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61100000049

第49章

辨可汗病脉证篇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注】夫以疾病至急,仓卒寻求,治法难得,其要者,汗、吐、下也,故重集汗、吐、下诸可与、不可与之法,比之三阴三阳篇中,则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篇中者,亦出在诸可与、不可与中也。

大法:春夏宜发汗。

【注】春夏阳气舒畅,故宜发汗,医治常道,此大法也。

【集注】程应旄曰:春夏宜发汗者,发汗有助宣阳气之功,等于春夏发生长育之义。今人多以麻、桂二汤,作春夏之禁药,其轻于畔经者,由其未明天道也。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 然,一时间许,亦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者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注】凡发汗,令手足俱周时出,是欲汗缓出周遍,则邪气悉丢,正气不伤也。以 然,不得令如水淋漓为度,不欲汗急出过多也。若急出过多,则邪气不尽,正气反伤矣。倘若病不解,当重发汗,但前汗已多,更汗必亡其阳,阳虚即病不解,故不敢再发其汗也。

【集注】成无己曰:汗缓缓出,则表里之邪悉去。汗大出,则邪气不除,但亡阳也。阳虚为无津液,故不可重发汗。

方有执曰:此叮咛发汗之节度也。

张锡驹曰:汗乃津液,汗多则亡津液,何以又谓亡阳也?经云:上焦开发腠理,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盖汗虽津液,必借阳气之熏蒸宣发而后出,故汗多亡津液,而阳亦随之俱亡也。

凡服汤发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注】服汤发汗,汗出病解,便可止再服,不必定然尽剂。

【集注】程应旄曰:中病即止,亦麻黄、桂枝互举之词,示撙节于“中”字,所以严不中之禁也。

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注】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一时仓卒无汤,以丸散代之亦可,要不过以汗出为解耳。然丸散乃定剂,不如汤可随证而进,其验甚准,故曰良也。

【集注】程应旄曰:丸散仅可从权,随证则不如汤。

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耳。设利者为大逆,硬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注】脉浮大,属表未解,虽有便硬里实,亦不可利下,何以故?因脉浮也。当先解其外,表解热除,内外和谐,而大便自通矣。设用利药,是为大逆也。

【集注】成无己曰:结胸虽急,脉浮大尤不可下,下之即死,况此便硬乎?论中有云: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此之谓也。

辨不可汗病脉证篇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注】浮而无力,濡脉也。沉而无力,弱脉也。浮中沉俱无力,似有似无,微脉也。滞而不流利,涩脉也。

巅谓浮也,上谓寸也,下谓尺也。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谓关脉浮濡沉弱。

寸脉微,尺脉涩,阳虚则寸脉微,血少则尺脉涩。此阳虚血少,不可汗之脉也。阳虚当汗出恶寒,血少当心烦发热。此阳虚血少,不可汗之证也。若误认为太阳中风而发其汗,必致阴阳相失而两亡,则反烦躁不眠,厥而且寒矣。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粟,不能自还。

【注】此谓关脉浮濡沉弱,寸脉弦,尺脉微也。弦为少阳热邪之诊,微为少阴寒邪之诊,故曰上实下虚也。

然微弦同见,虚实未审,惟察其人意欲得温,则非恶寒在表,而是畏寒在里也,故不可发汗。若误发其汗,则阴愈盛而生寒栗,阳愈衰而不能自还矣。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像,根本异源。

【注】凡诸病得数动脉者,有余诊也,可发汗,若按之微弱者,是外假实而内真虚也,不可发汗。若误发其汗,伤其津液,则腹中干,大便难,胃燥而烦,其形似胃实热结之阳明,究其根本,实由发虚家汗,致成津枯虚燥之阳明也。故曰:其形相像,根本异源也。

【集注】程知曰:动数为热,微弱为虚,发汗动津液,则便难腹干,胃燥而烦。此与阳明里热之证。虽曰其形相似,而根本则有虚实之不同也。

张志聪曰:数动阳脉也,微弱阴脉也。诸脉得动数微弱者,犹言左右三部,或得动数之脉而按之微弱者,皆不可发汗。发汗则津液内竭,故大便难;水气外泄,故腹中干;火热上蒸,故胃燥而烦。其形相像者,汗后而燥证相同也。根本异源者,动数之脉属乎阳,微弱之脉属乎阴,有阴、有阳、有虚、有实也。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注】可发汗之脉,必阴阳俱紧,今厥而脉紧,乃少阴之紧,非太阳之紧也。若发其汗,则伤少阴之气,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之证作矣。

