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01500000022

第22章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隐喻(2)

1968年保守党议员鲍威尔发表了一篇《血流成河》的演说,在演说中,他说道:“我们一定是疯了,确实是疯了,每年允许5万名移民家属入境,他们是未来移民增长的源泉,这就像一个民族在忙碌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当我们展望未来时,我充满了恐惧,像罗马人一样,我似乎看到了充满鲜血的苔伯河。”[16]从鲍威尔这篇充满敌意的演讲中,英国白人对于外来移民的偏见和排挤可见一斑。

二、感官疾病与种族文化冲突

在品特的戏剧中,有几种感官疾病意象反复出现,分别是失明、失聪与失语。这些感官疾病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则同时产生,发挥着重要的戏剧功能。

1957年,品特创作了他的首部戏剧《房间》。虽然,该剧还算不上品特最成功的作品,首演也没有取得剧作家意料中的轰动,但艾斯林认为,该剧“已经包含了品特后来更为成功的作品的大量基本主题和大量个人写作风格和特色”。作品展现了“一个房间,两个人,一扇门,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和期待的诗意形象”。[17]《房间》中呈现出来的空间意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强烈兴趣,他们对于品特房间的象征性意义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有人认为品特式房间是安全与温暖的隔离墙,象征着“人类意识中的小块温暖和光明区域,是存在的事实,在空旷无边的海洋上向我们开放,我们从那里出生,又从那里死亡”,[18]有人认为,品特的房间是“现实中的棺材”代表着死亡,[19]或者是“妇女的子宫,母子共存,不愿出生”,[20]品特式房间由此引人注目。然而,在品特的首部戏剧中同样呈现了的另一重要元素“疾病”意象,却似乎受到了忽视,没有跟“房间”一样引起观众及评论家的关注。

戏剧开始之时,罗斯与男主人伯特待在城市偏僻一隅的一间出租房内。伯特在看报纸,罗斯不停地说着话,仔细听来,她所唠叨的主要是围绕着伯特的衣、食、住、行展开:

(伯特坐在桌边,戴着帽子,他的面前放着一张报纸,罗斯在灶前忙活。)

罗斯:给你,它们可以帮你抵御寒冷。

(罗斯把熏肉和蛋放进碟子,关掉煤气,把碟子端到桌子上。)

罗斯:外面好冷,可以这样说,简直是谋杀。

(她回到炉子前,把水从壶子倒进茶罐,关掉煤气,把茶罐端到桌上,往碟子里倒了点盐和酱,然后切了两片面包。伯特开始吃。)

罗斯:对了,你吃吧,你需要它,你会感到肚里有东西。[21]

然而,不管罗斯说什么,伯特都是一声不吭,直到伯特驱车外出,他们之间都没有任何的言语交流。伯特外出之后,聋子基德再次来到罗斯的房间,并告诉罗斯住在地下室的黑人赖利要见她,罗斯一开始不愿意,但经不住基德的软硬兼施,终于答应让赖利上来。在她与赖利的谈话中,她一开始否认自己认识赖利,想要他快点离开,但似乎又处于某种心理矛盾之中:

罗斯:我不想你上到这儿来,我不知道你是谁,你最好快点离开。

暂停

好吧,过来,够了,够了。你可以放松点,你想要干什么?你硬要上来,你破坏了我的晚上,你上来坐在这儿,你想要干什么?

(赖利打量了一下房间。)

你在看什么?你是瞎子,是不是?那你在看什么?你认为你会在这里得到什么?一个小女孩?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比你这样的人聪明,告诉我你想要什么,然后出去。

赖利:我叫赖利。

罗斯:我不在乎它是———什么?那不是你的名字,那不是你的名字。你跟一个成年妇女相处一室,听见了没有?你是聋子?你不聋,是不是?你们都是聋子、哑巴、瞎子,你们都是一帮残疾人。[22]

然而赖利说他带来了她父亲的消息,并叫她“萨尔”,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名字。赖利叫罗斯跟他回家,罗斯终于为其所动,动情地摸着他的眼睛和头部,这时,伯特回来了。初时对罗斯的嘘寒问暖无动于衷的伯特,在外出一趟之后,却开始说话了,而且一说起来就是滔滔不绝:

伯特:我单独驱赶着她,她很好。然后我就回来了。我看跟看得很清楚,路上没有车。不对,有一辆,走不动了,我把它撞开了。路足够我过去了,往家里走。我一直往前走,跟她一起走,不会走错。她好极了,她跟我一起走,她明白我,我用我的手,像这样,我控制着她,去我想去的地方,她把我带到那儿,她把我带回来了。

