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04500000004

第4章 察言观色会读心——读懂他人,就能看穿谎言

表情,内心活动的镜子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是由躯体神经系统支配的骨骼肌运动,是感情性活动的外显行为。表情反映的实质是人的心理,一个人或许不在意自己一个瞬间的表情,但是最了解一个人心理的只有他自己。

在许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对脸部具体部位的观察来看透对方。

在一个聚会上,我见到了好久不见的一个朋友,问起了他的孩子的工作情况,他高兴地说两个孩子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但是我发现他在说这些话时,脸上闪过了犹豫、迟疑的表情。而且在他微笑时,他的眼角并未出现“鱼尾纹”,这说明他的微笑是假笑。后来我碰见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悄悄告诉我几个孩子的工作都不太理想,只能勉强过日子,希望我能帮孩子想想办法。她老公是个好面子的人,拉不下脸来求人。

生活中,若是人们对于他人的言行真伪存在怀疑,最习惯的办法就是观察对方脸上的表情。毫无疑问,此时的表情也就成为了鉴定真假的测谎仪。在西方,人们十分信赖这种判断方式,有时甚至超过了自己对客观事实的分析。

这是由于人们在进行言语交谈时,并不一定会完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交际的实际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候,表情可以帮助交际的双方正确理解各自的真实意图。因为多数表情是生理性的,不受意志支配,当一个人想隐瞒真相时,就会使有声语言偏离真实的意图,这时候他的神态就可能背叛他,把被有声语言掩盖的事实揭露出来。下面几种现象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1.咽口水

当你遇到一个陌生人或者当你告诉某人在你身上所发生的好消息的时候,不管他嘴里说了些什么,如果出现了艰难的吞咽动作,这已经准确无误地泄露一个信息——他此时此刻遇到你,并不是他最高兴的事情。

某位小说家在其作品中曾有如下描述:

“哎呀,我真为你感到高兴,”杰西说着,咽了一口口水,“你就要有孩子了,真是太棒了!太让人兴奋了。”她说着,又咽了一口口水。

单调的语气,费劲的吞咽都表明了杰西并不是真心地为她的朋友就要有孩子而感到高兴,你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其实她的内心很妒忌。因为她的震惊,所以她自身的神经系统就开始起了作用。她的嘴唇发干,所以她要拼命咽口水使自己不要被忌妒哽住喉咙。

2.打哈欠

通常你会认为当自己说话的时候别人打哈欠所表示的仅仅是对自己所谈论的内容感到厌倦,但心理学家们认为打哈欠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它可能是一种不愿面对困难、痛苦以及紧迫问题时的逃避的办法。当人们提出一些不想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常常下意识地以打哈欠来回避这个问题。

一位心理医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她的儿子在学校里是个“坏孩子”,总是逃课,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所有人都在担心他就快要变成少年犯。当这位来访者谈论起她的这个“坏儿子”,并且当他们谈论起她作为母亲角色的时候,她总是不可避免地要打个哈欠。殊不知,她所表示的内心想法是,她无法解决她儿子的问题,因为她是一个过于溺爱和不称职的母亲。

3.松开衣领

一般都是撒谎者为了缓解紧张情绪时下意识所采取的动作,当然,有时气温过热也会让人采取相同的动作。

4.拉耳朵

撒谎者经常在对方可能会责难时做出这个动作。

除了这些动作之外,人们还会使用神态进行配合,目的就是为了掩盖真实的感受或意图。比如,有的人在谈论自称是让他快乐的事情时,脸上露着欣慰的笑,但是,如果他的感受是假的,很可能会有一种别的什么神态飞快地掠过脸上,或者出现在眼睛里。这种短暂的瞬间表情,就是被蓄意隐藏了的。

另外,人们在口是心非的整个过程中,身体的潜意识也会散发出一种紧张的能量,从而使口中所说的语言与脸上的神态互相矛盾。有的人会刻意地通过微笑、眨眼、做鬼脸来做掩护,殊不知,他的这种故意为之的身体语言无法和原本该有的神态达成一致,在不经意间致使自己的谎言破产。

因为,每个人在试图掩盖一个谎言或者一个不恰当的行为之时,他的脸上总是会出现些许迟疑,所以说,神态是鉴别真伪的测谎仪。

表情是内心活动的写照,透过表象可以窥探心灵的律动,把握情绪变化的尺度,了解感情互动的根源。表情就是传递这种信息的显示器,它可以为我们显示对方的心态、性格与意图。

用眼睛去“倾听”

交流沟通,就是交流的双方通过有效的方式去传递自己所要传递的信息,理解对方所传递出来的信息。

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告诉人们这样的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这个公式充分说明了人们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身体语言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这也要求你在与人交流沟通的时候,不仅仅要用嘴去说,用耳朵去听,还要学会用自己的表情动作去说,用眼睛去听。

可惜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用嘴巴去说,用耳朵去听。

例如,你是一名销售人员,前去拜访一位客户,你是在客户的办公室与客户见面的。你们交谈了很长一段时间,对方好像对你所推销的产品或者是提供的服务很感兴趣。可是当你想要对方做出决定的时候,对方却说:我再考虑考虑,到时候会通知你的。

仅仅是从对方的答复中,你很难判断出对方内心的真正想法。因为他的答复,既可以看作是一种委婉拒绝,又可能真的需要时间来进行考虑衡量。而如果你敢于做出判断,那么凭借的依据就是,当你在与对方交流和沟通的时候所观察到对方的一举一动,正是这些告诉了你他内心真正的想法。你所得出的结论是你耳朵听到的和眼睛“听到”相互结合的最后结论。

