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4300000004

第4章 “文化断裂”时代的文化人格(4)

第四节 “花中正色自含黄”

菊花是我国的名花,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屈原《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晨饮木兰露,暮食秋菊花瓣之霙气),《惜诵》又有“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与为糗芳”(种植江离和浇灌菊花,待春天把它作为干粮)。诗歌在表现典雅浪漫情怀的同时,通过诗歌的审美意象,也传达了菊花的实用价值”。在中国传统的咏菊诗词中,对菊之高洁表征的赞誉,既赞赏它的花姿形貌,更侧重于赞叹它的自然生长属性所蕴含的为人们所欣赏的特质(品格)。

《照红词客介香梦词人属题采菊图,为赋二十八字》是李叔同1902年居上海时创作的咏菊绝句诗:

田园十亩老烟霞,水绕篱边菊影斜。

独有闲情旧词客,春花不惜惜秋花。

诗人惜花、爱花,意不在“春花”,而独爱秋天绽放的菊花。其偏爱之缘故,在于菊花生长在深秋时节,禀有独立傲霜、不畏萧瑟秋风的品格。

七言律诗《咏菊》,是李叔同于1912年所作,刊登在其时李叔同在沪供职的《太平洋报》上。

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

生来未藉东风力,老去能添晚节香。

风里柔条频捐绿,花中正色自含黄。

莫言冷淡无知己,曾有渊明为举觞。

李叔同在诗中讴歌菊之品格,除了诗之标题,通篇未出现“菊”这一诗歌主题指代的名词,这是作者咏菊之慧然独悟的艺术表现手法。用比拟、比喻的手法,以菊喻人,是作者托物咏志之举。此处之“志”,即其言说、其所指,乃作者“认为在他心中并被他体验到的那种东西——乃是他的诗的本源”。这就是菊花的“正色”——李叔同及有气节的中国士人所推崇的文化人格。花团锦簇之春、夏,众多娇艳美色之花卉杂呈,然秋凉风霜骤起,赖以凭借的东风气候不再,大好春光转瞬即逝,姹紫嫣红、争奇斗妍的往日繁荣,只剩得眼前的一派萧索肃杀。惟秋菊仍于霜寒中傲然挺立,其颜纯色正之金黄,方显其成熟丰厚的高格。“生来未藉东风力”,独立寒秋,凸显傲岸不屈的独立人格!于封建社会的士大夫而言,生存之道,最难莫过于坚辞封建体制内外的人身依附。“莫言冷淡无知己,老去能添晚节香”句,点化宋代诗人韩琦诗句“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以花拟人,赞颂始终不渝地坚守独立人格操守的可贵品质。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残菊》,也有类似的讴歌——“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可谓“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叔同亦自号晚晴老人,其寓意亦在此。)古人爱将菊花比喻为“花中君子”,咏菊、赞菊是悠远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之一。

宋朝诗人韩琦有咏菊诗《九月水阁》:

沉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热,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李叔同在《咏菊》诗中,特别借鉴、演化了韩琦的这首七言律诗,以赞美菊花晚节品格之精神实质。韩琦诗中的“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句,与李诗的“风里柔条频捐绿,花中正色自含黄”恰有异曲同工之妙!秋凉之风,寒气袭人,花圃中众花凋零,唯有菊花此时却五彩缤纷,变化多姿,傲霜怒放。“黄花之正色”、“黄花之幽香”比喻“士”之坚贞人格。李叔同《咏菊》诗在最后点示——“曾有渊明为举觞”,推举出也是“际易代之时,欲言难言,时时寄托……六朝第一流人物,其诗有不独步千古者耶”(清人沈德潜语)的晋代伟大诗人陶潜(渊明)。其五言《饮酒》第七首,以菊起兴,为花而把盏举杯。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陶潜这首诗的“裛露”句中,“裛(yì)露”即濡露,“掇”即采取,“英”即花。闻一多先生另有一解:“英之为气,其色本黄,故又以配秋菊。英字一作霙……朝露夕霙,实阴阳之纯精,木兰秋菊,含自然之淑气,挹露于兰,拾霙于菊,一举而兼两善,故弥觉可贵。”“忘忧物”在诗中特指代酒。

咏菊、服菊,为传统雅习。陶潜于饮酒时举杯咏志抒怀,“诗”、“菊”、“酒”三位一体,以酒激扬陶情,以诗咏菊写意明志。在如此之三位一体的豪情释怀遣兴中,“忘忧之物”疏远了污浊、黑暗的现实。禀正色之菊花,既是归田返朴生活的象征,也是诗人的自喻。诗言高洁之志的同时,更增添几分啸傲世事、肯定自我人生价值的豪气。

