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6300000022

第22章 追梦之地(5)

农民付鸣远将土地入股后,自己以产业工人的身份进入了公司,又在羊安镇统规自建了二楼一底的小洋楼。如今他在西瓜基地上班,一个月能挣两千元;老婆农忙时在公司做临时工,一个月也有1000多元;儿子从外地回到羊安工业区做厨师,一年收入3万来元;媳妇儿在工业区一家企业上班,每月收入1000多元。全家4个劳动力,一年光是工资便有7万来元,再加上出租房屋的租金每年近两万元,付鸣远高兴地说:“已经算是小康水平了!”他已经计划着要买辆汽车,一家人自驾着出去“逛逛”了。

农村的老百姓一直有养猪的传统,但迁入集中居住区后就没有条件养猪了,一些百姓常常为吃不到自己喂养的放心猪肉感到遗憾。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照顾大家的“养猪情结”,汤营公司投资兴建了标准化养殖场,农户自愿以现金入股的方式进行参与,公司和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合作,目前年出栏猪只已经达到4500头,存栏也有1600多头。这个养殖场的股东已经有370多户了,农民们高兴地说,我们是有猪不见猪,养猪不喂猪!

到2010年初,汤营公司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370多万元(农民的承包地没有计算在内)。自2009年以后,汤营公司又策划向第三产业发展。结合城乡综合整治和“三个集中”,羊安镇成为新兴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后,园区的企业都有许多运货汽车,过去由于全镇没有一家正规的汽修厂,街上便出现了许许多多修车的小摊点,不但把镇上的街道搞得很脏很乱,而且修车质量常常不能保证。胡桂全敏锐地瞄准了这个商机,由公司出资,修建了一个汽车修配市场,把所有的小摊点都集中到市场里。目前进入市场的摊点已经有30多家,据胡桂全计算,7年可以收回建设市场的全部投资,收回投资后每年可以创造20多万元的纯利润。

集体增收后,汤营村的办公室已经不再是一个石棉瓦盖的棚棚,加上成都市对每一个村公共服务方面资金上的扶持,汤营村有了正规的办公室和便民服务中心。还清了过去的3.8万元欠债后,村支书的工资已经提高到1200元,村民小组长的补贴也从50元提高到300元,而且按月支付,再不欠账。集体有收入了,全村每年六七万元的水费已经全部由村集体埋单,不让老百姓出一分钱。全村没有一个儿童辍学,对考上大学的孩子还有特殊奖励。村里成立了老年协会,每年拨出3万元专项资金对孤寡老人、贫困老人和患了重病的农民进行补助。

集体增收,百姓也增收,干群关系和谐了,没有人上访了,拆迁工作本是“天下第一难事”,但汤营村进行得很顺利。百姓关心全村的发展,积极参加各种会议。过去因贫困产生的家庭矛盾时有发生,常有儿女特别是媳妇不愿意赡养老人的现象,每年这种纠纷总要发生数十起,但2009年后这种纠纷没有了——老人们自己能在农业公司打工挣钱,还要帮儿女带娃娃,儿子儿媳出去打工无后顾之忧,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成都人春节前都有做腊肉的传统。在2005年以前,每年春节前后汤营村总会有人的腊肉被盗,防不胜防。现在,家家户户都把腊肉晾在房屋外面,却再也不会丢失了。老百姓说,哪家没有大量腊肉,谁还会稀罕它呢?

谈到“三农”问题,来自基层的村党支部书记胡桂全一面抽着烟一面感慨地说:“三农问题首先要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农民增收了,三农问题便好解决了。经济落后会带来很多连锁反应,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就是这个道理。举个例子,2005年以前,我们村共有麻将馆8家,一些四五十岁的人没地方打工,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只有天天泡在麻将桌上。现在呢?他们的就业问题解决了,麻将馆的生意越来越清淡,只剩下两家了!”