这个假设是你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只有学会用耳朵去倾听的同时,加上用眼睛去“倾听”,才能真正地明白和体会到对方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迷失在他人语言的表面,造成错误的理解。

为此,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事例。

在上海打工的吴军最近失业了,因为身处异乡,所以他在失去了经济来源之后,生活变得十分困难。迫不得已,他准备向原来在一起工作的老乡借一些钱。

借钱是一件不好开口的事。吴军在见到那位老乡之后变得吞吞吐吐,老乡问他找自己有什么事?吴军犹犹豫豫,掩饰说只是聊聊天而已,没事。

可是,吴军的老乡却从他的一些行为举止上发现了他的困难,并主动提供了帮助。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再一次知道了:别人所说的话其实并不是简单的表面含义,他们经常伴随着一些眼神、肢体动作等,正是这些可以帮助你理解他人说话的真正意图。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们在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的时候,是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的总和。而这一结论就更加说明了,当你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不仅仅要学会用耳朵去听对方所说的话,同样要学会用眼睛去观察他人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所传递出来的无声语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到对方意图,才能与对方形成有效、和谐的沟通。

当然,他人在与你交流沟通的时候,也往往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你的。因此,如果你真的想要成为交流沟通的高手,成为一个深受他人欢迎的人,并因此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就一定要在用耳朵去倾听的同时学会用眼睛去“倾听”,并且在用嘴说话的同时,学会用表情和动作说话。

当你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时,即使不说话,也可以凭借对方的身体语言来探索他人内心的秘密,而对方也同样可以通过身体语言了解到你的真实想法。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用眼睛细心地倾听,观察身体语言告诉你的信息。

下意识的小动作折射心理

常言道:细微处泄天机。生活中的小细节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本性。实际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动作是在长期的生活中无意识地形成的,因而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一个识人高手往往能够通过观察这些习惯小动作,在瞬间把握一个人的内心动态。

每个人的举手投足都反映了其心态和性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透视其内心。

1.时常摇头晃脑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或用“摇头”或“点头”,以示自己对某件事情看法的肯定或否定,但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经常摇头晃脑的,或许会猜测他是不是生病了。

不过,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种人拥有特别的自信,以至于经常唯我独尊。他们也会请你帮他办事情,但很多时候你做得再好他都不怎么满意,因为他有自己的一套,他只是想从你做事的过程中获取某种启发而巳。

他们在社交场合很会表现自己,却时常遭到别人的厌恶,对事业一往无前的精神倒是被很多人欣赏。

2.挤眉弄眼

这种人不管是在两人世界也好,在大庭广众之下也好,他们都肆无忌惮地挤眉弄眼,有时候他们也并非是在调情或相互勾引。这种人确实太轻浮或缺乏内涵修养,在恋爱和婚姻上也总是喜新厌旧。虽然他不一定会跟“原配”离婚,甚至还可能对结发妻子“相当好”,那只不过是他的自尊心在起作用而已。

这类人特别会处理人际关系,尽管他们十有八九都略显高傲,但因为他们的处事大方为其掩盖了这方面的缺失。在事业上他们善于捕捉机会,深得领导的赏识。

3.掰手指节

这种人习惯于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咔咔”地响,不管有人无人,有事还是无事。这类人通常精力旺盛,哪怕得了重感冒,如果叫他去参加他平常最喜爱的活动,他同样会从床上爬起来。他们还很健谈,喜欢钻“牛角尖”,倚仗自己思维逻辑性较强而经常把你的谈话、行为说得一无是处。

这是一类典型的多愁善感型的人,而且是出名的“情种”,只要是异性,他们可能只相处一两次就会爱上。

这类人对事业、工作环境很挑剔,如果是他喜欢干的,他会不计较任何代价而踏实努力地帮助你;相反,他不当众出你的丑,也一定会暗地里甩你的“冷板凳”。

4.腿脚抖动

这类人总喜欢用腿或者脚尖使整个腿部颤动,有时候还用脚尖磕打脚尖或者以脚掌拍打地面,这种行为当然不能登大雅之堂。

这种人最明显的表现是自私,他很少考虑别人,凡事从利己主义出发。他们对别人很吝啬,对自己却很知足。不过,这类人很善于思索,他们经常给周围朋友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5.抹嘴、捏鼻子

习惯于抹嘴或捏鼻子的人,大都喜欢捉弄别人,却又不敢“敢作敢当”。他们的唯一爱好是“哗众取宠”,眼见你气得咬牙切齿,他们却在那儿高兴得手舞足蹈。

不过,这种人最终是被人支配的人。别人要他做什么,他就可能做什么。如果他们进百货店或者商场,售货员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人。也许他根本什么都不准备买,但只要有人说“先生,这件可以”,而他就会买下。

6.遮口

以手遮口的人,大多比较羞怯,同时也容易顺应社会。尤其在笑的时候,用手遮口,盖住牙齿的人,此种倾向更为强烈。

而对于女性,则与男性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般认为女性口小是一种美丽的象征,而张口大笑有失修养,因此,女性多是以手挡口,掩饰口大的缺陷。当然,其中也有某些女性,在交谈之时,刻意地遮口,目的是刻意强调自己的女性美,企图让人认为她教养好,以期能够吸引对方,获得关注。

7.拉耳垂

有些人爱拉自己的耳垂。当我们谈话时,看到对方不断用手拉耳朵,这些小动作乃是希望打断对方的谈话。在小学里,学生们被训练出先举手后发言的习惯,此后,一遇到想发言的情况,便会有举手的欲望,可是又害怕这样做被人笑话,只好用拉耳垂的动作来替代。

8.谈话间频频咬手指或指甲

该动作表明此类人性格焦躁,易紧张,性格还非常不成熟,极其幼稚。

人们日常行为中的很多动作都是未经过雕琢而自然流露出来的,因而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喜好。所以,通过日常行为,我们可以又快又准确地认识一个人。

