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54500000020

第20章 江泽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对自身自由发展理想状态的设想。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就其最一般意义上讲,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生产实行科学化和社会化后,特别是在消灭私有制,消除旧分工后,劳动将变为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那时,劳动会成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人的身心充分发展的手段。由此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发展相一致的。二是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全面生成和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素质。”三是指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这是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地把握人的全面发展。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孤立的、离开他人和社会、个体及其活动是根本无法存在的。个体与类相同一的主体,也正是马克思所揭示的每个个体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历史唯物主义既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又研究人的发展规律,同时研究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规律。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内容,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基础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作过精确的论述,提出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论断。在马克思看来,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本来就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人是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也是自然界实现更大飞跃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中介环节。同时,人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孤立的离开他人和社会的个体及其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反过来,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每个个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的发展是规律性、必然性与主体能动性、选择性的统一。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丰富性互为因果。一方面,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需求结构的发展,人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对于全球生态责任意识的提高,则是社会全面发展及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共生共荣的主体条件。因此,提高人的主体素质和能力,特别是提高人的认知、判断和实践能力,开发人的各种潜能,培养人的多方面需求,提升人的需求层次,是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基础。

第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在他们著作中不断重复的论断。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述到,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充满信心地预言: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会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的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社会发展从最高价值导向来说,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果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人性在实践中的全面展开,那么社会发展如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发展等等都不过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的展开。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渐进的、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的发展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历史阶段也就是人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演进的三种历史形态。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共同体,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只限于共同体内部,只是在孤立的地点和狭窄的范围内发生地方性联系,在这种原始社会关系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发展是同(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原始关系相矛盾的”。但在这一阶段,“人”毕竟已经从完全意义上成了真正的人,已经彻底地摆脱了“兽性”,而具备了“人性”,开始了人自身的发展过程。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独立性阶段。在这一阶段,交换成为一切关系的前提,社会形成了普遍的物质交换,首次实现了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解放,它用物的经济关系、商品交换及货币关系代替了人的依赖关系。在这一阶段,超经济的统治和奴役关系不再是主导形式,物的王国将人全面物化,社会关系以异化的物的关系的形式同个人相对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压抑。然而,这种生产方式特别是商品交换为人的独立、自由和平等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使劳动者在主体意义上获得人身(格)的独立。与第一阶段相比,人的主体地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且居于人们的控制之下,人们将在自觉、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这就是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将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历史唯物主义给我们勾勒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不断建构、完善、发展自身素质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还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废除私有制、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三个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具备,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就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目标理论,只有通过分阶段的发展、积累和传承,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才能实现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总之,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念,探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但终归是前进的过程。

(二)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认识深化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时间模仿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的理论论述,将苏联作为学习和模仿对象,仅仅从制度层面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觉得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经济、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意识形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这种思想的指导,追求“一大二公”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导致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其结果是生产力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社会主义发展停滞不前。后来邓小平总结了过去的一系列经验教训,指出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离开发展生产力去搞社会主义也是不对的,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即反思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在1980年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说法。他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在1985年8月针对改革的疑问,他明确指出:“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在1990年12月同江泽民、杨尚昆、李鹏谈话时他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完整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重要的理论创新。其主要创新就是突破了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层面去理解社会主义的局限,更好地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适应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首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是创新的产物,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其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再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为我们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提供了科学的标准,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最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重申马克思主义价值目标,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经过邓小平的认识与创新,让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了丰富的理论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得到了新的深化和拓展。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并逐渐形成新的认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拓展和深化。

这里,江泽民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做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深化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是把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贯通了,都是着眼于人的发展。二是把社会主义本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贯通了。三是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反映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体现和反映,客观上促进了人的发展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

(三)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认识的实践意义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一论断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应该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建设,不断丰富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一是要通过经济发展,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这包括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一句话,它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一点是讲人的物质生活的发展,是人在自然界获得自由的体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经济发展领域,十八大提出要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要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要做到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实现了这些,必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们充分行使民主权利,这是讲人的政治生活的发展,是人在政治生活中获得自由的体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升华。为此,需要通过改革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促进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需要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三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这是讲人的精神生活的发展,是人在精神生活中获得自由的体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较高层次。为此,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促进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需要促进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奠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