还有一个胡桂全担忧的问题就是,城镇对百姓的吸引力太大,进城当个保姆每月都能挣上千元,而种地收益低、风险大,“粮食直补”也是杯水车薪,成都市虽然自2008年后又搞了“耕保基金”,但“80后”“90后”的年轻人没有愿意种田的,也根本不懂农活,10年、20年后老人们死了,谁去种田呢?到那时可能会出现大量土地荒芜的现象了!这是很危险的!因此他呼吁:“土地必须实行规模化经营,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科学化!”他希望国家的高层能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做到未雨绸缪。

谈到汤营农业公司未来的发展,胡桂全也有一些担忧,他说:“农村融资难,确权颁证后用产权证作抵押银行仍然不愿意贷款;小额贷款金额很小,根本解决不了公司发展在资金方面的需要。汤营公司贷款是我用私人的财产作抵押才贷到的,这种情况正常吗?春城书记曾到我们这里来过几次,对公司的发展很关心,但我的感觉是,解决三农问题上面急,下面不急,一些部门对农业的扶持仍然只停留在口头上……”

◆茶香成佳

在改造和建设全市一批重点镇之后,自2010年开始,成都市启动了对“一般场镇”的改造,计划在2015年之前,将全市范围内的100多个一般场镇改造为各具风情的特色小城镇。

成都市建委和有关部门组成了综合验收工作组,2011年10月底,第一个验收的被改造“一般场镇”是地处蒲江县丘陵地区的成佳镇。现场检查后,验收组认为,经过3年的建设,实施了24个改造项目(总投资2.24亿元)后,成佳镇“中国西部茶都”的面貌已经逐渐清晰。

早在唐宋时期成佳镇便与茶结缘,至今境内密林深处仍然保存着一段长约两公里的茶马古道,是唐宋时期茶马互市的必经之地。如今的成佳镇,“天府茗门”的牌坊高高耸立,绿树环绕,茶叶飘香,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鳞次栉比地排列着近百家大大小小经营茶叶的商铺,客商来往,顾客盈门,门楣上、窗棂上挂着一排排喜庆的大红灯笼,仿佛天天都是节日。按照川西民居风格修建的蒲江“雀舌长廊”为游客们提供了品茶、购茶的场所;川西南茶叶交易中心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年交易额在两亿元以上。

成佳镇不但有整洁、漂亮的街道,而且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都已经投入运行,天然气、电信、光纤、宽带等管网全部入户,有了设施齐全的便民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就业服务中心,以及标准化的卫生院、学校和幼儿园……

当然,被称作“天府茗门,绿色茶乡”的成佳镇,最享盛名的还是以“蒲江雀舌”为代表的茶叶产业。2008年“蒲江雀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价值达9.12亿元,荣获了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中最具经营力品牌的称号,已经出口到日本、欧盟和东南亚地区。成佳全镇1.1万余人,茶叶的种植面积达两万亩,其中无公害、无污染的有机茶园约6500亩,茶叶的加工企业有60多家,成为全国著名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和全省最大的茶叶出口基地。以成佳为中心,茶产业已经辐射到周边50公里范围内。第三届国际茶叶大会暨博览会、第五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以及2011届中国采茶节都在这里举行。

过去的成佳镇和整个蒲江县一样,既无资源和区位的优势,也没有产业的基础,是一个贫穷的小乡场,老百姓以种植玉米、小麦为生,产量很低。由于贫穷,抢劫、偷盗时有发生,甚至老百姓提点红萝卜、穿件新衣服出门都有被人抢劫的危险,以致被人讥为“土匪窝子”。改革开放后少数农民开始试验种茶,但种植技术和制茶技术都很落后,老百姓采茶后自己放在铁锅里炒一炒,赶场时摆个地摊卖,价格很低。在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中,也发展过水果和蚕桑,但都没有取得显著的进展。

