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76900000004

第4章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不德者謂不自矜其德,故人仰其德而歸之。不失德者謂自矜其德而息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故人觀其所為而輕之,安可更以德言哉。《書》曰: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又曰: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默運元化,包藏在心,物順其理,不假自為,以彰於外,是無所為者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以其不失德,故為之以為累,道數不遠,智慧不明故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仁者好生惡殺,其施設已及於萬物也,故曰為之。不自矜僑,物,不見其跡,故曰無以為。義謂裁斷取與合宜以是之,故義之及物,是為之而有以為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仍,重也,頻也。禮以治人,使人服禮,中禮則是,不中禮則非,是非必爭,不應外教,唯威能整,故曰攘臂而仍之。重則不一,頻則不苟,必使之從禮,則失自然之道也。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道全則德與仁義禮可包而一之。今失道則事以類分,則德見而獨行,有為有用,理非,自然,故德失則求之於七,仁失求之於義,義失求之於禮。汎別既異,就薄轉多,雖欲一之,固不可得,故曰禮者忠信之薄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前識者謂事前之知識也。識其終善而行之,如草木之英,是道之華見於外也。暗於終惡而行之,亦不可掩,故曰愚人之始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

厚者,無瑜於道也。薄者,下德也,仁也,義也,禮也。實者,內之所施,沖和之道也。華者,外之所施,常行之事也。無為清靜,何假於華,故處厚處實矣。

故去彼取此。

彼謂下德上七上義上禮。此謂大道上德。以理觀之,其去取者豈可以亂乎。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

一者,大道之妙用也。致,至也,至其妙用之理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則不全,發則不靜,歇則不久,竭則易崩,滅則不繼,蹶則不安,皆失道所致也。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物理相續,其勢然也。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邪?非乎?

是用賤下之道者也。自謂孤寡不穀,謙之至也。《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而光,卑而不可瑜,君子之終也。非乎者不可以為非也。

故致數輿無輿。

古聖人觀轉蓬,始以為輪,輪行不可載,因物生智。後為之輿,用輿以載物,物至則拾輿,雖數輿不一,輿豈自矜其用乎,競無輿也。王侯之功,濟物者甚大,自謂孤寡不穀,輿無輿何以異哉。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琭琭,玉之美容也。落落,石之美狀也。雖外見其美,而內無變通以濟之,故不欲如玉石之有外容狀也。

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物極則反,道非隨物而極,故知為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

道之行也,與物無競,知雄守雌,故知為道之用矣。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生則為有,不生則無,利害相因,存亡相繼,唯反者弱者理契於無。

四十-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信悟之至也。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信不厚而悟未至也。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信不悟,理故如是。

建言有之;

有所據也。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顏,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外跡淺近,內融幾微,知幾守微,故不可測。

夫唯道,善貸且成。

貸則假於物而不窮,成則全其妙而不敗矣。

四十二章

道生一,

一謂璞之始也。

一生二,

天之體也。

二生三,

地之形也。

三生萬物。

天地既判,萬物遂生,情欲之繁,不能守一矣。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陰陽,道之妙用也。負則在外,抱則在內,沖而用之,不失其和者也。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沖和之至也。

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道之所在,不可測度,損益盈虛,相續不已。

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

言其教有所始,有所起, 教以沖氣為和也。義,宜也。我,道之所在也。人用其教,亦由我隨物宜而教之也。

強梁者, 不得其死。

強梁則不任自然也,非沖和之妙用也。不得其死則不復能全其生理者也。

吾將以為教父。

凡稱父母者, 皆喻其始生之義也。以為教父,本其教興之始也。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道性虛無微妙,可不謂之柔乎?與物無競,用之則行,拾之則藏,可不謂之堅乎?

