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77000000010

第10章

答。毗昙以色为体。成论非色非心为体。譬喻僧祇明离思无报因离受无报果。故以心为戒体。今明大乘适缘所宜无有定执。若有定执即成诤论趣向阐提。或见菩萨下此明忍度。持戒即自不造恶。忍行忍他打骂。忍有三种。一他不饶益忍。二安受苦忍。三法思惟忍。今云独处闲静。远离五欲抑制六情。是安受苦忍及法思惟忍也。又见菩萨下颂精进行。精进有三。一弘誓精进。出生大愿故。二集善精进。自修诸善故。三利益众生精进。度众生故。今是前二精进也。又见离欲下两行颂于禅定行。禅有三种。一现法乐禅。内心寂静故。二出生功德禅。生四等五通故。三利益众生禅。度众生故。今文未明度于众生。但是前二禅也。初偈明修禅得果。次偈明动静不二。小乘但明修四禅方能发通。大乘明一切禅定皆能发通。经或云菩萨得于五通或得六通。凡有二义。言得五者。一始行菩萨但得五通。二法身菩萨得于六通。又菩萨烦恼已尽。形凡夫未已尽故言得六。余有习气。比佛未尽故言得五通。次偈明动静不二者。即静能动故。心安禅定运身合掌口赞法王。故净名云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也。秦人有识梵书者云。外国名安禅此翻为合掌。故此彼双举。乃属慧行所收非禅门摄也。今谓不必尔。若此彼双说。即文成烦重。假令欲成偈者。正应云恭敬合掌耳。不应一事两陈也。复见菩萨下第六颂于慧行。慧有三种。初第一义慧。次知五明世谛慧。三度众生慧。今文意乃应具明于三而未辨度物。又见佛子下第二明三业利益行。有人言。犹属波若度摄。但前明上问诸佛。今辨下利众生。六度之中广其初后略其中间也。有人言。前明波若竟。今辨方便波罗蜜。何以知之。如大品发趣品云。第七地名等定慧地。第七地即属方便。今文定慧具足。即是定慧平等。故知属方便也。今依前说。谓三业利益行。即颂上种种相貌。以身口外彰为相。意业内亦显为貌。初有两偈明圣说法。即口业利益物。次有一偈明圣默然。即是意业利益物。次有一偈处林放光。身业拔济。又此三业利三品人。初利菩萨谓上品。次益天龙谓中品。后济地狱谓下品。又初二大慈与乐。后一大悲拔苦。又初二上利人天。后一下济恶趣。定慧具足者。寂照圆满。即内具说法之德。以无量喻者。内既寂照圆满。外有无碍辨才。欣乐说法教诸菩萨者。欣已所得乐益同行也。破魔兵众而击法鼓者。上利益正人。今破于邪众。魔谓四魔。兵众即是十军也。菩萨说法令人得道。破烦恼魔得法身故破于阴魔。得道及法身二事故破死魔。得不动三昧故破天魔。十军者。欲心是初军。乃至自高蔑人为十。以教为桴。以理为鼓。以言宣之为击。又见佛子未尝睡眠下。第三明六度无方行。颂上种种信解。言无方者凡有二义。一者适缘所宜前后无定。二者根性非一自行不同故也。明六度即六。初有一行明精进行。精进是众德之本。菩萨闻此之事故发始即行也。成实论云身心昏重曰睡。摄心离觉名眠。毗昙云别有睡眠数。睡着前境为睡。身心昏昧略缘境界曰眠。大乘以一切住着昏闇皆名睡眠。菩萨心无染著名未尝睡眠。不动而游行故曰经行也。念念常习无生正观故名精进也

问。上辨精进与今何异

答。上明勤策今辨离过。上明静坐今说经行。又见具戒下第二明戒行。精进遍策众行。戒为万德之基。此中防凡夫二乘及有所得恶故名为戒。持于性重故言具戒。不犯讥嫌称威仪无阙。于戒有三。一清净义如珠。二圆正无阙故如珠。三戒可宝重故如珠

