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47900000001

第1章 漂泊者的言说与精神重建(代序)

在商品意识不断撒播而且越来越浓郁的今天,奔波于商战的人们更愿意在商言商,但已在商海中拼打多年并已颇有成就的徐永却宁愿把许多时间用在文学创作上,并把写作看做了一种特殊的个人爱好和职责,他说他愿意逆时代潮流而行,选择向文学之岸的停靠休憩。这种不愿附着于生活的表层而向灵魂世界极力沉潜的文学自省意识,对于当下浮躁的语境氛围而言显得非常可贵。他对文学缪斯的深情呵护和真诚守望,凸显出一种诗意盎然的精神家园凝望情结,一种直面现实生存的深沉反思品格,因此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嘉许。

感受着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步伐,徐永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群精神漂泊者,以揭示人性迷失的困境。不管是《奔跑》中的三儿,还是《在哪儿下车》中的王朗,还是《雨一直下》、《让我给你讲个故事》、《没有你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等篇什中第一人称叙事者“我”,面对着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城市环境,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种难以皈依的焦虑感。其实这些人物并非置身于繁华、奢靡、物欲横流的现代大都市,而是主要在县城、地级城市之类的生存空间辗转流离,作者的兴趣点也不是对大都市时尚风景的迅捷捕捉,即使在《长江大桥上照张相》中写到了南京,南京一地的都市流行色也并未进入叙事者的“法眼”,而是将长江大桥、大学宿舍、小饭店等一些并不时髦的场景做为具体的故事发生的环境。当然,这些精神的流浪者们并非完全居无定所,甚至《在哪儿下车》中的王朗还是城市上班一族,工作和生活都相对安稳舒适,但作者恰恰发现了他们飘忽不定的精神状态,将其凝造为一种似有还无的情绪氛围,在相对主观化的感悟叙述中,生动传神地浮现出深陷物质和精神困境的小人物的孤独与失落。

《奔跑》以一个不大的火车站为主要叙述场景,刻画了以偷盗为职业的三儿的一段生命历程,作为底层弱者,三儿要向王胖子交保护费饱受勒索之苦,但更重要的是他作恶的思维惯性与向善的理想愿望之间的碰撞煎熬。因此他混杂在茫茫人海之中,被小玉、静姐、灾区女孩、郝大头等人物群像所包围苦寻灵魂安放之所,一时难偿心愿,而不断保持着奔跑的姿态。《在哪儿下车》中的一切于王朗眼中均变得主观化了,排气管在“长叹”,站牌是“孤零零”的,路边平房“灰头垢脸”,公交车门像怪兽的嘴,雨中的车仿佛变成了飘荡在河里的树叶,而自己则成了趴在树叶上的蚂蚁……与主人公恍惚无依的心境相映衬,身外的事物也变得毫无生机,组成了萦绕不去的现实噩梦,不断异化着人的心灵。《雨一直下》中的“我”来到在雨中的街道上驾车而行,心中飘满联想的碎片,“车窗外的雨声如同一首老歌,朦胧的雨雾牵着我的思绪,我猛然像是一个迷路的孩子,找不到要去的地方”,诗意放逐之后却行无归路,这种思想的悖论一直撕扯着人的灵魂,让“我”陷入百般煎熬的情感困境中。

其实徐永这一类的小说并不擅长给出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他更善于抓住一些主观化的生活碎片,一种肆意流动的内在情绪巧妙地加以艺术组接或曰拼贴,使之成为凸显主体意识的心灵浮雕。其实这可以说是一种力求创新的故事讲述方式,或者说这是一种力求在故事外讲故事的方式,故事的中心和重心不在情节发展的曲折复杂,而在情感和人心深度细部的探幽发微,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心理分析小说的特点。在汹涌澎湃的物欲大潮强势袭来的当下时空里,小说中的这些人物感受着纷至沓来的城市风景,却难以找到清醒的自我,挣扎于无家的焦虑泥淖而无法为躁动不安的心灵安魂。在《没有你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中,“我”对一切都感到索然寡味,生活过得散漫颓废,沙发上凌乱不堪,烟灰缸里盛满烟蒂,电脑键盘上撒着烟灰,电视节目满是肥皂剧和购物广告,早晨醒来望着天花板上的蜘蛛发呆,夜晚在繁华的街边抽烟,“霓虹灯、车灯闪烁,还有明明灭灭的烟头,让眼前的世界迷离、虚幻”,无尽的失落伴随着难耐的寂寞。它体现出当代人的一种时代情绪——向复杂人性的细部掘进,这种世纪末的迷失与无奈,与创作者对时代和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与认真考量密不可分,丰盈着强烈而纤细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表现力。从这一层面上讲,徐永小说所选择的艺术表现重心和审美着力点都比较精巧和精当,与当下的时代生活形成了鲜明的互文关系。

