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4300000045

第45章 文化转型与文化传承(8)

二、社会变迁与人文教养

朱光潜先生指出,李叔同“在精神领域树立了丰碑”。笔者认为,他在精神领域所树立的丰碑之一,乃处在动荡时代和社会变迁的时期,总是守持着文化人格禀赋中的道德操守。他是民族传统美德的杰出承续者,也是优秀传统人文教养的坚守者。

李叔同在杭州浙江一师任教时,自身秉承的优秀传统人文教养在作为师长的言行中,有充分的体现,并于传授文艺知识的潜移默化中,于润物无声之身教言教中,产生着巨大的教育感召魅力。

“为政不在多言”,教育之道,亦不在多言。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条件,应该是教育者本身的学问与人格;学问深湛,人格高尚,学生自然会信从,自然会跟着好起来。否则,即使有精纯熟练的教学技巧,即使上起课来口若悬河亦是徒然的——作者并非主张教育可以不要方法,这里只是说教师的学问人格,实在比教法更重要。其次,所办的不是教育则已,如果办的是教育,那在学校的门墙之内,自由与和谐的风气,应该要看与我们日常呼吸着的空气同样重要。他如学生自动、自觉的精神,无不需要加意去培养,有许多用“兵法部勒”的学校与狭义近视的功利主义的学校,确实培植不出什么样的人才来。笔者做师范生的时代,距离现在已快二十年了,社会应该是进步的;然而就我们的教育园地来看,比从前进步的地方固然很多,反而不及从前的地方却也着实不少,原因究竟在哪里呢?这似乎是值得大家深长玩索的。

以上这段文字,是李叔同曾经教授过的学生傅彬然于1942年冬写下的追忆先师的感想,其中涉及许多学校教育中有关“人文教养”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养,重视人自身的教化和塑造。通过教化开启心智,通过教化使人之精神得以提升,通过教化使人脱离蒙昧状态,经过不断的努力,使其进入到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中国传统的人文教养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其丰富的人文教养内容中,具有厚重的道德内涵、审美修养等多种人文精神涵养。它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其传授方式重在“以德教化”。李叔同作为教育者,除了音乐、绘画专业技术的传授,其施予学生的人文教养,正是用以德教化的方式传授于学生的。

归纳起来,傅彬然的回忆文章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在今天认真思考。

(1)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具备的人文教养素质

傅彬然认为,学校教育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其最重要的素养是“学问”与“人格”,而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学问深湛,人格高尚,并认为教师的“学问”、“人格”这两种最基本的人文教养素质,比“精纯熟练的教学技巧”更为重要。傅彬然对教师人文教养素质有如此深刻的认识,无疑是深受李先生身教与言教熏染的结果。

人文教养作为一个人的素质,于后天培育养成固然不易,其守持却更难。李叔同于1916年8月19日致刘质平的信中,以自己的体会谈到了这种修养守持的艰难:“不佞近来颇有志于修养,但言易行难,能持久不变尤难,如何如何!”

(2)“自由与和谐的风气”是学校应有的人文教养环境

傅彬然指出,学校是“办教育”的地方,而不是其他。“学校的门墙之内”的“自由与和谐的风气”,应该与“我们日常呼吸着的空气同样重要”。何以如此看重这种视若生命存在最起码条件的“风气”?笔者认为,它非常鲜明地突出了这样一个起码的常识,学校乃人文教养之基本场地!它不是市场,不是企业,不是军营……因为“自由与和谐的风气”是中西方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优秀遗产,是几百年优秀人文精神的重要传承内涵。可以这样认定:针对学校教育而言,“自由与和谐的风气”,乃学校教育环境、氛围中,不可或缺的、不能以其他理念替代的人文精神支撑理念,它已是当今人类大家庭崇尚的“风气”。任何以类似“兵法部勒”或者以“狭义近视的功利主义”去更改或取代的做法,都是一种僭妄。