问。上明戒度与此何异

答。上明难舍能舍故舍居家。今明难持能持威仪无阙。又出家为始持戒为终。又上别据国王。今遍通一切。又见佛子住忍辱力下第三明忍度。此中明菩萨忍辱者。以见有众生为可耻辱。知众生毕竟无生名为无生忍。法忍亦尔。阿含经云有六种力。小儿以啼为力。欲有所索要必先啼。女人以嗔为力。欲有所索要必前嗔。国王以憍豪为力。罗汉以精进为力。诸佛以大悲为力。比丘以忍辱为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者。蜜破小也。以保执小乘自谓究竟名增上慢。马鞭木名之为捶

问。上忍与今何异

答。上明抑制内情谓安苦忍。今明外缘不动谓他不饶益忍。上别据比丘。今遍通道俗。上栖止林泉。今通住山邑。又见菩萨下次明禅度。离诸戏笑者离散乱缘也。及痴眷属者众生未可度也。此二句明身离也。一心除乱者谓心离也。亿千万岁下修禅定意。此中明禅者如净名云。不于三界现身意。是大士禅。以达身心本来四绝故。不见身意。不为身意所动乱也。与上禅度异者。上明修禅得果。今但辨习静因行。上辨利智见理。今明钝根凭师。或见菩萨下第五明檀度。涅槃经云。若起二乘心无布施。是破戒邪见。若以凡夫心见有三事。亦破戒邪见。今了三事宛然而常寂灭乃超凡圣。是持戒正见施也。开为五别。一明药食施。二明衣服施。三明卧具施。四明园林施。五一偈总结施意。言肴膳者。肉食为肴。细劈肉也。菜食总名餗(速音)此经未制断肉。故明菩萨施肉。涅槃四相品去已断肉。至大众问品纯陀持诸肴膳来者。为纯陀从哀叹品还家不闻四相品制故。尔大众问品云所食无异者。同化成菜食也。名衣上服价直千万者。迦叶袈裟直十万两金。以施佛。只域奉佛染摩羯簸衣亦堪十万两金。佛敕阿难割截作袈裟耳。与上檀度异者。前明布施四生。今明供养三宝。上具明内外二施。今但辨财檀。或有菩萨说寂灭法下第六明般若度。凡有三人。初明说寂灭法。即是此经一乘妙法。故方便品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种种教诏者。如昙无竭菩萨以六百万亿法门为常啼说之。又如净名三阶辨于不二。一者诸菩萨历泯诸二明于不二。未辨不二无言。二者文殊虽明不二无言。而犹言于不二。三者净名辨不二无言。而能无言于不二。故云种种教诏。第二偈明观法行。以一切法本性无二。即是显唯有一乘也。第三偈明无著行。无著者。前明显一今破着三。又前明不二。今明亦不着不二。故华严云。不着不二法。以无一二故。又合三人为二。初明说波若人。次两行明行般若人。说中不出三阶。如入不二法门。行中不出二观。一不二观二无著观。上是圣说法今是圣默。然上明波若直明问佛能持。今具此三种

问。经云十度。与六度云何同异

答。经在二文。一者方便伴前三度。次以三度伴后三度。以愿伴精进。以力伴禅。以智伴慧。通称度者。一是时度谓三阿僧祇劫满。二果度谓得菩提果。三清净度谓穷实相。一一度有四句。一是施非度。初二僧祇劫行施也。二是度非施。第三僧祇余行也。三亦施亦度。第三僧祇劫施行也。四非施非度。初二僧祇劫余行也。文殊师利下第二颂起塔菩萨

问。何故前后二段并言菩萨

答。欲显从法华以去竟涅槃皆是摄末归本无五乘之异故皆是菩萨也

问。何故前明菩萨今辨涅槃

答。有三义。一欲明菩萨行因得涅槃果。二欲显法华是究竟教说究竟教既毕便入涅槃。三者说法华竟便入涅槃。令时众生恋慕闻后一乘即便信受

问。何故有二章菩萨

答。初明佛在世时修行菩萨。今明佛灭度后修行菩萨。略举二门总摄一切行。就七行偈开为二别。初一行明供养舍利者。如释迦入涅槃后。从娑罗双树举佛尸。于天冠寺七日供养佛全身。待迦叶来七日后方阇维之。供养碎身方乃起塔供养也。又供养舍利有二种。一者直供养不起塔。以七宝函盛之如供养佛身。二起塔供养也。次有六行明起塔庙