無有入於無間,

無有,妙用之道。無問,無所不通,不可隔塞也。妙用道行則通變不測,可以全微妙之理矣。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無為之益,達道者覺之,非衆人之易悟也。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 語》曰:天不言而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故及者少也。

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名者,道之華。貨者,道之妄。得者,道之累。身者,道之本。有身則可以視教行道,故名不親於身,貨不多於身,得不安於亡也。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恐失其愛者,必耗散其精。恐失其藏者,必心常不足。故有大費之悔,厚亡之憂焉。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知足則不甚愛也。知止則不多藏也。契道合教,雖不欲長久,其可得乎?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若缺、若沖,不自滿假之謂也。如是則不弊不窮骨矣。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屈則不直,拙則不巧,訥則不辮。直有時而彰,巧有時而行,辮有時而設。聖人深於道妙,藏用待時,故能如此。

躁勝寒,靜勝熱,

必然之理也。

清靜為天下正。

清靜,無為之所致也。我無為而民自正,故清靜可為天下正矣。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有道者以清靜為用,心存不爭,故卻走馬。天下無事,人悉好生,故可以糞田疇,美土疆,以自足食而實其腹也。無道則嗜欲共興,處於必爭之地,大則兵戈以相好勝,故戎馬生於郊,以其不拾鬥亂也。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可欲者,以名為親者也。不知足者,以貨為多者也。欲得者,以得為病者也。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者,有一而不望二,有少而不望多,外境紛紜,內明了悟,一與少猶之以為累,況不足乎?故知足者常足

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聖人得一以為天下正,故不假戶牖而所知所見愈遠矣。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耳目之所接者有渥,故曰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道博者知其行之動止,見其名之孚偽,請其成之大小,所以不待自行而知,不待自見而名,不待自為而成也。

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學者有漸,從少至多,故曰有益。道成則藏其用,祕其明,故曰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虛無清淨,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故不畏損。損而至於無為,是道之微妙也。無為而無不為,如損之而無所損也。

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因物有治,隨事而教,故無常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言均一,無愛惡也。有德之善,有德之信,故不分別而天下以為善,以為信。

聖人在天下喋喋,為天下渾其心。

惵惵,思懼貌。《易》曰: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以百姓心為心者,不自明其心之所能也。渾則與百姓外同其跡而內異也。

百姓皆注耳目,

信順懷仰之至也。百姓日用而不知,故注耳目而未知心之淵默矣。

聖人皆孩之。

言百姓隨教順治,未有所能,如孩童之就乳不難率也。

五十章

出生入死,

萬物出則生,入則死,自然之道。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言其類異而事不異也。

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

言不出於生死之徒也。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物性本不生不死,專用死以為死,是故以生為生,隨生而死,隨死而生,是厚於生也,故曰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不生不死,內明常存,外境之來,於我何有。故兕虎甲兵無所能及矣。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以其不生,故無死地。玄機妙理,悟者知之。

五十一章

道生之,

大道也,始於道也。

德畜之,

上德也,善於容物,故歸於德。

物形之,

能生而在地各自成形。

勢成之。

順於生畜,賦分類聚。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由道而生,仰德之育,故有尊貴之常。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天下之所尊貴者,官爵而已。道德無形,人莫能爵之,是不可以洛之義也,如是則出於自然。

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皆自然之常理也。

生而不有,為而不侍,長而不宰,

不自有其功之至也。

是謂玄德。

不可以測度故也。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始於道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曰為天下母也。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萬物本道而生,得其母之義也。見萬物已生之衆,是知其子之義也。萬物有窮盡之時,而人道無休息之理,是復守其母之義也。如是則沒身,豈有危殆以相及乎。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塞其兌者,欲心不興於內也。閉其門者,常邪自施於外也。動,勞也。不勞苦而可保淳和之道。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開其兌者,道不全也。濟其事者,施為不窮也。不可救者,入患難而不復安強矣,故曰不救。