(3)社会变迁中的人文教养诉求

傅彬然回首自己做师范学生的时代与约20年后所处时代的差异,认为“社会应该是进步的”,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是必然的,社会进步亦是必然的,这是就理论而言。继而,他又不无遗憾地指出,20世纪40年代初的教育园地“比从前进步的地方固然很多,反而不及从前的地方却也着实不少”,即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眼前的教育园地固然有进步的方面,但不及从前的方面同样存在。这说明,时代更迭、社会变迁,传统的人文教养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产生了新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傅彬然虽然没有作出回答,但他指出,如此今不如昔的现象“是值得大家深长玩索的。”笔者认为,他提出了社会变迁中有关传统人文教养的诉求命题。“人文教养”,作为社会的道德价值标准,贯穿于社会的人文精神及教育制度中,直接反映或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在每一个时代学校教育的具体实施中,于教师而言,“人文教养”作为教师的人文秉性构成,作为教师的学识和品德修养,都有特定时代的价值标准和要求;而一个时代的国民对“人文教养精神”的诉求,则要由特定时代的社会教育制度来体现或完善。

近、现代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主要接受西方现代教育制度的体制,而高等教育的内容,也基本上是接受现代西方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理念基础上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类学科体系。综观现代东、西方高等教育的“人文教养”的方式、内容和目的,以普遍的共性看,均是在接受高等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以人类文明积淀的优秀人文精神为内涵,作为具体传授内容,如人道主义、自由平等理念、博爱奉献精神、道德(宗教)理想追求、审美理想追求等,从而在接受高等专业技术教育期间,使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素质亦有提升或具备高尚的人格。此外,各个民族国家因其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自身的人文教养也有独特的内涵。如英国教育体制中的人文教育,就以广泛地传授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学术著称,这种极其重视古典学术传授的目的,在于传承古典精神中的人文教养(在这一点上,与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学教育传承之目的有相似之处),即致力于养成绅士,培养具崇高人格意义的所谓“精神贵族”,而不是如许多其他国家那样,以探究古代名物、制度等的学术训练为主。这在我们曾有过的语境中亦是遭到批判的。笔者认为,时至今日,是到了给予我们民族优秀传统人文根基一脉秉承的高贵的人文教养,如“礼”、“仪”、“廉”、“耻”等正名的时候了。

李叔同之所以至今仍有独特的魅力、影响力,除了其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中“言教之余盖以身教”的嘉言懿行、一以贯之的“以德感人”和“以德为表率”的“身正为范”的人格魄力和感召力外,还在于他皈依佛门后,其弘法、重振律宗及严格的修行守持上升至“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事业”这样一种境界!我们在今天观照他,似乎让人产生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之所以还有“熟悉”的成分,说明希望还在,如果是完完全全的“陌生”,那才是值得警醒的莫大悲哀。

似曾相识的人文教养蕴涵了深厚、优秀的传统道德伦理,是民族优秀的传统意识形态精髓和珍贵的精神资源。一个世纪的沧桑,一个世纪的波澜,一个世纪的回转,它是怎样的一百年?观之,思之,这些精神资源随时代的推移、转化,应该终有发扬光大的一天!

三、文化转型与人文教养的守望

清末民初时期,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断裂”主要体现在文化的制度性结构上,诸如废除科举这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文化转型”则表现在社会文化构成的各个层面。动荡、变迁、断裂、转型……我们民族的人文传统根基亦因此产生了震荡。

在文化断裂、转型的时期,于李叔同这一个体文化精神的“抉择”而言,摆在他面前的最艰难的抉择是“艺术(审美)精神”与“出世精神”的取向选择。20世纪初的国民初年前后,当时的一些知识人、艺术家均面临这样的精神抉择困惑,如苏曼殊、吕澄等。他们感受到近代以来传入的西方文化艺术、美学思想等,并普遍地接受了这些新的思想、文化观念,但更多还是从感性的认识上去领悟、接受;另一方面,他们中的许多人,最后又复归至中国传统的高蹈旨趣或传统的宗教精神皈依,向往心灵深处的“虚静”与“澄怀”境界。这或许是一种向自我传统人文精神根基的复归,一种在更高精神领域寻求价值意义的“无意识的文化自觉”?我们在今天来看这些独具文化个性的主体精神最终的皈依取向,可视为一种具有终级精神价值意义的“复归”与“守望”。