暂停

我回来了。[23]

就在这时,喋喋不休的伯特发现了屋中的黑人,他大叫一声“虱子( Lice) !”举起椅子对着赖利就是一阵猛砸,接着又用脚把他的头踢撞到炉子上,赖利被砸死了,他的尸体卷曲于地上。看到这一情景,罗斯用手紧紧捂住着自己的双眼,大呼:“看不见了,我看不见了,我看不见了!”[24]此时的罗斯已是双目失明,剧情也至此终止。

《房间》至少呈现出两种生理疾病:失明与失聪。患有失聪症的是房东基德,他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常常是答非所问。患有失明症的是黑人赖利以及女主角罗斯。尤其是作为戏剧的结局,罗斯的失明让人印象深刻,引来了评论家们的多种诠释。在皮科克看来,由于伯特的冷漠,罗斯将赖利当作了情感替代对象,她的行为实质上背叛了伯特,因此,“她的失明代表着对她不忠行为的惩罚或者她与赖利关系的确认”。[25]比灵顿也倾向于从背叛惩罚的角度去看待罗斯的失明,他认为《房间》是品特经历的一个隐喻。品特在写作《房间》时距离他与维维安的婚姻仅仅六周,与异教徒的维维安结合,品特既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又违背了犹太人的传统。因此,“《房间》是品特由于婚姻、由于与家庭、传统以及挥之不去的过去决裂所产生的恐惧导致的情感无以附着的罪恶感的投射”。[26]而帕罗赛则从创伤的角度出发,认为伯特与罗斯互相伤害了对方,“罗斯的致盲具有两种象征意义:首先赖利的死亡意味着她想与丈夫交流然后丈夫回应与她交流的可能性已不再存在,其次意味着她与伯特的关系在此终结,因为目睹伯特的暴行,她不可能再与之生活下去。”[27]艾斯林则从伯特与罗斯的关系入手分析,伯特刚开始时长时间面对罗斯的嘘寒问暖不言不语,从外面回来之时,却变得口若悬河,话语间充满温情,然而他叙述的内容却是自己的马匹,他甚至用“她”来指代马匹。艾斯林认为伯特并非外出送货,从伯特的语气来看,他应该是出去会情人了。房间里的男人伯特早已背叛了她,而她似乎也与黑人赖利有过经历,现在,赖利的闯入加深了这一裂痕,她在赖利的感召下本已做好了出走的打算,凶残的伯特不会轻易放过她,那么,双目失明的她的出路会在哪里呢?“毫无疑问,在剧末,罗斯完全被毁灭了。”[28]

由于不确定手法在《房间》中的广泛运用,剧中人物身份、戏剧的开端、发展、结局均未有完全精确的答案,因而上述学者的分析均有一定的道理,然而,若从种族文化的角度来看,罗斯的失明更是显得合情合理。

首先,从疾病附着的对象看,少数族裔在剧中是受难者。失明症先是附着在黑人赖利的身上,接着又似乎传染给了罗斯。虽然,出租屋中的罗斯深居简出,但从她的行为来看,她应该也是跟赖利一样留着黑色的血液。她在伯特外出之后,私会赖利,虽然表现出不愿相见的情绪,但是这种情绪是矛盾的,显示出她内心的冲突,当赖利说他有她父亲的消息,并叫她“萨尔”时,她随即改变了态度,开始柔和地抚摸赖利的眼睛和头部,并决定跟他外出。既然罗斯的父亲跟赖利是同一团体,那么也代表着她的来源。而另一疾病的受难者基德在与罗斯的谈话中也透露了一些自己的背景消息,他神秘地对罗斯说:“我母亲是个犹太人”,那么,他呢,当然也是犹太人了。失明代表着黑暗。早在《圣经》中,上帝就已将黑暗与光明作了清晰的指向。上帝又被称为光明之神,他在创世的第一天便将光明与黑暗区分开来:“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和暗分开了”。(《旧约·创世纪》1:3)从此光明便往往与上帝、众神及天堂相联系,代表着美好、护佑及福音。而黑暗则属于地狱,那是魔鬼的世界。黑人赖利居住在潮湿阴暗的地下室中,并且双目失明;同样流着黑色血液的罗斯看来也曾经是那个地下室的住客,因为她虽然不再去地下室,却对那里的设施状况了如指掌,她后来的出租房条件虽然相对有所提高,但也不过一间极其简陋的房间,房中唯一能用于享受的只是一张普通的摇椅,况且她与赖利一样,少与外人接触,过着一种几近隔离的生活。看来,疾病缠身的他们便是地狱中的受尽煎熬的宵小,是远离上帝,得不到救赎的罪人。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眼疾竟然从赖利身上传染到了罗斯身上。通常而言,除开细菌性病因外,眼疾是不会传染的,因而罗斯的眼疾看起来有些荒诞。但是这种荒诞却又是现实的,背后隐藏着真实的故事,与纳粹大屠杀相关联。纳粹党首希特勒指出,德国人是雅利安人,是具有高贵血统的民族。而一方面犹太人不仅被指责为使耶稣受难的凶手,而且由于《圣经》中的犹太人多次带来了疾病,因而犹太民族被视为疾病的民族。希特勒将犹太民族称为“种族的有毒污染”“血液的疫病掺杂”,[29]他认为:“犹太人是一种瘟疫,是一种精神上的瘟疫,它对于国民的毒害要比患上黑死病死亡还要厉害”,[30]对于犹太民族的屠杀在他看来,就是为了防止雅利安民族的高贵血统受到污染。当伯特在击杀赖利之时,他大叫一声“虱子( Lice)”,虱子是什么呢?它就是“一种寄生在人类头发、皮肤,使人烦恼不安的或是寄生在哺乳动物或是鸟类皮肤上的小型寄生虫”[31],现实生活中的虱子是会传染疾病的寄生虫,而在神学中,它是上帝降下的灾祸。在《圣经》中,为劝告法老放行以色列人,上帝曾吩咐亚伦降下虱灾,亚伦“伸杖击打地上的尘土,就有人身上有了虱子,埃及遍地的尘土都变成虱子了”。因而,剧中看似荒诞的眼疾传染体现的还是种族歧视的故事。

