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61500000004

第4章 辩障品(1)

覆所知境令智不生。碍真涅槃令不得证。由此二义立障名。此品广释故称为辩。

论曰。已辩其相障今当说。

述曰。此一品中大有三。初结前起后以发论端。二颂曰下依宗正释。三前障总义下总结上义。此即初也。

论颂曰。具分及一分至说障二种姓。

述曰。此即第二当宗正释。此一品中合十七颂。十能作中虽有二颂。世亲傍引非根本说。十七颂中合分为五。初一颂明具分等五障。次有二颂明正加行障。即是九结。次有六颂半明因障。约十能作因以辩障体。次有六颂半明觉分六度十地别障。后有一颂结归二障许灭解脱故须说意。然下总结文以义段分故为十一。以能所障体各别故。今此所判以文义合明。段次为论故分为五。此初一颂即明具分等五种障也。上三句出五障体。下一句出所障人。虽出障能具分摄尽。然约别义更分余四。

论曰。具分障者至种姓法故。

述曰。旧论初言遍后言一方。于菩萨见道及如来位。烦恼所知二具为障。悲智二行各别障故。虽知菩萨唯求于智。即由智故亦住涅槃。故二为障。余文易知。

论曰。增盛障者至即彼等分行。

述曰。旧论初言重。后与此同。此二障中。初是增益。后是等分。对法十三瑜伽五十八九皆有广说。然但有钝烦恼分。为此等分见利惑亦得。。诸处多随钝烦恼说。又何故不说薄尘。以此二障如下自说初障加行后障至得故。薄分行略不明之。又即增盛成平等。平等即成薄尘。薄尘即摄入平等中。以无别障所以不说。此上四障皆先牒文而后申义。次后一障先申义后结文也。

论曰。取舍生死至有取舍障。

述曰。取涅槃舍生死是法执。若有便同二乘。无无住处故。成菩萨大悲者障。今者不欲舍生死求涅槃。起大悲心得无住处。便无此障。此等诸障如唯识第十。

论曰。如是五障至二种种姓。

述曰。此释第四句颂结上五障。随其所应。当障者说障三乘。非即定配。谓第一第五唯障菩萨。第二唯障二乘。第三第四双障三乘。故成三句。无第四句。或唯二句。第三第四亦唯障二乘故。

论曰。复次颂曰至远离遍知故。

述曰。第二段文明正加行九结障。于二颂中。初二句显障数指障体。余六句说所障。于中可知。

论曰。烦恼障者至九种结。

述曰。释颂中初二句。此中虽实亦有所知障。烦恼粗略不说彼。此等九结如对法论第六末说。所障亦同。

论曰。爱结障厌至不能弃舍。

述曰。释颂中第三句。恚所障舍即善中数。爱所障厌如唯识说。无贪一分虽无别数。即障无贪。虽恚亦应障于无贪。然随别别□□而说。不可一例。

论曰。余七结至如次障故。

述曰。此总举意。言遍知者。以智能遍知结法故。又解。遍知者。虽是无为。以慧能证从境为名。名为遍知。或无漏见能证遍知。说障遍知显即障智。

论曰。说慢结至彼不断故。

述曰。以修定时谓待胜法便有我慢间起。自恃陵他。由此为缘身见难断。如对法第一等散乱中说。以我慢为身见苗。故言伪身见。如唯识第六疏会。然修善法时皆有此障。以证遍知现观时胜。但据胜故。此唯说修现观时故。对法等皆通说障。

论曰。无明结能障至诸取蕴故。

述曰。有漏五蕴能生身见故名彼事。

论曰。见结能障至谤灭故。

述曰。三见名见结。诸障虽通别障如文。

论曰。取结能障至为净故。

述曰。二取名取结。缘戒及见等故。皆取余法为净。如唯识第六说。从胜障处故障道谛。

论曰。疑结能障至三宝功德故。

述曰。其文易知。然此中说行增处说。如邪见非不障三宝故。

论曰。嫉结能障至彼过失故。

述曰。于利养中。言等者等名誉也。然嫉他得利养等故障彼遍知。不应于利养等生嫉起贪等故。

论曰。悭结能障至资生具故。

述曰。宝者爱玩义。由悭爱染诸什物。故远离遍知也。

论曰。复有别障至其相云何。

述曰。自下第三明因障也。此则第一标宗问竟。

论颂曰。无加行非处至不修治妙定。

述曰。自下第二随问而答。于中有三。初明能障所障各异。第二复次如是诸障下。以十能作明此障义。第三所障十法次第义者。明善等法所障次第。自下初也。于中有三。初有五颂烈能障名。次有一颂烈所障名。后有半颂属能所障。此中五颂烈障名也。颂别六障故成三十。

