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61100000030

第30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全篇

少阴肾经,水火之藏,邪伤其经,随人虚实,或从水化以为寒,或从火化以为热。水化为阴寒之邪,是其本也:火化为阳热之邪,是其标也。阴邪其脉沉细而微,阳邪其脉沉细而数。至其见证,亦各有别。阴邪但欲寐身无热,阳邪虽欲寐则多心烦。阴邪背恶寒口中和,阳邪背恶寒则口中燥。阴邪咽痛不肿,阳邪咽痛则肿。阴邪腹痛下利清谷,阳邪腹痛下利清水或便脓血也。阴邪外热面色赤,里寒大便利,小便白;阳邪外寒手足厥,里热大便秘,小便赤。此少阴标本寒热之脉证也。凡从本之治,均宜温寒回阳;从标之治,均宜攻热救阴。回阳救阴,其机甚微,总在临证详究,辨别标本寒热,以急施其治,庶克有济,稍缓则不及矣。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注】少阴肾经,阴盛之脏也。少阴受邪,则阳气微,故脉微细也。卫气行阳则寤,行阴则寐,少阴受邪,则阴盛而行阴者多,故但欲寐也。此少阴病之提纲,后凡称少阴病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集注】方有执曰:少阴肾经也,居于极下,其脉起于小趾之下。《灵枢》曰:是主所生病者,嗜卧但欲寐。盖人肖天地,天地之气行于阳则辟而晓,行于阴则阖而夜,故人之气行于阳则动而寤,行于阴则静而寐。

凡病患但欲寐者,邪客于阴故也。

张璐曰:此言少阴之总脉总证也。盖少阴属水主静,即使热邪传至其经,在先之脉虽浮大,此时亦必变为沉细;在先之证虽烦热不宁,此时亦必变为昏沉嗜卧。但须辨出脉细沉数、口中燥为热证;脉沉微细、口中和为寒证,以此明辨,万无差误矣。

程应旄曰:凡阴脉皆沉,异乎太阳之浮,不必言矣。阳明脉大,微者大之反;少阳脉弦,细者弦之反,沉兼微细,阴证定矣。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注】少阴病,谓但欲寐也。脉沉者,谓脉不微细而沉也。今始得之,当不发热而反发热者,是为少阴之里寒,兼有太阳之表热也。故宜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中发汗,顾及其阳,则两感之寒邪,均得而解之矣。

【集注】方有执曰:发热邪在表也,脉沉少阴位北而居里也,以其居里,邪在表而发热,故曰反也。以邪在表不在里,故用麻黄以发之;以其本阴而标寒,故用附子以温之。细辛辛温通于少阴,用之以佐主治者,以其专经而为向导也。

程知曰:三阴表法与三阳不同,三阴必以温经之药为表,而少阴尤为紧关,故用散邪温经之剂,俾外邪之深入者可出,而内阳亦不因之外越也。

程应旄曰:一起病便发热,兼以阴经无汗,世有计日按证者,类能用麻黄而忌在附子。不知脉沉者,由其人肾经素寒,里阳不能协应,故沉而不能浮也。沉属少阴,不可发汗,而始得病时即发热,则兼太阳,又不得不发汗。须以附子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注】此详上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仍脉沉发热不解者,宜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也。盖谓二三日不见吐利里寒之证,知邪已衰,然热仍在外,尚当汗之,但不可过耳!故不用细辛而用甘草,盖于温散之中有和意也。此二证,皆未曰无汗,非仲景略之也,以阴不得有汗,不须言也。

【集注】张璐曰:少阴无发汗之法,汗之必至亡阳。惟此一证,其外有太阳发热无汗,其内不吐利躁烦呕渴,乃可温经散寒,取其微似之汗也。

程应旄曰:既云微发汗矣,仍用“以”字、“故”字推原之,足见郑重之意。按此二条,与太阳篇发热头痛脉沉用四逆者同一证。彼以不差,则期过三日,可知病已入里,虽尚冒太阳头痛,直以少阴法律之。此少阴病在初得二三日,虽无头痛证,不容竟作少阴治之,故仍兼太阳之法以律之。一出一入,不啻爰书。假令前条得之二三日,后二条过二三日不瘥,则四逆之与麻黄,易地皆然矣。