看透眼神里暗藏的深意

试着观察人的眼睛便可以发现其中能流露出的各种变化。这里所指的并非那些任何人一看都能够明白的变化,而是稍不注意便难以察觉的微妙之处,以下提供几种从眼睛来洞察人心的方式。

1.注视对方

在谈话中,对方如果时时流露出这种眼神,多半是对方并不注意你所说的话,心中正在盘算他事。如果对方是进行重要交易的对手,那么他必然在心中作着各种衡量、计算,思索着如何在这场交易中谋取最有利的策略。如果是没有利害关系的交谈对象,而对方并不专注于你的谈话,那一定是有其他的考虑,如果对方是重要交易的对象,就需特别加以注意。

所以,当你发现对方露出这种眼神时,不应有所顾忌,而应将心中的疑问直接提出来。

2.闪烁不定的眼神

自顾自地说话,从来不愿碰触对方眼神的人,在工作职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例如,公司的资深前辈把你叫到他座位旁商量事情,两手却不停翻动桌上的资料,口中喃喃自语,最后眼睛望着别处说:“嗯!你也辛苦了,多多加油吧!”

这种类型的人,非常在意对方对自己的看法,也十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视线交接时,犹如被他人看穿一般而害怕迎接他人的目光。所以他们无法放松心情,总觉得他人的视线带有判断自己、仲裁自己,甚至处罚自己的意味。

3.撇开对方视线

心理学家A·肯顿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研究人们在谈话中,何时把视线移向对方。其结果表明,首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其性格较为主动。谈话中有意处于优势地位的人,也会先把眼光移开。一个人在谈话中是否能占上风,在最初的30秒内就能决定。当视线接触时,先移开目光的人,就是胜利者。相反,因对方移开视线而可能引起某种想法,是不是对方嫌弃自己,或者与自己谈不来。因此,对于初次见面即不集中视线跟你谈话的对象,应当特别小心地应付。

不过,同样是撇开视线的行为,如果是在受人注意时才移开视线,那就另当别论。一般而言,当我们心中有愧疚时,就会产生这种现象。一位名叫詹姆斯·雪农的建筑家,曾经画了一幅皱着眉头的眼睛的抽象画,镶嵌在透明板上,然后悬挂在几家商店门前,希望借此减少偷窃行为。果然,在这幅画悬挂期间,偷窃率骤然降低。虽然不是真正的眼睛,可是对有些做贼心虚的人来讲,却构成了威胁,他们极力想避开该视线,以免产生被盯梢的感觉。因此,他们不敢进入商店内,即使走进商店里,也不敢行窃了。

另外,性格内向的人也容易移开视线。美国的比较心理学家理查·科斯博士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很腼腆的小孩与陌生的大人见面,来观测他们注视大人的时间长短。将大人眼睛蒙上和不蒙的情况相比较,发现小孩注视前者的时间,居然为后者的3倍。这就是说,眼光一接触时,小孩的视线会立刻移开。由此可知,内向的人一般不敢一直注视对方,而经常要移开视线。

4.眼睛看着远方

对方的眼睛看远方或别的地方时,这表明他对你的谈话不是很关心或在考虑别的事情。这时,你别太急,不妨用试探的口气问他:“有什么麻烦吗?告诉我,我们可以共同解决。”或说“以后再谈吧”等。

5.女性好奇的眼神

一个女人如果明显地将视线移到其他男人身上时,即使再迟钝的男人也能感觉出。不过,有一些细微的现象必须留心注意才会发觉。当你的女友突然悄悄地倾听某位男士说话,看男士的手势、动作,暗中观察其他男子随身携带的东西(如手表、领带等)时,这表明她臆想她所爱慕的男子应是如此,她已经开始客观地将你与其他男子做比较了。

6.毫无表情的眼神

有人认为,人与人之间互相没有心怀不满或烦恼时,才会做出毫无表情的眼神。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孟子曾经指出,观察一个人的善恶,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因为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正,眼睛则明亮;不正,则昏暗。因此,听一个人说话时,注意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的善恶肯定就不能掩藏了。

观眼识人是分辨一个人善恶的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段。面对那些目光飘忽不定的人,我们一定要远离,因为这表示他是个三心二意或拿不定主意抑或紧张不安的人。目光忽明忽暗的人,也不可深交,这说明他是个工于心计的人。

从点头的方式,看真实的一面

点头与目光接触一样,在谈话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当对方面带笑容、频频点头、热心倾听时,人们都更乐意继续谈话。人们彼此之间的谈话融洽不融洽,全看“点头的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马塔拉索进行过这样的实验。

在招募警官和消防队员时,对志愿者每人进行30分钟的面试。面试进行过程中,考官在开始的10分钟里按正常的频率点头,接下来的10分钟频繁地点头,而在最后的10分钟里根本不点头。事后他们总结了一下志愿者们的反应。结果发现,随着点头次数的增加,志愿者说话的时间也变长,然而一旦停止点头,很多人就会变得沉默。更换了考官以后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就说明听的人有没有点头,对发言人的影响很大。

当对方向自己频频点头时,人们就会感到自己的话得到理解,话也自然就多了。反之,如果对方根本不点头,就会疑惑自己的话是不是没有传达过去,因而渐渐地话就变少了。

如果反复出现这种情况,连非常自信和强硬的人也会变得没有底气了。

如果想让谈话顺利进行,点头和回答是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同时也是引导对方说话的一个重要手段。