同类推荐
  • 中国发展大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中国发展大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本书内容包括:毛泽东邓小平对现代化历史主题的认同和深化,战略目标:从“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战略步骤:从“两步走”到“三步走” 等。
  • 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

    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

    从钩稽30年代以来世界公共行政的历史开始,深入研究了国外当代行政改革的动因、进程、主要措施、客观效果及其经验教训,对实现我国行政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个简单的常识是:不深入研究就无法了解,不了解也就无从借鉴。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一些国家掀起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浪潮汹涌,迅即席卷全球。
  • 每天学点世界史

    每天学点世界史

    本书根据青少年朋友的兴趣爱好,为青少年朋友们精挑细选的。本书用简洁流畅的文字把世界历史从远古时代到近代合理地划分为多个时期,分别提纲挈领地介绍了每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名词,让读者一目了然,在短时间内就能了解诸多历史知识。
  • 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

    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

    中国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学家的注目。《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一书对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学生和研究人员都是很好的参考教材。世界关注中国,中国也应该关注世界。《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汇集的海外经济学大师可谓星汉灿烂,盛况空前。但这本书最大价值是在于它告诉人们,我们的经济学研究与其他纯粹的学术研究一样,应该格外重视形而上的研究。感谢卢卡斯、感谢赫克曼、感谢巴罗、也感谢本身的作者钟心为读者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形而上的事情!
  • 新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新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本书回顾了自发现美洲大陆到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这三百多年来的世界大国海洋力量的兴衰;比较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等等海洋霸主的更替,指出了经济力量、金融力量和海洋力量三者在大国崛起中缺一不可的关系,并指出我国未来走向海洋的发展战略,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海洋史画卷。
热门推荐
  • 不想醒的梦

    不想醒的梦

    青春,生命里最美好的东西,初恋,青春里最美好的东西,小说,纪念青春和初恋最美好的东西。
  • 凤还巢之盛世谋妃

    凤还巢之盛世谋妃

    她是国际最隐秘特工组织的王牌特工,无父无母无亲人.重生一世,她多了个温柔的娘亲,英雄的爹爹,帅气的兄长——这一世,上天厚爱,给了她不曾有过的亲情温暖,她发誓定将守住这份得来不易的幸福。世人盛传,只要有将军府的存在,便可保南夏国长盛不衰,基业不倒。此言,保了一国却也刺了某人的耳,似一根鱼骨卡住喉咙,吐不出、咽不下。功高盖住,祸必降之!守护了几代南夏国江山的盛世门庭,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她被逼至悬崖边,脸上的泪迹已经风干,剑指长空,咬紧牙关,含恨立誓:“今日,我若不死,他日,定将这片江山踏于足下。”从此,她弃南夏奔东苓,风舞绮罗香,素手乱京华。文,可朝唐谋略,武,可战场杀敌。终一日,凤踏千军万马还巢,终应验了民间传言,半壁江山塌一空。她以为这一路的劈荆斩棘,都是一个人。蓦然回首,她才发现,原来他,一直都在——他说“弈菘萝,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愿意回头,我必定在你一丈之内……。”【小剧场】樱花树下,女子纤手抚弄着枝上似锦樱花,勾唇淡笑“王爷,我们做个交易如何?”男子倚着树干,斜睨了她一眼,懒洋洋地扔出一字“说。”女子眸光微闪,轻启唇瓣“王爷借我十万兵力,我还给王爷一座江山,如何?”男子嗤笑,不屑道:“爷要江山有个屁用,爷不爱江山,只爱美人。”女子眉心一动,继而了然一笑“那待到攻破城池之时,我便把南夏国内所有的美人都送与王爷帐中,如何?”男子猛然站直身子,怒目圆睁,带着怒气手下用手,樱花枝应声而断,他恶狠狠地看着她道“好你个弈菘萝,你复了仇就想将爷弃如敝履,扔给一堆粪土了?”女子汗颜!不都说是视金钱如粪土吗,这斯居然将女人比做粪土!“江山美人,有哪个男人会不爱。”男子大步来到女子面前,一伸手将她拽于胸前,垂眸俯视着她,狂傲不可一世:“哼,江山美人爷都不放在眼里,爷打这江山只为换一媳妇儿。”
  • 国民女神的逗逼偶像