如果说漂泊无依为徐永小说人物的日常表象的话,那么沉潜在焦虑情结背后的是对家园皈依的强烈渴望。当破碎无味的现实生活不能给漂泊的城市小人物带来归家的温暖和诗意的精神慰藉时,他们往往寻找别样的镜像进行审美想象,虚幻地满足现实困境中的灵魂煎熬。于是,向过去的美好时光回溯,寻求返璞归真的自我便成为这些人物下意识的生命冲动,而徐永则由此在变动不居的城市风景之外又设立了一个类似于乌托邦的想象世界,疲惫焦灼、无家可归的城市浪子常常在返观过去美好时光的诗性想象中获得继续生存的力量,哪怕它仅仅不过是性的一种暂时满足,也能充实人物自我干瘪焦渴的心灵。因此,这些人物虽倍感焦虑无靠,但仍不想成为无根的浮萍,不想沉湎于四处漫溢的生活流,一直过着无质感的另类生活,他们依然在顽强地追寻着身心的静谧与休憩之地,发掘曾使自己朝思暮想的原乡记忆,甚至是心造的幻境。正是这种专注于个体灵魂解放的冲动,既昭示出小说书写的深度,又触及到了城市生存事相的最本真的事实。

《奔跑》中的“三儿”人生失意时在逼仄的城市小房间里想起了儿时的欢乐:“母亲半蹲在地上,微笑着伸出双手,他在几米处犹豫着。母亲不停地鼓励,他终于跌跌撞撞的跑过去,一头栽进母亲的怀抱。他的两只手死死地抱住母亲的腰,心还在扑通扑通跳着。母亲的怀抱里有股淡淡的香味,和香烟的香味不同,是那种让他晕眩的香味。”当个体在现实中难以找到人生坐标时,回归母体寻求精神安慰便成为下意识的行为,已是成人的三儿不可能完成时光的流转回溯,只能沉浸在对母亲的温馨回忆中,他要在现实中寻找这种替代物时,静姐帮助他部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最后当他出了审讯室一头栽在静姐温暖的怀里喃喃自语时,孩子一样受伤的心终于得到了母性的抚慰,无家的惶惑一扫而光,他们像两只快乐的鹿向上奔跑着……《某天的开始》中的王朗面对着城市喧嚣、狭小的空间,强烈的乡愁情结牵绊着他的思绪回到令他魂牵梦绕的原乡记忆:门前小河里凫水游动、左顾右盼的鸭子,青石上浣衣妇们噼里啪啦敲打声,母亲在台阶上搓苞米的身姿,带着小鸡崽们叨食的芦花老母鸡肥大的屁股一扭一扭的美丽样态……美好的过去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已经使都市辗转的王朗找到生活的勇气,他要寻找理想的未来而生活。《我要去那座城市》则干脆虚构了一个去向往的城市重温旧梦的故事,主人公其实并未进行去城市寻踪的行为,支撑这一切的是他的思绪和想象,那金子般的阳光和银子般的月光下的行程,鸟儿的鸣啭、风穿过庄稼的沙沙声、河水的潺潺声都令人神往,甚至在城市的街道上,可以清晰地听见自己的脚步在柏油路上弹奏,那声音像小时候流行过的一首歌,就连工厂家属院的夏天的槐花香气也整座院子都晕晕乎乎的,人在第二天早晨醒来嘴里都会生出一股子槐花香来……这一切都源于叙事者的审美想象,是身体被拘圄于他乡异地而灵魂却向故地斯人深情靠拢的寻根情结。尽管可能有人会说这种审美想象过于浪漫,而人物由此获得的这种精神慰藉也来得有些虚妄,但是任何人却无法否认,正是这种审美想象和精神慰藉,能让身处困境肩扛苦难的人们不至于因绝望而沉沦,并催生出从废墟上站立起来的力量。众所周知,有深度有意义的文学不仅仅要摹写人们内心的复杂情绪,同时更应该寻找支撑人性向善向美提升和完善的审美骨架,以建构起人性救赎厚实而丰满的结局,从引领的向度上满足美好人性的诗意栖居和安然生长。因此,一个优秀的作家在撕裂现实困顿与不堪、洞悉人间苦涩本相的时候,还应该对读者进行情感引渡,揉搓出一份温情来承载苦难的人生,抵御生命的荒寒与无望。徐永的诸多小说已经显现出这方面的可贵追求,这对当下一味解构、游戏的时尚文学创作倾向无疑是一种有力的反驳。

