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25300000020

第20章 在港授徒为国献艺

孟小冬本身的悲剧,大都源于时代。她所处的时代中,女性演员可以取得成绩,能够获得戏迷们的认可,也可以称王称后,但却少有人生的自由。像梅兰芳也是京剧演员,但他可以娶好几房太太,他也能在舞台上唱一辈子戏。孟小冬则不行,跟梅兰芳结婚之后,她就要放弃舞台,这是时代的局限。

时代强加给女性的束缚,只能随着时代的消逝而慢慢消失,它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改变。所以,当孟小冬决定嫁给杜月笙之后,她也将第二次面对那个问题,即从此不能再登台演出了。从种种迹象中可以看出,孟小冬是做好了这个准备的。

由这一点,可以看出孟小冬对杜月笙的看重,也能看出她个人心态的变化。前文曾经提到过,在要跟梅兰芳结婚的时候,孟小冬就曾思考过这个问题,那时候她是不甘心,也不情愿离开舞台的。不过这一次,显然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这说明,她更珍惜眼前的这份感情,同时,随着年岁的增长,她也逐渐看淡了人生。

不过,虽然离开了京剧舞台,但孟小冬却并没有离开京剧艺术。她只是不上台表演了,并不是从此不接触京剧了。前面说过,孟小冬到香港之后,也是经常组织、参加一些票友雅集的。这算是她刚到香港的时候,与京剧仅有的联系,因为那时候的孟小冬事情很多,她要照顾生病的杜月笙。

杜月笙离世之后,孟小冬自然就没有那么忙了,也没有那么累了,但同时,也没有从前那般开心了。毕竟,她失去了自己的最爱。而且,她的好姐妹姚玉兰去了台湾,也没有人陪她了。

这时候,唯一能够给她带来快乐的,自然只有京剧了。那段时间,孟小冬的家俨然成了京剧票房,她的那些老朋友,王瑞芝、郭晓农、钱培荣等经常去她那里吊嗓聊戏。

时间久了,自然有人劝说孟小冬登台,不过都被她婉拒了,她不想背弃曾经的诺言。但是,在众人的不断劝说下,她做了另一个决定,就是开始收徒弟了。

1952年的春天,在孟小冬的家中,由孙养农举香,孟小冬正式收钱培荣和赵培鑫为徒。收徒那天出了一个小插曲。就在仪式进行当中,孟小冬的私人医生吴必章忽然跑到了钱培荣和赵培鑫中间,也朝着孟小冬叩了一个头。孟小冬感他心诚,便收下了他。不过,由于他没拜祖师爷,仅仅拜了师父,所以算是半个徒弟。

孟小冬是一个热爱京剧的人,也是想要为京剧做些事情的人。她继承了师父的衣钵,也继承了师父的收徒方式,极为严格。不过,师父再严格,也要徒弟肯学才可以。在她早期收的这几个徒弟当中,赵培鑫就属于那种不太肯学的。他学了几段戏之后,便觉得自己已经可以了。于是日渐骄纵,开始把自己当回事儿了。有人曾经问他唱得到底是哪一派,属余派还是马派,结果赵鑫培牛气十足地说自己唱得是赵派,俨然已经把自己当成一代宗师了。孟小冬得知了赵鑫培的一系列所为,极为不满,最后将他一顿训斥,并责令他不许再进门。而那半个徒弟吴必章也没学多少。他是一个医生,不是专业的京剧演员,拜师只是因为爱好京剧。不过,好在钱培荣是一直跟随孟小冬学戏的,而且学得极为认真。他跟随孟小冬学了差不多七年,是孟小冬在香港期间教授过的时间最久的学生。

钱培荣有一个习惯,他每次去听课都要拿上录音机,将老师所讲的内容录下来,等到回家的时候没事就放出来听,之后仔细揣摩。更为难得的是,后来孟小冬迁居台湾,钱培荣依然坚持请教。因为不能上门了,他便把自己平时唱的录下来,每两个月去台湾一次,放给老师听,让老师指教。这份努力和认真,实在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更让人感动的是,钱培荣不仅学习认真,也极懂得感恩,他自从拜师孟小冬之后,坚持每个月拿出一部分薪资孝敬老师,一直坚持到孟小冬离世,实在是让人敬佩。