当然,点头和随声附和都只是在和目光接触等非语言交流结合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只是一边说“嗯嗯”,一边点头,对方可能会觉察出你其实根本没有在听。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点头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那么,怎样才能利用点头让人道出心底的话呢?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被誉为“名嘴”的记者们的采访技巧吧。

这些记者的共同点是,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对象的嘴里引出观众和读者最想听、最想知道的事。为了这个目的,首先就必须让对方尽快跟上自己的步调。

虽然如此,但在头一次见面时,谁都免不了会紧张。一是不了解对方的为人,二是不知道对方脑子里隐含着怎样的意图,所以说话时也就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话。特别是名人,即使满面微笑,心里也埋着路障,大多数人不肯轻易表达内心的感受。

尽管如此,但在精明强干的记者面前,他们都会不知不觉地被对方牵着走,最终口吐真言。人们都害怕这样的对手。

1.了解自己的对手

著名的专访记者大半都会在采访前搜集有关采访人的情报,区区小事在他们那里也能变成谈话的线索。他们不时向对方发出“我很了解你”的信号,并频频向你点头,以增加双方的亲近感和信赖感。

2.赞同自己的对手

与一名正在采访你的记者交谈,你会发现他不仅用眼神注视你,而且会时不时地向你点头,让你情不自禁地将话题延伸下去。

点头虽然是有效的交流方式,但最后不要忘了三点:点头的方式、回答的方式和停顿的方式。既要掌握和配合对方说话的时机,又不能没完没了地重复“是”、“呀”、“哎”的,让对方感到单调和无聊。

比较有效的对策是,交替使用“的确”、“确实是这样”、“您说得有道理”等句式和内容有差异地应答。当谈话具有节奏感时,对方也会渐渐加入进来,最终真情流露。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对话中,点头和回答是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同时也是引导对方说话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的点头方式,既可以让对方畅所欲言,也可以让对方变得少言寡语。所以,点头在交谈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

密切关注腿部的“潜台词”

就像人们的双手和手臂可以说明他们的感情状态一样,人们的腿和双脚的位置也能说明同样的问题。双脚是身体最诚实的部分之一,它们真实地反映人们的感受和想法。尽管控制面部表情、姿势和手部的动作比较容易,但是控制双脚却是非常困难的。

1.诚实的双脚

如果某人的双脚合拢,稳稳地站在地上,面对着你,那么此人可能很坦白,很直率,很安详。

但是,如果某人把脚的重心放在靠外的那一侧上或者脚后跟上,那么此人很可能不太地道,或者没有说实话。

2.摇晃的双脚

如果某人晃动双脚或者轻轻敲打双脚,这说明此人觉得不耐烦了或者很厌倦了。晃动双脚或者轻轻敲打双脚是一种逃跑的动作,此人其实想说的是:“我不想待在这儿了。”

3.掩藏起来的脚

把一只脚藏起来(把一只脚放在另一条腿的后面)是一个无意识中泄露了内心秘密的信号,这意味着此人感到紧张或者不舒服。不论上半身有多放松,脚摆放的位置说明了内心的不安。

4.交叉的双脚

如果某人把一只脚踝放在另一只脚踝上,说明此人经常要隐瞒些什么东西。此人可能隐瞒的是某种情感或者消息,通过这种姿势好让自己不要把有关消息泄露出去。

这种动作还说明某人很紧张。人们经常在需要去卫生间的时候有这个动作,其实这是一种掩饰自己的方式。乘客们因为飞机起飞而感到很紧张或者很不舒服的时候,也会经常有这个动作。

在腿部语言中,除了姿势传递的信息不一样外,双腿的位置也很能说明问题。因为,双腿的摆放和位置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某人是否很诚实,很自信,很有野心,或者感到很不安全。

1.自信的双腿

某人在坐着的时候双腿分开,这说明此人很坦诚,很自信。如果女士们穿着裙子,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双腿不会分得太开。如果双膝靠拢、双腿合并,这说明此人很坦率,很自信。如果双膝靠拢,双脚触地,指向另一个人,这也说明此人很率直,很诚实。如果双腿交叉,而且一条腿仅搭在另一条腿的膝盖部位上时,说明这样的人,不论男女,都很自信,很沉着。

2.撒谎的双腿

如果某人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以上,这说明此人正在为自己打气。这意味着此人不太自信或者没有说实话。

3.“想离开此地”的双腿

假如你和一个面对着你、眼睛看着你、整个身体都朝着你的人在说话,但是你无意中往下一看,发现此人的双腿和双脚正对着相反的方向,你所看到的情况说明了此人想离开,而且不太想和你说话。当某人跟你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的时候,他的双腿就会朝门的方向移动,其实是想逃跑。

另一个说明某人想离开的动作是不断地而且很有节奏地拍打大腿。你会经常看到某人拍打大腿外侧,这说明此人想走,可是又走不了。这跟拍打双脚很相似,它也说明某人想离开,可是又担心不礼貌而走不了。

4.不受约束的双腿

如果某人跷着二郎腿,这说明此人是一个很独立、不受约束的人,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坐姿不太合适。这种人一般不太会在意别人怎么想。

5.爱支配别人的双腿

不管是否交叉,只要把双腿伸在别人面前,就说明此人爱支配别人。有这种坐姿的人都是些意志很坚定的人,他们也可能会有欺负他人的行为。这种人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还可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我们不管是在坐着,躺着,还是站着,都会有腿部动作,它们真实地反映人们的感受和想法。控制力强的人在控制面部表情、姿势和手部的动作时比较容易,但是控制双脚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透过腿部动作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

在谈话中,人们虽然不会非常直观地说出自己的意图,但说话的内容则会不知不觉地透露出自己的信息。因为人们在说话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三句话不离本行”,从而说出与自己的思想以及与生活有关的东西来。这也就是说,一个人所思所想,不会脱离他的生活经验。因此,从一个人谈话的内容中可以透视这个人的行为。