汪琥曰:上条反发热脉沉,此亦反发热脉沉,但上言始得之为急,此言得之二三日为缓。病势稍缓,治法亦缓。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去节,二两) 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甘草(炙,二两)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解】柯琴曰:彼太阳病而脉反沉,便用四逆以急救其里,是里寒阴盛也。此少阴脉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阳,是表热阳衰也。夫以发热无汗,太阳之表脉沉,但欲寐,少阴之里,设用麻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太阳之微阳外亡。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径庭也。若表微热,则受寒亦轻,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汗,甘以缓之,与辛以散之者,又少间矣。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注】少阴病,脉微,虽有发热,亦为少阴里寒外热,非太阳发热者可比,故不可发汗,发汗则亡阳。然阳已虚,津液已涸,即见少阴口燥咽干可下之证,若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又恐亡阴也。

【集注】方有执曰:微者,阳气不充,故曰无阳,无阳则化不行,故汗不可发也。尺以候阴,弱涩者,阴血不足也,故谓复不可下,其当亟行温补,又可知矣。

程应旄曰:少阴多自利证,人固无肯轻下者。但拈出“尺脉弱涩”字,则少阴之有大承气汤证,其尺脉必强而滑,已伏见于此处矣。

病患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注】病患脉阴阳俱紧,发热无汗者,太阳伤寒证也;发热汗出不止者,太阳亡阳证也。今脉紧无热而反汗出,此属少阴,然少阴证,法当咽痛而复吐利也。上条脉微无汗,不可发汗者,是以脉为主也;此条有汗脉紧,不可发汗者,是以证为主也。从脉从证,不可不察。

【集注】程知曰:阴阳俱紧,伤寒之脉也,法当无汗,而反汗出,太阳之阳外亡也。若以少阴亡阳之证,而认为太阳中风之证,则误矣。少阴之寒上逼,则咽痛而吐,下逼则下利也。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注】此承上条互发其义,以别阴阳寒热也。少阴病,脉沉微细,寒邪脉也;脉沉数细,热邪脉也。若脉紧汗出,是少阴寒虚证也;今脉紧无汗,乃少阴寒实证也。因循至七八日之久,而自下利,若寒实解,则脉必紧去而暴微,其证必手足由冷而反温,是知邪随利去,为欲解也。故此时虽烦下利,乃阴退阳回,故知其必自愈也。

【集注】方有执曰:紧,寒邪也。自下利脉暴微者,阴寒内泻也。故谓手足为反温,言阳回也。阳回则阴退,故谓紧反去,为欲解也。夫寒邪在阴而脉紧,得自利脉暴微,手足温,紧去为欲解者,犹之邪在阳脉数而热,得汗出脉和身凉数去,为欲愈之意,同阴阳胜复之机也。

程应旄曰:脉于利后顿变紧而为微,手足于利后变不温而为温,则微非诸微亡阳之微,乃紧去人安之微。

盖以从前之寒,已从下利而去,故阳气得回而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注】背恶寒为阴阳俱有之证,如阳明病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乃白虎加人参汤证也。今少阴病但欲寐,得之二三日,口中不燥而和,其背恶寒者,乃少阴阳虚之背恶寒,非阳明热蒸之背恶寒也。故当灸之,更主以附子汤,以助阳消阴也。口燥、口和,诚二者之确征矣。

【集注】程知曰:言初得之证,口中和,不渴、不燥,全无里热也。《内经》曰:背为阳,背恶寒则阳虚阴盛,寒深可知。若风寒在表而恶寒,则一身尽寒矣。灸之以助阳消阴,与附子汤以温经散寒。论中云: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汤加人参主之。彼是阳热乘阴虚而内陷之恶寒,与此之阴寒盛者不同。

阳入阴者,则口燥心烦,阴寒盛者,则不能销铄津液,故口中和。

张璐曰:太阳表气大虚,邪气得入犯少阴,故得之一二日,尚背恶寒不发热,此阴阳两亏,较之两感,更自不同。两感表里皆属热邪,犹堪发表攻里,此则内外皆属虚寒,无邪热可以攻击。惟当温经补阳,以温补其不足,更灸关元以辅助之。虽其证似缓于发热脉沉,而危殆尤甚焉。