見小曰明,

常人忽於小而重於大。干雲之木起於蔥青,千里之塗始於足下,此見小之義也。預識先知,非明而何。

守柔曰強。

揉曲木者不累日,銷金者不累月,此柔弱勝剛強之義也。

用其光,復歸其明。

光者,照於外者也。明者,內自照者也。用其光則知其子是也,歸其明則復其母是也。

五十三章

使我斗然有知,行於大道,

介,大也。大有知則知其道之要妙,故能行於大道。

唯施是畏。

畏其亂得失,迷善惡,以施及於萬物也。

大道甚夷,

舉道之要以明非道。

民甚好徑。

不任自然,務敏於得,故好徑捷之跡形焉。

朝甚除,

除其荒穢以尚嚴整也。

田甚蕪,

禾稼盛之,義,如蕪生焉,非荒蕪之蕪也。

倉甚虛。

上下足食,無拾剋聚斂之事,非空虛之虛也。

服文彩,

文事之飾也。

帶利劍,

武事之備也。

厭飲食,

無饑饉也。

財貨有餘。

無窮乏之憂也。

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務於好徑,至於財貨有餘,不任自然者多矣。失道之甚如盜者之相誇,不足貴也,故曰非道也哉。

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謹其始也。

善抱者不脫,

保其成也。

子孫祭祀不報。

不拔不脫之至也。

修之身,其德乃真;

德,上德也。真則不妄,信於下也。

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以其全真,故有餘以及於家。以其有餘,故能長以及其鄉。以其可長,故為豐厚以及於國。以其遂豐,故普遍行於天下。是善建不拔之明驗也。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見治身之道則知治己之身,見治家之道則知治己之家,見治鄉之道則知治己之鄉,見治國之道則知治己之國,見治天下之道則知治己之天下,不拔不脫由此可明矣。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用此觀身觀家觀鄉觀國觀天下之道矣。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上德之人也。赤子,嬰兒之巽名也。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烏不搏。

無恐畏之心,不傷於物,至誠所在,物亦知之,故不加害。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

握固則無所欲得而自執也。作則不因幣為而自動也。號而不嘎,其本固也,非精與和之至而何哉?

知和曰常,

知此和之至,可以常行而不離。

知常曰明,

知此常之義,復歸其明不難也。

益生曰祥,

保此常,守此明,日益日生至於盛大,無凶咎也。

心使氣曰強。

不求外助,內保久長,氣與道俱,不強何待。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物有成形,老必及之,不知變道,非道之用。已,止也。止而至於敗,微妙何容焉。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默運元機,物隨以化,家至戶曉,事有窮時,故不在於言。

言者不知。

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問數寸爾,何足以美七尺之軀哉?故言者非知之要也。

塞其兌,

內藏其明。

閉其門,

外杜其邪。

挫其銳,

知進退。

解其紛,

順而不亂。

和其光,

不自顯。

同其塵,

不自異。

是謂玄同。

玄則微妙,同則均一。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沐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親疏利害貴賤,此之所重,衆人之所分別者也。大道所在,名非常名,不可見其形,不可聞其聲,况可得而親疏利害貴賤乎?

故為天下貴。

貴,重其道也,天下無能瑜之者。

五十七章

以政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政,正也。奇,不正也。正如表之端而曲不用也。兵尚詭祚,如守東擊西,正不可行也。正與奇有而用無形,如無事以取天下。有事則愛偏,愛偏則人悉不與。人猶不與,况天下乎?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以此無事為要妙也。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亦自然之理也。多忌諱則失取拾之和也。多利器則權在下也。多技巧則蕩心之所生也。滋法令則敝倖之興不可革也。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

內自足也。

我好靜而民自正,

不妄貪求,率歸寡欲。

我無欲而民自樸。

嗜欲不生,保真守素,反道之始,故必曰樸。

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悶悶,如無所能也。淳淳,如無所知也。道本無為,故貴如是。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察察則無所能容也。缺缺則無所能完也。失道之妙,故致如是。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

樂極則悲,否極則泰,非一日也。明有是理,人不究尋,強欲反禍,強欲祈福,是謂不知其極致也。

其無正邪?