孟小冬在香港的时候,正式收的徒弟不多,但得到她指点的却不少。概因她家是京剧演员及票友们的集散地,人们常常在此聚会聊戏,说到兴头上,孟小冬自然会给上一些建议。

在这些从孟小冬处受益的人中,值得一提的是辜振甫先生。他从小就非常喜欢京戏,早年间也曾到北京和上海专门学过一段戏曲,甚至还曾拜余叔岩为师。算得上是一个发烧友级别的爱好者。1949年底,辜振甫携新婚夫人由台湾去香港避祸。期间他曾经请教过琴师王瑞芝,跟他学习余派唱腔。后来,王瑞芝将他介绍给了孟小冬,并拜入师门。

孟小冬是很喜欢这个徒弟的,不仅因为他是真正爱京剧的,更是因为他有很深的思考。据传,有一次孟小冬授课的时候,曾经问自己这个年轻的学生为什么喜欢京剧。辜振甫思考了一下,回答道:“我觉得,京剧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还蕴含着很多其他的东西。像我国的传统习俗、历史、礼乐教化等都在里头。”

对于这个回答,孟小冬极为满意,能从一个年轻人的嘴里听到这种话,是她所没想到的。

那之后,孟小冬对辜振甫格外上心,还手把手教他自己的拿手戏《洪洋洞》。后来,辜振甫为台湾和大陆的交流做了很多贡献,是当之无愧的传统继承者,一直为两岸往来而努力。

在香港期间,孟小冬收的徒弟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之外,还有知名票友李相度、丁存坤、张雨文等。这些人从孟小冬的身上学到了余派唱腔的精髓,并将之发扬,让余派在海外获得了极大的影响力。有人曾说,余派的唱腔乃是余叔岩自创,但真正让它拥有影响力的,却是孟小冬。

确实,余叔岩是伟大的,他是门派的开创者,不过由于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京剧的辉煌期,各路英豪太多,大家各显身手,也各有特色。虽然余叔岩自成一派,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其他人跟他差距并不是太大,因此虽然轰动,却还没到一览众山小的地步。更为重要的是,他身体不好,真正教授的徒弟很少,能够掌握余派精髓的,更可以说仅有孟小冬一人而已。而孟小冬,也跟余叔岩一样,由于身体原因很少登台。这样,余派名气响亮,但实际演出少,因此虽然很多人知道它的名气,也很向往,但实在很少有机会听到正宗的余派。

到了孟小冬在港的时候,京剧已经不如之前兴旺了,那些名气极为响亮的大家也都相继离世。尚在的人中,也只有孟小冬和梅兰芳这两个人。这时候,对于他们所在的流派,人们自然关注甚多。而且,虽然余叔岩的余派跟其他派别来比占优势,但并不占压倒性优势。可传人中,其他派别跟余派的孟小冬比起来,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更为重要的是,孟小冬经常参加各种雅集,那些有话语权的人都来听她唱戏,更是愿意宣传她。因此,余派便慢慢以压倒性的优势流传开来了,这是其他如马派等所不能比拟的。

其实,当时很多人对孟小冬都有一个建议。觉得以她的身份、地位和艺术造诣,已经有资格称“孟派”了。是啊,像赵培鑫都会跟别人公开说自己唱的是赵派,孟小冬这个级别的人物,自称孟派自然更无不可。

不过孟小冬却一直拒绝这么做。她觉得,论艺术造诣,自己还不如师父余叔岩,论唱腔中的创造性,自己也不如师父余叔岩,更重要的是,余叔岩对艺术的认真和挚爱,是她所一直尊重的。所以她觉得将师父留下来的东西传下去才是自己最应该做的,相对这个而言,自身的名声之类的还在其次。

这是一个京剧艺术家的情怀和责任,更寄托了她对恩师的情谊。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大局逐渐稳定,国家开始了对文艺领域的关注。这时候,很多流落在外的艺术家都在周恩来总理的统战政策感召之下,回了大陆。其中,京剧领域内的马连良、张君秋、杨宝森等都回了大陆。孟小冬是京剧冬皇,余派唯一的真正传人,自然也是被争取的对象之一。而且,她是周总理极为看重的一位。

为了能够让孟小冬答应回大陆,周总理曾经派姜妙香、章士钊等人多次赴香港做她的工作,还答应她如果回归大陆可以让她去戏校教戏,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也可以帮她拍摄京剧类的舞台艺术片。