论曰。如是名为至其相云何。

述曰。指上问下第二段也。

论颂曰。善菩提摄受至自在名善等。

述曰。烈所障名也。

论曰。如是善等至几种障耶。

述曰。指颂所明问能所障。如何属著各有几也。结第二段生第三段。

论颂曰。如是善等十各有前三障。

述曰。类例既同故为总属。

论曰。善有三障至不如理加行。

述曰。此中善者一切善法。然次第中唯约加行善法宣说。或受持经等。有生得善者。亦名加行故。言非处者。于世业邪学皆名非处。非善处故。于此作加行。不如理故。于善法中。虽作加行。不如理故。大乘姓于小乘作加行故。即无加行等是障非别有障体。下皆随应准知其相。不能具出。

论曰。菩提三障至末圆满。

述曰。易知此义。

论曰。发菩提心至心极疲厌性。

述曰。以菩提心摄诸善法。能摄诸善而领受之。以菩提心能资益己亦名摄受。摄受究竟佛果之事亦名摄受。初阙正行与善初障有何别者。此有加行而少分不满名阙。彼全无名无加行。初二可知。第三障者。虽具姓友。于行善行极生疲厌。不能修行故亦名障。

论曰。有慧者至恶者共住。

述曰。菩萨名有慧者。于了此菩萨之性有三种障。性即真如。菩萨实性故。或即是慧。以菩萨是觉有情故。自此还。

论曰。此中鄙者至名为恶者。

述曰。此简鄙恶二人差别。初即愚痴。后即约物。谓乐毁。此言于他说他过失。乐坏他善事。他德乐隐。他恶乐同。名为恶者故。论总言乐毁他。义兼同二。

论曰。无乱有三障至未成熟性。

述曰。颠倒粗重。即四倒七倒见心想倒。烦恼等三障中者。即烦恼业生三种。随一有余性者。即于三中随起一种。有余二种不起之性。或二虽已无。随有一种在。是二之余所有故。名随一有余性。能成熟等者。谓慧能成熟能解脱。或此慧能成熟于解脱。未得成熟故未能无乱。此三皆是见道障故。

论曰。障断灭名无障至放逸性。

述曰。此修道障故。说俱生粗重。即一切修道惑。余二可知。随增且说。非不有余。

论曰。回向有三障至心下劣性。

述曰。由此三障令心向余不向无上正等菩提。起心下劣乐涅槃故。其文易知。

论曰。不怖有三障至而思义。

述曰。不敬人即佛僧。不敬法即是法。设虽敬法。自无思择。随言而解。皆不能无怖怖畏文海故。

论曰。不悭有三障至心无悲愍。

述曰。初悭法。次悭财。后无悲故。成不悭障。

论曰。自在有三障至胜三摩地。

述曰。第一匮者乏也。由昔世时生憎及长。能感匮法之业。所以今时不闻于法。不得自在作大法师。二虽闻法而极勘少。三虽广闻不修胜定。不得神通云雨说法得自在故。此上诸障废立连环相次。如第十障解者。皆应思择。恐文繁广不能具述。三乘通局。位次所在。生起先后。不增不减。皆如下释。

论曰。复次如是至应知此名。

述曰。即明障中。第二大段约十因解也。于中有二。初举余处所明十因。后于前下依彼论十因之名以释之。于善等十法。十能作义。此中所言随余义中有十能作者。此三十障于善等中。随余经论所明义中。有十能作因义。即是对法第四卷等。即依彼十能作义。应知此处十因之名。谓名同彼而义望异。然此能作皆增上缘。所望远故。旧论此文极难信解。

