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80500000006

第6章

三得人者。欲色二界有情之内。若其天眼。欲界六天及以三洲除北拘卢得四静虑根本定者能起天眼。以许得通故。二乘有慧眼。照生空理故。虽亦得法眼以小劣故不说彼成。菩萨有法眼。以有种智故。能缘一切故。佛有佛眼。相显可知。又成后后必得前前。胜得兼劣。劣不成后故。成前前不必定能成于后后故。智度论云。天有天眼。二乘有慧眼。菩萨有法眼

问。若佛有法眼即得名佛眼。菩萨有法眼应名菩萨眼

答。佛眼唯佛有。从佛以立名。法不唯菩萨。从境名法眼。余者准知

问。法不唯菩萨不名菩萨眼。天眼不唯天何得名天眼。又天眼不唯天而得名天眼。肉眼不唯人应得名人眼

答。肉通余趣报。不名唯人眼。天唯属彼法。是故名天眼

问。法通于佛有不名菩萨眼。天通诸众成何独唯天眼

答。佛等亦天号通故名天眼。人虽起彼天属天名天眼。又名字假立何假苦求。设作多通终还有难。且各据义以立其名

四废立者。何故唯立五眼不增减耶

答。一切诸法略有二种。一色法。二非色法。色法之中有其二种。一显现近色。二隐覆远色。知显近色故立肉眼。知隐远色故立天眼。或色根中定散果别。散业果眼立为内眼。定所起眼立为天眼。胜劣不同故分二种。故无著论云。谓法果修果此为五眼。粗境界故是初色摄。非色法中有理事境。为了理境立其慧眼。为了事境立其法眼。又虽一智本后智殊故立为二。故无著论第一义谛摄世谛摄。又以果对因总立佛眼。故智论之前之四眼若至佛果总名佛眼。或据得人分五种。思准可悉

废立虽尔云何次第

答。以其劣胜引生次第。于色之中肉眼最劣。唯见显露。天眼次胜。通见隐显故次肉说。于非色中由了真谛俗智不例。又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故慧先法后。前因后果故次佛眼。故无著论云。此为五眼。粗境界故是初色。据第一义智力故世智不颠倒转。是故第一义摄在先

五相摄者。准瑜伽论说。眼有三。华严经中眼有十。列名相摄。皆如疏辨。若瑜伽第三立一至十一与此相摄。恐繁不述欲广之者可寻彼文

问。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者。菩萨二疑中今除何者

答。二俱除。他知自得作佛。亦不疑他不得作佛。何以得知。答唯论释喻。第三为破一向求大乘执无二乘故说两喻

问。菩萨除知得作佛何无授记

答。声闻久来学小。虽信自得作佛恐未决定。令得决定之心故与记别。菩萨先不学小。但恐彼退闻说一乘知无别小。即住大决定故不假记。又亦与记别

前云无一不成佛。即总与记何不别记

答。以略故宜闻异故

问。既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为自知当作佛为不知耶。若自知者千二百人应同鹙子一时与记。何故说化城已方生解心始与授记

答。有二解。一云知得但未趣向。以乐少故。闻说化城方解舍小。始与授记。二云未知但是佛说彼当作佛。闻第三周方始领悟

问。何故菩萨闻即疑除知得作佛。千二百人自未能知。但是佛说

答。利钝异故。鹙子利根一闻尚解。菩萨更胜故即疑除。千二百钝根故未能解

问。准分别功德品云。若闻寿量一品功德于无一菩提退者。无有是处。舍利弗等过去曾闻妙法华经。如大通会等。何故并退

答。二解。一云究竟退者终无是处。设退还发故。二云据利胜者。或据领悟者。说九净者。显扬第三云。一尸罗净。善住尸罗。乃至于小罗中见大怖畏受学学处。二心净。依戒净故住四静虑。三见净。依心净故得漏尽智。现观诸谛。四度疑净。依见净故于佛法僧无惑无疑。五道非道智见净。依度疑净故得妙智见。知佛所说道能出离外道所说不能尽苦。六行智见净。依道非道智见净亦得净妙智见智。出离道有上中下。谓苦迟通行所摄等。七行断智见净者。依行智见净得妙智。谓我应断下中之行及为发起上妙圣行。八无余寂灭净。依行断智见净证得无余。诸漏永尽。九国土净。谓诸佛共有无上功德器。示现能不可思议国土庄严。极净佛思。极净菩萨思。及思眷属

问。火宅譬喻舍利弗请为千二百人即皆无学。何故论释云为有学具足烦恼性众生

答。有二解。一云谈本说权本为凡夫。今以喻显故言为具足烦恼性。即谈昔意故不相违。二云准声闻请。正为无学傍备有学。据傍云凡夫。无学文显。论略不释。不尔。此经宗明一乘。如何药草品云令知乘异。说种种乘故。约内有学声闻令趣于大。文显可知。故具不引

问。羊鹿车体正取何法

答。准疏家释。取二乘无学解脱道后世间定心虚指。此为种智之车。引子令出此世间心。实不能了一切法故出门不得。可须臾修义言索车。故论云第一人者与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令其游戏。后令入大涅槃故