    国民女神的逗逼偶像

    李蔚蓝在微博简介里写着这样一句话,“这一生我只爱一个叫薛岑的人。”薛岑在微博上发过这样一句话,“这辈子我只爱一处风景,蔚蓝色的天空。只爱一个人,李蔚蓝。”对他。不是一见钟情,却是二见倾心。至此,一眼万年。至此,终生难忘。对她。第一次相见,觉得她谦逊有礼。第二次相见,觉得她活泼可爱。第三次相见,额……情人节某男收到一束玫瑰花,满脸黑线。某女打电话询问,“收到花了吗?”某男,“你为什么送我玫瑰花。”某女,“正常情况下情人节都是男人送女人玫瑰花,我想不正常一下。”某男,“……”无言以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逆命武修

    逆命武修

    信命不服命,修炼命运之力以求逆天改命。岳赋穿越异世,来到另一个时空的‘大明’。他天赋异禀,术法精深,诗词双绝,唯独不适合修武道剑法,却因梦想与执着,练就神之一招,剑傲天下。
  • tfboys之源来我凯始玺欢你

    tfboys之源来我凯始玺欢你

    因为一次见面他爱上了她,她也爱上了他。。他为了她打破了不早恋的誓言。。他们也爱上了她的两个闺蜜。。他萌;他帅;他酷;他们的爱情遇到了种种挫折,有情人终成眷属吗?上天会成全他们吗?他们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是会在一起甜蜜的度过一生呢,还是会痛苦的度过一生呢?(本文章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喜欢勿喷)
  • 无始至尊

    无始至尊

    家族里的武修天才,少年得志义气风发,欲闯荡天下却不知是坎坷还是坦途……潇潇少年郎,兮兮志气淌,欲闯天涯路,前途两茫茫。
  • 王者之谁与争锋

    王者之谁与争锋

    貌似一切的运动仿佛都成了那些攻击手展示自己的舞台,而其他人总是不得不沦为旁观者一样的陪衬……安东尼·罗伊,除了会防守之外,进球对他来说只能是一种奢望……他毕生钟爱阿森纳,但命运却玩笑般的让他成了阿森纳永远的宿敌……有人说他在足球场上踢人的次数,绝对要比他踢球的次数要多得多……有人说在他身上永远不要奢望什么优雅,因为屠夫才是他最终的归宿……他令对手们爱恨交加,因为他的防守永远是那么的干净……他令教练们头疼万分,因为你随时要准备只剩十人应战……他令众多的丽人咬牙切齿,不是因为他的花心,而是对他朽木不可雕的无奈……“事实上其实就两字,闷骚!”摘自世界足球先生——道格·简森语录。王者球迷群:45982898另求高手制作封面一张,拜谢
  • 缚妖

    缚妖

    释尊坐化时,伽罗双树下曾有预言,传两千五百年后将有一匹五色11于中土横空出世。其蹄印将踏破大千世界,教外别传,以缚法度苍生。——六祖惠能
  • 藏机

    藏机

    这个世道,万里江山有高人落子,谈笑气吞河海,百年江湖有鱼龙盘踞,开声一语断江。八百浮屠战死,三千越甲归田,到底是书生千万言不抵武夫一剑?还是往来几千年自古成败在天?和尚说,路在脚下,走过彼岸便成佛陀。道士说,头顶昊天,世间一切有为大法。滚滚长江东逝水,淘沙如逐鹿,于这个平步起风雨老来多英杰的红尘内,主角孤身上路踽踽独行,能否于乱中求定,堪透玄机?
  • 宋世乾坤

    宋世乾坤

    宋,一个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时代宋,一个我们为之骄傲而又位置扼腕的时代宋,一个自强不息,经济腾飞的时代宋,屹立在中国的苍茫大地上,影响万代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宋史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