【集注】成无己曰:厥而脉紧,则少阴伤寒也。法当温里,而反发汗,则损少阴之气。其脉不能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故声乱咽嘶,舌萎声微,言语不得高也。

魏荔彤曰:此段就厥证论脉,知阳虚禁汗,因明诸逆发汗之贻误也。厥也,凡厥有冷厥、热厥、蛔厥、寒热相胜之厥。但见紧脉,无论何厥,病皆在阴。若发汗反攻其阳,则气散血竭。夫舌根于肾,声出于肺,声乱咽嘶,肺气欲绝也。舌萎,即萎不为用也。声不得前,本气不振也。皆由于发汗,散亡其肾肺二脏真气也。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痛,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注】动气者,筑筑然气跳动也。脐之上下左右,四脏之位也。四脏之气,不安其位故动也。缘素为客邪所据,本脏之气,已失其守,尚赖中州胃气为主,即有表邪,不可发汗,恐胃中之气液两伤,本脏失养,则所不胜之邪,因而同病也。动气在右,肺气不治,心不恒德。若误汗之,则心气愈热,血脉沸腾,故衄而渴、苦烦也;肺失治节,不能通调水道,故饮即吐水也。动气在左,肝气不治,肺不恒德。若误汗之,则肝虚失升,故头眩也;若汗出不止,津液失养筋肉,故惕 也。动气在上,心气不治,肾不恒德。若误汗之,则心气虚,故肾气上冲,正在心端也。动气在下,肾气不治,脾不恒德。若误汗之,肾水虚竭,故骨痛、恶寒无汗,心烦目晕也;脾土过燥,不守常化,故食则反吐,谷不得近也。

【集注】程知曰:此言动气不可发汗也。盖正气内虚,脏气不治,故气筑筑然动。动气为里虚,故不可发汗。

程应旄曰:脏气不安其位,故动。原素有邪据,本脏之气,反在根据附之间,最易离经,所恃奠定之者,全赖胃气为之主。发汗虚其胃气,则四脏失所养,反被邪攻,各见离经之象,病虽左右上下之不同,要其失于建中之义则一也。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微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注】少阴之脉,循喉咙系舌本,咽中闭塞,少阴之气不能上通也。若强发少阴汗,阳微不能作汗,必动其血,故吐血,气微绝,蜷卧厥冷,不能自温也。

【集注】程知曰:咽中闭塞,不可发汗,盖阴邪盛也,强发其汗,必动其血。至于吐血、气欲绝,则并肾中之微阳不能自存,故遂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夫下厥上竭,蜷卧厥冷,在少阴皆危证也。

程应旄曰:汗剂为阳,施于阴经则逆。咽中闭塞,由少阴液少,肾气不能上通也。发少阴汗,则下厥上竭,故见证如此。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 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注】咳者则剧,咳之甚也。数吐涎沫,肺伤液耗矣。故咽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也。 时,周时也,谓周时一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中虚而生寒栗也。若误以为形寒之咳而发其汗,则肺气既虚而卫阳又亡,阳气两伤,不能温及中下,阴气凝于内外,自蜷而苦满,腹中复坚矣。

【集注】程知曰:此承上言濡弱弦微之脉,其有咳者,则病剧,而不可汗也。咳则数吐涎沫,其咽中必干,小便必不利;膈中阳虚,必心中饥而烦。卫气一日夜五十度周于身,阳虚不能自卫,故 时寒栗如疟,但有寒无热。

此而发汗,则阳气愈虚阴寒益盛,必蜷而苦满,腹中转坚也。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而逆。

【注】咳多饮病,小便应不利,若小便利,知无饮也。今咳而遗失小便,是不但无饮,且系下焦阳虚,膀胱不固之咳也。故不可发汗,汗出则阳气愈衰,四肢逆冷矣。

【集注】程知曰:《内经》谓肾咳不已,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尿,故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是肾中阳虚也,发汗则阳气益亡,故厥冷。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瘥;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

