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82000000001

第1章

问四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之园给饭孤独精舍。与大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人。及诸欲天子诸色天子诸遍净天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是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之众。围绕会聚而为说法。尔时文殊师利童子。须真天子。于会中坐。须真天子察众坐定。便从坐起整衣服。叉手长跪白佛言。愿欲有所问。惟佛分别解说其决。佛言善哉善哉天子。为世一切求最上义。乃以此念问多陀竭。所疑便说恣所欲问。须真天子踊跃欢喜即白佛言。世尊。何谓菩萨得不妄信而志大乘。何谓菩萨所作坚强得不怯弱。何谓菩萨得无能及最禑之福。何谓菩萨得知无所挂碍之行。何谓菩萨去离冥尘而得智慧。何谓菩萨入众勇辩得无恐惧。何谓菩萨得所闻义依而有护。何谓菩萨得依法奥超绝于俗。何谓菩萨得恭敬顺行佛世尊教。何谓菩萨得承法教导利一切。何谓菩萨得不可及神通之慧。何谓菩萨得魔现怪心不倾动。何谓菩萨得深远智而不可逮。何谓菩萨得不为俗法之所沾污。何谓菩萨得入深行殊胜无侣。何谓菩萨得知巧方便根为众说法。何谓菩萨得入脱门在生死中不与色欲会。何谓菩萨得奇特方便降伏贡高。何谓菩萨得因缘方便知诸所作。何谓菩萨得律方便离诸所见。何谓菩萨得善权方便长育一切。何谓菩萨得吉祥愿身意清净。何谓菩萨得忍辱力心无恚怒。何谓菩萨得波罗蜜度于彼岸。何谓菩萨得应所乏饶益一切。何谓菩萨得为一切世人所爱敬。何谓菩萨而得智黠为人所誉。何谓菩萨所行功德而不可尽。何谓菩萨坚其本要会得至佛。何谓菩萨常为豪尊揽持诸法而得自在。何谓菩萨诸所施造辄为作师。何谓菩萨总持众事无所不了。须真天子问已默然。佛言善哉善哉须真天子。所问甚深。多所过度于世人民。念持是事以问如来。起菩萨意济脱生死。谛听谛受。佛当为汝解说其义。踰于所问疾得是事。于是天子受教而听。佛告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不妄信而志大乘。何等为四。一者以善权方便入于智慧而不动转。二者以立大哀住无盖慈。三者以立法义所问能报。四者以立于道逮得神通晓知所有。是为四事。菩萨得不妄信而志大乘。佛尔时歌颂而言

坚住于权方便  已见慧智无底

普弘广行大哀  慈护人常得脱

得义法善方便  应所报无踬碍

神通达道化之  以得是无能坏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所作坚强得不怯弱。何等为四。一者精进不转。二者身所行净及净他人。三者其意纯淑得至于道。四者不厌惓于佛法而得成就。是为四事菩萨所作坚强得不怯弱。佛尔时歌颂曰

得坚住于精进  立中正无两际

常清净无垢浊  身意行口亦尔

所作为常纯淑  以是故乘佛义

于请益不厌惓  常思念于佛法

此四事法之上  是则为微妙持

若有坚住法者  便当得道行径

于内外皆已了  悉逮得道之节

在于此三处中  为法王今不久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法。得无能及最禑之福。何等为四事。一者以般若波罗蜜。广教授诸菩萨。二者未发道心者。而劝一切令发道意。三者常行三品愿一戒二智慧三平等。应是事者所作功德而无恚怒。四者心念于道而无懈怠。是为四事菩萨得无能及最禑之福。佛尔时歌颂言

用智慧度无极  教导于解黠者

便以等住于道  则恒以是道心

广劝勉于众人  皆使令发道意

于三品而不转  若有应于是者

便为合于道义  其一切诸所作

是功德遂当办  稍得依近于道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知无所挂碍之行。何等为四。一者有所作常以慧。不为顽佷自用。二者知一切法因缘所属。离于吾我而无嗔怒。三者以空法摄护一切。四者远离爱欲晓了六情。是为四事菩萨得无所挂碍之行。佛尔时歌颂言