一个人如果常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个性、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等,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多比较外向,感情色彩鲜明而且强烈,主观意识较浓厚,爱表现和公开自己,多少有点虚荣心。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经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性格、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则表明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感情色彩不鲜明也不强烈,主观意识比较淡薄,不太爱表现和公开自己,比较保守,多少有自卑心理等。另外,这种人可能有很深的城府。

如果一个人在叙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是单纯地叙述,不加入过多的自我感情色彩,而是将自己置于事外,则表明这个人比较客观、理智,情感比较沉着和稳定,不会有过激行为。

相反,一个人在叙述某一件事的时候,自我感情非常丰富,特别注意个别细节,则说明这个人感情比较细腻,甚至会一触即发。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习惯于进行因果和逻辑关系的推理,给予一定的判断和评价,说明这个人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客观和注重实际,自信心和主观意识比较强,常会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于他人身上。

如果一个人的谈话属于概括型的,非常简单,但又准确到位。注重结果而不太关心某个细节过程,平时关心的也是宏观大问题,则显示出这个人具有一定的管理和领导才能,独立性较强。

如果一个人谈话非常注重过程中的某个具体细节问题,对局部的关心要多于对整体的关注,则表明这个人适合于从事某项比较具体的工作。这一类型的人支配他人的欲望不是特别强烈,可能会顺从于他人的领导。

如果一个人不论谈论什么话题,都会不自觉地将金钱扯入话题中。比如:“这套房子真豪华,花了不少钱吧!”或者“是吗?那你想它大概值多少钱?”这种类型的人,往往缺乏梦想。而这个缺乏梦想的缺点,很有可能会成为其人格上的致命伤,因为太过于倾向现实主义,只知道赚大钱是自己人生唯一的梦想,因此,对于别人会有何种梦想,根本漠不关心。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种超级现实主义的人,其内心也隐隐潜伏着不安全感。在他们的观念中,“金钱便是全世界”,反过来说,“若没有金钱,便无法生存下去”。因此,只要他们身边一没有钱,他们就会感到十分地惶恐与不安,而且自己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们更不敢去想象,当自己身无分文、一文不名时,还有什么东西会留在自己的身边。

由此可知,眼中只看得到金钱的人,内心其实是十分缺乏安全感的。受到不安全感的驱使,即使累积再多的财富,他还是不能满足,所以这种人同时也是快乐不起来的人。

一个人如果经常谈论国家大事,表明他的视野和目光比较开阔,而不是局限在某一个小圈子里。

一个人如果喜欢畅想未来,则表明他是一个爱幻想的人,这种人有的能将幻想付诸行动,有的却不能。前者注重计划和发展,实实在在地去做,很可能会取得一番成就。但后者只是停留在口头说说而已,多将一事无成。

一个人谈论的内容多倾向于生活中的琐事,表明他是属于安乐型的人,注重享受生活的舒适和安逸。

在谈话时,比较注重自然现象,那么这个人的生活一定很有规律,为人处世也非常小心和谨慎。

经常谈论各种现象和人际关系的人,可能自己在这一方面颇有心得。

不愿意对人指手画脚,进行评论的人,偶尔在不得已的时候发表自己的看法,当面与背后的言辞也多会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这个人是非常正直和真诚的。

对他人的评价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当面奉承表扬,背后谩骂、诋毁,表明这个人是极度虚伪的。

有些人不断指责他人的缺点和过失,目的是通过对比来证明和表现自己。

有些人在谈话中总是把话题扯得很远,或者不断地转变话题,这表明他思想不够集中,而且缺少必要的宽容、尊重、体谅和忍耐。

有些人根本忽视别人的谈话,而喜欢扯出与主题毫不相干的话题,这种人怀有极强的支配欲与自我显示欲。

有些人不愿抛出自己的话题,反而努力讨论对方的话题,这种人怀有宽容的精神,而且颇能为对方着想,不失为坦荡荡真君子。

语言是情感的表达,是思想外化的直接表现形式。在大部分时间里,借助语言的力量,人们才得以把自己内心的见解和心理活动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要善于体察别人话语中所要表达出的“弦外之音”。

“着装”透出个性和品位

常言道,服装是流行的文化。着装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的心灵意志的外延。从一个人衣着打扮的习惯中,可以看准一个人。

一个人的品位是否高雅,通过观察其穿戴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否适宜其自身的素质,就可以判断和确定了。古语所说的“观其穿戴而知雅俗”,就是指通过其所要考察对象的穿着打扮来判定他(她)是雅或俗。人的着装主要是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气质、修养、风度,同时也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身份、富有或贫困。当然,穿戴中反映出的雅俗并不是单靠钱多钱少就可以判定的。

文学名著《围城》中曾有如下描述:

“到了方家,老太太瞧柔嘉没有照片上美,暗暗失望,又嫌她衣服不够红,不像个新娘,尤其不赞成她脚上颜色不吉利的白皮鞋。”

在这段文字中,柔嘉一向以为白皮鞋是时髦的象征,却忽略了老人家的审美要求,从此埋下了与婆婆的隔膜和矛盾的种子。

因此,根据服装来判断一个人的品性,虽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这的确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以下是几种性格不同的人的穿衣打扮。

1.温和型

个性温和的女性,喜欢一些绣有花边、碎褶的衣服,她们也很喜欢佩戴一些小饰物,看起来精巧可爱。柔和、顺从的女性喜欢丝质的细致手帕,一般的胸花、缎带都是她们喜欢的物品。对于颜色的选配,也较倾向于柔和的色调,她们不会去选择对比强烈的服装穿在身上。