汪琥曰:此条论仲景不言当灸何穴。常器之云:当灸膈俞、关元穴,背俞第三行。郭雍云:此有错字,当是灸膈俞、关元穴也。膈俞是背俞第二行穴。按:膈俞实系背俞部第二行穴,然常器之所云第三行穴者,当是膈关,非膈俞也。《图经》云:膈关二穴在第七椎下,两旁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足太阳气脉所发,专治背恶寒,脊强,俯仰难,可灸五壮。盖少阴中寒,必由太阳而入,故宜灸其穴。又关元一穴在腹部中行脐下三寸,足三阴、任脉之会,可灸百壮。常器之所谓灸膈关者,是温其表以散外邪;灸关元者,是温其里以助其元气也。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注】此承上条详举其证,互发其义,以出其治也。身体痛,表里俱有之证也,如太阳病脉浮发热,恶寒身痛,手足热,骨节痛,是为表寒,当主麻黄汤,发表以散其寒。今少阴病,脉沉无热,恶寒身痛,手足寒,骨节痛,乃是里寒,故主附子汤,温里以散寒也。

【集注】方有执曰:少阴肾也,肾主骨,寒淫则痛。

程应旄曰: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太阳伤寒同有此证也。以脉沉辨之,沉属阴寒重着所致,里阴有余,表阳不足,故以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附子(去皮,生破八片,二枚)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少阴为寒水之脏,故寒伤之重者,多入少阴,所以少阴一经,最多死证。方中君以附子二枚者,取其力之锐,且以重其任也;生用者,一以壮少火之阳,一以散中外之寒,则身痛自止,恶寒自除,手足自温矣。以人参为臣者,所以固生气之原,令五脏六腑有本,十二经脉有根,脉自不沉,骨节可和矣。更佐白术以培土,芍药以平木,茯苓以伐水,水伐火自旺,旺则阴翳消,木平土益安,安则水有制,制则生化,此诚万全之术也。其有畏而不敢用,以致因循有误者,不诚可惜哉!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注】少阴病,但欲寐,脉沉者,若无发热、口燥之证,则寒邪已入其脏,不须迟疑,急温之以四逆汤,消阴助阳可也。

【集注】吴人驹曰:脉沉须别虚实及得病新久,若得之多日及沉而实者,须从别论。

四逆汤方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方解】方名四逆者,主治少阴中外皆寒,四肢厥逆也。君以甘草之甘温,温养阳气;臣以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甘草得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肾阳鼓,寒阴消,则阳气外达而脉自升,手足自温矣。

【集解】汪琥曰:少阴病,本脉微细,但欲寐。今轻取之,微脉不见,重取之,细脉几亡,伏匿而至于沉,此寒邪深入于里,殆将入脏,温之不容以不急也。稍迟则恶寒身蜷,吐利烦躁,不得卧寐,手足逆冷,脉不至,诸死证立至矣,四逆汤之用可稍缓乎?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注】少阴病但欲寐,脉微细,已属阳为阴困矣。更加以下利,恐阴降极、阳下脱也。故君以葱白,大通其阳而上升;佐以姜、附,急胜其阴而缓降,则未脱之阳可复矣。

【集注】方有执曰:少阴病而加下利者,不独在经,而亦在脏,寒甚而阴盛也。治之以干姜、附子者,胜其阴则寒自散也。用葱白而曰白通者,通其阳则阴自消也。

程知曰:此言下利宜通其阳也。少阴病,谓有脉微细、欲寐证也。少阴下利,阴盛之极,恐致格阳,故用姜、附以消阴,葱白以升阳。通云者,一以温之,而令阳气得入;一以发之,而令阴气易散也。

汪琥曰:肾虚无火不能主水,故下利用白通汤者,温里以散寒也。

白通汤方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集解】汪琥曰:此方与四逆汤相类,独去甘草,盖驱寒欲其速,辛烈之性取其骤发,直达下焦,故不欲甘以缓之也。而犹重在葱白,少阴之阴,天之寒气亦为阴,两阴相合而偏于下利,则与阳气隔绝不能通,姜、附之力,虽能益阳,不能使真阳之气必入于阴中,惟葱白味辛,能通阳气,令阴得阳而利,庶可愈矣。盖大辛、大热之药,不过借以益人阳气,非有以通之,令真阳和会,而何以有济也耶?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同类推荐
  • 广艺舟双楫

    广艺舟双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谈艺录

    谈艺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Commission in Lunacy

    The Commission in Lunac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中有感

    道中有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龙舒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娶夫有道