【注】不当汗而汗,当汗而过汗,皆致逆,故曰:诸逆也。发汗致逆之病,病微者难瘥,病剧者则死。剧者,谓阳脱见鬼则言乱,阴脱目盲则目眩也。

【集注】程应旄曰:诸逆属少阴居多,阴寒极矣。发汗是重夺其阳,虽有微剧不同,皆关于死,明乎阳为人命之根也。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懊 如饥;发汗则致痉,身强难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灸则发咳唾。

【注】头痛翕翕发热,汗出则呕,形相中风者,当以桂枝汤解肌。若下之,重则变结胸痞硬,轻则为心中益烦、懊 如饥。不以桂枝汤解肌,而以麻黄汤发汗,表虚风入则致痉,故身强难以屈伸也。或以火熏蒸劫汗,则不得小便,热从湿化而发黄也。灸则火邪伤肺,故发咳唾不已也。

【集注】成无己曰:若反下之,邪热乘虚流于胸中为虚烦,心中懊 如饥。若发汗则虚表,热归经络,热甚生风,故身强直而成痉。若熏之则火热相合,消烁津液,故小便不利而发黄。肺恶火,灸则火热伤肺,必发嗽而咳唾也。

高士宗曰:汗下火熏,施治各异,损正则一,故举下之、熏之,与发汗而并论之也。

魏荔彤曰:此申明虽有表证宜汗,亦当详察知禁也。似中风头痛,翕翕发热,桂枝证也,呕则仍是水饮内蓄矣。误下益烦,懊 如饥,则未下时已烦可知,此特更甚耳。若再误汗,表虚风入,故身强难以屈伸,火熏逼汗,热入于里,故小便不得。盖小便利者不成黄证,发黄则小便为湿邪所阻,热邪所耗可知。灸则热上冲,故咳唾脓血也。

辨可吐病脉证篇

大法:春宜吐。

【注】汗、吐、下,治病之大法。谓春宜于吐者,是象天之春气上升以立法也。然凡病有当吐者则吐之,又不可一概而论也。

【集注】程应旄曰:吐法从升,有发陈之义,故曰:春宜吐。

凡用吐汤,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注】凡用吐汤,原以去上焦之邪,中病即止,若病去而过用之,反伤中气,所以不必尽剂也。

【集注】程应旄曰:吐以去上焦之邪。上焦为清阳之分,吐之过剂则邪去,而所伤者膻中之阳,阳固不可不宝惜也。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惟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注】胸上诸实,谓或痰、或热、或寒之类也。诸实为病,故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也。欲使人按之,不但痛不能减,而反有涎唾,知邪在胸中盛满,得按而上溢也。经曰: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今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惟滑,知寒实在上,水不下输膀胱而走大肠也,故但吐之利自止也。

【集注】张璐曰:痛不得食,按之反有涎唾者,知有寒痰在胸中也。下利脉迟,寸口惟滑者,为膈上实,故吐之则利自止也。

病手足逆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注】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结者,以寒邪结气,结在胸中,阳气不能四达也。心下满而烦者,实结则满,阳郁则烦也。欲食不能食者,是客气病在胸中,故当吐之也。

【集注】成无己曰:此与瓜蒂散证同。彼云脉乍紧,此云脉乍结,惟此有异。紧为内实,乍紧则邪在胸中,实而未深也。结为结实,乍结则邪在胸中,结而未深也。虽所治俱同,但轻之、重之不无别也。

程知曰: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结者,痰气结滞之名。此与瓜蒂散证同。但彼云脉乍紧则为寒邪盛,此云脉乍结则为痰气实也。正张锡驹曰:病患手足厥冷者,气机内结,不能外达于四肢也。心下满而烦者,邪实则满,正伤则烦也。

魏荔彤曰:脉乍结,非脉之本然,乃有形之邪,阻碍其胸中宗气,故荣卫之气不能畅行,非同于气血虚微,不能流布之结也。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注】胃有三脘,宿食在上脘者,痛在胸膈,痛则欲吐,可吐不可下也。在中脘者,痛在心口,痛欲吐或不吐,可吐可下也。在下脘者,痛在脐上,痛不欲吐,不可吐可下也。故曰: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此详凡在上者,皆可吐也。

【集注】成无己曰:宿食在中下脘,则宜下,宿食在上脘,则当吐。《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方有执曰:上脘,谓胃腑之口也。

