜丸如小豆大,以米饮下二十丸,不拘时。

葵子散

治妊娠小便不利,身重恶寒,起则眩晕及水肿者。王子亨云:妊娠小便不通,特避寒药。

又名茯苓汤。(《千金翼、要》同)葵子(五两) 赤茯苓(三两)上二味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小水利则愈。一方无茯苓,有榆白皮一两。

八味丸

治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以脬系了戾不得溺,故致此病,名转脬。

但利小便则愈,以此药有茯苓故也。(此药虽局中有卖,除非自合方有效)熟地黄(八两) 山药 山茱萸(去核,各四两) 附子(炮) 桂心(各二两) 牡丹皮(去心) 茯苓(去皮) 泽泻(各三两)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妊娠子淋方论第五

论曰:夫淋者,由肾虚膀胱热也。肾虚不能制水,则小便数也。膀胱热,则小便行涩而数不宣。妊娠之人胞系于肾,肾间虚热而成淋,疾甚者心烦闷乱,故谓之子淋也。

地肤大黄汤

《短剧》疗妊娠患子淋,宜下。地肤大黄汤。

川大黄 地肤草(各三两) 知母 黄芩 猪苓 赤芍药 通草 川升麻 枳实 甘草(各二两)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经心录》方

疗妊娠患子淋,小便数,出少或热,疼痛及足烦。

地肤草(三两)上细切,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三服。文仲,《短剧》同。

黄芩汤

疗妊娠患淋,小便涩、不利,小腹、水道热痛。黄芩汤。

冬葵子(一升) 芍药(二两) 黄芩 赤茯苓 车前子(各三两)上 咀,以水七升,煎至二升,温分三服。

疗妊娠数月,小便淋沥疼痛,心烦闷乱,不思食。

瞿麦穗 赤茯苓 桑白皮 木通 葵子(各一两) 黄芩 芍药 枳壳 车前子(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

疗妊娠子淋,小便涩痛。

冬葵子 滑石 木通(各等分)上为末,每服四钱。水一盏,葱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服。

猪苓散疗妊娠子淋,小便涩痛。《子母秘录》疗妊娠胎水。(方见本卷第三论)

妊娠遗尿方第六

白薇散

疗妊娠尿不知出时,胎满故也。宜服白薇散。

白薇 芍药(各一两)上为细末,温酒调二钱。

又方:白矾 牡蛎(等分)上为细末,温酒调二钱。(亦可治男子)又方:用鸡毛灰,末之,酒调方寸匕。(亦见第八卷第四论)

妊娠尿血方论第七

论妊娠尿血者,由劳伤经络,有热在内,热乘于血,血得热则流溢、渗入脬,故令尿血也。

《千金》方

疗妊娠卒下血及子淋方。(三方并出《外台》)葵子(一升,研)上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艾叶酒

又方艾叶酒生艾叶(一斤,研,冬用茎,干者亦得)上以酒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地黄酒

又方地黄酒生地黄(一升,切)上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亦疗落身后血。

续断汤 治妊娠下血及尿血。

当归 生地黄(各一两) 续断(半两) 赤芍药(一分)上为末,空心,葱白煎汤调下二钱。

疗妊娠尿血。熟地黄汤。

阿胶 熟地黄上各等分为细末,空心,粥饮调二钱。

妊娠胎水肿满方论第八

(《产乳集》养子论附)《产宝》论曰:夫妊娠肿满,由脏气本弱,因产重虚,土不克水,血散入四肢,遂致腹胀,手足、面目皆浮肿,小便秘涩。陈无择云:凡妇人宿有风寒、冷湿,妊娠喜脚肿,俗呼为皱脚。亦有通身肿满,心腹急胀,名曰胎水。

论曰:凡妊娠之人,无使气极。若心静气和,则胎气安稳;若中风寒邪气及有所触犯,则随邪而生病也。凡妊娠,经血壅闭以养胎。若忽然虚肿,乃胎中挟水,水血相搏。脾胃恶湿,主身之肌肉。湿渍气弱,则肌肉虚;水气流溢,故令身肿满也。然其由有自,或因泄泻下痢,脏腑虚滑,耗损脾胃;或因寒热疟疾,烦渴引饮太过,湿渍脾胃,皆能使头面或手足浮肿也。然水渍于胞,儿未成形,则胎多损坏。及其临产日脚微肿,乃胞脏水少血多,水出于外,故现微肿,则易生也。宿有寒气,因寒冷所触,故能令腹胀肿满也。

