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00700000053

第53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评析(1)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评析原理

一、新闻评析的定义

新闻评析是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1]。具体来说,新闻作品评析就是采用分析方法,对新闻作品的采编和播出过程、新闻作品的文本和社会效果等层面进行评价与分析。“评”主要是对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与传播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其新闻价值的大小,并对新闻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价。“析”主要是对新闻作品的社会成因与表现手法进行综合分析,即分析新闻作品的社会背景、历史成因等,并对其写作特色、表现方式等进行客观分析。

新闻评析的目的:评判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启迪记者、编辑的新闻实践,引导受众更好地鉴赏新闻作品。具体来说,新闻评析的基本任务就是对新闻作品进行价值判断,通过分析、阐释和评价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总结和探索新闻采写经验及其规律,从而规范新闻实践,引导受众鉴赏新闻作品,提高新闻记者和编辑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2]

本章针对的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作品的评析,评析的对象主要是新闻评论的文本,对于采编过程和社会效果则会放在文本的分析过程中来讨论,不单独具体论述。学习评析的目的是旨在帮助和指导学习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课程的学生和新闻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采编工作。

二、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评析方法

方法是指人们为达到目的、目标、指标所采用的手段、步骤、措施、途径等的设想,也就是为了达到目标,预先考虑如何行动的想法。[3]我们在对具体的新闻作品展开分析之前,同样需要建构起指导分析行为的思路和想法。

广播电视在传递评论观点的过程中有其特殊性和优势,它们可以运用声音符号和图像符号,增强“新闻现场感”,营造“人际传播的生动性和有效性”,此外,在传播的时效性上,它们能够做到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传播的范围较广泛,传播的效果也较理想。根据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性,我们拟从评论的内容(观点、视角和社会价值)和评论的表达形式(语言、音声和图像)展开评析。

(一)新闻评论内容评析

1.论点

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发表观点的,写作的目的就是向受众传播意见和交流观点,这里所说的观点,就是新闻评论作者最终表达的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即论点。研究议论文的学者方武认为,议论文中的观点有四种类型:一是只被论证而不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的观点;二是不被论证而只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的观点;三是既被论证又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的观点;四是既不被论证又不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的观点。其中,只被论证而不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的观点就是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议论对象的观点和主张;不被论证而只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的观点,不是论点,而是对作者的观点和主张起到分析阐释的支持作用;既被论证又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的观点,“被论证”说明,它是作者的观点和主张,但是它又对其他观点起论证作用,说明是论点下的分论点;既不被论证又不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的观点,在议论文中被看成非常次要的论点[4]。但是在新闻评论中,讲究传播的有效性和直接性,这样的论点就被视为是“赘述”,是应该删除的部分。[5]

对于论点的要求,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邵华泽对论点提出了以下要求:科学性、有新意、鲜明、全面、深刻[6];美国学者艾德沃德和沃尼克在《批判性思维与交流:论说中的推理应用》一书中,对论点提出的要求是:争议性、明确性、平衡性、挑战性。他们的解释是,有争议的论点才有论证的价值,明确地表达观点利于观点的有效传播,评论的特性在于影响他人,作者提出的有新意的观点就意味着要接受既有的价值观、信仰与生存方式的挑战[7]。

综合来看,新闻评论的论点是对新闻事件进行科学分析的明确观点,而这样的观点对社会现实的发展具有争议性和挑战性,并最终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

譬如,荣获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评论《善待民工才能够缓解民工荒》。

案例

《善待民工才能够缓解民工荒》

春节以后,一场始料未及的“民工荒”波及浙江乃至我国沿海地区,并继续在各地发酵、蔓延。企业招不到足够工人,部分生产线停开;一些老板开着小轿车,到车站“抢人”……农民工,似乎一下子变得紧俏起来。

温州中小型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每天都在为当地招工难发愁担忧。

【出录音】在未来2到3年,温州用工缺口大致有70万,所以这成了一个突出的矛盾,也成了制约温州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一个重要的因素。【录音止】