当时,人们觉得孟小冬是一定会回来的,因为不仅政策对她极为优待,那时候孟小冬的老母亲张云鹤女士也在北京生活。确实,孟小冬自然也有落叶归根的愿望,不过她最后依然拒绝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考虑到了诸多不便。那时候,梅兰芳已经成为了中国戏剧研究院的院长,是中国戏曲舞台上绝对的领军人物。如果孟小冬回去的话,不管是工作上还是平时人际交往上,想要真正避开梅先生怕是很难。而她又不想经常跟这位曾经的爱人相见,不是彼此有怨念,而是太为尴尬。第二,孟小冬毕竟跟马连良他们不一样,她是杜月笙的太太,而杜月笙曾经对共产党做过什么,她是清楚的。因此,虽然大陆方面承诺不追究,但孟小冬到底还是没底儿。还有就是她如今年岁已大,身体更是大不如前了,像现在这样偶尔在雅集上唱几句还行,如果担任日常的教学任务,身体是吃不消了。

正因为有这些顾虑,所以孟小冬最后婉拒了大陆方面的好意,执意留在香港。

不过,孟小冬毕竟是生在内地,长在内地的,她虽然有诸多顾虑不愿回来,但对内地的感情依然是在的。她经常关注内地京剧事业的发展。当时,内地排的昆剧舞台艺术片《十五贯》曾上映香港,孟小冬竟然一反常态,不顾虚弱的身体,前后一共到影院看了15场之多,而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963年的4月,京剧名角儿马连良、张君秋等率领北京京剧剧团去香港演出。这次演出中央方面很是重视,赴港之前,每次排练的时候,周总理都会到场,亲自审看演出剧目,并时常跟大家交谈,问还有什么问题,哪些是需要他配合的,一定会给予支持。此外,剧团临行前,周总理的爱人邓颖超大姐还在家中设宴,亲自为主要演员们饯行。

就在饯行宴上,周总理又一次提到了孟小冬。他说自己曾经看过孟小冬的戏,极为好看,并跟马连良先生说,这次去一定要想办法跟孟小冬见上一面,做做她的工作,即使她不能回来唱戏,也要跟她商量一下,录录音也好,像孟小冬这样的艺术家,是应该有作品传世的,不然太过可惜了。

内地剧团来港演出,这自然是大事,孟小冬肯定是知道的,而且来的多是她的老朋友,她就更为关注了。在港演出期间,演出团的主要成员马连良先生等人,曾宴请孟小冬。席间,马连良说了周总理的意思,又一次向孟小冬发出了邀请,想让她回大陆唱戏。孟小冬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说自己会考虑。这时候马连良先生见孟小冬气色甚好,精神也佳,便说即使不能立即回去,灌几张唱片也是好的。孟小冬对这个提议很是感兴趣,说会好好考虑。

最后,孟小冬思虑再三,给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说,大陆方面再三邀请,让她倍感荣幸,可是由于身体等原因,实在无法登台唱戏,所以暂时没有回大陆的打算。至于灌唱片,她也觉得没多大意义,原因是她的恩师余叔岩先生有18张唱片传世,自己的手艺都是从师父那里学来的,两人演出相差无几。如果再灌制唱片,会有一定的重复。不过,虽然这两样她无法完成,但孟小冬说自己对拍摄电影很有兴趣,如果大陆想就这方面跟她合作,她一定配合。

不过孟小冬提了几个条件,分别是指定了一些演员和乐队配置,还有就是她希望剧组人员能够在影片摄制之前先到香港,他们一起排练,之后再行拍摄,为的就是彼此有一个磨合跟默契,好拍出更好的片子来。

大陆方面对她提出的几个条件是表示理解的,并且说前两条绝对没有问题,但第三条需要向上级请示一下。

概因当时大陆正处在自然灾害期间,财政有些困难,而让剧组人员提前到香港排练,需要很大一笔经费,批示上可能会有困难。

就这样,这件事暂时搁置了下来,后来又由于种种原因,为孟小冬拍摄影片的计划迟迟未能施行,最后竟不了了之了。

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可以看出,孟小冬对大陆是有很深的感情的。不过,她好像依然没有走出曾经生活的阴影,因此有太多的顾虑,以至于大陆之行始终没能实现。但她想为大陆的戏迷献技是真实的,可惜并未成功。这是大陆亿万戏迷的损失,亦是整个中国京剧界的遗憾。

同类推荐
  • 人生当自强

    人生当自强

    本书是五年前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生当自强》的第二辑。由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征集优秀中职毕业生的事迹,组织评选出“职教之星”,并将每位获得“职教之星”称号毕业生的创业与奋斗故事编写成案例。本书就是“职教之星”毕业生创业案例的汇编。
  • 在图书馆遇见南怀瑾