问。凡夫俗人亦起塔。与今何异

答。大士知塔是因缘成即寂灭性。虽复运用实无起作。即具四智也。六行之中开为二别。初有四行正明起塔。次有二行释疑。初为四。第一一行正明起塔。次一行序塔形量。纵广者纵(音居松反)广(居朗反)次有一偈明塔庄严。次有一偈明供养塔。菩萨起塔凡有二义。一供养舍利。二利益众生也。上三行明供养舍利。今一行明天龙供养。即利众生也。次释疑者。上明庄严国界。若尔起塔乃是为庄严国界非供养法身。故今明正为供养舍利尊重法身。而国界自然殊特妙好也。如天树王者譬喻释也。华开本为结实。而树自然庄严。起塔本为供养佛身。国土自然华丽也。又释树开华无心令人爱乐。而人自然爱乐。起塔无心庄严国土。而国土自然庄严也。又释此譬直释上殊特妙好一句文耳。树王开华即端严可爱。国土有塔亦殊特妙好也。佛放一光下第二大段请答。文为二。第一睹瑞生疑故请。二忖瑞未了故请。所以有此二者。一往见闻不了是故致请。第二意地忖量复未能解是故重请。以有斯二义故分两请。初一见闻不了该通大众。二忖量未解专据弥勒。以大众未能忖量。弥勒以仿佛其相但事犹未决是故请也。以有二人故分两请也。又所以开此二义者。初自下凡终于补处。睹瑞生疑及忖量未了。方知瑞为非常表所说必大。即惊骇物情使生难遭之想。令后闻道之流望岸即信也。就初文中复闻三意。初有三偈正标所疑事致请。次一偈腾众意请。第三一偈催答请。初文两偈半标所疑之事。半偈正请也。上现三瑞今偏标光者。为光中所见事多。又光是瑞中之本故也

问。何故牒二光耶

答。欲显三瑞有其通别。雨华动地但现此土。放光一瑞该通彼此

问。雨华动地偏现此方有异义不

答。据文而言。雨华止及此会。故云而散佛上及诸大众。动地即云而此世界六种震动。放光即通照彼此。若然华瑞最局。动地次。放光偏广

问。何故有此三品耶

答。今说法华正令此会四众悟道。故华止雨一会。傍及释迦所王娑婆人天六道。亦令悟道故一世界六种震动。欲将彼显此故光照他方

问。何故此文偏叹一光

答。凡有二义。一欲叹佛神通希有。即是叹于佛乘令四乘之人欣慕。二者欲表说一乘故叹一光也。四众欣仰下第二腾众意请。以众意瞻仁及我故。我今问愿仁答之。下云何所饶益。责放光何所下利。今疑何故放斯光明。问放光何所上弘。佛子时答下第三作利益请。以疑是解津释便得益故请时答也。佛坐道场下第二弥勒忖瑞请。若弥勒都不知者。即与凡夫二乘及下位菩萨更无有异。今既是补处。忖量应说大法。但未知说何物大法故请答之。文亦开三。初明忖瑞所表应说大法。次明忖能表之瑞非为小缘。三明未敢决之重请答也。佛坐道场所得妙法者谓一乘果也。为当授记明一乘因也。又佛坐道场明显一也。为当授记为破三也

问。弥勒忖量与现瑞相符以不

答。正相符也。放光表说平等大慧果。故今明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也。雨华动地表所化成佛。故今明授记。三周中授三根人记。法师品通授一切凡夫记也。然放光正表说道场所得果法。光宅不应言初分经明因。失光瑞意也。能表瑞中初现佛依果及见诸佛。此明正果。能表之瑞明佛依正两果。即表正说佛果。非明因之义。故所表因果一双。能表依正两种。第三结请中三句重腾众意。一句定于瑞宗。光宅云。文殊有四种伏难以遮请。慈氏释四难以申疑情。今谓此四伏难意浅文迂。宜应废也。弥勒道劣尚可鉴众疑。文殊德高何容不达。弥勒自疑兼腾众惑。正是会理。何繁难通。若此文是释难者。下身子请云时为如实说。亦应是释难也。彼既不尔。今何由然也。尔时文殊师利下第六答问序。前明将彼显此。今明文殊以古证今。将彼显此者。释迦之放光弥勒之偈颂。将他方七事以显此土应说一乘。文殊将古以证今说者。明古佛说之前释迦顺同于后