之后,农业部门开始发动农民们种茶。最初由政府免费送茶种,但很多人仍然不愿意栽种,以致1992年成都市一家茶厂到这里来选点,准备建立茶叶基地时,成佳镇仍然只有400多亩茶园,为了让茶厂能看中这个地方,镇干部竟不得不尴尬地把附近雅安市名山县茅河乡的茶园“扩充”进来。

2000年以后,成佳镇的茶叶产业开始逐渐发展,但真正的大发展还是成都市推行统筹城乡发展、县委县政府将茶叶产业和猕猴桃产业、生猪产业确立为全县农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之后。

2004年以来,四川绿昌茗茶业公司、四川嘉竹茶业公司、了翁茶叶公司等一大批企业陆续进入了蒲江县。嘉竹茶业公司是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龙头企业,2004至2010年投资9000多万元,打破了传统茶叶生产局限于手工作坊的模式,组建了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名茶生产线,并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自动蒸青绿茶生产线。

为了提高茶园质量,建设绿色生态茶园,嘉竹公司和成佳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的办法,在全国首创了“茶园托管经营”和“统防统治”管理模式。

茶园托管公司是依托嘉竹公司成立的,茶农将自己的茶园交托管公司管理,托管公司按加工企业的要求,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

“统防统治”是以建立茶叶质量追溯体系为核心,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采用“三优两免”(优惠提供农资、优先收购、优价收购、免费技术培训、免费病虫害防治)等激励措施,公司与茶农建立合作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了严格质量管理,每个地块、每个茶农都建立了质量追溯管理卡,详细地记载了面积、品种、树龄,每次采摘的数量、等级,每一次施肥、施药的情况等等。以名茶“蒲江雀舌”为例,采摘的时间规定必须是每年2至4月的春季;茶树的品种必须是中小叶茶树。除此之外还有严格的“九不采”:雨天不采,偏瘦不采,双芽不采,风伤不采,虫伤不采,开口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芽不采,过长过短芽不采。

通过严格的、科学化的管理,成佳镇的茶园基地已经全部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茶叶的质量达到了日本和欧盟等国家的要求。

严格的、科学的管理,也让茶农们得到了实惠,2005至2010年茶园亩产值从2500元提高到4000至5000元,每亩茶园的农药投入却由80元降到了20元左右。采茶本不属于重体力劳动,于是当地六七十岁的老人和上学的孩子也常来参加,一天下来,往往可以挣到100来元。过去成佳镇的农民连孩子的学费都要赊欠,现在年人均纯收入已达万元,家家都有了存款,茶农一年收入七八万元的已经不是个别现象。随着收入的增加、生活的富裕,成佳镇的治安状况也大大好转。

至2011年,以成佳镇为中心,蒲江县全县茶叶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6万多亩。为了提高茶园的质量,也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茶园周围不但有许多枝叶飘拂的马尾松,而且茶园里还间种了桂花、银杏、樱桃等等,让茶园在树阴下保持一定的湿度,生长得更好。于是,遍山的茶园、满目的青翠,让蒲江变成了“成都的后花园”和一个“天然氧吧”。

成佳境内湖泊密布,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8%,茶产业被称为“风景中的生态产业和生态产业的风景”,以茶为媒,成佳努力发展旅游业,2011年11月,来自全国旅游行业的专家,已经完成了对成佳镇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验收。

春天,是川西坝子最美的时候,也是蒲江最美的时候。随着春风的吹拂,鲜花盛开,姹紫嫣红,第一批鲜嫩的早春新茶“蒲江雀舌”也在春风中上市。春季是每年新茶上市的集中季节,也是茶叶最新鲜、品质最好的时候,于是成佳镇便有了采茶节和茶文化旅游节,镇上专门开辟了成佳茶文化观光区。潇洒多情的成都人好“吃茶”、喜“旅游”,每年到成佳的游客已达80万人次以上,这对于成佳镇和成佳镇的农民说来,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通过茶叶,成佳镇实现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动,变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的资本。农业部的专家考察后认为:“蒲江经验对于全国丘陵山区,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生态优势区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可以复制。”