    在图书馆遇见南怀瑾

    本书讲述了青少年如何在国学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找寻精神家园?当代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对此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风趣的解读,用生动形象的小故事阐释了复杂深奥的智慧和哲理,为青少年理解国学的人生真谛打开了大门。本书汇集了南怀瑾对于《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周易》以及禅理的讲解,集合了儒、释、道、易四家的思想精粹,读来仿佛含英咀华,口舌留香。书中的智慧值得青少年受用一生!
  •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介绍张伯伦将军。张伯伦将军的勇敢精神,尤其是他的宽容精神,无论是对美国内战,还是当今中国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宏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
  •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以“人民好公仆”——裴庆生的生命轨迹和工作历程为主线,通过他生前书信、日记、论文和妻子、儿子的笔记等,发掘了大量真实生动、鲜为人知的素材,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了裴庆生同志无私无畏、勤政廉洁的品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反腐倡廉、造福一方的执著追求,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羽翼之灵之封她为后

    羽翼之灵之封她为后

    他拥有绝美的容颜!埋藏在银白色长袍里!他拥有一头蓝如瀑布的发丝!倾泄于漂亮的翅膀间!他的背后舒展着雪白色的翅膀!他的额头是王专有的月亮标志!他赐予她天使羽翼之灵,让她成为他的天后!重建他的国度!校园里的纯纯爱恋,洋溢着青春和烂漫,如同清风吹过,抚起湖面的一纹纹涟漪,夹着淡淡的清香,飘渺而引人回味。故事中,点缀一点童话的梦幻与清纯,兼杂一丝柔柔的忧伤。一场正义与邪恶,黑暗与光明的战斗,最终留下的是谁?离开的又是谁?
  • 璨若夏花

    璨若夏花

    那些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每次听到朴树的歌声都让肖强想起过去那些岁月,那些岁月里凌乱的让人笑不出来,不论怎么说,年少轻狂也好还是岁月无知也好,在失去了所有的时候,才明白,自己好像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而已……
  • 一叶绾秋心

    一叶绾秋心

    二十一世纪的首席医生,一场意外,将她卷入一场穿越的阴谋。异国大陆,宰相嫡女竟是一位废柴!她穿越附身,玩转大陆!却不料沾染上那染有爱情的毒药。他宠她,爱她,亦等她。百转千回过后,竟是天大的阴谋!她该如何抉择?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阴阳绝世

    阴阳绝世

    “太极轮转,大道可逆。”刘峰,一个二流城市的大宗族弟子,在觉醒之日当天得到了拯救苍生的使命和逆天的大机缘。帝品功法从此变作垃圾,仙品法器都不如一个痒痒挠。一切精彩尽在创世中文网《阴阳绝世》。
  • 眼科超声

    眼科超声

    本书集编著者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眼科超声医师参考书。作者均来自眼科发展有百余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医院。全书共分为15章,以眼部解剖学特点为基础。从角膜、巩膜、葡萄膜、视网膜、玻璃体、晶状体、眼眶等部位,叙述正常解剖特点、正常超声表现,再叙述相关疾病的临床特点、超声表现、鉴别诊断及诊断特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 眼泪想说话

    眼泪想说话

    本书为故事集。内容丰富,文字流畅,故事生动,情节感人。尤其是前三辑是军旅作品,有诙谐幽默的、有温馨感人的、有战友情深的、有浪漫爱情的。一个个看似平实的故事,从中透露出的都是当代年轻军人敢于承担、乐于奉献、勇于卫国的铁血情怀,以及军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 蛮天决

    蛮天决

    一把巨剑战天下,一支毛笔胜青天。身经轮回生死,魂经百般折磨。一个资质平平的小孩秦岚,无意间获得一支巨大毛笔,修炼能力异于常人,走上了茫茫修炼路,而修炼路上危险重重,秦岚该怎么应对呢?
  • 植宝

    植宝

    一宝在手,天下我有!你们炼丹我炼器,你们种药我植宝;你飞剑腾空,我古桥横渡;你金钢不坏,我护体金龙---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所有人从零开始,处在同一起点。夺浮岛,建基业,一花一草,一水一木,皆出我手!灵泉、仙木、神兽---成就一宗之尊。笑访古龙,让古龙神迹,在仙侠中大放异彩!!感谢起点封面制作组三有利平衡兄帮忙制作封面!!!
  • 葬法倒杖

    葬法倒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算命高手混异界

    算命高手混异界

    唐冬善于使用塔罗牌算卦,偶然得到周易六爻铜钱,意外的穿越到了以召唤师为战斗职业的唤神大陆,在唤神大陆,且看主角如何扮猪吃虎,在神奇的召唤时代成为强者,用手中的塔罗牌坑美女,坑高手,坑帝国,坑大陆。又如何用周易八卦为世人推演天机,骗的无数女子投怀送抱,骗得盛世强国视他若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