问。何故将彼显此。以古证今

答。将彼显地。欲显十方诸佛道同。引古证今。明三世佛法无异。所以辨十方佛道同三世法不异者。以小情难改大法难信故也

问。何故释迦放光弥勒疑问文殊答耶

同类推荐
  • 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

    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merican Civil War

    American Civil W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本草衍义

    本草衍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鞞摩肃经

    佛说鞞摩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少室山房集

    少室山房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逆天灵帝

    逆天灵帝

    强者为尊,弱肉强食,这片大陆,拥有力量才能驰骋。没有力量,只能被人踩踏!正是如此,我要变强,我要掌控这片大地!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看平凡少年如何一步步踏上王者之路。
  • 布弈

    布弈

    少年布弈,由于父亲被公认为天才废物,从而被人唾弃并百般嘲弄。在一次偶尔的机会下,他得知了自己身怀世间难见的阴阳二气护体。一位神秘的老者发现了这个天赋惊人的少年,在他的教导下,布弈来到了帝国五大势力之一的焱炽阁,并且开始了他的成长生涯..死亡之殿,死亡殿车,神秘的驾车老人...一幕幕令人心悸的场面...
  • 至尊江湖:邪王的白发魔妃

    至尊江湖:邪王的白发魔妃

    白发魔女现江湖,冷情淡漠,一度以为自己只是一具空壳,没有”心“。却没想到温情男子,悉心照料;红袍男子,只为她笑;黑衣男子,誓死效忠;当宝物再现,记忆复苏,当年挚爱一人却惨遭灭门,纵然身怀六甲跳入悬崖,三千青丝为君白,剪不断,理还乱。当爱人变血海仇人,演示当年场景,她果断自虐,他却拼命阻止,“你亦死,杀你最亲之人“。恨如今,她该如何做?他们又能否在一起?雪花飞舞,让我为你弹奏最后一首歌……
  • 成大事者思维101技巧

    成大事者思维101技巧

    我们人之所以成为人,我们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自身的思想。为什么我们会说思路决定出路呢?因为我们不成功,大多数不是因为能力不够,也不是因为努力不够,而是因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所以他无论如何努力,只要思路得不到改变,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人,有的人大有作为,而有的人却一生碌碌无为,到底是什么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呢?是身高吗,长相吗,体重吗,家庭背景吗,学历吗,认真思考回答都是否定的。
  • 悬搁菖蒲

    悬搁菖蒲

    “瑞雪,跟我走!”红纱翩飞,冬雪萧萧,云池馆中惊艳邂逅,酿出的是一场国仇家恨,生离死别;“班妤静,我杀了你!”白衣灵动,春意盎然,锦簇花园倾心交谈,换来的只是一次分崩离析,乱世之始。
  •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
  • 杂譬喻经

    杂譬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白机天王纵横异界

    红白机天王纵横异界

    酷爱红白机游戏的高中生李逸,在一次偶然游戏时……主角却是阴差阳错地穿越到了另外一个名为游民大陆的世界,从而开始了自己的异界争霸之旅。本书力量成长体系:业余、大手、高手、准职业、职业、骨灰、天才。另有王、帝、尊、神四个超段位等级。
  • 倾世风华:绝色医女戏天下

    倾世风华:绝色医女戏天下

    21世纪高傲总裁的妹妹悲哀穿越,因一个误会而惨遭“情敌”推下楼,也许是上天有意要帮助她,让她穿越成为丞相之女。在异世,“丑陋'的她大展风采医术惊人,不被天宇皇帝喜欢却被君兰的摄政王关爱有加,她可以是温文儒雅的妙手神医,也可以是迷倒众人的翩翩公子,花心少爷,又或者是冰冷无情的鬼医仙子,看她玩转各种角色的倾世风华以及她未来夫君的冷酷腹黑……
  • 《霸王别“嵇”》

    《霸王别“嵇”》

    情,为什么爱?爱,需要等什么?等天下太平?等两情相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