所作常以慧  不佷不自从

信用律方便  所见而不受

是法为以空  终不舍离人

行过诸所欲  内外为已净

如是最上法  四事之所立

便得智无碍  慧度于无极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去离冥尘而得智慧。何等为四。一者所闻不厌足。二者应人所欲。而为说法心无所冀。三者一切所作如幻。于诸法界慧无所坏。四者一时发道意。超入法城。是为四事菩萨去离冥尘而得智慧。佛尔时歌颂言

常求深学  闻不厌足  审观法义

应所欲教  已得总持  自以意说

不复从人  有所启受  所作若梦

及野马幻  视一切法  痴分如是

其所修设  而不坏法  一发净意

便弃苦痛  如是法品  甚为殊杰

是经尊特  常当亲近  去离冥尘

而得慧明  游于三世  譬如日光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入诸勇辩得不恐惧。何等为四。一者得陀邻尼念持不忘。二者语能报诸所问。皆断其狐疑。三者以大哀。教授一切使入空。四者所作离于魔事。便得神通之智。是为四事菩萨入众勇辩得不恐惧。佛尔时歌颂言

已得于总持  所闻而不忘

语报坚诸问  皆断众狐疑

大哀广教授  一切无所有

神通为已达  魔欲不能制

如是四事法  则为应菩萨

于是无恐畏  在众住不惧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所闻义依而有护。何等为四。一者诸所闻者皆悉持之。于所闻无所闻。亦无力亦无持亦无所至。二者诸所音声非是正行。皆远离之诸法皆解脱等。若如称义议如响。三者若闻他方有深经。轻身往求。四者已入寂静义。而无有愦闹。是为四事菩萨得所闻义依而有护。佛尔时歌颂言

虽欲多闻法  不听采其义

无闻亦无力  因义是其要

三界诸音声  皆非正道行

响等譬如称  知义亦如是

于是得闻听  观受奉其义

无使身自行  彼说闻欢喜

其义最第一  法寂无愦义

用是深法行  禀承敬其义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依法隩超绝于俗。何等为四。一者聚会众人。而为说法。二者于大众中。为现无常事。三者劝大祠祀者。使为觉愿。四者常欲舍诸所有止空闲处。是为四事菩萨得依法隩超绝于俗。佛尔时歌颂言

在于大城  常处其中  因其黠慧

而为说法  住身大会  建立众人

淫放逸中  为现无常  会于大祠

彼我等佐  因祠劝助  用已觉故

与无有俱  常念舍离  心常愿求

处在空闲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恭敬顺行佛世尊教。何等为四。一者心常在道。究竟不离。二者所闻受持。念未曾忘。三者所许如言。有求不逆。四者习于空无。入一切法。是为四事得菩萨恭敬顺行佛世尊教。佛尔时歌颂言

身更诸苦痛  道意终不转

得闻入法要  是则大导师

心口有所许  身行亦如言

习诸空无慧  入众智黠法

奉行如法教  得离淫怒痴

不懈不中止  无恚亦无懊

十方称名誉  歌叹其功德

若应顺此教  法慧无过者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承法教道利一切。何等为四。一者受空身住。能为众会广说大法。二者已自调心去离淫欲而得泥曰。复令会者调心止欲说泥洹法。三者自身所作满足至道。复令一切立摩诃衍。四者自身求法已畅众妙。复教于人令求索法。是为四事菩萨得承法教导利一切。佛尔时歌颂曰

教授于人  令受空要  调心止欲

得住泥曰  有德至尊  及大神足

以法布施  示人觉乘  所为已具

至于道心  于众立人  使至大乘

常求于法  便合义力  为众说法

亦不增减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不可及神通之慧。何等为四。一者日日修梵四净之行。二者常止宿于空闲之处。三者深入于法忍。四者身心而等慧。是为四事菩萨得不可及神通之慧。佛尔时歌颂言

日修梵行  以自兴立  常乐空闲

处于清净  已入深法  便至于道

身心平等  自致得慧  已合如是

于行如等  于五神通  为已得达

飞到十方  住诸佛前  多所育养

于一切人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魔现怪心不倾动。何等为四。一者住四禅者皆令入空。二者常以大哀不舍一切。三者供施三宝精进不绝常不厌足。四者以沤和拘舍罗故。六波罗蜜而得坚住。是为四事菩萨得魔现怪心不倾动。佛尔时歌颂言