论曰。十能作者至于眼识等。

述曰。眼等是能作因。识等是果。然对法说生起因者。谓识和合望识。举所生眼等果。取和合识等因。此中举因体亦无违也。

论曰。二安住能作至如光明于诸色。

述曰。然对法说。如灯于众色。此处望宽。余文易解。

论曰。五变坏能作至成镮钏等。

述曰。对法说如工巧智于金银等。此中望假者故说金师。彼望实法言工巧智。依假假者。实实智。故亦不相违。

论曰。八信解能作至如因于宗。

述曰。虽火与宗无别如烟于因不殊。然烟望生解火之智故。名信解能作。以因望所成之义故。名显了能作。虽二义齐。以所差别分二因也。

论曰。十至得能作至于涅槃等。

述曰。对法名等至能作。然非是定名为等至。以缘涅槃义故名至得。慧至于灭得此涅槃故。彼论通约总聚诸法故名等至。平等至境故。

论曰。依如是义至于识等所作。

述曰。杂集论等说十能作而不见颂。今者所说或引余文。或天亲自说。旧说之都无二颂。于二颂中。初之一颂烈能作名。第二一颂出能作体果。于烈名中。初一句举数下三句烈名。出能作体果中。上三句出能作体。下一句出所得果。识因者即根等。圣道等者类非一也。余文易知。

论曰。于善等障应知亦然。

述曰。即是第二依彼论十能作名。以释诸障作用。于中有二。初结同彼。二别解义。此初也。

论曰。一生起障至应生起故。

述曰。名因同余论之因。而义异也。其心易知。

论曰。二安住障至不可动故。

述曰。以大菩提可安住法不可动故。

论曰。三任持障至能任持。

述曰。以菩提心广能任持一切佛法功德福智。亦能摄受多种善法及有情故。

论曰。四照了障至应照了故。

述曰。以诸菩萨名有慧者故。性即菩萨之自体也。以慧照知一切法故。

论曰。五变坏障至名变坏故。

述曰。即是见道能除乱故。令障变坏故。名变坏。或能变坏亦名变坏。

论曰。六分离障至离系故。

述曰。即是修道能除障也。令障断灭或能分离故名分离。

论曰。七转变障至转变相故。

述曰。先心向余。今者回向无上菩提。菩提之心故心转变。

论曰。八信解障至有怖畏故。

述曰。谓由己身信解人法。自能简择。便能无怖。名与彼同。所望义别也。

论曰。九显了障至为他显了故。

述曰。由重法轻财等。便于财法二皆无悭。悲愍有情。然为他说法。或施财誉等。

论曰。十至得障至自在相故。

述曰。由多闻等业故。于法便得自在。自在成已能至得涅槃。故障此者名至得障。此则障所障不增不减。此上皆应述其障体。恐厌繁广但举宏纲。

论曰。所障十法次第义者。

述曰。第三大段明其次第前后门也。即有三乘通局位次所在。旧论脱此以下一段次第之文。今勘多梵本。悉皆具有。

论曰。谓有欲证至先应生起。

述曰。第一善法即生起也。

论曰。胜善根力至无上菩提。

述曰。第二菩提即安住也。

论曰。为令善根至大菩提心。

述曰。第四有慧即照了也。

论曰。如是菩萨至起无乱倒。

述曰。第五无乱即变坏也。

论曰。由见道中至断一切障。

述曰。第六无障即分离也。

论曰。既断障已至正等菩提。

述曰。第七回向即转变也。

论曰。由回向力至便无怖畏。

述曰。第八不怖即信解也。

论曰。既无怖畏至宣说开示。

述曰。第九不悭即显了也。

论曰。菩萨如是至皆得自在。

述曰。第十自在即至得也。

论曰。是名善等十义次第。

述曰。即结上也。然准此文。初之四位。从初发心十信以前未入僧祇位。至世第一法已来。或前三在资粮。第四在加行位。第五在见道。第六在初地修道已去至第七地。第七在第八地。诸佛七劝名回向故。第八在第九地。得智自在故。第九在第十地。得业自在作大神通雨大法雨。第十在如来。于一切法自在故。三乘通局者。此中唯说大乘位次。唯言无上大菩提故。除二乘中。