同类推荐
  • 东山破峰重禅师语录

    东山破峰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顾误录

    顾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朕即人皇

    朕即人皇

    太古,众神君临,万族跪服,众生蝼蚁;远古,人皇崛起,横扫天下,皇威浩荡亿万里,人族称王;上古,天帝垂拱,开疆辟野,四荒九州莫不从,万世承平;今,皇不存,帝不出,神州动荡,万族争天。最后的帝皇威压,还能维持多久?……
  • 洞玄灵宝八节斋宿启仪

    洞玄灵宝八节斋宿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彩色假面:女扮男装

    彩色假面:女扮男装

    我愿——用假面掩住我的一切。女扮男装,也许只是因为害怕受伤,也许只是为了逃避过往。然而,你炽热的怀抱与冰冷的嘴唇,将我封存已久的感情之匣打开。有些时候,不知我们为何,擦肩而过却形同陌路。有些时候,不知我们怎能,同心相连却背道相驰。有些时候,不知我们可否,茫然心痛却欢喜相拥。旧时光的契约里说,美丽的你会在那儿等美丽的我,不近不远。也许你不禁要问,假面之下,那最真挚的色彩,又在哪里呢?就这样,穗子给你讲个故事吧……
  • 默默之我的爱养成记

    默默之我的爱养成记

    第一次见到他,是因为无意当中看了他演的电视剧,立即被他流年般的风华、精湛的演技和淡然的气质所吸引。第二次见到他,偶然地帮助了他,并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三次见到他,幸运地成为了他的暂代助理,从渐渐地了解,逐渐对他产生了疼惜和爱护……我在心中许下心愿,让我留在他的身边吧……只是在他的身边默默守护着,便已满足……看女主如何为国民男神默默守护,精心培植自己的爱情,直至开花结果……本文暖文不虐,阅读无负担哦。
  • 激情之死

    激情之死

    忧伤绝望的诗人兼大学客座教授斯尧深深打动了慧慧,他们相爱了,斯尧空前绝后的情书和犀利的政论把爱情推向了极至。慧慧盼望着见面却又害怕见面,害怕肉体结合后斯尧再也不会给她写这么美这么打动她的情书,他们在精神和肉体间博弈。斯尧终因爱情被强权摧残而迈向生命的终点……
  • 她在野旅

    她在野旅

    一次意外,年幼的川子失去了她的父亲周文山。几年后川子从母亲那得知父亲曾经的理想是周游世界,于是她带着父亲的理想踏上了野旅。途中的她在故乡遇见了余泰。而余泰被所有人欺骗来到了这样一个山村生活了十几年。也许是对于川子起初莫名的感情,余泰跟随川子走上了野旅这条不归路,虽然旅途很美好,却也心酸万千。然而在余泰心中总是有个东西牵绊着他,也许是对自己的身世和对亲情的渴望,他独自回到了陌生的故乡。当他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决心报复对他不公的一切。而此刻的川子却在千里之外。两个人的故事在现实的险恶和残忍中徘徊着,一个是余泰,一个是周川子。
  • 爱丽丝学园之鸳紫守望

    爱丽丝学园之鸳紫守望

    “正田璎珞。。。”“幸村紫鸳。。。”我没有唯一的记忆,飘散的碎片只能慢慢浮现在前,我不知道我到底是什么人,我也不知道我的归途到底在何处,或许我是局外人,但是,我也想要守护唯一的一份温暖
  • 时空猎人之爵迹

    时空猎人之爵迹

    一个高中学渣,随着神秘的身世和两个时空的混乱,来到游戏的异界世界,追随他的是一个个前爵迹强者的预言,各位小伙伴们,一起战斗起来吧!
  • 万物化道

    万物化道

    乡村懵懂少年偶得石心传承‘万物化道决’。天无尽,地无涯,其间有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化道可控天!
  • 惊艳穿越:被追杀的王妃

    惊艳穿越:被追杀的王妃

    (本文已签约繁体出版)她穿越成冷漠高贵的九王爷的侧妃,可是却因一场莫名其妙的情变,蒙受奇耻大辱的九王爷要置她于死地。仓皇逃离千里之外,遇到权倾一方俊美绝伦的安平王。在他一步一步的柔情攻势下,她终于卸下防备,敞开心扉。然而,婚礼举行在即,邪魅腹黑的九王爷却再一次出现在了她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