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61100000022

第22章

【注】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小便若利,大便因硬,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是阳明之热不得外越,而上蒸也;小便不利,湿蓄膀胱也;渴饮水浆,热灼胃腑也。此为湿热瘀蓄在里,外薄肌肤,故身必发黄也。茵陈蒿汤主之者,通利大小二便,使湿热从下窍而出也。

【集注】方有执曰:越,散也。头汗瘀热发黄,注皆见太阳篇中。茵陈逐湿瘀之黄,桅子除胃家之热,大黄推壅塞之瘀,三物者,苦以泄热,泄热则黄散矣。

程应旄曰: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足征阳热之气,郁结于内而不得越,故但上蒸于头,头为诸阳之首故也。气不下达,故小便不利,腑气过燥,故渴饮水浆。瘀热在里,指无汗言,无汗而小便利者属寒,无汗而小便不利者属湿热,两邪交郁,不能宣泄,故而发黄。解热除湿,无如茵陈、栀子清上,大黄涤下,通身之热得泄,又何黄之不散耶?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注】此太阴转属阳明证也。伤寒脉浮缓,手足热者,太阳也。今手足自温,非太阳证,是为系在太阴也。然太阴脉当沉缓,今脉浮缓,乃太阳脉也。证太阴而脉太阳,是邪由太阳传太阴也,故曰:系在太阴也。若小便自利者,则不从太阴湿化而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则是从燥化,此为阳明也。

【集注】程应旄曰:阳明为病,本于胃家实。胃家之实,不特三阳受邪,能致其转属阳明,即三阴受邪,亦能致转属阳明,聊举太阴一经例之:脉浮而缓,是为表脉,然无发热、头痛、恶寒等外证,而手足只温,是邪不在表而在里。但入里有阴阳之分,须以小便别之,小便不利,湿蒸热瘀而发黄,以其人胃中原无燥气也;小便自利者,胃干便硬而成实,以其胃中本有燥气也。病虽成于七八日,而其始证却脉浮而缓,手足自温,实是太阴转属而来也。即太阴、阳明推之,少阴三大承气证,厥阴一小承气证,何非转属阳明之病哉!魏荔彤曰:病在太阳,热为湿郁团聚于里,必有归着。既不能发黄,小便自利,则邪何归乎?不得不归之于万物所归之胃。至于七八日,小便自多,大便自硬,而为阳明病矣。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 然微汗出也。

【注】凡伤寒,无论三阴、三阳,若转系阳明,其人必有 然微汗出之证,始为转属阳明也。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注】太阳病吐之表解者,当不恶寒,里解者,亦不恶热,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者,是恶热也。此由吐之后,表解里不解,内生烦热也。盖无汗烦热,热在表,大青龙证也;有汗烦热,热在里,白虎汤证也;吐下后心中懊 ,无汗烦热,大便虽硬,热犹在内,栀子豉汤证也;有汗烦热,大便已硬,热悉入腑,调胃承气汤证也。今因吐后,内生烦热,是为气液已伤之虚烦,非未经汗下之实烦也。以上之法,皆不可施,惟宜用竹叶石膏汤,于益气生津中,清热宁烦可也。

【集注】张璐曰:此以吐而伤胃中之液,故内烦不欲近衣。虽显虚烦之证,较关上脉细数而成虚热,脾胃两伤者稍轻,虽不致逆,亦误吐之过也。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按】欲食冷食之下,当有“五六日吐之者”六字,若无此一句,则不喜糜粥欲食冷食,与朝食暮吐之文,不相联属。且以上文一二日、三四日之文细玩之,则可知必有“五六日吐之”一句,由浅及深之谓也。

【注】太阳病不解,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是表已解也。关上脉细数,胃不和也。细者,胃气虚。数者,胃气热。证脉不和,询其故,知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病在太阳,正气未衰,吐之者,伤胃未深,故腹中知饥,口不能食也;三四日病在阳明,胃中已热,吐之者,复伤津液,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也;五六日病将转入阴经,正气已衰,吐之者,胃中虚冷,故朝食暮吐也,此皆医吐之所致,尚在可治。故曰:此为小逆也。

【集注】程知曰:本太阳病,医吐之,则表邪乘虚传入阳明,伤动胃气,而关脉细数矣。

程应旄曰:阳明之气,下行为顺,上行为逆,以医吐之所致,则非脾胃本来之病,此为小逆。更勿误治,使小逆变成大逆也。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注】食谷欲呕,属阳明者,以胃主受纳也。今胃中寒,不能纳谷,故欲呕也。以吴茱萸汤温中降逆,而止其呕可也。若得汤反剧者,此必非中焦阳明之里寒,乃上焦太阳之表热也。吴茱萸气味俱热,药病不合,故反剧也。法当从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之例治之,宜葛根加半夏汤。

【集注】方有执曰:食谷欲呕,胃寒也,故曰属阳明,言与恶寒呕逆不同也。上焦,以膈言也。

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注】病患脉数,数为有热,则当消谷引食,今食而反吐者,盖以身热脉数,误为表热而发其汗,因使其人阳气微,膈气虚也。不知此脉之数,乃外邪客热之数,非胃中实热之数也,其不能消谷食而反吐者,乃胃中本虚冷故耳。