2.能干型

一般事业有成的女性,都是很精明能干的,她们喜欢穿方便、帅气、大方的衣服。色彩方面,喜欢纯色或条子花色,而不喜欢拼接的花衣服。荷叶边、披肩等款式更是少用。

为保持服装整洁,脱下后,必定规规矩矩挂好,衣褶拉平,到下次再穿时,仍然挺括如新。配饰方面,喜欢珍珠的耳环和项链,讨厌长串饰物。

3.反抗型

这一类的人认为穿衣服并不是绝对必要的,不穿衣服才是真正的舒适与自由,所以她们喜欢穿最轻、最薄的衣服。这种类型的人在穿着上固执、大胆,不希望与别人雷同,喜欢一些极端的造型。

4.内向型

在服装上避免一切惹眼的设计,也不爱用发亮质地的衣料,喜爱用基本型的领、袖,如A字裙不带有碎褶或波浪起伏的裙摆,是内向型女性很喜欢的样式。

服装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原有的个性,但也不宜改变得太过火,若是原本十分内向沉默的人,一下子就穿起暴露而惹火的服装,不但朋友们难以适应,而且也会因两种个性的极端不同而无法和谐,反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之美。

5.活泼型

很喜欢开放的款式,而不会沉溺既有的形式。很少穿旗袍领、紧腰身的洋装,常穿的是长衬衫领或大方领上衣,或者是飞肩式的无袖设计,宽松的腰身,裙摆也以宽大的为多,看起来一副精力十足的样子。

6.体面型

这种类型的人都认为美观帅气的衣服能支撑一个人的身心。喜欢腰带,因为它能给予肉体以支撑感,穿起衣服来也比较体面。宽松邋遢的衣服他们都不喜欢。这些人穿起衣服来一般都十分得体,有时甚至会给人过分隆重的感觉。尤其是宴会的时候,他们更不会放弃机会来大力修饰一番。

7.自我陶醉型

这种类型的人升华了自我赞美的意识,并表现于服装上面,他们有极深的自我赞美感,并把这种感情与服装相互融合,保持协调的生活,他们又善于发挥衣服本身能具有的价值,且能妥善运用它美化自己。但这类型的人容易把兴趣投入到炫耀自己的服饰上,而不惜牺牲应做的工作。表现为极端的摩登时髦,衣着总是走在时代的尖端,他们永远不会忘了多买一件衣服来装扮自己。

8.炫耀型

有些突然发迹、生活富裕的人喜欢以华贵的衣服来炫耀财富。对于华贵的衣服永远有购买的冲动,而且固执地要穿名家的产品方能安心快乐。平常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你他们的那件大衣是某街某店的大师亲自做的,手工与众不同,或是他们的某件上衣料是从法国带回来的。对于手表、眼镜等配件,他们也会如数家珍地告诉你是什么名牌货,有什么特征。

服装与个性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然情况下,一般人常依个人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他的穿着,而他所喜欢的,往往就是最适合他个性、属于他这个类型的。当然,人的喜好会受到环境变迁、年龄增长、心境变化、新流行刺激等因素的影响。

洞察人心是门大学问

《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种说法:“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掉以轻心,不设防备,必被对手击败无疑。

战国时,魏赵两国联手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请求救援。齐国派大将田忌率兵,直奔魏国都城大梁,抄魏军的老窝。

魏国大将庞涓听到消息,立刻停止进攻韩国,急急赶回魏国。

庞涓与大军事家孙膑曾一同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军事。因为妒忌孙膑的才能,他曾将孙膑骗到魏国,处以剜去膝骨之酷刑。孙膑幸得齐国使者淳于髡的密救。

孙膑对田忌分析说:“他们赵魏之兵,向来轻视齐国,认为齐军惧怕他们。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入魏地之后,第一天,我军设10万炉灶,第二天减为5万,第三天再减为3万,庞涓必以为齐军逃兵众多,不堪一击。”

庞涓在追赶齐军3日后,见其炉灶日减,果然喜不自胜,于是只以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赶。孙膑对庞涓的行动作了准确估计,预计他必在夜间兵至马陵。而马陵路狭,多山岩阻隘,可以埋伏人马。于是就在一棵大树上刨平一段,在上用白漆写上“庞涓死此树下”,并令齐军弓箭手,夹道埋伏。

庞涓果然在夜间到达马陵,见树上有字,便令人点火走近大树观看。

齐军见火起,还未及庞涓把树上的字看完,便一齐站起,万箭齐发。魏军顿时大乱,死伤不计其数,至此,庞涓才知陷入穷途末路,斗不过孙膑,万般无奈下,羞而自刎于树下。

由于孙膑对庞涓的为人了如指掌,也了解魏赵大军,所以能够对他们的行动作出准确估计,从而取得胜利。

在一个企业中要进行某个项目的开发,往往就需要有周详的计划。如果没有一个充分准备的作战计划,是很难有良好的结果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情况也是如此。

有这样一对青年男女,他们都是工薪阶层,不过男方是个世家子弟,女方只是一个普通的售货员,出身于工人之家。

由于马先生的介绍,这一对青年男女认识了。

一年后,男的和女的突然联袂来访,他们准备结婚了,请求马先生替他们做媒。但问题是:女方家长对男方已十分满意,彼此认识已久;可是男方的母亲,却不满意儿子娶一个贫民女子,认为门不当,户不对,他们可是“世家”!

男的意思是,希望马先生和他的妈妈谈谈,说服她。

马先生觉得这种事虽然很常见,但要成功却并不容易,他的分析有如下几个要点。

(1)不能谈一次就谈得来,所以必须准备分开几次来谈;

(2)男方母亲对女的有偏见,不喜欢这样一个女子做媳妇,你去劝她,她很可能会首先对来劝的人有不良印象。或许她会说:“怎么大家都是老朋友,却介绍这样一个女子给我儿子?”