回眸逝去的一个世纪,追忆早已远去的这些人,他们之所以至今令人难以忘怀,是因为他们具有的文化价值意义。他们留下的文化精神资源,仍然会以多种方式融会、显现于我们的精神生活与日常生活中,或许亦渗透于我们的意志、行为。特别是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这种文化精神资源中蕴涵的道德意志、道德力量更显其难能可贵,它时不时地在许多特定的语境中,以对比、反衬的方式浮现于我们的心灵深处,似乎是某些集体意识中尚存的回响。它是一种久违的,使我们既感熟悉亦感陌生的人文教养!是否可作如是思考:这种历史的话语,具有传统人文教养之精神,是否随着斗转星移,随着“全球化”的浪潮,随着社会转型也逝去了?这些优秀的道德精神资源在今天是否还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又怎样来激活它?这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民族文化传统主要包括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文学艺术、传统美德(内涵传统人文教养),它们是构成人文精神的重要文化和历史基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人文教养,以良好的人文氛围的培养为价值取向,含有丰富的人文要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置身的这个时代,民族传统的优秀道德内涵,是否还有可能成为一种情绪,甚至成为生命力的自身要求?这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回避不了的问题!因为,在历史上,在许多社会动乱或文化转型的特定时期,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往往被简单、粗暴地否定。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人文教养能不能世代传承,能不能守望,如何守望?这些都值得深入探讨。

“天”不变,道亦不变。此“天”之所指,即“民族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根基的存在”。所谓“人文精神”,落实在具体的内涵上,首先是某一民族国家的“人文精神”,是体现在一定民族文化传统背景下的人文精神。只要民族的优秀人文传统精神根基尚存,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就不会湮灭。

置身21世纪的当下,对一种传统人文教养的守望,绝不是,也不可能是“抱残守缺”式的守望。而是主体在急剧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中,发挥主体的能动精神,即如李叔同从事道德价值实践一般,以砥节砺行守持信念;以开放的态度推动优秀的传统人文教养与时俱进;在对传统的继承、转化并融汇时代精神的创造中,做多方面的努力、精进。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

先贤澈悟思盈路,后继秉志道成蹊。

同类推荐
  • 做人做事做学问

    做人做事做学问

    本书收入了姜维壮的《我心目中的许毅同志》、白景明的《一位永葆学术激情的经济学家》、韩继东的《许毅国民经济成本理论与产业结构调整》等文章。
  •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评点李雅樵先生表演艺术的著作,不仅有李雅樵先生传记和部分纪念性文章,也有其表演艺术、唱腔艺术和艺术心理分析文章,以及李雅樵先生代表剧目的评点文章等。
  • 戏剧的钟摆

    戏剧的钟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徘徊,如今戏剧的钟摆正从现代一端逐渐摆回传统一端。戏剧界逐步告别了推倒重来的全面创新模式,转而回到了推陈出新的局部创新路径,像金华市婺剧团重排的传统戏《二度梅》,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强调创新而不随意创新,获得了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真正做到了专家叫好、观众叫座,这是一个戏剧复兴的喜人征兆。作为观众,我常徘徊于戏剧艺术殿堂的门外,既未登堂,更未入室,有时通过门缝窥见里面的一点风景,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
  • 尘事

    尘事

    作者通过两个农民家庭冉家和李家的发展变化,讲述了在改革开放以后,宁夏南部山区的农民,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落后的生活状态,实现经济富裕,走向小康之路的发展历程。同时也道出了中国最广大的群体渴望知识,渴望进步,渴望改变的普遍心情。
  • 真的假的谁玩谁

    真的假的谁玩谁

    本丛书集合了国内顶尖故事创作高手的精彩作品,多为当代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题材(如传奇故事、市井逸闻、乡土风情、致富理财、婚恋嫁娶等)为主,内容积极健康,语言通俗生动、机智风趣,有较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阅读亲和感,特别适合农民朋友阅读和讲述传播。本书为丛书之《真的假的谁玩谁》分册。
热门推荐
  • 诸天之心