【集注】程知曰:此言汗后脉数吐食,当责胃之阳虚也。阳受气于胸中,发汗过多,令阳气微,膈气虚,客热外越,故脉数也。客热不能消谷而吐者,当责其胃之虚冷,若因其数而投以清胃之药,则左矣。

程应旄曰:见数脉而反吐者,数为热脉,无力则为虚脉,隔虚阳客于上,不能下温,故令胃中虚冷。热为客热,寒为真寒,究其根由,只由发汗令阳气微。然则阳气之珍重何如而可误汗乎?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注】阳明病不能食者,为中寒,即有脉数客热,上条既戒以不可汗,此又言亦不可攻。若攻其热,则寒其胃阳,亦必作哕矣。所以然者,客热虽除,胃亦虚冷故也。以其人本来胃虚,故攻其热必哕。哕,即干呕也。

【集注】方有执曰:攻热皆寒药,故知必哕。胃中虚以不能食言,此亦戒谨之意。

林澜曰:阳明谵语潮热,不能食者,可攻,由燥屎在内也。乃亦有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须详别之,未可便以不能食为实证也。若误攻之,热去哕作矣。然则安得以阳明概为宜下哉!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注】此承上条不攻亦哕之义也。若其人胃中虚冷,不能食者,虽不攻其热,饮水则哕,盖以胃既虚冷,复得水寒,故哕也,宜理中汤加丁香吴茱萸,温而降之可也。

【集注】喻昌曰:表热里寒,法当先救其里,太阳经中亦用四逆汤,其在阳明更可知矣。此条比前条虚寒更甚,故不但攻其热必哕,即饮水亦哕也。

汪琥曰:若胃中虚冷不能食,饮水则水寒相抟,气逆而亦为哕矣,法当大温。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抟,故令气 ,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血也。

【注】误攻饮冷,皆可致 ,固矣。今趺阳胃脉浮而不大,无力而虚,则是胃虚与邪相抟,即不误下饮冷,亦令 也。若趺阳胃脉滑则为哕者,乃热气拥郁之 ,非胃气虚竭之 ,医何可取实责虚,以自取其咎耶!若趺阳胃脉浮而鼻中燥者,此热据营分,营热迫血妄行,必作衄也。世有以哕为呃逆者,不知哕即干呕也,以其有哕哕之声,故又名哕也。观今病呃逆之人,与饮冷水则气自脐下冲上,退场门而作格儿格儿之声,声长时止者为实,可治;声短不已者,为虚,难治。

【集注】方有执曰:此又出趺阳脉,而以哕与衄言,皆逼汗而不得汗之所致也。咎,过愆也。责虚,言求病于虚。取实,言反以虚为实而攻取之也。血属阴而为内守,故曰守空。迫血,言劫汗也。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抟,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抟,其人必 。

【按】“令汗大出”四字,当是衍文。

【注】寸口脉浮大,指六脉皆浮大也。六脉皆浮大,则非阳明按之大脉,乃太阳不按之大脉也。医反下之,此为大逆,则从前浮脉变而为无血之虚,大脉变而为胃冷之迟。虚寒相抟,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与饮冷水,其人得水寒之气,冷与虚相抟于胃中,故必 也。 者,气 结有声,即今之呃逆也。

【集注】程知曰:言邪气在表妄下之变也。寸口浮大,而无硬满脏热之证,法应发汗,若反下之,此为大逆。既经妄下,则所谓浮者,至于内空而无血;所谓大者,变为里虚而有寒,虚寒相抟,则为肠鸣。医见脉大,以为有热,饮以冷水,欲以水寒胜热而作汗,里先虚寒,又得冷水与之相抟,则冷结上焦,必至咽噎塞而气逆矣。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注】伤寒哕而不腹满者,为正气虚,吴茱萸汤证也。哕而腹满者,为邪气实,视其二便何部不利,利之则愈也。

【集注】成无己曰:哕而腹满,气上而不下也。视其前后有不利者,即利之以降其气。

前部小便也,后部大便也。

程知曰:前部不利,后人治以五苓;后部不利,后人治以承气是也。

沈明宗曰:邪传于胃,胃气壅遏,两气相抟,气逆上冲,则为哕矣。

张锡驹曰:伤寒至哕,非胃气败,即胃中寒。然亦有里实不通,气不得下泄,反上逆而为哕者,当详辨之。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

【注】谵语一证,有虚有实。实则谵语,阳明热甚,上乘于心,乱言无次,其声高朗,邪气实也。虚则郑声,精神衰乏,不能自主,语言重复,其声微短,正气虚也。

【集注】戴元礼曰:谵语属阳,郑声属阴。经曰:实则谵语,虚则郑声。谵语者,颠倒错乱,言出无伦,常对空独语,如见鬼状。郑声者,郑重频烦,语虽谬而谆谆不已,老年人遇事则谇语不休,以阳气虚不精明也。

