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04800000002

第2章 当众演讲需要具备的条件(1)

当众演讲其实很简单

人们羡慕那些用演说征服世界的人,比如林肯、萧伯纳等著名的演说家,但是人们却一致地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像他们那样,至少这辈子已经不可能。实际上,无论处在何种情况下,绝没有哪个人是天生的演说家。

人们总是对当众演讲心生恐惧,当要求对方当众演讲时,他们会因紧张而颤抖。但是,在历史上的有些时期,演讲曾经作为一门精致的艺术非常盛行。当众演讲?这没有什么。

能够从容不迫地当众发表成功的演说,或者能够在众多人面前侃侃而谈,将使你的前途不可估量。因此,那些想要取得成功的人都会努力让自己当众演讲的能力得到提高。当然,人们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出色的大众演说家的话,就需要付出异常艰苦的努力。但是现在,我们却把当众演说看成是一种扩大的交谈。在宴会上、教堂中或看电视、听收音机时,我们希望听到的是率直的言语、依照常理的构思,而不是夸夸其谈的、生硬的演说。

因此,当众演说已不再是一门需要付出像以前那样的努力才能掌握的艺术了。它像平常说话一样轻而易举,只需要遵循一些简单的规则就行。如果说,当众演讲有什么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根据多年的经验,我认为,要想取得当众演讲的成功,至少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用与自己有关的素材

演说只有加入了自己的切身体会才能更具有吸引力,也才能把演讲说得更精彩。

不久前,卡耐基口才训练班的老师和学生们在芝加哥的康拉德希尔顿饭店座谈。座谈进行的时候,一位学员站了起来,用慷慨激昂的语调当众说道:“我认为,自由、平等、博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思想。一旦没有了自由,生命便失去了意义。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行动处处受到限制,那将是一种多么糟糕的生活!”

老师制止了这位学员的话,问他为什么要谈论这个话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能不能就这个话题谈一下他的切身感受。接下来,这位学员就说到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他曾经是法国的一名地下工作者,亲身经历了纳粹党的严酷统治。他和他的家人,曾经遭到纳粹党的迫害和凌辱。他们十分惊险地逃过了纳粹党秘密警察的追杀,在历尽千辛万苦后终于到了美国。最后他说:“今天,我自由地从密歇根大街来到这家饭店,大摇大摆地从一个警察身边走过。当我到达酒店的时候,并没有被要求出示身份证明。等座谈结束的时候,我可以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因此,请大家相信,自由是值得争取的。”他的话引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这位学员能够把这样空洞、严肃的话题讲得如此吸引人,正是因为他加入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如果你想要取得当众演讲的成功的话,最好的说话题材是你自己的亲身经历。

假使你亲身经历过一件事,或者你经过思考之后,使它成为了你的一部分,可以肯定这个话题是适合你的。你可以回忆过去,从自己的经历中寻找有意义、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事情。它们可以是个人的成长历程、个人的奋斗故事、个人爱好、专业领域的知识、不同寻常的经历,或者是个人信仰和信念。这些是听众最欣赏的题目,从而对听众也最有吸引力。

如果你在讲话中阐明了生命对你的启示,我想你会拥有很多的听众。当然,这个观点并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说话者们接受的;正好相反,他们往往会回避个人的经验,因为这些东西太琐碎和狭隘了。他们喜欢讲一些一般性的概念或哲理,而实际上,这些东西更加不容易让人接受。人们喜欢新闻,可是你拿出社论来给他们看,他们怎么会喜欢呢?即使人们喜欢社论,也不应该由你来讲,他们会去请一个记者来讲。因此,如果可能的话,你还是谈谈生命对你的启示吧!只要讲得好,听众会很喜欢你的。

你千万不要以为这些话题太个人化了,或者太轻微了,听众不会喜欢听。事实上,正是这样的话题才能使听众感到快乐,让大家感动。

二、充满说话的激情

记得1926年的时候,我参加了日内瓦国际联盟第7次会议。一开始的几个演讲者使会议变得死气沉沉,他们几乎就是在读他们自己的演讲稿。接着,由加拿大乔治·佛斯坦爵士上台演讲,他并没有带任何手稿和纸条。他在整场演讲过程中充满了激情,经常使用各种手势,看起来非常诚挚。