言物未嘗不存於正道也。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復,反復也。迷而不復,拾爾元龜,將獲其凶,豈止於奇妖乎?

民之迷,其日固久。

欺其甚而不知止息也。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劇,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自足於內,與道同和,不假外飾之繁,以汙其真實之理也。

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音謂愛而藏之。聖人音於道,小人嗇於財。

夫唯嗇,是謂早服。

其能音,可謂上德,故人競懷服而恐其後矣。

早服謂之重積德。

不矜己能,德乃轉盛,故曰重積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沖和內融,自無不足,故無不克。所克無遺,不見涯涘,故莫知其極。移之治人,與道人契,物無不歸,故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母者,始生之義也。用嗇積德是治國之所宗,如是而不保長久者,未之有也。

是謂探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根蒂喻其不可離二也。長生久視非寂滅無為之旨也。

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割烹有理,小大何殊。見理知機,政治為易。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各安其分,名存用密,無妄禍福,是謂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民。

無可傷之隙故也。

非其神不傷民,聖人亦不傷民。

民循道化,口無擇言,身無擇行,皆因聖人以道蒞之,鬼神依人而止,故無所用其神矣。

夫兩不相傷j 故德交歸焉。

感通之道,雖木石猶行,况於鬼神乎?以神守其靈,我保其德,相與全道,是謂交焉。

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

下流者,柔和接物,不視剛強,滔滔其勢,不逆不窮。交謂交結而附於己者也。

天下之交牝。

柔和之喻也。、

牝常以靜勝,

得柔和之要也。

牡以靜為下。

用牡者常以靜為下,靜為下則天下之交至焉。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俱以靜勝然也。謂小國不治,大國取以治之,大國不治,小國取以治之,不限大小,惟道是尊,非私其人而取其境土也。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其歸一揆,自然之道,不出其下矣。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兼,育人有義。入,事人有禮。事人則己為下矣。

兩者各得其所,故大者宜為下。

大國恃強,鮮能下下。今獨言大者宜為下,將明其大者所難行也。

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

奧,深奧也。· 深奧則無名可稱,無跡可尋,非淺近之類。

善人之寶,

珍寶,人之所藏,是以為喻也。

不善人之所保。

得之則生,不得則死,故得安焉。

美言可以市

聞而從之者衆也。

尊行可以加人。

人所欽仰,故不厭焉。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棄人則道不行,道不行則教不興,故不可棄也。

故立天子,置三公,

言其用教之至大也。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拱璧駟馬,雖禮之貴,用畢則已。備禮之物,物無變通。三公坐而論道,元化莫窮,以治於民,民咸受賜,故璧馬與道不可同日而語也。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不日求而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行之即是,故不日求。與理合宜,故非有罪。道本如是,故天下貴之。

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為無為則所為不礙也。事無事則事不復因也。味無味則其味不爽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大小多少,總而言之,包括其不一也。報怨以德,柔和清靜,不懷惡意,道之妙用也。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易者難之基,細者大之本,故難易之相尋,大小之相續,如循環之無端。聖人知其然,信其理,故保小守下而已。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亦自然之理也。為先言圖難於其易,難事叉作於易,恐人以輕易自處。故今言輕諾鈴寡信,多易必多難,明其事有漸也。

是以聖人由難之,故終無難。

知難之道,慎終如始,難不能阻其妙用,故終無難。

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為之於未有危、未有跡之時也。

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治之於未亂也。"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用力少而見功多也。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言有之與亂從微至著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極力有為,為極必敗;極力以執,執多必失之也。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明上義也。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愚者請成事,智者睹未萌。為山九仞,功虧一贊,常情淺見,故成敗如是焉。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持盈守成,可保長久,故無敗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得之貨,欲之大者。欲不欲,則無欲之至也。

不學,

道被德廣,無所可學也。

復衆人之所過,

復,反也。反衆人之所過,不與衆人同過也。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輔萬物之自然,不專於己之力也。不敢為,所以顯輔之之道也。