论曰。虽善等法至诸障差别。

同类推荐
  • The Argonauts of North Liberty

    The Argonauts of North Liber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河

    西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观所缘缘论

    观所缘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花积楼阁陀罗尼经

    佛说花积楼阁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浑元剑经

    浑元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连接阴间的热线

    连接阴间的热线

    阿峰是一名电台主持人,也是一名专讲鬼故事的主持人。本是无神论者,但接听了一次热线,就使他改变了,对鬼魂的认知。鬼魂无处不在,只是你看不见而已。如果哪天你见到的话,嘿嘿······恭喜你、中大奖了。阿峰也就是这样一位中奖之人,他不但能与冤魂通话,甚至黑白无常、钟馗都能联系他。更牛的是被阎王封为‘阴阳巡吏’。
  • 回到大航海时代

    回到大航海时代

    南海之上,一艘中国籍的渔船遇到了穷凶极恶的海盗,渔民主角大显神威,犹如银幕硬汉一般,孤身斗海盗,全歼顽敌,却倒在最后一颗子弹下,阴差阳错的穿越到明朝初年。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以官方的身份称霸海洋就发生在那个时候。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为中华的史页书写上了光辉灿烂的一笔。有幸重生在这个年代,主角董宇将有何作为呢?请跟随本书,随主人公一起去扬帆出海,大战海怪,决战海盗巨枭,智斗蛮夷,傲视弹丸小国生番蛮祖,纵横黄金航道,采摘稀世珍宝黑珊瑚,采香获取超级水沉香,灭倭寇,造巨舰,扬威地中海,发现新大陆,让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的名字从历史书上消失,好望角、合恩角从此更名。
  • 绝世女修

    绝世女修

    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这是一段穿越时空的爱恋,倾城绝世的她,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却因绝世无双的美貌惹来了无尽麻烦,但她却不惧,来人一个接一个的打败,让他们心服口服,因此却甩也甩不掉他,直到遇见了他……在那世界之巅,她对着他微微一笑,“结束,或许也是一种开始……”
  • 簪魂人

    簪魂人

    一对玉簪,牵扯出两世的恩怨,引发两个手足情深的好姐妹反目成仇。某个黑暗的组织也慢慢浮出水面,幕后疑点重重,且让我为诸君讲述这个故事:每个角色均非常暗黑、不安全,情节的走向总在变幻。
  • 不朽龙腾

    不朽龙腾

    没什么不朽与永恒,可人类愿望通过他的行动而不朽。龙腾,这片大陆很普通的图腾传承,也可以不普通的是他们很强。一代代传承下去,他们似乎想让此传承不朽下去,不朽的意志,不朽的战魂,也就是不朽龙腾。很残的书名,我也不知道我要写什么简介。
  • 指剑八荒

    指剑八荒

    陆子明,身世孤苦的孤儿,因为奇遇而来到纳兰小镇,从此踏上武修一途,恩怨情仇,最后解开自己身世之谜,回到水蓝星,解开蜀山封印,打开通往仙界大门
  • 帝殿

    帝殿

    命运之路,天道惨绝。记忆封,血脉印。一代猥琐大师的坎坷路程,天下到底花落谁家。巅峰势力,残酷考验。众人诛,天道杀。一世顶级势力的艰苦磨练,只为挣得尊严的存在。帝天帝世生,帝殿帝众建。天地决灭人,大道印灭天!
  • 引灵诀

    引灵诀

    一朝穿越,得传承、造星魂、修灵体;权杖一点:杀敌诛神,乾坤颠倒,逆转阴阳;魂典在手:锁魂困敌,呼风唤雨,俯瞰众生,俾睨于天下。
  • 丹器楼

    丹器楼

    缀学少年打工路,英雄救美炒鱿鱼。机缘巧合进游戏,从此命运转变,暴BOOS、战强敌、刀口舔血、快意恩仇。金钱、神器、圣宠我都要,强悍副将美女紧相随。
  • 台湾资料清德宗实录选辑

    台湾资料清德宗实录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