看得出来,他投入到自己所述说的内容当中去了。他诚心诚意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希望听众也能相信他。他把这些信息表达得非常清晰和明确。

并不是所有你有资格谈论的话题都一定能够吸引听众。比如,我是一个天天干家务的勤劳的男人,我当然有资格谈论拖地的事情。可是,我对拖地并没有热情,事实上我根本不愿提它,我能把这个话题讲好吗?但是,当一些家庭主妇来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她们似乎对之有无穷的兴趣,在说起这个话题时也十分投入,充满了激情。所以她们会说得十分精彩。

有感染力的演说,是因为演讲者本身就对演讲充满了激情;而那些对自己的演讲没有多大热情的人,看起来总是不那么可信。

美国著名的演说家福胜·J.辛主教一开始也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福胜·J.辛主教在读书的时候,有幸成为了学院辩论队的队员。但是有一天,他们的辩论教授把他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

“你真是差劲!”那位教授毫不留情地说,“从没有一个人像你这样发表自己的意见。”

他指的是福胜不久前发表的一次演说。福胜正想解释,这时,教授要求他照着那段演说词重新讲一遍。福胜照着做了,这花了他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教授问他: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这么差劲了吗?”

福胜一下子并没有领悟过来。于是,教授更加恼火,对福胜说:“你再复述一遍!”

福胜不得已,又照着原稿复述了一个小时,最后,他都已经筋疲力尽了。教授问他:“现在知道了吧?”福胜说:“是的。”

这两个半小时的谈话让福胜印象深刻,他把自己悟出的道理铭记在心。这个道理就是:把自己融入演讲之中。所以,在你打算进行当众演讲之前,最好先确认自己对所讲的内容是否充满激情。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最好是换个能够让你有激情的题材。

三、与听众共鸣

一场演讲由演讲者、演讲内容和听众三个要素构成,任何一方面要素的问题都会导致演讲的失败。前面介绍的两个方面,讨论了演讲者和演讲内容之间的关系。但是,要想取得成功的演讲,只有得到听众的认可才算真正的完成,这也就是说我们要注意与听众共鸣。

高明的演讲者绝不会以自我为中心,而会以听众为中心。他们总是热切地希望听众能同意他的观点,能和他产生同样的感觉,他不仅希望自己热情,也希望把这种热情传达给听众。这个道理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实行起来却很难。

在推行节俭活动的时候,我曾经对美国银行学会纽约分会的部分职员进行演讲训练。其中有一位学员遇到了困难:他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调动听众的积极性,也无法与听众沟通。我对他说,纽约85%的过世的人,身后都没有留下分文给他们的家人;只有3.3%的人留下了1万美元或者更多。因此,他所讲的内容是帮助听众进行准备,以便他们能够老来衣食无忧,并且留给妻儿安全的保障。他所要做的事情是,让听众知道他所说的东西对他们确实很有帮助。

他对此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思考,终于认识到了与听众共鸣的重要性。于是,当他在演讲的时候,就尽量找到听众感兴趣的东西,并且与他们就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沟通。这样,他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上面三种方法就是我总结出的非常基本的方法,它们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当众演讲。要想练习和掌握好说话技能,一定要经由自身的实践,所以,这些具体的方法也是应该由你自己的经验中获得的。

当众演讲,你欠缺的是什么

在你当众演讲前,是否发觉自己的心跳加剧、颤抖、流汗、口干舌燥?如果你有这些症状就表明你已经开始怯场——当然还会有其他症状。是的,“怯场”这个词本身就会让我们紧张,之所以会如此,正因为我们内心的不安之感,缺乏勇气和自信。

只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演讲者,才能具备完全的自信。这好比上战场却带着不能用的武器,而且不带半点儿弹药,又何谈打胜仗呢?扔掉讲话稿或许会忘掉其中几点,说起来也有些散乱,但至少会更有人情味。林肯就曾说过:“我不喜欢听枯燥乏味的讲话。当我听人讲话时,我喜欢他像在跟蜜蜂搏斗一样。”