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者無所知識,明者智識務多。智識相競,背德違道,非善為道者之所宜也。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已為難治,因自用其智識,況復明之以助其亂。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用智則失其自然,故喻之以賊。治物有理,濟以變通,何禍之有。

知此兩者亦楷式。

不可淪也,古今同然,蓋取楷式以為之喻。

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雖云楷式,無狀可見,故曰玄德深矣遠矣。物之趨利,巧偽並生,道本自然,故與物反。反其物之失道者,順之至也,無不順者,故曰大順。

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喻也。江海處於低下,大而有容,衆流歸之,故在百谷之上。

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

孤寡不穀,以言下之也。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做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以身役之也。

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

道德深邃,不可得以輕重,不可得以加害也。處上無自崇大之意,處前有容於後人,故重害遠矣。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推不厭,因不重不害之所生也。輕重灾害猶不可及,況於爭競乎。

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肖,似也,似前人也。世俗衆人之所見,謂以強治之也,言不似前人有為顯跡以治天下也。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大道不可測,衆人不能知,不能見,故似不肖。我道肖似前人以道治天下者也,故曰若肖久矣。理密言玄,故曰其細。

我有三寶,保而持之:

不可須臾離也。

一曰慈,

謂愍天下之失道者。

二曰儉,

嗇之至也。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如江海之善下也。

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其器長。

道之用,理之然也。

今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

獨任食強,行及於亂,人悉不與,死可立而待也。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言慈之為道,無施不可也。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合天德也,天之道亦以慈為大。

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

以柔和行之也。

善戰者不怒,

以仁義勝之也。

善勝者不爭,

爭則不足,故勝在不爭也。

善用人者為之下。

推美遜德,人必歸之。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得道之至也。己有不爭之德,人有奉己之力,天法道而行,聖人法天而治。極,中也,大中之道也。

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兵者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故不為主而為客,言禍亂不從己生也。不敢進寸,無妄動也。不敢退尺,果於禦亂也。

是謂行無行,

行不自我始也。

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

皆行無行之類也。

禍莫大於輕敵,

不敢進寸,不敢退尺,豈輕敵之有焉。

輕敵則幾喪吾寶。

喻也,以慈為寶也。

故抗兵相加,一辰者勝矣。

戰而不怒,仁義隨之,固可取勝。漢高祖素服軍門,能奉義帝,哀之至也。

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人能崇道,非道崇人。易知而不能知,易行而不能行,所以欺之也。

言有宗,事有君。

宗、君,強名也,在知其要而已。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因其無知,故不知道之妙。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既知我者希,容有知者而以為楷式,是可貴也。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喻也。被褐則不自顯其美,以略外相也。懷玉則內自視其真,以全內境也。

七十-章

知不知,上。

知道之沖,謙虛不足,猶為不知,知之上也。

不知知,病。

實不知而強知,穿鑿其義,失於自然,是以為病。原憲曰: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不知道為病,能求知道以除其不知道之病,故無病可及,所以不病矣。

聖人不病,

知道之要,故不病也。

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亦由知不知道之病,教使除不知道之病故也。

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非常人所用之威,拾聲色刑罰者也。道唯貴知,不知則亂倫理,取戕賊,是大威存乎其中矣。民不畏人而畏道,故曰大威至也。

無狹其所居,

狹其所安,則道不廣矣。

無厭其所生。

所生益得以顯道,故不可厭其所生矣。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以其不厭道,故不厭所生。樂之在內,豈有厭哉。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詳於內而略於外也。

故去彼取此。

去彼自見自貴而取不厭之道也。

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知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勇於敢是害也,勇於不敢是利也,皆失其坤和之妙用也。天之所惡,與道違也。孰知其故,迷於敢不敢,不知其故如何耳。

是以聖人猶難之。

亦不能勇於敢不敢也。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 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天法道,故如是。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網以喻夫包籠萬物也。恢恢,大之貌也。大則難密,體雖不密,而應乎物如影響然,不可言其有失也。