当罗斯面对赖利的到来不甚其烦之时,她大声地叫骂:“你们这些人都是聋子、哑巴、瞎子!”此话读来也让人深感迷惑,充其量,赖利也不过是瞎子而已,为什么罗斯却又要加上“哑巴”“聋子”这样的称呼呢?这些人,到底指的是什么人?

早在古希腊时代,眼睛就是智慧的象征。在奥维德( Ovid )的《变形记》( The Metamorphoses)中,描述了百眼巨人阿古斯( Argus) ,他的头上长有100对眼睛,这些眼睛一对一对地轮流关闭和张开,即使在睡觉时也总有一些眼睛是睁开的,并且没有视线死角,所有各种神怪在他面前都难逃法眼,无以遁形。“Argus”,其最初意为“闪亮的”,后来又引申为“机警的”,阿古斯的机警聪慧正是来自于他众多的眼睛。因此,眼睛患上了疾病首先象征着智慧丧失。

凯瑟琳·格林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述进行研究后指出,聋与哑是一对伴侣,通常结对出现,他们象征着对文明的远离。“缺少了听力,也就缺少了学习说话的工具,也就缺少了与其他人类交流的渠道,缺少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因而听力的丧失意味愚笨,意味着文明的远离。”[32]甚至在中国文化中,在这一点的认识上,也与西方的认识有异曲同工之妙,汉语中,缺少了听力被称为失聪,顾名思义,也代表着聪明的丧失。在英语中,还存在这么三个谚语“as dumb as doornail”“as deaf as doornail”“as dead as doornail”,失聪、失语与死亡都与门钉相联系,都是令人厌恶的不祥之物,显露出人们观念中对聋与哑的偏见及敌视色彩。

这样说来,罗斯口中的咒骂之词就让人有所明白了,聋子、哑巴、瞎子指代的就是少数民族,是外来移民,是当时英国社会对于外来移民的普遍看法,《房间》中的疾病显然指向了种族歧视文化。

同类推荐
  • 云水诗余

    云水诗余

    莲池者,活波青春,游宦少年?从医市井卅余载,技艺精湛,品德鸿境,闳梵各林春雨,乐清贫悬壶济世,暇余磨砺翰香。陶操文学兴致,孜孜不倦,乐业有成。其诗词歌赋,茸荩翠薇蒸芳卉:其功墨,字晗暗香墨点宣,映放丹青。
  • 古文观止鉴赏

    古文观止鉴赏

    在社会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科技的车轮正以惊人的速度横扫世界,终日在电脑和千奇百怪的机器前忙碌的现代人,用电线、轨道、或航线,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
  • 笔尖的舞蹈:80后文学见证

    笔尖的舞蹈:80后文学见证

    10年前,80后作为新兴名词,在青少年坊间流传;10年后的今天,80后业已成为当前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要力量——他们将决定这个国家未来50年,或者更久远的命运。而80后作家和诗人,则是这个群体的灵魂。本书讲述了80后这代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历程,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80后作家群用笔尖描绘的青春之舞。
  •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