在纽约市一个培训班的毕业聚会上,有一个毕业生面对大约200人,坦诚地说:“卡耐基先生,我5年前来到你演讲的饭店门口,却不敢进去。因为我害怕如果进去参加了训练班,就要当众演讲。因此我的手一直放在门把手上,不敢推门进去;最后,我选择转身离开。当时我若知道你能让我轻易地克服恐惧,我想我就不会浪费这5年的大好时光了。”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显得特别轻松自信。我想,这个人一定能通过他所学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提高他处理事务的能力。作为他的老师,看到他能勇敢地面对恐惧并且战胜它,我当然十分高兴。想想看,如果他在5年或10年前就战胜了恐惧,那么他现在肯定会获得更多的成功和更多的快乐。

你要记住,你必须成功,你必定能够成功。为了培养信心和勇气,当你面对听众的时候,不妨表现得好像真的具有那种信心和勇气一样。相信积极的心理暗示,借助别人的经验等方法,对你克服怯场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爱默生曾说过:“和任何其他事物相比,恐惧更能击垮人。”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无奈的事实啊!1912年我刚开始进行成人教育时,一点也不知道这项训练竟然能成功地帮助人们消除恐惧和自卑,但是我发现学习当众演讲可以帮助人们克服紧张不安的心理,建立起勇气和自信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众演讲让人们有效地控制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因此,我决定终生致力于帮助人们在当众演讲上消除这种可怕的威胁。

其实要想当众演讲并不困难,我通过多年的努力和训练,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很快克服上台说话的恐惧。实际上,只要你按照这种方法操作,只需要经过短短几周的训练就会收获非常显著的效果,下面我把这些方法公之于众,与大家分享。

一、当众演讲,你为什么恐惧

根据一份大学的调查报告指出,上演讲课的学生百分之八九十在刚上课的时候,都会有上台恐惧感。在我的成人教育班中,演讲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学员们对于登台的恐惧感比例还要高,可以说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害怕当众演讲并不是个别现象。

实际上,登台说话保持一定程度的恐惧感是有利的。这是因为我们天生就具备了应付环境挑战的能力,当我们感到自己的脉搏加快、呼吸急促时,完全不必紧张,因为这是我们的身体对外部刺激保持警惕的一种正常反应,此时它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做准备。如果这种生理准备处于适度状态的话,你会因此而思考得更快,话也说得更流畅,反而会比在通常情况下说得更精彩。

很多职业演讲者都坦白地承认,他们从来都没有彻底消除过登台说话的恐惧。几乎在每一次演讲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某种恐惧,而且这种恐惧感会一直持续到刚开始的几句话。

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恐惧呢?之所以害怕当众演讲,主要是因为不习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众演讲正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心里不免产生焦虑和恐惧。罗宾逊教授在他写的《思想的酝酿》一书中说:“恐惧产生于无知和不确定。”

尤其对新手来说,更要面对许多复杂而陌生的环境,这比学打网球或开汽车要困难得多。因此,只有通过练习、练习、再练习,才能把这种不确定的因素变成确定因素,从而使自己感到轻松自然。那时他将会发现,只要有了成功演讲的经验以后,当众演讲就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快乐了。

杰出演说家、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爱德华·威格恩在读中学时,曾被老师叫起来发表5分钟的演讲。但是他当时一想到要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说话,心里就非常恐惧。他这样描述道:

“当演讲的日子快要到时,我病倒了。只要一想到那件可怕的事情,我就会头昏脑涨,脸颊发烧,只好跑到学校后边,把脸贴在冰凉的墙面上,好让脸上的绯红尽快消退。

同类推荐
  •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MBook随身读)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MBook随身读)

    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女孩的命运没有人可以左右,关键要看自己如何把握。本书从心态、性格、智慧、独立、爱情、婚姻、事业、理财等多个方面阐释了一个聪明女孩应当如何抓住自己的幸福人生这一热门话题,帮助女孩认清现实、拥有快乐、收获幸福,指导年轻女孩有条不紊的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人生道路难免会有各种迷惘,听前人的警句,可让我们路途不再迷惘和不知所措。看《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让读者对生活、对人生都充满了探索的兴味,而不再是徘徊与无措!
  • 别让心态和压力误了你