◆竹船翠影戏清波 花楸深山修路人

和“平地起新城”的羊安镇完全不同,距成都市90多公里的邛崃平乐是一个古镇,是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也是国务院六部委命名的全国重点镇。从天台山上发源的白沫江像一条碧绿的玉带穿过古镇,波光澜影给古镇带来了许多灵气和生机。白沫江边有13棵巨大的黄桷树,据说有株古树的树龄已经超过了1000年。江边的小路看上去像是用碎石铺成,但实际是邛窑的碎陶片,踩上去一种沧桑感便会油然而生。

近年来平乐古镇已经充满了时尚的元素,成为成都市周边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白沫江被称为这个古镇的“灵魂”,“水在镇中流,人在水中游”,一排排绿色的、精致的小竹船静静地漂浮在青山逶迤的碧绿江水中,如诗如梦,让人不由得想上船去体验在青山绿水间沿江漂流的感受。每当节假日,到江边等待坐船漂流的人总是摩肩接踵,最多时会有三四万人。

据《尚书?禹贡》记载,四千多年前,大禹曾到西蜀蒙山(邛崃山余脉)一带治水,在平乐筑堰时,因水势过猛,最初筑堰失败,于是大禹便“撒黄金垒土”,终于堰成,此后波涛汹涌的白沫江便分为内外两江,形成了“一江分三水”的格局。而平乐的千顷良田便“水旱从人”,于是有了“黄金堰”之名。清同治年间古堰被进一步改造,仿都江堰由竹笼装卵石筑成。

平乐古称“平落”,据古籍记载,早在史前古蜀王的开明氏时期,这块四面环山的绿色小盆地上已经开始兴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因而被称为“平落”。近年来,“平落”两字又被解释为充满诗意的“平沙落雁”,而平乐镇也有平沙落雁商业街区了。

平乐的秦汉驿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驿道,也是古代商贸交易的要道。考古学家认为,中国的南方丝绸之路——灵关道——就是从成都出发,经临邛,从平乐古镇继续通向南方的。这条道路的遗址在骑龙山的原始森林中,至今仍依稀可辨,真是一个奇迹。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早于西方1000多年,它的发源地就是平乐,至今平乐境内还有古人利用天然气原址。早在西汉时期,平乐就开始利用浅层天然气煮盐冶铁,以致出现了卓王孙、程郑氏这样的富豪,现今平乐境内还有卓王孙冶铁的遗迹。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屯兵平乐,开“屯垦”的先河,并同时开发天然气冶铁铸器。据说著名的“木牛流马”就是平乐人设计和制造的。为了纪念诸葛亮,平乐人至今仍然保持着燃放“孔明灯”的习俗。

造纸术是中国人一直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如今在平乐的翠竹山泉间还留下了宋代造纸作坊的遗址,这种遗址在全国已经很难寻觅……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本书收录梁晓声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思想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 武威通志·古浪卷

    武威通志·古浪卷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 200万,居住着汉、藏、土、满、回、蒙古等25个民族。辖凉州区和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丝路重镇,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佛教圣地,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驰名的白牦牛产地。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以抽象、简练的线条在由三个圆圈代表的镜头组中间嵌入77两个阿拉伯数字,这个精妙的创意来自一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三十年轮流转,“77”卓然而立,精致而简洁,协调而神秘,深沉而隽永。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寓意?
热门推荐
  • 2009中篇小说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

    2009中篇小说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

    本书主要收录了2009年中篇小说卷。 当代人不能代替后人命名当代“经典”,当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对过去“经典”的缅怀和回忆。这种错觉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经典”问题上的厚古薄今,似乎没有人敢于理直气壮地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经典”的命名,甚至还有人认为当代人连写当代史的权利都没有。
  • 又见东风:娘子你别跑