陶潜弃绝“车马喧”之官场,退隐于辛勤、简朴的农夫生活中。他在非常著名的《饮酒》诗第五首中,更有描述自我淡泊闲放田园生活的佳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花之品、人之格,在陶潜简远的言志诗意表达中,在对东篱田园之菊花、夕阳南山的审美对象化寄情观照中,在景物与诗人的高洁品格互为映衬中,同样是三位一体的“花”、“山”、“人”,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正如张隆溪所言,“诗人之偏爱穷巷,并不表示厌世者的冷漠,而是出于他对骄纵喧嚣、飞扬跋扈生活的轻蔑”。

菊的品格,也是李叔同个体文化人格的重要内涵,突出地体现于“重晚节”与“爱晚晴”的情怀中。1929年,李叔同于温州庆福寺作《晚晴院额跋》:

唐人诗云“人间爱晚晴”,髫龀之岁喜诵之。今垂老矣,犹复未忘,亦莫自知其由致也。因颜所居曰“晚晴院”,聊以记念旧之怀耳。书者永宁陶长者文星,年九十三。陶长者既为余书晚晴院额,张居士蔚亭,并写此本。耄德书翰,集于一堂,弥足珍玩不胜忭跃,沙门弘一识。

其时,李叔同四十有九。“爱晚晴”(重晚节)这一心性守持之节操,源于李叔同“髫龀”的童年时代,如今年岁已大,仍然不忘,也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晚晴”人格操守的至高境界。于是将所居门框上的横匾题曰“晚晴院”,由此聊以铭记长久以来的这一人格操守情怀……因永宁陶长者如此高龄德重之人的墨宝悬于堂中,这样的“耄德书翰”,实在是令人弥足珍视,于品鉴欣赏墨宝之中而欣喜不已。

出家之道与审美之道,二者并不矛盾。李叔同的文艺创作实践表明,文学艺术曾是他把握现实的方式、生存方式和内心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栖息方式。他“审美地感受现实、感受生活”,将文艺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灵魂的栖息方式;在他出家后,除书法艺术外,其他门类的文艺创作实践基本中止。但在修行、弘法等精神层面,“审美之道”与“出家之道”在精神层面并行不悖,这是个体蕴涵的文化人格在更高精神层次的贯通圆融。诚如李叔同出家前之好友陈无我所言:

我以为,有了李叔同先生(就大家通知的名字说),才会有弘一大师,弘一大师与李叔同先生是一而二二而一。我们要认识弘一大师,先要认识李叔同先生,不应该分做两橛看。

文学艺术曾是李叔同把握现实的方式,有了这一底蕴,出家以后,虽说“在佛”的修行守持与既往“在俗”的日常生活有别,但内心的感性世界里,曾经秉有极高造诣的审美精神方式,不会因出家而泯灭,它仍不失为内心世界的另一席精神栖息之地。修行、弘法之嘉言懿行中,有了审美精神的底蕴,才会使心性之持守、心性之彻悟具更加丰厚的内涵,从而升华至更高的“澄怀”境地。作为艺术家的李叔同与作为佛教法师的弘一,亦合二而一。如朱光潜先生的独见:“诗虽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

1935年10月,李叔同在福建惠安净峰寺弘法,作有《净峰种菊临别口占》五言绝句一首。

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

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诗后并附小记:“乙亥四月,我来净峰,植菊盈畦,秋晚将归去,而菊花含蕊未放,口占一绝,聊以志别。”

弘法将离去,以植菊志别。花虽含蕊未放,意在留予后来之人观赏。艰辛弘法,此在育花,嘉言懿行,踪迹留芳。笔者认为,此举乃可谓秉承“拈花微笑”的神韵:植花示“晚节”,人去路留芳,芳华盛开时,菊黄佳色满路盈香。此处“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寓意悠远。

《受赠红菊报偈》五言绝句是李叔同于抗日战争爆发后所作的咏菊诗:

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

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

并附说明:“辛巳初冬,秋月凝寒,贯师赠余红菊一枝,为说此偈。”

亭亭、高标、矗劲节,状人格气质之品格;牺牲,为的是殉教!而殉教的悲壮意义及美学的崇高寓意,正体现在殷红、绚丽云霞的呈现中!此“咏菊”偈,饱含凛然风骨和激昂悲壮的殉教精神。秋菊傲霜矗立,是一种恬淡皎洁的境界!

这首咏菊诗的创作背景,萧枫编《李叔同年表》记载:

秋季,应菲律宾之华侨佛教之邀,拟赴菲弘法,因太平洋战争将起,局势险恶,在传贯法师等人的极力劝阻下,决定改期赴菲,因而幸免于难,此后,困居厦门鼓浪屿,在致穆犍莲、郑健魂等的信中,谈及此事:

对付敌难,舍身殉教,朽人于四年前已有决心,曾与传贯师言及。古诗云:“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吾人一生之中,晚节最为要紧,愿与仁等共勉之也。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

对菊的欣赏以及题咏抒怀,已成士人、文人的一种传统风尚。“菊”的品格,成为“士”之追求高洁人格的符号寓意象征!除中国外,日本皇室也用“菊”作为皇家徽记,大凡也取其美丽、高洁之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著有研究日本民族与文化的名著《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正是以“菊”这一象征符号,昭揭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特性之中崇尚高洁、美丽的一面。