若尔云何下合喻云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等而自娱乐

答。彼是此乘庄严具故。又无漏身中所有诸法亦名无漏

若尔牛车亦应如是

答。彼究竟故。是实德故。此虚指故。非究竟故

若尔有漏岂名出宅

答。出分段故名为出宅。又释即指无学果位所得无漏生智为羊鹿车。下言自在无系无所依求无漏根等故

若尔如何出门索车以得知故

答。以指此智假为种智。此不能了一切法故。当更修故。义云索车

若尔如何名为世间

答。缘俗俗事故。以劣智故名为世间。若尔对车说城应取真理。云何论云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涅槃既取禅三昧城。菩提何故取后世间智。又复二乘无漏后得不能起通了知诸法。何名令戏故前说善

问。门外索车为三乘人。并悉索车为唯二乘

答。有二解。一云通三乘索。文无简故。旧德说故说诸子故。二云唯二乘索非菩萨。何以故。宅喻分段。得出分段名为出宅。二乘出宅得无学果。菩萨出宅在于初地。二乘无学未得种智当能修学名为索车。初地已上得种智车故不须索。若以修学即名索车。十地皆修故。恒常索。若尔即应菩萨无不上车何得说言者乘车游戏。又论云为令入不退地示与无量智业。初地已上即得智业。虽知修学经不云索说游戏故。二乘出宅未得种智。未至初地可能修学义名索车。又论云其第一人与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令其游戏。后令入大涅槃城。以与人天世善。未得其真可须言索。菩萨不指羊鹿。初地已上得真。所以菩萨不索。或有说云。初机虚指故车须索。或云宅内闻三。门外见一。不知谁知一。是故须索等皆非实说

问。既菩萨不索车得名出宅坐不

答。称出宅坐。但约二乘学究竟故。离障尽故。心止息故。建立果故。菩萨之人学未究竟故。未离障尽故。不建立果故。心不息故。不得说云露地而坐。若虽分别名露地坐。前三果人亦应如是。若谓有学亦名出坐。云何下合喻中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崄道得涅槃乐。又释菩萨亦得称坐。虽不止息及以不制果。然以智安处亦得名坐。能伏惑故出分段故名出三界。露地无妨。若尔三果亦应如是许亦无失。取舍任意

问。三车门外出此车体有多不同。古解即是涅槃。今说即取后得正智。取涅槃而为车体。经论明文。经合云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论云后入涅槃故取后智而为三车。复何文据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

    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霎移魂变古今

    一霎移魂变古今

    不相信世间有鬼有神的唯物主义者,因为神的错误,被迫两次死亡,不得已离开了原来的时空,变身豪门世家之女,这一世,她只希望做个平凡人,能够平平安安过到老,不要莫名其妙再死第三次。可是一个死过两次的人,能够平凡得了吗?显赫家庭里一个不受宠的小姐,能够一生平安吗?人生多变,世事难料,她先后邂逅了朗眉星目的束连成,面如冠玉的束潇然,才貌非凡的端木偁,狡诈莫测的束成孝......他们无一不是身世显赫,有人若即若离,有人当堂拒婚,有人温柔守护,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谁才是能够真心相托的良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别让管理再蒙人

    别让管理再蒙人

    本书介绍了企业新型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阐明了作为管理者必备的决策权、领导权等,是一本融知识、智慧、管理艺术与经营艺术与一体的书。
  • 隐婚密爱:萌妻乖乖让我宠

    隐婚密爱:萌妻乖乖让我宠

    她惹了一只超级帅的禽兽,白天是英明神武的少将,夜里化身不知餍足的狼。苏陌扶着腰坐起来:这日子没法儿过了,我要离婚。男人眯起邪魅的眼睛:还有力气?再做......我靠,是谁说他不近女色的?为何......唔......羞愤,不能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者的进化之旅

    王者的进化之旅

    记者:“如果你得到了异能,会怎么办?”天佑:“装比、把妹、打富二代、称霸地球、冠绝宇宙……”记者:“……”嗯,这奇实,就是一个装比、把妹、打富二代的故事……
  • 爱吟草

    爱吟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世之盲女的小伙伴

    末世之盲女的小伙伴

    叶菲凡十岁因车祸失明,被家人丢到老人小区安养,陪伴她到末日的是她养的一群忠心的宠物。叶菲凡本以为自己死定了,却不知怎么自家的毛孩子越来越聪明,竟硬是让她在末日中存活下来。变异狗、变异猫、变异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大家看到她都要闪得远远的呢?
  • 古族皇后

    古族皇后

    她,聪明灵慧,文武全才。身处谷中,悠闲度日,本无需涉入皇室争斗。却在机缘巧合下,谨守族规,出谷涉尘。他,野心勃勃,深沉而内敛。与她几翻暗斗中,渐生情愫。无奈佳人芳心早有所托,因此情深而生恨。他,潇洒飘逸,谋略过人。与她情深意厚,却为宿命所累,终其一生无缘私守。
  • 转世三国.A

    转世三国.A

    一个人在死后经过百年便又能重生,即使性格,性别,形象有所不同,不过即使这样他们也拥有着同一个身份,那就是转世者,他们拥有特殊能力,不过……在三国的战场上,谁又能独占鳌头呢?
  •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