    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

    高校散文作品中的“校园题材”应从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在这一类题材作品中,高校校园往往只是一种背景性的存在,作者们一般很少将大学校园生活作为直接的表现或描述对象,而是把大学校园生活作为背景处理,将青春期的各种经历、情感体验及思想感悟作为表现重点。
热门推荐
  • 阴阳师传人

    阴阳师传人

    我相信,很多人都不信鬼神,都认为那些东西都是人们虚构的。但我要在这里告诉你们,人在做,天在看,总会有那么一双眼睛在看着你!
  • 宠婚成瘾:影帝追妻99式

    宠婚成瘾:影帝追妻99式

    他是炙手可热的国民偶像!她是胆小善良的白衣天使!高高在上的他怎么可能会爱上渺小普通的她?一次意外搭救,居然让他们两个人之间悄悄搭上了一根红线。当国民偶像一夜之间变身为霸道总裁,她又该何去何从?是遵从命运的安排?还是敏感自卑的躲开?安亚伦:“胆小鬼,你还想往哪里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萌妻是僵尸:嗜血萌妃

    萌妻是僵尸:嗜血萌妃

    ······鬼魅,是指传说中的山林里能勾引人的妖怪。这里的鬼魅,是指一个人穿越,变成鬼魅。哦?鬼魅术,她创造出来的?哦?拜冥师,学冥术?哦?嫁冥王,学习妖术?她,有着一双杀人的眼睛;他,有着一双邪魅的眼睛。她,是21世纪的特工;他,是21世纪的孤儿。她,穿越了;他,穿越了。鬼魅术,可以勾走人的魂魄,让他替你办事。冥术,令人散失理智的法术。妖术,可以随心所欲的杀人。
  • 快穿之谋爱系统

    快穿之谋爱系统

    他为她禁锢一方世界,亦为她甘愿舍弃一切,却换不回她的一丝犹豫。她本无情,却被他拖入了爱恨情仇,只为她的眸中有一丝他的存在。在一次又一次的穿越中,感受着世间情仇,最后泥足深陷,是留在这方世界痴缠相守,亦或是亲手把冰冷的血刃刺入胸膛,换取自由……只是在很久之后她才明白,原来所谓的自由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个样子……计言:“只要有小晴在的地方,无论是哪里,我都不离不弃。”莫晴静静的看着他的脸,看着手中的匕首,第一次感到内心强烈的颤抖,却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的手不受控制般的刺向他的胸膛,温热的血淌到了她的手心,最后目光才落到了抓着她手腕的那只手上……“小晴,不要伤心,只是可惜下次清醒的时候又要忘掉你了……”
  • 至尊逃妃:特种兵皇妃

    至尊逃妃:特种兵皇妃

    她是36军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特种兵少将,大仇得报的同时,也赔上了自己的性命。再世为人的她,成为了寄宿在木家的遗孤。他在见到她的一瞬间就认出她来,没有新娘被代替的愤怒,那天,他告诉她:一生一世一双人。这辈子,他只认定她一人。而然世事总是反复无常,当他为了手中的权势而要娶另外一位女子的时候,她到底该何去何从?当她冰冷的尸体呈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也终于是陷入到无边的疯狂和绝望之中……一直到,四年后,一个与他酷似的小家伙出现在他的面前。
  • 西安城外

    西安城外

    讲述了西安城外的那些花季雨季的故事。大致目录:此处可见北极星,风的呢喃你的话,下雨总约巴黎天,那年我们的童颜,等……多个故事。本人学生党,更新较慢,大约一周一更。
  •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 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

    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EXO之爱你无限

    EXO之爱你无限

    一人只有一生,你既然放弃了我,就请不让在让我见到你,我不想再次受伤。小时候的事我们就当他是一场梦。鲜红的血液顺着他的胳膊流下,而她却只能在一边哭泣。长得一样又怎样,你永远得不到他们的心在临死前,我只有一个愿望。----------------------------------只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梦。‘无论怎样,我永远爱你’这是一句承诺,也是一句无人旅行的承诺。
  • 网游之天唐

    网游之天唐

    方正,人如其名,方方正正,传统而死板,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身为职业网游玩家的他,入驻第一大网游天唐后,因缘巧合间成了天唐第一大公会会长。却因为利益牵扯与仇人的陷害而惨遭毒手。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一次,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重生后的方正,变得八面玲珑,一切,只因为他想守护好身边想要守护的东西,并且拿到原本属于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