如此看来,对“菊”的咏赞,也是东方文化审美精神中,一种审美符号的意义象征,其要义之一,是对理想文化人格的崇尚与追求。

同类推荐
  • 爱如空气

    爱如空气

    这是一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新生儿。我热切地期盼我的朋友、我的读者捧出自己那颗真诚、慈爱、友善的心去爱怜她、呵护她、扶持她,让她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生命如烟花般绚烂,生命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财富,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人生古来稀。人生是美好的,但也是公平的。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 徐志摩文集1

    徐志摩文集1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本书将李渔这两部著作编在一起,据国家图书馆藏康熙翼圣堂本与雍正八年芥子园本、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康熙翼圣堂本,作了认真校勘,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本子,可供研究者使用;对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校勘者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可作研究生、大学生、文化工作者、艺术工作者、演艺人员以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之良好读物。书末所附(《笠翁对韵》,是训练写诗、填词、作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通俗读物,广泛流传,今天仍有重要参考价值;里面充满丰富的典故和各种文化知识,经过注释,一般读者易于理解。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力量、新家园、援建工地上的旗帜、告亲人书、当新家从手中一寸一寸升起、目光中的光、小城阳光、奠基、重建、悬空、你的名字在援建的路上疾行、还是那片土地、种在废墟上的太阳、记得、援建工人印象、重建,重建、家在彭州等等。
热门推荐
  • 帝皇修罗决

    帝皇修罗决

    舞九天风云,傲天下苍生,笑万界沉浮。踏天地大道,戮诸天神灵,唯吾圣族男儿。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奇遇后奋起修炼。待我归来日,血洒长空时。
  • 根源之武

    根源之武

    何为国术?心存感动,灌注意志,武道之极!一个身怀巅峰国术的腹黑拳师,追寻那远古遗失的秘辛,为何世上无佛无魔无仙无法突破?就在秘密向他张开大门的时候,悲剧发生了,他被一个无名黑戟带离了地球,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里,你会知道,宇宙如此渺小。混沌第二界,宇宙为星,万界为基。万界陆上,只有魔法,真正的魔法。凝练了魔法体,就能与天同寿,这只是踏入魔法根源之路的第一境界。某人决定,用他的国术,把一切融入拳中。
  • The American Republic

    The American Republi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少年心事当拿云

    少年心事当拿云

    本书收录的文章,行文风格不同于死板的作文而有类似青春小说的特色。幻想类小说和纯爱言情小说。写实题材主要涉及校园生活、初高中生在友情爱情亲情方面的情感体验;虚构题材主要是以现实世界、游戏世界、架空历史和超时空为背景的纯爱小说。
  • 小说选刊(2012年第12期)

    小说选刊(2012年第12期)

    本期收录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如欧阳黔森的《村长唐三草》,东君的《在肉上》和万方的《女人黑宝》等,以飨读者。
  • 天使背叛恶魔复仇

    天使背叛恶魔复仇

    她代替自己的姐姐入狱五年,出狱后,她却对她威严相逼,本是共同血统,共同身世,她堕落后冉冉升起,她堕落后坠入地狱,姐妹间的战争一触即发,究竟谁会站上王者之巅。————天使也会背叛。。。。————恶魔也会哭泣。。。。谁又伤了谁的心。。。。。。谁又知了谁的因。。。。。。
  • 魂至尊

    魂至尊

    莫棋自琉璃岛走出后,便只想在帝都,找到解开“黑棺”的方法。在此前提下,他才想要生存下去。看似毫无关系的帝都各大势力修行者,在他来到帝都后,尽皆纠缠碰撞在了一起。而后再也理不清,解不开了。这场由左相亲自布下的“占卜星阵”,看到的数年后的情境,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已然触碰到长生境界的寒幽王,是否真的只是为了避过星辰天象上显现的凶难,而选择禅位?继位的大离王,与螭龙凶星天象,的确有关?而莫棋的出现,与天象有何关系?左相看到的那颗无名赤星,说的是否是他?——匹夫的超混乱剪辑片段类小说《魂至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仙侠传说录

    仙侠传说录

    人间正道是沧桑,那何为正道?一身修为,所谓何来?试看唯夏给你展现一个不一样的仙侠世界。
  • 原始动力

    原始动力

    低调的超级黑客隐身市井之中,扛着网游代理的伪装,秘密的与中外顶尖黑客作战,打着捍卫网络世界的和平的旗号,成为了黑客中的传说哥!翱翔天空的雄鹰固然令人羡慕却被人驯服于牢笼之中。只有那夜色中的蝙蝠,才是真正自由的飞翔者。
  • 城伤心殇

    城伤心殇

    我只有笑脸,不会让你看到我哭泣,多年以后,我伫立在我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花已在彼岸凋落,落花见证的,是我狼狈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