空无思想住  建立道四禅

常以无极哀  令众安入义

其于法宝贯  不截亦不断

应诸度无极  则是权所引

意尊无能坏  坚住而不动

一切诸四魔  皆悉为之伏

遍见众庶人  在魔罗网中

示于泥洹道  皆令发是乘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深远智而不可逮。何等为四。一者常思惟入深法。二者非义之事常悉舍离。三者常忧念一切便得合法议。四者能调刚强开解愚冥得佛无碍智。是为四事菩萨得深远智而不可逮。佛尔时歌颂言

意常思惟  入于空法  放舍非义

常合正义  已入是念  忧劳一切

得深远智  则意之最  得调刚强

开伏曚冥  令发起意  立摩诃衍

神通之智  皆为已办  得智深远

不可逮觉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不为俗法之所沾污。何等为四。一者若得利若乐若有名若叹誉不以喜悦。二者若无利若苦若无名若谤毁亦不以忧。三者依受五阴护养一切。四者若得受阴者示现空聚处。是为四事菩萨得不为俗法之所沾污。佛尔时歌颂言

若有利及名誉  便已得一切乐

有如是称叹者  心亦不以为喜

若无利无名苦  有智者不以忧

如莲华无沾污  于世行亦如是

若受阴用是义  以将护养一切

已能灭尽诸阴  计念之若如幻

于世行随其法  不为俗所沾污

令一切得乐义  以戒德为涂香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入深行殊胜无侣。何等为四。一者是身亦无人。二者是人亦非人。三者诸法皆静寞。四者慧无所著。是为四事菩萨得入深行殊胜无侣。佛尔时歌颂言

是身亦非身  是人亦非人

法静亦如是  慧亦无欲着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知巧便根为众说法。何等为四。一者便得神通。二者其慧无所挂碍。三者得辩才之智。四者本愿已净。是为四事菩萨得知巧便根为众说法。佛尔时歌颂言

神通已为达  其慧无挂碍

辩智常如此  本愿毕清净

已知见人根  如应为说法

听者辄闻受  不疑怪泥洹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入脱门在生死中不与色欲会。何等为四。一者得住于空聚若见系囚便度脱之。二者得立无想诸着行者皆度脱之。三者逮得无愿安和定隐将育一切。四者得沤和拘舍罗以智慧示现诸法。是为四事菩萨得入脱门在生死中不与色欲会。佛尔时歌颂言

已得空于聚  系囚即解脱

已立于无想  度诸想着行

已得于无愿  安详和定隐

随众所生处  将育于一切

权慧开化人  则住度脱门

具足以时入  不止无色界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奇特方便降伏贡高。何等为四。一者普视悉见知诸法界。二者了生死本以法度脱之。三者悉知身欲本。四者习于泥洹不疑诸法。是为四事菩萨得奇特方便降伏贡高。佛尔时歌颂言

普察悉见知  一切诸法界

终无偏恨心  所视悉平等

至于身之本  处欲而自在

已知殊特便  以权应而说

一切无所习  诸法皆灭度

不生无所趣  所有为都尽

不慢不自大  降伏诸贡高

一切以巧智  皆使入泥洹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因缘方便知诸所作。何等为四。一者布施得豪富因此便致是。二者持戒得生天因此便致是。三者博学成大智因此便致是。四者止观离生死因此便致是。是为四事菩萨得因缘方便知诸所作。佛尔时歌颂言

布施得豪富  缘是则果报

持戒生天上  缘是则果报

博闻慧无欲  缘是则果报

道观无识着  缘是则果报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律方便离诸所见。何等为四。一者在有常中心得无著。二者在无常中意不有异。三者见诸起者及生死本。乃从十二因缘合会生。其已见知不作是事。四者视诸起灭及生死灭。乃从十二因缘离散灭。其已见知处于三界不作灭事。是为四事菩萨得律方便离诸所见。佛尔时歌颂言

见计有常者  为示无常事

在于无常中  为现中正法

若为一切人  广说因缘意

其闻十二事  心普得清净

一切诸十方  世尊所可说

痴为生死本  上下从是起

诸可所起者  亦终不复灭

因缘皆已尽  不与十二会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善权方便长育一切。何等为四。一者一切人是我所皆为示现其道。二者所作功德而不厌足。三者住于生死无求泥洹无。四者随诸所乐而入度脱之。以权行不为爱欲所污。是为四事菩萨得善权方便长育一切。佛尔时歌颂言