《产乳集》养子论妊娠自三月成胎之后,两足自脚面渐肿腿膝以来,行步艰辛,以至喘闷,饮食不美,似水气状。至于脚指间有黄水出者,谓之子气,直至分娩方消。此由妇人素有风气,或冲任经有血风,未可妄投汤药。亦恐大段甚者,虑将产之际费力,有不测之忧,故不可不治于未产之前也。古方论中少有言者。按《名医录》云:宋少主元徽与徐文伯微行学针法,文伯见一娠妇足肿不能行。少主脉之,此女形也。文伯诊之曰:此男胎也,在左则胎黑色。少主怒欲破之,文伯恻然曰:臣请针之。胎遂堕,男形而色黑。此妊娠足肿之说见于古者。今《巢氏病源》中,但有子烦之论,《千金》并《产宝》亦略言之。刘禹锡《续传广信方》以谓妊妇有水气而成胎,《太平圣惠》亦言之,皆非也。元丰中,淮南陈景初,名医也,独有方论治此病。方名初谓之香附散,李伯时易名曰天仙藤散也。

天仙藤散方

天仙藤(洗、略炒) 香附子(炒) 陈皮 甘草 乌药(不须要天台者,但得软白、香而辣者良)上等分,净秤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姜三片,木瓜三片,紫苏三叶,同煎至七分,放温澄清,空心、食前服,日三服。小便利,气脉通,体轻,肿渐消,更不须多服。

元丰末,王荆公居金陵。举家病,以诗赠景初曰:举族贫兼病,烦君药石功;到家何所寄,一一问征鸿。因此见方,得于李伯时家传方,录于临川张石丞宅。

茯苓散

《产宝》疗妊娠身肿有水气,心腹胀满,小便少。茯苓散。

茯苓(四两) 杏仁 槟榔(各三两) 旋复花 郁李仁(各一两)上为粗末,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通即瘥。

崔氏方

疗妊娠体肿有水气,心腹急满。

茯苓 白术(各四两) 旋复花(二两) 杏仁 黄芩(各三两)上细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忌桃、李、雀肉、酢物。《千金》、《救急》、《古今录验》、《集验》同。

疗妊娠遍身洪肿。

葶苈子(十分) 白术(二十分) 茯苓(二两) 桑白皮(二两) 郁李仁(八分)上为粗末,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小便利即瘥。

又方:泽泻 葶苈(各三两) 茯苓 枳壳 白术(各六两)上细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二服。小便利即瘥。

泽泻散

治妊娠气壅,身体腹胁浮肿,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涩。

泽泻 桑白皮 木通 枳壳 槟榔 赤茯苓(等分)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四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防己汤

治妊娠脾虚,通身浮肿,心腹胀满,喘促,小便不利。

防己(三分) 桑白皮 紫苏茎、叶 赤茯苓(各一两) 木香(一分)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四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千金》鲤鱼汤

治妊娠腹大,胎间有水气。

白术(五两) 茯苓(四两) 当归 芍药(各三两)上细锉,以鲤鱼一头,修事如食法,煮取汁,去鱼不用,每服四钱。入鱼汁一盏半,姜七片,橘皮少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集验》同)

商陆赤小豆汤

治妊娠手足肿满、挛急。

赤小豆 商陆(等分)上 咀,每服一两。用水一碗,煎至七分,澄清汁服。《集验》、《千金》有泽漆,《产宝》方无泽漆,有桑白皮。

肾着汤

治妊娠腰脚肿。

茯苓 白术(各四两) 干姜 甘草(各二两) 杏仁(三两)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食前服。

五皮散

《指迷方》治胎水,五皮散。寻常脾虚肿满亦治。

大腹皮 桑白皮 生姜皮 茯苓皮 橘皮(各等分)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盏,浓磨木香,水一呷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

亦治男子脾虚肿满。

一方无桑白皮,有白术倍之,名白术散。

妊娠腹内钟鸣方第九

治孕妇腹内钟鸣。用鼠窟前后土为细末,研麝香,酒调下二钱,其疾立愈。

龚颜德孕痈方第十

治孕痈立效。

乌药(研,出洪州软白、香辣者良)上用水一盏,牛皮胶一片,同煎至七分,温服。

妊娠不语论第十一

孕妇不语非病也,间有如此者,不须服药。临产月但服保生丸、四物汤之类,产下便语。得亦自然之理,非药之功也。医家不说与人,临月则与寻常之药,产后能语则以为医之功,岂其功也哉!(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

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

妊娠伤食方论第十二

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若妊子饮食不节,生冷毒物,恣性食啖,致伤脾胃。故妊娠伤食,最难得药,唯此二方最稳捷。

木香丸

治妇人有孕伤食。

木香(二钱) 三棱 人参 白茯苓(各三钱)上为细末,面糊丸如绿豆大。熟水吞三、四十丸。

白术散

治妊娠气不调和,饮食易伤。

白术(炒) 干紫苏(各一两) 人参 白芷(各三分,炒) 川芎 诃子皮 青皮(各半两) 甘草(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温服。

愚详小七香丸(见《局方》)、保气散(见十六卷第三论)岂无良效。

妊娠脏躁悲伤方论第十三

许学士云:乡里有一妇人,数欠,无故悲泣不止。或谓之有祟,祈禳请祷备至,终不应。余忽忆有一证云:妇人脏躁,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数欠者,大枣汤。余急令治,药尽剂而愈。古人识病制方,种种妙绝,如此试而后知。