    别让心态和压力误了你

    本书包括“有健康的心态才会有上佳的生活状态”和“压力会毁了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两部分,内容涉及心态会决定你的命运、自卑是属于弱者的名片、不良情绪是生存状态的毒草、不得不生活在压力之中等。
  • 聪明女人要懂得的话语操纵术

    聪明女人要懂得的话语操纵术

    本书内容包括:拥有好口才的八个法则、语言风格就是一种征服、聪明女人把话说得滴水不漏、用赞美打动人心的方法等。
  • 方法总比问题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

    生活中不乏有些悲观主义者,整天或为得失所忧,或被得失所累,生活郁郁寡欢。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控制际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掌握解决困难的方法;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安排当下生活,可以找到N种让生活更快乐的方法。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我们有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的人生就不会失色。
热门推荐
  •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

    《秋千旁的夏日私语--听妈妈讲那些感悟一生的事》和《后花园的秘密领地--听爸爸讲那些大自然的事》、《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事》、《榕树下的智慧课堂--听外公讲那些智慧的事》是一套陪着孩子们成长的伴读书,是除了妈妈以外最贴近孩子心灵的呵护全书。
  • 极品小渔民

    极品小渔民

    养仙鱼,种灵米,陆地之上显豪雄。连异域,通三界,大海里面称霸王。得秘法,习武技,笑看九州风云事。揽美女,抓财富,极品人生我为最。且看小渔民楚痕是如何平凡崛起傲视寰宇!
  • 一代高人

    一代高人

    额。。。这是我写给自己看的,嗯,大概就是这样了
  • 战国纵横家

    战国纵横家

    这是一部关于先秦战国时期的小说,可以说这是一个先秦纵横家的传记,也是一个不甘于平庸生活,努力奋斗的人的小说。
  • 乾坤如梦

    乾坤如梦

    乾坤变化,世事无常,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这个虚拟现实高度完善的社会。姬乾坤:华夏当成为世界中心,天下王侯,醉卧美人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理当如此,也本该如此。
  • 择良记

    择良记

    当朝国相嫡女杜宛若一再受太子蛊惑,最终落得个死于非命的下场。三皇子对她情真意切,却是个与皇储之位无缘的人。四皇子深得帝心,对她百般殷勤,无非是看中她家的权势,若押宝在他身上,是否会造就第二个太子,酿成同样的惨剧?重生,既然老天再给她一次机会,她誓要好好跟他们玩玩这盘棋,为自己改写命运,择个良夫,换个锦绣前程。
  •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本书采用以浙江、江苏为主,兼顾上海的方式对此进行解读。也就是说,将“江南文化”具体为浙、江、沪三地的文化,这也是通常所谓的狭义的“江南文化”的概念。具体论述分上、下两编展开:上编部分,主要从“思潮与事件”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涉及“断裂”事件、“新概念作文”事件、《沙家浜》事件、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的论争、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论争、江南的寻根文学、江南的先锋文学等。上述这些事件与思潮当然很复杂,但它们都与江南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江南文化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和必然产物。
  • 道将墟

    道将墟

    山无棱,江水有竭。天道故有极,万物终归墟。这是一个道将尽法将灭的世界,苍生却终为己存,不求世存。苍生为魔,大道归墟。出路何在?但求一线生机。
  • 人生囧途

    人生囧途

    如果没有来到河城,她可能已是庄教授,一枝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桃李满天下;如果没有来到河城,她可以感受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穿裙子,穿毛衣,穿夹克,穿棉袄;如果没有来到河城,她可以邀上大学室友一起去逛南京路,去吃四季美,去唱钱柜;如果没有来到河城,她可能毕业了就嫁人,嫁人了就生娃,过着平凡温馨的小日子;可是,人家笔下人力资源配置图上的一个排列组合,她的命运从此改变。命运的车轮会让她何去何从?“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本文献给所有挣扎,打拼在生活与工作中的我们。
  • 放下的力量

    放下的力量

    积极地思考和行动,勇于直面今天的困难与挑战,就能得到肯定和理想的结果。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道理,但真正拥有这种人生态度的仍是极少数。因为我们总是受困于忧虑、空想、抱怨、自卑等诸多负面情绪,为自己制造了太多的包袱,让生活充满了障碍,并养成了消极避世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