坚于一切人  使住于道觉

诸所作功德  不念欲中止

在于生死中  而为求灭度

如其所好乐  因是而济脱

心意常当念  亲近于是法

善权方便故  都以晓了知

恒志在养护  无数诸人民

揽持一切智  皆使疾逮得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吉祥愿身意清净。何等为四。一者无悭贪。二者施不择时与。三者坚于戒。四者身意所作常愿于道。是为四事菩萨得吉祥愿身意清净。佛尔时歌颂言

心质朴不悭  持戒净无瑕

坚住而不动  譬如须弥山

身意之所作  常愿于觉乘

今得吉祥应  如是得不久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忍辱力心无恚怒。何等为四。一者待遇一切人如父母爱其子。亦如自身无异。二者若得苦痛挝捶割剥。计无有身而不愁忧。三者已得解空离诸所见。四者身所行恶常自责悔。他人所作见而不证。是为四事菩萨得忍辱力心无恚怒。佛尔时歌颂言

视一切如身  若父母爱子

常持大慈意  照育诸人民

若有起恨心  则觉随而灭

已解了于空  能为第一忍

若身有短恶  常深自责悔

及见他瑕秽  终不证其阙

一切诸人民  吾当尽度脱

在于夜梦中  未曾起恚心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波罗蜜度于彼岸。何等为四。一者所作福无央数。二者所作慧无有限。三者以一波罗蜜满诸度无极。四者发意作功德不求余但愿一切智。是为四事菩萨得波罗蜜度于彼岸。佛尔时歌颂言

所作福无厌足  如众流归于海

修智慧无限量  已得住于佛乘

则持一度无极  满足诸波罗蜜

凡发意所作为  常愿求于正道

已得度于彼岸  诸度无极亦尔

则便入泥洹城  如是得不为难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应所乏饶益一切。何等为四。一者有无尽宝藏。二者有无穷法教。三者神通为已达。四者心平等譬如地。是为四事菩萨得应所乏饶益一切。佛尔时歌颂言

其福藏无有尽  法教化亦无穷

神通智达无碍  心平等其若地

如是法难称量  已于道而得住

如是者多饶益  便疾得至于佛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得为一切世人所敬。何等为四。一者行四梵行。二者行四恩救摄一切。三者有四谛慧。四者得四无所挂碍一义二法三次第均四报答。是为四事菩萨得为一切世人所敬。佛尔时歌颂言

如梵住行四净  常乐施于四恩

已得有四谛慧  用供养一切人

因是恩已得度  应教授而说法

以恩行合会人  用是故见敬爱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而得智黠为人所誉。何等为四。一者多闻具足不犯于戒得无所疑。二者已得乐止安而无害。三者已得寂寞诸根便定。四者自身已得安隐而无所贪所作不自侵悉逮见知。是为四事菩萨而得智黠为人所誉。佛尔时歌颂言

闻已具便受持  以自戒度彼岸

如是者无所疑  得乐止安隐处

已止宿在空闲  则诸根用寂定

身已安无所贪  悉逮见诸自侵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所作功德而不可尽。何等为四。一者已信得丰饶。二者已精进得丰饶。三者以大哀得丰饶。四者所作功德但愿大乘。是为四事菩萨所作功德而不可尽。佛尔时歌颂言

已信得坚住  无能动摇者

常修精进行  从是得大力

无尽之大慈  及与无极哀

常为一切人  行于广大道

以如是之故  得无尽功德

稍稍复增益  遂至不可量

如月盛满时  净好无瑕秽

常在众星中  其明无能蔽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坚其本要会得至佛。何等为四。一者如口所言身意不异。二者已受持要。三者心已安隐得住于道。四者意得坚强若如金刚。是为四事菩萨坚其本要会得至佛。佛尔时歌颂言

口之所言  所作亦尔  若已敬爱

奉持正要  为已安住  于此道意

其身坚强  譬若金刚  如是则为

四事法行  智黠之人  常修是事

意不犹预  为已得定  已坚其要

会得至佛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常为豪尊揽持诸法而得自在。何等为四。一者得于智力而无欲力。二者得黠慧力离诸痴冥。三者心得自在不随魔教。四者为得总持随人所乐而为说法。是为四事菩萨常为豪尊揽持诸法而得自在。佛尔时歌颂言