企业招不到人的原因何在呢?原本岗位上的农民工又去了哪里呢?在杭州劳动力市场,原来在杭州“阿普科技”公司开卡车的安徽人余飞刚刚辞职,想找个条件优厚的新工作。

【出录音】(余飞)我才拿1 800块钱还吃自己,大家住在一起的高低铺,就是简铺,甚至我们现在用那么点电费都是自己出的。始终没给我加工资,像我们驾驶员,一个安全奖你都没有,所以说我才不干了嘛。【录音止】

来自四川南充的蔡熙也辞掉了城里的工作。

【出录音】(蔡熙)搞10个小时以上,星期天什么都没有,人就跟机器一样的。我们那个车间,烧气焊,搞得乌烟瘴气,连排气扇都没有。【录音止】

【解 说】据浙江省社科院最新调查,最近5 年,在浙江的农民工,绝大部分年收入只有1万元多一点,并且大都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0小时。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他们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低廉的收入、狭小的蜗居;年年追薪年年欠;医疗和保障无处可寻;身份得不到认同,被看作边缘人……

来自河南商丘的祝令坤,谈起打工的遭遇,心有不平。

【出录音】(祝令坤)我们跟杭州市民,干的是一样的工种,户口不一样,工资要差很多的,这一点太不公平了。【录音止】

来自山东枣庄的农民工陈文强,在杭州打工5年,眼下,就面临这样的难题,他不得不考虑辞掉城里的工作。

【出录音】(陈文强)现在根本没有能力在这边落户嘛,工资只够你吃、喝,房子那么贵,连婚也结不起。将来小孩送回家去,当留守儿童喽,在杭州,没地方上学啊,就是有地方上,什么借读费啊、学费也出不起的。【录音止】

(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教授认为,“民工荒”的背后,萌发着农民工尊严和维权意识的觉醒,昭示了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结束。

【出录音】(杨建华)目前的用工荒、招工难,真正的慌,真正的难,还是我们农民工的社会权利荒,难就难在我们的农民工合理的相应的社会权利没有得到基本的保障。所以对这次用工荒,对我们相应的地方政府,相应的企业都是一个警醒。我们如何来善待农民工?【录音止】

【解 说】面对民工荒,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纷纷采取措施,“留人留心”。萧山翔盛集团为30多位回族员工开设专门的回族餐厅;浙江德圣龙窗帘有限公司年终给老员工发放中层奖;义乌市一帆日用品有限公司趁着春节假期,专门对员工宿舍进行改造和翻新,配备新的家电;诸暨东伟集团联系学校,为民工子女集体报名入学、入园。

在一些用工稳定的企业,工资稳步增长、配备夫妻房、开放娱乐室、帮民工解决子女入学等,已经成为企业“留人留心”的举措,成效明显。民工们过年回家,企业更是“迎来送往”。如果能够这般善待民工,何愁民工离弃企业而去?中国的社会经济变革与发展,必然伴随着大量农民走向大大小小的城市,这些年来,二代农民工越来越多地走进城市,他们跟肩挑手提蛇皮袋的父辈相比,文化程度更高、维权意识更强,找工作越来越挑剔,对报酬和生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

此外,这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很少愿意留在农村,更渴望融入城市,更加注重自身发展,更加渴望得到尊重。然而,想要成为“新城市人”的障碍实在是太多。一方面他们要面对僵化的户籍制度、城市高昂的房价和高生活成本,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接受自身缺乏必要的生产技能、缺少城市生活知识、在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事实。

“毋庸讳言,农民工不尽如人意的生存状态,是造成‘民工荒’的直接原因。现实表明,要缓解“民工荒”,企业和社会必须告别劳动力低成本,不断提升农民工生存质量,实行制度创新,让农民工沉淀下来,成为城市的主人。”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教授如是说。

【出录音】(杨建华)我们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而新型的城市化首先要化人。你要农民工真正跨进城市,应该降低门槛,提供制度安排,让他们愿意或者留在这个城市工作就业、生活,融入城市。如果真这样子,就不太会出现每年都会出现的招工难、用工荒。【录音止】

【解 说】“想要留得住人,留得久人,善待民工的同时,还要把重点放在民工身上,需要社会注重对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培养,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院院长陈诗达如是说。

【出录音】(陈诗达)从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角度出发,我们共同来推动农民工职业技能开发行动。通过几年下来,使他们无论在教育文化、技能方面有大的提高,很多农民工真正能够融入城市。【录音止】