此谵语、郑声虚实之所以不同也。二者本不难辨,但阳盛里实,与阴盛格阳,皆能错语,须以他证别之,随证施治可也。

娄全善曰:余用参、 、归、术等剂治谵语,得愈者甚多,岂可不分虚实,一概用黄连解毒、大小承气等汤以治之乎?(按:其所云亦郑声也。)张锡驹曰:实则谵语者,阳明燥热甚而神昏气乱,故不避亲疏,妄言骂詈也。虚则郑声者,神气虚而不能自主,故声音不正,而语言重复也。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注】伤寒四五日,入里之时也。脉沉而喘满,乃为在里之喘满,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则表虚也,汗出胃干,大便为难,则里实也。久则胃热炽盛,必发谵语也。

【集注】方有执曰:越出谓枉道而出也。

张璐曰:伤寒四五日,正邪热传里之时,况见脉沉在里之喘满,而反汗之,必致燥结谵语矣。盖燥结谵语,颇似大承气证,此以过汗伤津,而不致大实大满腹痛,只宜小承气为允当耳!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注】此详上条以明其治也。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干燥,大便必硬,久则谵语,宜以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谵语止,慎不可更服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莫扎特 里姆斯基

    莫扎特 里姆斯基

    王建勋、郑毅编著的《莫扎特 里姆斯基》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莫扎特里姆斯基》对莫扎特、里姆斯基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穿越时空恋上你

    穿越时空恋上你

    她出个车祸竟然穿越了,一朝梦醒成了亡国公主。逃亡不成反被破身,坠崖逃生才得以看清这个兵荒马乱的异世。他是邪肆的帝王,江山美人尽在手,却抵不住体内的奇毒。她与他的命运注定了纠缠,利用与被利用,谁才是谁的劫数?
  • 恶魔少爷的天使之恋

    恶魔少爷的天使之恋

    【新坑:《EXO:转角,等你》欢迎来撩~八大男神坐等你哦~】你就像一阵风,轻轻悄悄地来到我的世界,又悄无声息地离去;你是一朵自带芬芳的木槿花,让人着迷,却在不知不觉间凋零,等待你的二年重回,可,那却不再是你。我迷失在角落里,再也找不到你,你转一下身好吗?你就能看到我……十年后,等我们都老了,一起去听夏至好吗?夏至夏至,一个青春的诺言。安利新文《EXO:转角,等你》
  • 重生之极品婆婆异能媳

    重生之极品婆婆异能媳

    一个31岁从未恋爱过的老姑娘,重生回到七年前,风华正茂,竟拥有异能与空间。如果这次都还孤独单身的话,那就对不起糊涂神的乌龙事件了。看她莫梓卿如何将这世活的精彩,重生后的她桃花朵朵来,但谁又能伴她左右,与她同享千万富贵?家斗,商斗,一一摆平!
  • 千里盛夏

    千里盛夏

    青春如你我手中的这杯酒我干杯,你随意————————————————“咚———”抬头,阿睿的脸逆着光就像是太阳神来到我的身边辗转,成了以真,我最爱的以真。“以真,你还在吗”他轻柔的抚着我的头,笑着,好不灿烂
  • 查看名胜古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查看名胜古迹(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狩猎纪元

    狩猎纪元

    一百五十年前,齐塔瑞人入侵地球,给人类造成了无法想象的伤痛。我们的先辈,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用鲜血浇筑了胜利的丰碑!六十年前,地球联邦正式加入“银河武装联盟”,开启了探索宇宙的新时代,然后发现,当年的齐塔瑞人仅仅只是一只探索部队,幕后黑手,还未出现。但杀戮之仇,无法抹去,于是,复仇之旅开始了!今天,地球人已经在宇宙中站稳了脚步,并开始逐渐壮大。但真正的敌人,仍在逍遥法外。祖辈血仇,就让我们来了结!复仇?不,不仅仅是复仇,而是狩猎!让我们来猎杀,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敌人吧!
  • 神州传说之上阕

    神州传说之上阕

    在宇宙的另一端,存在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一块幅员最广、山河锦绣、物质富饶的领土,犹如天之恩赐、神之杰作,故称之为──神州。而在神州之内,流传着无数故事。传说有一个人,一身独挡万军势,只为守护。传说有一个人,一往无悔扫邪风,只为苍生。传说有一个人,道门先天,却顺心逆道。传说有一个人,出身高贵,却步入红尘。传说有一个人,游戏苍生毁家园,只为一颗心。传说有一个人,收金卖命扑鬼火,只为一段情。传说有两个人,生时两情相映,死时犹定终生。传说有两个人,梦中逍遥无忧,梦醒兵矛相对。不同的人,活出不同的人生,留下独特的故事,传遍神州。
  • 容颜未改

    容颜未改

    陆笙歌不知道当初决定放弃继续暗恋冯暮景的下场是被冯暮景给吃的死死的,那她打死也不会在告白后跑出国去当什么战地记者。冯暮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算计的多年且马上要到嘴的猎物居然溜了,看来是自己粗心了。冯暮景是什么人?叱咤政界和商界多年的老油条怎么会认输,看来自己要上演一场千里寻妻的戏码了。此文是一对一的完美结局,作者不是后妈写不来虐文。
  • 刘练江先生集

    刘练江先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