已智力得勇慧  为不随爱欲力

黠慧力消痴冥  已度脱诸所见

心已尊魔皆伏  得总持应问答

教授众不自侵  已是故疾得尊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诸所施造辄为作师。何等为四。一者不嗔恚。二者常恭敬于人。三者不淫泆。四者意纯淑。是为四事菩萨诸所施造辄为作师。佛尔时歌颂言

心念无淫恚  常住于恭敬

纯淑得至道  为师敷要慧

造匠众方便  于世世之上

世人咸归仰  一切头面礼

复次天子。菩萨有四事行。总持众事无所不了。何等为四。一者已通于智。于智中游无所不过。二者所说十方诸佛皆闻其音佛寻报赞。三者皆已离诸无功德法。四者皆已得诸功德正法即便逮得世雄印。是为四事菩萨总持众事无所不了。佛尔时歌颂言

神通为已达  飞行净众尘

其智甚广大  普等如虚空

一切诸如来  皆见闻其音

报答悉满足  其音无缺减

诸非功德业  为已悉远离

爱庆得吉祥  立诸功德本

已住如此者  为能光是法

于是功德中  皆无自侵者

佛说此四事章句言时。万二千人发无上正真道意。五千菩萨得无所从生法忍。尔时三千大千刹土六反震动。其大光明无所不照

此经。第十九幅末二行。人发无上正真道意之下。五千菩萨之上。丹本有为转法轮甘教慈教。乃至于泥越行永不泥越等。凡三十八行。宋本可五十行经。详其文相。首尾疣赘。皆不稳当。捡之即是下文。宋本第三卷丹本下卷。分别品第八之末文耳。丹本重安于此。错矣。故不添之。请详其致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超级猛兽兵

    超级猛兽兵

    超级猛兽兵,人性在贪婪中泯灭,兽性在血肉中回归。吃人不吐骨头,说的不是兽,而是人!他是食人魔与沃尔夫狼族的混血儿,有着一双无比锋利的利爪,有着一身悍力,带着血仇,走出了十万大山,走进了人世。精灵,矮人,巨人,牧树人,美人鱼,人类,比蒙都在这场血与肉的搏杀中登场,一个个种族被毁灭,女人变成了卑贱的妓女,男人变成了奴隶,受人奴役。带着血仇,从一次次的搏杀中,他找回了自己。淫荡的狐女,妖媚的猫女,被拐卖精灵少女,有着绝妙口技的美人鱼一一上场,在男人的世界里,女人是激情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您是否感觉到兽血已经沸腾,那么请看诸葛笑话08巨献《超级猛兽兵》同样的魔兽世界,不一样的征战旅程。
  • 独宠野蛮娇妻

    独宠野蛮娇妻

    重生后的莫小白就想努力赚钱然后过着逍遥自在的小日子,结果一时激动见义勇为一把。自此以后逍遥自在的小日子就一去不复返喽!莫小白:我不就是没把握好救你的角度,角度有点偏差,结果把你弄河里去了嘛!达奚:你那角度是有点偏差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2011年3月1日,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通过微博,让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那些因为上学路远无法回家吃饭,必须忍受饥饿的孩子,并大声疾呼:孩子们需要一份“免费午餐”!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孩子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看似普通的献爱心活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还有一颗颗炙热的心,和对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国家的呵护之情。所以,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翻开本书,见证您的一份爱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免于饥饿,快乐成长。
  • DNF之绝世王者

    DNF之绝世王者

    来自于异乡的维尔,梦想成为最强格斗士的少年!
  • 妃常可爱:舞林萌主降魔计

    妃常可爱:舞林萌主降魔计

    明明心狠手辣、杀伐果断,却顶着一张可爱的娃娃脸骗神骗鬼。有人骂她“卑鄙”她问:“baby?你是在夸人家像婴儿一样粉嫩么?”有人骂她“无耻”她回:"胡说,本王妃可是有一口洁白的小牙,不信你看!"无耻、腹黑的她,被命中注定的煞星,以强大的念力召回古朝。而等待着她的,又是什么?
  • 白发绝殇