(浙江之声《浙广早新闻》,2010年3月24日播出,采写记者:袁奇翔、王掌、甘洋。)

案例《善待民工才能够缓解民工荒》,从“用工荒”现象,提出问题:企业招不到人的原因何在呢?原本岗位上的农民工又去了哪里呢?接着,作者到诸暨、温州、杭州等地的企业、劳动力市场,采访了大量的农民工和企业负责人,通过同期声的表现形式,将采访素材作为评论的有力论据,提出分论点:“目前的用工荒、招工难,真正的慌,真正的难,还是我们农民工的社会权利荒,难就难在我们的农民工合理的相应的社会权利没有得到基本的保障。”为了解决分论点中出现的问题,作者接着采访了社会保障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最终的论点:“善待民工才能缓解民工荒。”“善待农民工”是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如何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发展和生存”这一新的社会问题作出的思考和回应,是对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出的挑战性建议,对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具有建设性的现实指导价值。

2.角度

角度,即看事物的出发点,又称作“视点”“观察点”等。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指同一新闻事件,站在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和审视,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结论。对于新闻的角度,我国著名记者艾丰认为:“新闻价值在事实内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床,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更准确、更鲜明地表现这些价值。……如果说美术摄影师的角度是为了追求美的价值,那么新闻角度的选择在于追求新闻价值。……新闻角度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成败。”[8]

对于新闻评论角度的评析,可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判断:评论的角度是否能够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或能够说明问题;评论角度是否对某方面工作有影响或有指导意义;评论视角是否适应受众心理,利于受众的接受。[9]譬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评论《何时才能不再“逢节必堵”?》就是一个角度新颖的评论节目,从大家习以为常的“交通拥堵”现象,挖掘出“逢节送礼”的社会问题,而且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有效地利用了广播的音效效果,增加了评论形式的趣味性和传播的有效性,得到受众的好评。

案例

《何时才能不再“逢节必堵”?》

(主持人)每逢佳节,各级部门总是三令五申出台“禁礼令”,禁止利用公款相互送礼、借节敛财。但是在今年的两节(中秋、国庆)前后,送礼风仍是大行其道,由此引起的各大城市道路拥堵随处可见。月饼成了“公关饼”,送礼经济淹没了城市的节日文化。如何破解“逢节必堵”的现象?来听中央台记者杨超的报道。

【出录音】(杨超)堵车,还是堵车,从中秋节前一个多星期开始,有人把不久前上映的电影《全城热恋》改成了“全城热堵”,来形容北京、上海以及各大城市出现的大堵车。广州、郑州、济南、西安,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这些城市都陷入了堵车的麻烦。北京的士司机张师傅对此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出录音】(张师傅)咱们北京吧,只要是逢节日,你像中秋节、十一、元旦、春节,头节十天左右都是车多,请客、吃饭,送礼!

(记者)节前外地车也特别多吗?

(张师傅)对,有的是上北京来购物的,有的就是送礼来的。

【解 说】在节前的17 号,北京拥堵路段多达140 条,打破历史纪录。 中秋节前广州的主干道几乎全堵了,郑州市区条条车龙不见首尾,市民不得不徒步赴约。难怪有人在拥堵中写下微博:

堵车无聊时蓦然回首,还能看见一个小时前路过的红绿灯。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战铠之纵横

    战铠之纵横

    什么?当将军,你看我这副吊儿郎当的模样能当将军吗?当星际猎人?我去,你竟然让老子像狗一样,闻着腥味漫天乱转的就只为哪一点可怜的赏金,信不信老子一拳打死你?当星际海盗?嗯!这貌似个不错的主意……咱们去抢商船,抢舰队,抢大官,抢美女……抢一切能抢和不能抢的,星际海盗!一个伟大而前途光明的职业!我是楚天,我是最伟大的星际海盗,我是最强的战者,我是……
  • 冷爱琴女

    冷爱琴女

    她,只是一个青楼琴女,却让他们迷恋。她像是一只狐狸,狡猾,带着致命的诱惑,让他们无法抗拒。但一件一件事之后,他们突然发现,原来,她也只是一个普通女孩......
  •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草原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草原