    又见东风:娘子你别跑

    她是昆仑之巅上的一株仙草,因着前世他的细心灌溉,得以修炼成仙,如今下凡渡劫,以一生眼泪偿还……那年杏花微雨处,长歌第一次见到孟哥哥的时候就知道,这一生的命运恐怕都要被这个男子左右了……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 二嫁王妃:妙手医天下

    二嫁王妃:妙手医天下

    ---------此文暂停更新,但不会永久成坑-----------一道圣旨,前朝皇女,孤身出关和亲。一声军令,十里红妆,后藏百万雄兵。以和亲之名行刺杀之实,龙牙草原因她动荡又起。秦羽眉掌握着前秦国库五成财富的钥匙——这是大夏开国皇帝说的。秦羽眉克夫,嫁谁谁倒霉——这是帝京百姓说的。秦羽眉是本王的女人——这是夏侯璟说的。秦羽眉挑眉:怪我咯?21世纪女军医遇上冷面战神王爷,一场爱恨让她甘愿画地为牢。
  • 那些仙缘

    那些仙缘

    一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还整天想要娶媳妇的矮穷挫能干点什么?“啥?你说什么都能干!”
  • 长阿含十报法经

    长阿含十报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批评的体温

    批评的体温

    正任何一种批评都代表着批评者的态度。《批评的体温》透出了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的热情。该书是活跃于文坛的"80后"批评家杨荣昌的第一本文学评论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于《文艺争鸣》、《创作与评论》、《民族文学》等刊物上的40多篇评论,既有宏观的思潮扫描和整体性的作家研究,又有细致的文本解读。
  • 何以问情

    何以问情

    那是一段爱恨情仇与刀光剑影交错的江湖,是他传奇和神话的巅峰。也是——心痛和眼泪的凝聚。征服天下,笑傲武林又如何?你们仍是近在咫尺的距离,心却无法触到对方半分。长叹,何用?人去楼空,刀剑无主锋芒无从,浮华如梦一场空,寒风之巅与谁同?也不过是和那个人沉睡在那一片碧草之下…离恨问情,寂寞重生,彼岸花开,此岸凋零。一切,结束在开始之后,一切,又开始与结束之后。曾经有过多少激荡的风雨、指点江山的凌厉,然而,如今剩下的只有这一片碧草、一抷黄土、和黄土之下寂寞相伴的灵魂。只希望,在所有一切都平静以后,他们能静静地相守于这一片青青的碧草之下。幸福地重生。
  • EXO之陪我一辈子

    EXO之陪我一辈子

    我的冷都病是不是被你带跑了!不管你是千彤奇还是若冰,你都是我的!——吴亦凡喂!傻丫头你累不累啊!别逞强了!待你长发及腰傻丫头我娶你可好——鹿晗笨蛋!谁允许你哭?你应该把地址留下,不然我怎么把我的心寄到你哪去啊——吴世勋喂!姓千的,是谁允许你闯进我的世界的?又是谁允许你随便离开的?——黄子韬你是童话般的天使所以我放你走,给你自由,但我会一直守护你——张艺兴嘴角的微微向上,是怎样的?不是吧?千同学!你把我的笑带走了——朴灿烈你嫌我吵,我就去告你告你伤害纯真少年心——边伯贤“外星人”已经回不去那个星球咯!因为那个星球没有你,回去也没有意义——金钟仁
  • 狼烟散尽

    狼烟散尽

    大岛川雄:支那军队竟然有如此神奇的炮兵部队,干掉他,干掉他!八路军某旅长:轰,给老子轰!蒋介石: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把那小子招过来。孙山:我操炮只不过想娶好多好多媳妇。明落落:想得美,不就一个炮手吗?花占魁:哥,我做你的媳妇吧?你好好打炮!一个优秀炮手打鬼子的传奇,反映中国军队建立炮兵部队的曲折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