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拾安就危,日以為務,知進不知退,同類相推,俱入禍門,豈畏死乎。

奈何以死懼之。

見死在前,觸冒為之,是以不懼。

若使人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畏死懼殺則為惡者恢,輕死慢殺則為惡者如舊,又何益於教化哉?奇,邪也。今以其不畏死,故不敢任殺。

常有司殺者殺。

惡盈罪見,司殺者主之,殺之足以懲勸。

代司殺者,是謂代大匠斲。

喻也。大匠有繩墨,有利器,不妄雕斲,故能使物成其器也。

夫代大匠斲,希有不傷其手矣。

傷手則不得其法者。代司殺者殺人,如代大匠斲木器,必不成而又有所傷害也。

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不知予之為取,聚斂大行,民食不足,於是乎飢。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有為之甚者,民興敝倖以逃其刑,情偽百端,於是乎難治。

人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迷於愛歡,亡心其患苦,衆人之情也。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無以生為,道之妙也。任理自然,不強其物,故賢於貴生,得其道者也。

七十六章

民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性靜忘情,樸素可保長存,情欲漸盛,不畏死亡,故曰生柔弱而死堅強也。

萬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生甲蔥青,觸物則折,貪生務長,力極數窮,必致桔死,亦有性焉,與人同也,故日生柔脆死枯槁也。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欲盛者,必與人爭;支幹大者,必膺人用。柔弱柔脆,人不競之,工不取之,故死生之境異矣。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

兵強而極,易見必敗,故曰不勝。木強而極,易見枯槁,故曰則共。謂共同其枯槁,皆自然之理也。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強大無容,極則易喪,處下之道,可保長久。柔弱有容,未至極致,人悉與之,處下之益,萬物皆然。

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

此張弓之勢,沖而用之不盈者也。

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

稱物平施,故如是。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言貴求之無厭,損至和之妙用也。

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

道用廣大,利物不窮,是常有餘能奉天下矣。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不處,

此有餘之玄機也。

其不欲見賢。

恃其為,處其功,則見其賢矣,非聖人得道之宜也。

七十八章

天下至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水之為功,善利萬物,入汙流下,非柔而何。攻堅強者恃力違順,故不能勝水之柔也。無以易之,其理自然,不可改易。

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水,衆人之所見,非難知之物也。莫能行則信道不明,崇道不篤也。

是以聖人言: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

言含垢納汙不窮,則信道行德愈大,天下之所與也。

正言若反。

似反於正也。受垢為社稷主,受不祥為天下王,以言觀之則似非正,以理觀之則至正矣。

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有怨不如無怨,和怨非強力不可,故有怨生怨,所以有餘怨也。

安可以為善?

非善之善也。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左契,衆人之所不能見者也,亦抱陽之義也。左契用則人必從之,故不必責於人而後成其道也。

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左契,上德者之所執也,上德存則契於道,無上德則無契,故曰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謂善於行道之人也。

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寡,少也。民寡則所用不多,貪欲不競,可以似道之妙,全真反素。什伯之器非全不用,不爭用之也。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人各自足以全生意,故重其死。少欲寡求,不必遠就其利故也。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寡欲易足,物共不爭,故舟輿可閑,甲兵可偃。結繩之政,上古民淳之時所行,今復結繩,全真反素之驗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易自足也。

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

言其不為荒僻不治也。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各不貪求,淳淳之至使然也。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言以顯教達理,豈拘以美惡哉。飾美其言,未必誠實,取信則難矣。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行著於前,不假膚說。膚說既盛,豈善之善哉。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心知在內,無所不通,自顯其博,博豈誠然,不知之嫌,因是而有。

聖人不積,

立教顯理,未常不與人同,道豈獨藏積於己乎。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明達識通,道大德廣,教人猶己,如江海之源,不患不有不多矣。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道聖人,其施一也,利於物性,為於物始,不害不爭,乃全妙用矣。