    娶夫有道

    和尚,我所不欲也!道士,我所不欲也!什么?让我娶个和尚当正夫?再娶个道士当侧夫?有木有搞错?统统打包踢走,本公主殿下要自己选夫婿!虾米?不让?那本殿下离家出走,哼哼!天涯何处无芳草,看我采几朵回来!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撒花,求评价,呜啦啦~~~
  • BOSS霸临:强行相亲100分

    BOSS霸临:强行相亲100分

    吉家被害破产,渣男未婚夫立马另娶她人,吉欣灵更是被媒体逼入绝境。一场意外,她和找上了权倾天下的聂泽宇,更是传说中传承千年豪门——聂家。她绝望地问道“聂泽宇,我嫁给你,你敢娶我吗?”仿佛一道光,从万丈高空照射下来,让弱小无助的她成为耀眼的中心,因为她现在有个身份——聂夫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尘变

    仙尘变

    一个人的传记,一个人的传奇,经历苍茫世事,目睹人生百态,与善结缘,与恶为敌,是侠客,还是英雄,是俊杰,还是君子?爱情与事业,修仙与姻缘,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两项大事,当他们不能结合在一起时,他会选择向前,还是退后?
  • 挣脱

    挣脱

    身体上的纠缠是因为感情上的契合,第一次,他们不明白,所以,结果是错过。第二次,他若仍旧强来,她到底还要不要接招?
  • 逆天驱魔妃

    逆天驱魔妃

    她乃是活了上千年的巫女,驱魔师,为世人算清了前尘后世,却没有想到无意间泄露天机,遭上天惩罚,魂飞魄散,却不料这个男人将她救于水深火热之中,她决定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助他一生幸福。
  • 杜门毒女

    杜门毒女

    她的容貌,不算倾国倾城,却倾了他的心;她的才智,不算风华绝代,却算计了天下。她为求生,代嫁他府;他为夺权,韬光养晦。一场隐瞒与阴谋的婚姻,又乱了谁的心!他日,他登上帝位,她却潇洒离去。待他认清自己的心,却发现她的身边早已有了另一个他,两人十指相扣。她,无意入江湖,却陷入江湖纷争;他,邪教魔头,亦是她不愿提起,也不曾相见的师兄。同过生,共过死。他的无情终因她而化为绕指柔,她的冷清也因他而化冰为水,透出暖意。美人泪,划过脸颊。目光注视的是谁?又倾了谁的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少年奇才的故事(读好书系列)

    少年奇才的故事(读好书系列)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本书是以单编的故事形式出现,每一篇文章由一则故事和“智慧箴言”组成,高深的箴言内容变成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方便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从而改变一些说教的成分,改变箴言本身具备的严肃的成人化语气,更易让孩子们接受,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以至成长的快乐! 故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因此,看故事是孩子们塑造美好心灵的一种绝佳方式。这本故事书收集了让孩子更聪明的智慧故事几十个,并配以手绘图画。全书语言通俗,容易理解,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清麟

    清麟

    上古时期,有洪荒异兽横行于中原大地,加之滔天洪水泛滥成灾,生灵涂炭,万物于水火中饱受煎熬。上天于是赐禹轩辕剑与开山斧,希望他能平息水患,诛灭天下凶兽异种。禹得神兵利器后,开山分泾,终于历时九年平息水患。随后,禹斩山川泾河,铸鼎而立,天下遂分九州。禹在羽化登仙之后,其留下的神兵便被族人看护。后来,秦帝崛起,妄图将轩辕剑和开山斧据为己有。一番血战后,轩辕剑还是被秦帝夺去,剩下的族人在当时的首领夏衍带领下,拼死护着开山斧杀出一条血路,辗转流离,也不知漂泊了多久,终于,在东海尽头发现了一个岛屿,从此便在此立身安命,世代护斧。时光流转,岁月悄然,一转眼,过去都消散在烟雨里,眨眼间,数百年一晃而过。
  • 霸道总裁的甜蜜负担

    霸道总裁的甜蜜负担

    从小被父母遗弃的女主,舅妈毒打心里造成阴影,长大后意外遇见男主,被男主囚禁疼爱,女主想要自由不喜欢被人强迫,逃出男主身边,女主非常聪明,男主找遍世界都没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