(3)要研究她何以不满意这个女孩子?

马先生在分析上面的几个原因之后,便定下几项原则:

第一次见面时,首先要树立起男方母亲对自己的信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首先赞成她的意思,甚至必要时如果她率直表示不喜欢那女子,自己也要附和一下。

第二次见面,马先生大赞她的儿子的长处,接着也提及了女方的长处,然后再提她儿子的一些短处(这些短处自然是她以前都知道的)。这么一说,使她明白一个人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不会十全十美。这样就会引起她想见那个女孩的欲望。

第三次见面,马先生带了那女孩子来,为了方便讲话,马先生叫男孩暂时避席。

第四次见面,那母亲对女孩子的赞成和反对参半,也就是说,她已拿不定主意了。照一般人的心理,如果自己对一件事的看法存在犹豫时,便需要一个第三者来指点一下。这时马先生插口赞成,于是那母亲说:“这样看来,马先生你也认为他们俩应该结婚了?”

到这里,这场恋爱已宣告成功。

当然,不是什么都需要这样“步步为营”才能成功的,要依照状况来变更计划,做到“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领军的大将在准备和敌人作战时,就必须事先对战争的有关情况作一些预测。比如说,会在哪里与敌人交战?敌人的兵力如何?自己军方的情况怎样?这些,都要求将军对其作出分析和估计,方可掌握主动权。

我们在和人接触时,也要求作一些必备的准备。按照卡耐基的说法就是:“注意别人性格的流露。”

朋友之间,有过一两次的交往,就可能有机会看到他的“真情流露”。例如:他的兴趣是什么?他的需要是什么?他的精神寄托是什么?他的性格大致是如何的?他所缺少的是什么?如果这些你能一一观察出来,你就可以和他们相处得很好。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你不能阅读他人,识别他人,很容易会受到小人的欺骗和羁绊。唯有懂得阅读他人,才能真正察觉到别人的内心世界,辨恶存真,实现自己的梦想。

喜好中透露的蛛丝马迹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一些自己所喜爱的嗜好的,只不过有些时候,由于工作、学习太忙了,忙得没有一点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渐渐地把它忽略了。嗜好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和学习,工作和学习在很多时候都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为了某一目的而做,甚至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这就显得非常被动。可是嗜好不一样,嗜好完全是自己喜欢、感兴趣的,往往要根据一个人的性格而定,所以通过它来观察一个人实在是最好不过的了。

1.收集书籍、杂志和报纸的人

有学识和上进心,喜欢在家里享受看书的乐趣,一人独处,自得其乐。藏书虽多,资料丰富,但大多数都已经过时,没有了使用价值,但他们依然想凭借这些来显示自己的博学,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总是比别人落后半拍。

2.收集艺术品、古董的人

因为艺术品和古董往往代表高雅、博学,更是财富的象征,表明收集者比较注重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由于收藏品的档次和价值是收藏者之间品位和目光的较量,所以他们的好胜心都很强。

3.收集旧票据的人

有很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细心,办事条理清楚,按部就班,但是他们的精力大部分浪费在无用的细节与没有意义的过程当中,有时候觉得是未雨绸缪,实则是杞人忧天,因为他们担心的危险出现的机会实在是太渺茫了。他们偶尔也有寻找刺激的念头,但考虑到众多的细节总是无法行动起来,所以他们的生活几乎是一成不变的。

4.喜欢珍藏旧照片的人

虽然也会沉浸到过去的回忆当中,但他们多是比较实际的,又能很快地调整自己,正视现在。他们多有比较强的表现欲望,希望他人能够更多地了解自己。这一类型的人,对各种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快,即使是很糟糕的事情,他们也会开导自己,让自己逐渐地接受。

5.喜欢手工艺品和刺绣的人

多是热情而富有爱心的,他们有很强烈的责任感,能够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负责。他们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但并不会放纵自己。他们什么时候都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做的。他们的自信心很强,经常会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暗自陶醉,从中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6.喜欢园艺的人

凡事都追求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后让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他们有一定的责任感,能对某个人、某件事情负责。他们自己心里会时常有一些欲望,为了使这种欲望变成现实,他们会很努力地工作,然后在付出得到回报以后,好好地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

7.喜欢美食烹饪的人

多是不甘于平庸和寂寞的人,他们总是要想方设法地使自己的生活中多些激情和色彩。他们有很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总会给亲人和朋友制造一些意外的小惊喜。他们总是有着很高的目标和理想,并会为此而不断地追求、前进。

8.喜欢做高危活动

比如滑翔、跳伞、登山等,若想从事这些活动,一个首要的要求就是必须得身体好。这样的人虽然在外表上看起来很健壮,但他们的心思却是非常缜密,他们做事情总是非常小心,一件事情往往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部仔细考虑清楚以后,才行动,他们对“三思而后行”这一句话往往有比他人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的性格是比较坚强和固执的,一件事情一旦决定要做,就不会轻易地改变,其中无论遭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也都能扛得住。他们很有胆识和魄力,敢于向一些未知的领域进行挑战。

9.喜欢乐器的人

多是感性成分比较多的人,他们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总是能够在不经意间捕捉到一些好的或坏的感觉,这为他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苦恼。他们的性格并不是特别的坚强,反而相对比较脆弱,有的简直是不堪一击。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护,但却并不一定能够去关心和爱护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嗜好,它是自己喜欢、感兴趣的,做它是为了愉悦自己。通过它来观察一个人的性格会非常准确,因为嗜好是由你的性格所决定的。