    本丛书是专为21世纪中国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素质教育图书。全系列精品图书涵盖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理知识,图文并茂的结构框架将引领广大的中国学生收获最权威系统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历史画卷,探索奥妙神秘的大干世界,收获无限精彩的智慧人生。 本书主要是有关世界著名草原的内容。草原的生态系统复杂,本书按草原的形态分10章介绍了世界上15个著名的草原。本书还详细介绍了生活在这些草原上的民族。
  •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本书介绍了一个足踏北斗天赐神勇的传奇英雄——太祖努尔哈赤。本书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艺术创作,在广阔深邃的时代背景上生动地描绘了这一伟大英雄及其相关的各种人物,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争图画、各具性情的人物图画、绘场绘色的风俗图画及柔情蜜意的感情图画。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斥着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从血染黄沙的征战搏杀,到春意躁动的闺中逸闻;从皇亲贵胄的权力斗争,到市井小民的野趣俗情;从女真部落的繁衍兴盛,到明廷的腐败没落,均有力透纸背的笔墨渲染,如果说朝代是证明历史兴衰的元素,那么一代皇帝的传奇人生则为元素的波澜起伏寄予了无穷的韵味。
  • 我不是你的良人

    我不是你的良人

    "他是我青春的金主,我是他牢笼里的金丝雀。一张冰冷的支票是我们给予彼此最初的位置。从女孩到女人,从躲避到追寻,许光北,你给我的是一场万劫不复,而我不是你的良人。"
  •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说话、社交、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引力就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一般,既能为我们所用,也能危害我们。改变一种坏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我们已经以原有的方式做事情很久了;养成一种好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容易,我们已经很难对经年累月养成的生存习性进行新的改进。但这或许就是我们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一次只需要我们根据自然法则去重复制造的机会。
  • 《潜元者》

    《潜元者》

    在这个不平静的世界上有着一群拥有超能力的人他们自称为:潜元者。他们形成了一股势力分为多派,他们像武侠小说里的帮派样残杀。将要统一他们的人:展銮清。。在此崛起.
  • 一世风华:惑妃倾天下

    一世风华:惑妃倾天下

    她是21世纪神偷,却穿越到这鸟不拉屎的架空世界,还被当成废柴,送到邻国给渣男当王妃。擦,姐这么尊贵的人也是一个种马王爷能肖想的?坐金椅上自称是她爹的老头要她去联姻?让那劳什子王爷哪凉快死哪儿去!拽地跟二百五一样的皇后带大批人马来追杀她?姐一根手指就解决你们!那个牛逼烘烘的公主带自家神兽来挑战她?自家焚天一声令下,天下幻兽尽俯首贴耳!欺她是废柴?我神魔同体吓死你。神魔混血违反天理?姐的魔主娘亲一掌拍死你。但是那冰山美男,能不能别老是向姐放电?姐受不起啊!还有那啥第一神兽无焰,这么傲娇真的好么?您老是神兽别装大爷啊我去!
  • 窃天传说

    窃天传说

    一个因一副无头美人图改变人生轨迹的平凡少年,一个拥有碧蓝眼珠身世离奇的美丽少女,一个天资千古难见的俗家弟子,究竟谁能够撼天动地,舞动这九天风云,成为真正的九天之王?
  • 穿越之替身郡主

    穿越之替身郡主

    庄晴的平生第一次飞机就遇上了失事,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历史上不曾出现的国家,成了一个不受重用的王爷的私生女,为逃替婚的命运,她以替婚为条件换来半年的自由。他是当今皇帝身边最红的王爷,冷酷、无情,府上所有的妻妾都是为了政治需要所娶,在他的眼中,女人就是一件可有可无的摆设品,她的出现吸引了他的所有注意,她的率,她的真,她的笑,成了他今生最想珍藏的东西。他是职业杀手,第一次失手遇到了她,她成了他今生唯一想保护的人,为她他愿与全天下为敌。他是天下第一医,温润如玉,她是他捡来的宝贝,也是第一个让他心动的女人。他是目空一切的太子,为了她,却甘愿放下一切的尊严,只为了守护她脸上那绝美的笑颜。谁会是她留下的理由,谁又是她今生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