由于徐永进行过自觉的创作理论学习,因此其小说在叙述样态上也别具特色,常常把现实主义式的理性顺时叙事与现代主义式的意识流叙事结合起来,兼具阅读接收的便利性和时空建构的复杂性。有的小说还具有较为鲜明的元叙事的印痕,比如《少年时代的朋友》(又名《隔着玻璃的岁月》)一面回溯过去的少年岁月,从时光之河中打捞儿时的“狐朋狗友”,一面不断凸显回望者的叙述印痕,构建元叙事的话语圈套,让一切都变得真真假假。“写到这,那段往事就像窗外的风景,透过玻璃看过去,那样的清晰,那样的近,仿佛用手就触摸得到。但是用手去摸,却摸不到,只是感到玻璃冰凉的温度,你这才明白,那窗外的世界已经离你很遥远了。今天我试图将那段往事如实的记录下来,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就像是一只粗笨的大手,在弹奏一首有相当难度的曲子,把一首好听的曲子弹得支离破碎”,诸如此类的叙述话语既是对线性故事进程的故意中断,对过去时光难以复原的真实揭示,又是在营造和渲染一种诗性的温馨氛围,折射着原乡记忆的的氤氲观照和亲和性召唤,这种叙事基调的艺术反差显示出作者良好的小说建构功底。

徐永已经具备了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力,使我对其今后的创作充满了期待和信心,相信他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在新世纪文坛踩踏出一条更宽阔更扎实的创作之路。

李掖平

2012年2月

李掖平,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文学》主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

是为序。

同类推荐
  • 无法纯粹

    无法纯粹

    小说从叶子周年祭日为开始。叶子死因不详,生前好友苏颖、文瑾和若兮只知道她生前深爱过一个男人。三位好友在叶子墓前发现了形色各异的凭吊者,其中三位身份特别,行踪飘忽:60后企业家秦剑,70后知名导演戴维,80后著名歌手兼作家蓝玻。叶子生前三位好友分别对嫌疑人展开一对一接触,多样的都市情感逐渐酝酿、酵生,节外生枝,枝蔓交错,叶子生前的繁复情感历程梦想片段随之不断拼贴,复现而出。在追寻真相之外,三位好友各自不同寻常的生命际遇亦成为小说故事的一部分,一幅映照当下都市男女情感裂变、社会生活骤变的浮世绘缓慢升起……也斑斓,也暧昧。
  • 武家兄弟闯清河

    武家兄弟闯清河

    传说武松在打虎英雄后,又成为新一代打鼠英雄,得到乡亲邻里的爱戴,不过很有可能成为动物保护协会的首要通缉犯,而他的哥哥武大郎也没有扫兴,在岛国生活得乐趣多多……
  • 谢谢你曾来过我的世界