同类推荐
  • 给大忙人读的易经

    给大忙人读的易经

    《易经》是一座智慧的宝库,我们可以悟不透它,但不可以不读它。即使不能完全还原其本义,至少可以以自己的视角去体悟它,只要你找到了这样一个“进入”《易经》的门径,你就能徜徉其中,并能从中汲取丰富的智慧营养。读《易经》,哲学家悟得思辩,史学家悟得历史,政治家悟得治世,军事家悟得兵法,企业家悟得经营与管理的真谛,普通人悟得人生处世的良方。悟的过程本身即是一种收获,是一种追求真理、不断接近真理的享受。《易经》作为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就多数人而言读解之难犹如一部天书,但如果你心有所用,始终抱着“君子终日乾乾,与时俱行”的态度,相信必能悟有所得。
  • 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强烈推荐;不甘平庸、追求卓越者的修炼宝典。你现在是如老黄牛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还是如蚂蚁般,终日忙忙碌碌,无暇看路;还是如罗宾汉般离群索居,我行我素……无论是哪一种,都请翻开本书吧,阅读此书将让你工作面貌焕然一新,迅速走向成功。
  • 幽默显智慧:让你的语言风趣逗人

    幽默显智慧:让你的语言风趣逗人

    幽默是一种境界,心态决定了境界的高低。幽默是一种艺术,人格决定了艺术的表现。幽默是一种智慧,修养决定了智慧的发挥。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幽默会为他带来更多的机遇;一个追求梦想的人,幽默会给他带来更多的自信;一个投身事业的人,幽默能创造更广阔的奋斗空间;一个志在成功的人,幽默能开拓更轻松的实现捷径。生活中不可以缺少幽默,人牛中不可以拒绝幽默。
  • 面对危险怎么办

    面对危险怎么办

    本书以孩子们的家居安全、在校安全、休闲娱乐时的注意事项、意外伤害的防范与自救、自我身体的保护等几个方面为入手点,告诉青少年在面对各种灾害时如何进行自护、自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全避险,从而帮助青少年在不幸置身险境的情况下,依然能沉着冷静地应对,机制安全地化解,从而转危为安。
  • 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要太随意

    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要太随意

    别太任性,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生活就像踩高跷一样,当你站得越高,反而越是危险,而当你站得越低时,却能够更加稳定安心。正因为这样,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姿态,需要隐藏自己的锋芒,只有低调的人才能够更加安全地面对生活,才能够谋求更多的生活机会。只有低调的人才能够在无形中去创造最大的价值,才能在无为中有所得。
热门推荐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赵文子传

    赵文子传

    《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是脍炙人口的,但是传奇终究是传奇,它不是历史的本身。后世人能做的,不是还原历史,只能是接近历史赵武,春秋时期晋国人,赵盾之孙,赵朔之子,于公元前548年到公元前541年任晋国正卿,谥号赵文子。
  • 中国式狼性生存术

    中国式狼性生存术

    本书分为狼性法则、狼性韬略、狼性手腕三部分。内容涉及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读懂社会运转的潜规则;人情世故,生存法宝——有人飞黄腾达,有人穷困潦倒;外圆内方,得心应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心狠手硬”,胜者为王——掌控局面必须挺起胸膛、硬起心肠等。
  • 狩猎美男

    狩猎美男

    妖孽级的师傅翩翩少年的叶小样酷哥代言人梵倦贵公子的表率楚江岚原来她身边有如此之多的如花美男,眼拙啊眼拙。原来大神赐她如此良机。狩猎美男,打造宇宙独一无二的美男后宫。天啊!美男我来了!我们的口号是让美男多多益善。不为一棵小树放弃一片大森林,也坚决保护每一棵树。她的江湖!她的美男!她的后宫!-------------------点击!收藏!推荐!评论!都是我滴动力
  • 重生76年软妹子宠夫

    重生76年软妹子宠夫

    上辈子,叶秋识人不清,怀孕后惨遭抛弃。不仅错失了第一次高考,还连考三次都失败。灰心之际带着儿子跳了河……只是却被一个汉子救了。可某天,儿子突然失踪。还好有那汉子不嫌弃,陪着她寻找了几十年。不仅花费了一生积蓄,还搭上了汉子和自己的命。可没想到,她死后竟然重回了十八,在一切事情还没发生的时候……
  • 重犯档案梁山泊

    重犯档案梁山泊

    梁山泊一百零八名朝廷重犯,罪恶滔天,国家刑事绝密档案揭露。
  • 我本为妖:公主军团

    我本为妖:公主军团

    我要这牢笼,再困不住我身!我要各界诸神,都以我为尊!今日,你们欺我为兽,待明日,斗转星移,异界重生,定回来,杀你们个万紫千红,百花盛开!身为人,心为妖,各色美男,尽收囊中!
  • 魁拔左传

    魁拔左传

    这是一个被称作元泱境界的世界,这个世界有一种神秘的现象。每隔333年,就会有一个令人恐怖的异常生命诞生,他就是~魁拔。魁拔的每一次出现,都会给元泱境界带来巨大的灾难,即使是天界的神也在劫难逃,在天地两届,各种力量的打击下,魁拔一次次被消灭,但又总是出现。第六代魁拔即将诞生,他的命运会如何呢?
  • 小学生系列:逗比萌女长成记

    小学生系列:逗比萌女长成记

    因为有小胖子史小俊和书呆子肖然的陪伴,安乐的小学生活有哭有笑倒也轻松,有时候她蠢的没边了,有时候却又天不怕地不怕,这算是呆萌吗?直到有一天,那个人再次出现,站在她面前,认真的对她说:“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乐呆住了......
  • 秋灯对雨寄史近崔积

    秋灯对雨寄史近崔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