    白发绝殇

    永辉年间.一个姓姚的孤老婆子在京城郊外蓬柳湖边的竹屋里发现一具手握玉骨折扇的红衣女人吊死在里面,看其可怜,邃将其葬再蓬柳湖畔.八个月后,蓬柳湖畔的百姓夜夜听到婴儿的凄厉啼哭,后有一个百姓在追逐一只黑猫的时候发现,原来婴儿的苦声来自于湖畔孤坟,将其掘开,看见一个女婴躺在红衣腐骨旁边,有黑猫喂养,肤白如雪,双瞳漆黑,绿光隐隐...都道是棺材仔现世,必祸乱人间,于是百姓在野林之中修建镇妖冢,将女婴镇压,以避祸端!她叫乌瞳,出生于一个死人的腹中,被黑猫抚养,集世间一切大悲于一身的绝美女子.她是一个被人背弃,遗弃,放弃,厌弃的棺材仔,婴儿时便被镇压于镇妖冢只下,任其生死.黑暗里,惑第一个与她说话的人,他问她的名字,她便记下,决定一生.十年后,她去找他,为他打下天下,替他除了篡位哥哥,报杀父弑母之仇,为他放弃自己的原则坚守,为他留下忍受皇后的阴谋,忍受丞相的诡计,.忍受着所有委屈.毫无怨言的为他平乱安国.只是,他!---惑!他的爱却越来越缥缈.他说不得以,所以背弃了她是唯一的誓言.他有了皇后,有了妃嫔,有了子嗣.而她,依然什么也不是,臣不臣,妃不妃.他说他不爱江山,可是,终究,他还是为了江山,放弃了...身边一个愿意为她死的人她拒绝,一心为他,只是到最后.他还是让她悲哀到绝望,绝望到瞬间白了满头青丝.身世的迷离,父亲是谁?母亲是谁?为什么她会这样荒凉?被亲人憎恨谋害的感觉,被爱人抛弃背叛的感觉,被世人背弃恐慌的感觉,本来孤独,不孤独了,代替的却是更彻骨的不救之殇.一个背叛的产物,终究获得背叛...她有她的决绝,该来的总会来,该做的也一定要做,已经爱的,却该怎么收回...殇,来自灵魂的不救之伤,一个永生永世无法愈合的伤,痛将伴随......
  • 异界魂战天下

    异界魂战天下

    亲爱的各位读者朋友们,我的书的最新章节已经迁移到腾讯原创文学网站上了,阅读本书最新的章节内容,鼠标猛击访问:http://dushu.qq.com/混沌时期,魂斗大陆只有各种异兽,后来的人类或多或少继承了异兽的血脉,能够引导自身远古血脉的人,被世人称为魂战师,而猎杀异兽,让其灵魂成为自身战斗工具的人,则称为猎魂师。一个普通的大学生重生在这个以魂师为最高职业的魂斗大陆,作为炎黄子孙,他引导出来的远古血脉竟然是中华神龙,看他如何在魂斗大陆翻云覆雨。本书群号:91996007,欢迎大家进来吹牛讨论。友情推荐:《星铠武装》,绝对好书。
  • 凤舞倾城:特工王妃很嚣张

    凤舞倾城:特工王妃很嚣张

    王爷?王妃?什么状况?!难道是在拍戏?古装?A片?喂喂喂,那谁,你要不要这么卖力啊?床都要被摇散架了!还有那谁谁谁,你别叫得这么难听好不好啊?!真是无语!穿越就算了,还要这么狗血的洞房花烛……洞房花烛也算了,偏偏“老公”还在婚床上与别的女人XO……是可忍,孰不可忍!老虎不发飙,你当我是小母猫?闹你个鸡犬不宁,闹你个天翻地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伴随着死亡的游戏

    伴随着死亡的游戏

    接二连三的死亡,闹得人心惶惶。下一次,是谁out?是他?是她?还是他?我们都无从而知。欢迎来到,死亡游戏!
  • 我是仙侠世界的树木

    我是仙侠世界的树木

    江飞白无意中穿越到仙侠世界成为了一棵树,开始了他的寻仙成道之旅。别看只是一棵树,这可是上古建木遗种,成长潜力不可估量,谁用谁知道!ps:求下点击,收藏,推荐,打赏!码字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