    谢谢你曾来过我的世界

    这是作者仲尼至今的遇见,是他生命中那些留下足迹的身影。他们的故事微小却独特,悲欢离合间如暗夜的一束光照亮了你我的曾经。37个人的世界。20个来自心底的故事。108段令你怦然心动的爱情旅程。他们在偶然相逢,启幕温暖的记忆:他们都是追梦人,有执着不弃的炽热,有一心不变的坚定,有辗转反侧的痴心……他们又蓦然失去,留下哀伤的回想:他们都是失魂者,有爱恨难舍的痛心,有念而不得的悲切,有因爱生恨的绝望……随着仲尼真诚而有趣的笔触,故事一一展开,如同一面面镜子,真切地照见了各自不同而又如此相似的你我。"
  • 掀起青春的盖头来

    掀起青春的盖头来

    本书给出忠告:女孩,请保护好自己,我们的花样年华刚刚开始!男孩,请把握好自己,我们的青春刚刚扬帆,还待远航! 《掀起青春的盖头来:如何与他人交往》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正视自己遇到的困惑,完善自己的人格,更好地发育、成长!
  • 谍变

    谍变

    重庆战时陪都。一系列的看似普通的案件背后却隐藏着更大的阴谋,日军间谍案。日军大本营特务机构制定的二号作战计划早已开始在中国秘密实施。日军绝密代号“杉工作”的秘密被前线中国间谍截获。一场惊心动魄的中日间谍战拉开序幕。中国远征军军统七姐妹花,一个高效率的情报单位开始了反间活动……
热门推荐
  • 极限武尊

    极限武尊

    武者,罡劲雄浑。气修,变幻莫测。陆凡,一名武道与炼气同修之士。我本平凡之人,奈何造化弄人。左手阴阳,右手乾坤。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 民间奇异闻录

    民间奇异闻录

    有一个有趣的女朋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只谈过一次恋爱,她也很有趣,只不过,她只有我一个人能看见。
  • 明伦汇编家范典嫂叔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嫂叔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迹之轮回九转

    龙迹之轮回九转

    龙,世间最为强大与神秘的种族。紫金帝龙,龙族中血统最高者,自龙族始祖后再无一条龙拥有此血脉。时隔亿万载,帝龙再次临世,是浩劫?是福缘?敖天在一步步的成长过程中揭开大陆百族所隐藏的真相、天地所隐藏的真相,最终铸就其传奇的一生。
  • 潜伏在总裁身边

    潜伏在总裁身边

    她是一个大学刚刚毕业,即将步入社会的一只菜鸟与总裁交锋,永不言败,乐享其中他三十而立,孑然一身,他的身上所散发出的男人魅力不关乎外表他就是Ted演说家中之一绚烂的舞台为他绽放
  • 淝水之战1.王谢家族

    淝水之战1.王谢家族

    淝水之战前传。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王氏父子狂情相继,绝世风流!谢安、谢玄、谢道韫,谢氏叔侄隐居山林,绝学深藏!葛洪、道安、顾恺之,当时各道大师风云际会!本卷以最后的“兰亭雅集”为高潮,将这次千古盛会之美细细写出,展示了王羲之作《兰亭序》的全过程,为淝水之战的到来打下伏笔。
  • 我是害虫我怕谁

    我是害虫我怕谁

    拓拔觉得自己肯定是一个傻子。一个很彻底的,以为自己非常聪明,却是被所有人瞒着的傻子。拓拔不知道自己的那根神经,就那样坏掉了。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切本应该十分美好
  • 感悟父爱:感天动地的116个时刻

    感悟父爱:感天动地的116个时刻

    这位老人是一位父亲,他带来的不仅是三袋大米,还有因为儿子而自豪的荣耀,和一颗颗饱满的思念。
  • 仙道争锋

    仙道争锋

    世人向往长生,故创有修炼之法。可红尘三界,芸芸众生。谁又能脱引而出,仙道争锋。一个道观里面走出来的少年,自幼无父无母,可却是带着大宏愿踏上仙尘,从此开启一段逆天崛起的故事。
  • 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孩子拖拉的毛病并不是一天就能产生的,而且他那让我们倍感头疼的磨蹭举动,也不全是他自己的原因。其实仔细想一下,我们的很多言行,比如老是催促他,其实恰恰就是孩子变得拖拉的“罪魁祸首”。因此,要改掉孩子的毛病,我们首先就要作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