大枣汤

治妇人脏躁,悲伤欲哭,象若神灵,数欠者,皆主之。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上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亦补脾气。《专治妇人方》,名甘草汤。

乡先生程虎卿内人黄氏,妊娠四、五个月,遇昼则惨戚,悲伤泪下,数欠,如有所凭。

医与巫者兼治,皆无益。仆年十四,正在斋中习业,见说此证,而程省元惶惶无计。仆遂告之管先生伯同,说记忆先人曾说,此一证名曰脏躁悲伤,非大枣汤不愈。虎卿借方看之甚喜,对证笑而治,药一投而愈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黑白天使:你爱的究竟是谁

    黑白天使:你爱的究竟是谁

    她有严重的人格分裂但是自己却不知道,一边是天真烂漫的单纯高中生,一边是冷酷的散发危险气息的阴暗女。偶尔的模糊记忆却不是属于自己的,她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谁,心里绷着一根弦,一碰就断。他是从小陪在她身边比自己小两岁的名义弟弟,却更像是大人一样照顾着迷糊的她。他是学校里出名的冷酷王子,唯独对她阴暗的一面褪下面具。他是学校里的阳光型男,阳光能否照进她隐藏的另一面。三把钥匙谁能开启那背后的黑暗,谁又能抵挡住那黑暗的背后。
  • 撕夜

    撕夜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王巧拙鬼医

    王巧拙鬼医

    落溪五岁那年,不忍余温失散,不得已动。七岁那年,不忍“家”残败,不得已为之,夜全部被黑云笼罩,屋内两人正面相视,一个不动声色,一个打草惊蛇。八岁那年,旷野郊外,看着眼前的刺杀,不忍那份温暖破碎,不得已出手,现了多年的隐藏,看染上红的草木叶还不及喘气,就被掳走,看着面前腹黑的紫袍黑发,于火余怒。再见,一声老狐狸,一声小狐狸,一个质子身份半残的身子,一个丑又哑又疯傻的名声,几经交手,“你藏私,骗了世人”。某人淡定却戏谑的说,“彼此彼此,半斤八两”,看着面前气鼓鼓的人,大笑道“这样多漂亮可爱……”。
  • 阎王宝藏

    阎王宝藏

    幽冥地狱十殿阎王,曾经是江湖上黑暗的象征。五十年前,幽冥地狱被挑破后,十殿阎王或身死,或隐匿,从此人间蒸发。而江湖上留出出十位煞神将平生杀人酬金深埋地宫,绘以图形的传言,致使各路牛鬼蛇神蠢蠢欲动,却又无处着手。五十年后,“十殿阎王宝藏图”终于见光,从此,空气中弥漫起浓浓的血腥。阎王是什么?那是嗜血的煞神,是杀戮的魔心。而宝藏又是什么?看作者在此一层层为您开启。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匠心之四艺堂

    匠心之四艺堂

    中国元代建立匠户制度,传承发展历经千年,父死子继,役皆永充,世代为皇家制作私密之物,木雕、制香、花灯、幻术四大传统手工艺世家聚集荥州,以家族传承延续技艺,并极力隐藏匠户世代不容于纸,口耳相传的秘密。民国时期,正值万国博览会,政府下达军令状,要求四大匠户家族拿出足以震惊各国的展品,四大匠户家族联合成立“四艺堂”,由幻术家出具创意,四家商定,参展作品为微缩化的阿旁宫建筑群。作品参展后惊叹四方,四艺堂的名气也盛极一时。万国博览会结束后,四家再次消声于世人面前。直到幻术家族族长突然离世,祖传戏法“吐火穿心”失传。传承人傅嘉年留洋归来,心痛不已,怀着复兴传统的理想,希望联合四家继承人重建“四艺堂”。
  • 笑傲紫云天

    笑傲紫云天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武者时代,实力就是一切的主宰!且看风凌笑傲紫云天,天下唯我独尊!
  • 情遇冰系俏佳人

    情遇冰系俏佳人

    他是风流成性的神秘Boss,她是冷漠如冰的帅气美女。她的出现令他倍感新鲜,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戏弄她,她最初视他如禽兽,却最终被他的魅力所驯服,她不能自拔的爱上他,却逼着自己转身离开。当他发觉不能没有她的时候,她已经消失不见。再次相遇已经是两年后,她华丽的以另一个身份出现,他依旧无法自拔的被她吸引,可她已经完全视他如陌生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颠覆之万古魂尊

    颠覆之万古魂尊

    震古烁今的天才方昊惨遭奸人迫害,被放逐到万劫不复的永恒死地,意外之下得到魂经传承,踏上一条独一无二的修炼道路。从此后,方昊踩着无数天才妖孽的尸体,斩魔神,灭至尊,成就万古魂尊,笑傲寰宇。新书亟需推荐,望大家多多支持!
  • 无上妖尊

    无上妖尊

    带着游戏穿越到神武大陆的林远,凭借在游戏世界中得到的各种好处,誓要在现实中踏破九天,问鼎那无上巅峰,成就一代无上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