    诸天之心

    在即将迎来高考的那个寒假,凰渊收到了一件来自异世界的快递……和一条龙……
  • 如果我要牵你手,你会不会跟我走

    如果我要牵你手,你会不会跟我走

    “美女,这么晚了,一个人在这里干什么呢?让哥哥好好的陪陪你怎么样啊!”她遇上流氓,却幸好被他救下,紧接着一场内衣风波,遇上一个调皮十足的恶魔,陪酒女郎事件,遇到儿时伙伴,他们三个,到底哪一个才是她的归宿?
  • 黑道公主之复仇寻爱

    黑道公主之复仇寻爱

    她,出生豪门,过了5年安稳的生活。5年之后却因一场阴谋被绑架、拐卖。但幸运女神也眷顾了她,她被英国皇后收养成为了公主。12年过去了,她创建了自己的帮派、公司。准备回到中国复仇!当她遇到自己的哥哥、姐妹、自己所爱的人,会如何面对?在爱情与仇恨面前,她如何选择?(刚开始的几章似乎不咋的,后面应该还可以吧)
  • 开法拉利的女上司

    开法拉利的女上司

    小职员顾阳,阴差阳错又成了女上司的“代理男友”,丽人如云的新公司险象丛生,他如何应付阴险小人的明枪暗箭?面对强大的情敌与竞争对手,他如何凭借自己的能力、魄力与运气,在职场之路上过关斩将,成就一生的事业………
  • 潘石屹的坎

    潘石屹的坎

    他,地产大亨,身价不菲,拥有“华尔街夫人”,微博粉丝上千万,在这个房价高昂的时代,秒杀众多人的梦想。然而,市场坎、管理坎、媒体坎、家庭坎……样样他也曾遭遇过。浮华的光环背后,谁能想到他也经历了一路坎途?本书用大量真实的资料,详细记述了潘石屹由暴穷到暴富、引领建筑潮流的传奇经历,再现了他屡陷困局的艰辛创业路,揭示了他不做大多数、乐观自信、敢于正视危机的独特个性和智慧,对于在路上的年轻人来说颇有启迪。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蚀灵者

    蚀灵者

    热血版:我林南,生不负天,死不负地,我誓要自己的双手,打破一切虚妄、阴谋、算计,踏肉身、真灵、湮灭三境,控灵轮,登神陨台,渡恶灵,执掌大陆舟!神秘版:林南的母亲是谁?林南为何与石承天一模一样?石家是大反派?林家族人为何失踪?请听我一一道来。正式版:灵驭大陆是被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域的:东域以人证道,西域以恶灵证道,和中域的以战争证道。而在那之上,还有最为神秘也最为强大的大陆域。在这地域下,无穷无尽的法宝,天魔,战争,大陆舟,人间的爱恨情仇,阴谋算计,相互倾轧的人族恶灵,法力争斗的仙道,一一展现。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开拓潜力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开拓潜力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人皮手札Ⅱ:我的守陵传奇

    人皮手札Ⅱ:我的守陵传奇

    这是一段关于我——一个守陵人的故事,是在我的真实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故事从我成为家族隔代相传的守陵人开始,一只非金非木的黑色盒子被轻轻打开,而我,却不知道它是一只潘多拉的魔盒。从此,我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我隐姓埋名,蜗居荒村……人皮手札,不是谁都能翻测的,只有我——被剥皮鼠选择出来的守陵人,可以窥探其中的秘密。自此,神秘事件接踵而至……
  • 来自地宫的你

    来自地宫的你

    十年前,我被迫打开父亲墓棺,里面尸骨全无,棺中空空,只有一张明朝仿制大周的古帛书,里面包着五寸左右的符印。印身形状蛟龙腾空,四爪挠地,地震四方,蛟龙脚踏的四方形下面还刻着一段整齐文字,字体圆润,近看乃是小篆?天官赐福,百无禁忌!?(三国时期,曹操为养军备战,特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两者官职相近,以土中淘金,墓里探宝,寻龙找脉为己任。倒出来的宝贝,都用来充粮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