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秀丽,宛若画中。
司马青玉昏迷已经几日,爬在老洪背上一动不动。
金丝泥猴也已经沉睡许久,躺在老洪的怀里呼呼打鼾。
韦啸天九人试图将司马青玉和金丝泥猴接过来,却被老洪直接无视了。
老洪还是不放心将司马青玉交给别人照顾,毕竟,这个费了许多心思培养的徒弟刚刚表现出的实力,让自己这随时踏入神仙境的人都感到震惊不已。
三千蜀军,金戈铁马,浩浩荡荡开往西蜀剑庐。
就在众人离开不久后,清水禅寺迎来了另外的客人。
一个全身黑衣的青年男子一身儒雅装扮缓缓登上了清水山脉。
依山而望,青年面色红润,手中抖一下衣襟,一举一动都极富蕴意。
男子缓缓走到禅寺门外,望一眼犄角勾连的层层佛塔,一步踏入广场。
三戒和尚走后,四大圆字辈高僧并没有立即选出主持。佛法曰“一切如来,光严住持”,又言“因论佛地求心地,祗说常吟是住持”,主持一职,说法,安众,修造,原本就是禅寺里必不可少的。只是圆字辈的人不知道三戒和尚什么时候归来,有三戒在,这主持之位就应该空出来,即便三戒的本意是让他们自己主持,但四人内心皆明,也就不再商议此事。
黑衣青年其实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只是那一身儒雅气质,多少让他看上去年轻许多。朝着广场中的熔炉微一注目,青年迈步走向依山一面的雄宏殿门。
圆字辈里入门最早的圆问禅师缓缓走出。念一声法号,将黑衣青年拦在当下。
未等圆问说话,黑衣青年拱手一礼道:“在下从皇廷而来,希望能拜见慈云大师。”
圆问道:“施主,慈云师尊已于日前飞升仙班,不知施主入寺,所为何来?”
黑衣青年一听,神情中显露出一丝可惜。摆摆手道:“幼时晚辈曾与大师有一面之缘。时过境迁,晚辈再来拜见,原是望大师能指点一二,可惜了。”
圆问道:“原来如此。”
黑衣青年又道:“不知三戒大师可在寺中?”
圆问道:“师尊飞升后,师傅他独自下山去了。”
黑衣青年眉头微皱,显示出又一次失望。
圆问道:“施主可还有其他事情?”
黑衣青年道:“打扰了。”说罢进了大殿,上了几柱香后转身离开。
圆问也不多问,目送着青年缓缓离去,只觉得他身上有一种淡淡的威严,那是寻常士子人家所不能具备的。佛门清净,三戒又不在,他自然不愿意多生是非。
只是回想起黑衣青年刚才的说法,圆问又站在当地。“皇廷?难道是皇家的人?”摇摇头,他缓缓走回大殿。
黑衣青年正是太子李东初。这一路行来,他想起许多事情。如今天下大势,已经四处揭竿,唯独自己的几个皇叔还没有举旗。燕云的李凤轩,当初便因为争夺皇位而与老皇帝有了罅隙,这么多年来,也一直心有所图。所以揭竿是迟早的事情。至于北岸李凤行,他挨着皇廷最近,这么多年来与皇廷的关系也是最近。听闻他一直就支持自己的弟弟李平文,所以他倒也不至于就直接揭竿而起。至于西蜀行省,李凤阳至小对他疼爱有加,在皇位的争夺上也一直站在他这一边。只是天下大乱,李家皇朝分崩离析,这位皇叔是不是还能像当初一样对他宠爱有加呢?
李东初不敢想,也不愿意多想。对他来说,如今李家的乱是必然的,与其以后爆发更大的祸乱,还不如这祸乱来的更早一些。
只是作为李家的太子,他自是不能眼睁睁看着李家的江山倒塌。
于是他想起了这天下武林里比较闻名的几个人,希望他们能从出世入朝,助自己一臂之力。只是他第一个想到的幼时一面之缘的慈云却已经白日飞升,这让他心里多少有些挫败感。
他隐隐觉得,这一次朝廷巨变,整个人的心性更加文人化了。
“多愁善感,悲春伤秋,不曾想我李东初也有这样的一天。”
嘲讽一句自己,李东初缓缓下山。这一次,他打算去西蜀剑庐,看一看江湖中每二十年一次的剑道大会。他想着说不定能遇到一些侠客剑客,助他一臂之力。
身形顿挫,李东初拐下山脚。
迎面,一抹红妆缓缓走上山坡。
素面淡雅,美目忧郁,两只浅浅的酒窝极其鲜明地陈列在一张如花似玉的脸庞上。
风乍起,美人如玉。
这一年,李东初初识魏霸楚,她脸上忧郁的伤感,让他毕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