同类推荐
  • 八佛名号经

    八佛名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灵宝大法

    上清灵宝大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一悦禅师语录

    天一悦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岛噫诗

    岛噫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征石城记

    西征石城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燕京岁时记

    燕京岁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娇妻不许逃

    娇妻不许逃

    18岁的生日宴会,酒里被下了药,不懂情事,傻傻的跳进陷进,一夜缠绵,她丢下500元过夜费。再次遇见,她家破人亡,唯一的爸爸带着谜团离开。后妈卷走家里所有钱财,掏空公司。她一夕之间从千金大小姐,沦落成为穷光蛋。而他带着虐恨的报复回来,掐着她的脖子,“艾梦,我给了你逃离的机会,别说我狠心。”他带着狠心,带着赤裸裸的讽刺,觉得她是个被人践踏的二手货,当她是个工具。努力大学毕业,却意外发现一个秘密,慌忙离开,只是为逃离。5年后回归,巴黎新锐设计师的头衔,让她万丈光芒。大屏幕上显示,她回国的消息,莫言柯勾起了唇,“艾梦,你终究逃不掉。”
  • 女配来袭:桃花笑

    女配来袭:桃花笑

    当古代聪颖女碰上现代穿越女,孰输孰赢?李渔溪怎么也没想到,居然真有如此玄幻之事,苏婼居然是外来之魂。从开始的看戏者到最后的入戏,看着对手越来越高明的手段,李渔溪不敢大意,开始步步为营。苏婼几次三番的逃脱,让李渔溪不得不感叹对方的大运气。但对方既然一定要我李渔溪的命,那我就逆天而行,夺其道。
  • 千年客栈

    千年客栈

    玉麓山中分阴阳,阴阳山里伏客栈,清水芙蓉老板娘,千年悠悠情太长
  • 绝美神王后

    绝美神王后

    缘份从一开始就注定的它们,天注定的结局,会改变吗?当命运开始轮回,它们又会如何?前世的因,铸就今世的果,或许都是因果,报应。(ps:介绍可能会与后面的情节不符,但请各位亲们放心点进来)看书的亲们请点一下加入书架!!!
  • 刀剑神域之信长

    刀剑神域之信长

    拥有着血轮眼,张狂之信长的刀剑神域之旅,原主角选择性娘化,无感勿入……
  • 废材重生:全系炼药师

    废材重生:全系炼药师

    二十一世纪顶级全能杀手竟穿越到一个废材的身上?看来穿越是个技术活。废材?花痴?丑陋无比?太子退婚?呵呵,看冥天澜怎么逆袭!神兽?丹药?美男?斗气?都归她有!她褪去浮华,惊华全世。红眸微眯,凤眉微挑“妖孽,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妖孽皱眉,死拽她的衣角,眼泪汪汪“好吧你赢了跟我走吧”只见妖孽眼底划过明亮,我看上的东西,还能跑?
  • 嘘,鬼夫大人,晚上见!

    嘘,鬼夫大人,晚上见!

    再一次出任务时,遭遇僵尸袭击,中途被自称是女主前世丈夫的道士所救,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黑道公主VS霸道皇

    黑道公主VS霸道皇

    “既然龙珠选择了你,从此以后,你生是我的人,死也是我的鬼!”碧海龙珠从天而降,很不幸,某女躺着也能中枪。紫红龙珠化作一粒朱砂印入她的眉心,怎么抠也抠不下来。“吖地,我才不要做你的皇后呢!”某女怒气冲冲,张嘴就咬。“由不得你!”某帅哥不由分说的迎了上去。一代浪漫的穿越传奇故事由此拉开序幕!【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铿锵玫瑰

    铿锵玫瑰

    这里,你可以看到一群女孩的翩翩英姿,以及,无限的侠骨柔情。这是一段成长的记忆,更是一段永不凋谢的激情与理想主义。——“它不只是篮球,它就是我们整个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