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32300000004

第4章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此品第三分别法师五行得六根功德故以为名。此法师在三贤位。十信一向弟子故。十地已舍分段故。品内两重。一略标二广释

经曰。尔时佛告至皆令清净者。略标也。四意。一扣告。二指因。三示果。四显胜。佛告常精进者。扣告也。欲因名以表义。非常精进者。不能行故。告常精进也

经曰。受持法华经至若书写者。指因也。受持是总相。读诵说写是别相。受是信力。持是念力。读诵书写是精进力。解说是惠力定力。一心通在其间。总别五业即为五因也

经曰。是人得八百眼功德至千二百意功德者。亦果也。正法华及庄严论。六根各具千二百功德。合有七千二百功德。今经六根二例三根各八百三根。各千二百。旧解一云。十善为本。一善以九善庄严。十善成百善。自行百教他百叹百法叹行百者。合有四百善。此四百有三品。成千二百。三根持经胜具三品故有千二百。三根持经劣但有中下品故唯得八百。二云。六根各具百福。一一福以十善庄严成一千。一根一千六根即六千。但三根弘经胜故增二百。三根弘经劣故减二百

经曰。以是功德庄严六根清净者。显胜也。论云。此得六根清净者。谓凡夫人以经力得胜根用。未入初地菩萨。应知。又六根清净者。于一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知香味触法等。诸根互用应知

经曰。是善男子至清净肉眼者。次广释。释六根即六重。六根各有序颂合十二章。经序眼根六意。一体类胜。二照境宽。三缘悉。四过地度。五穷生类。六委事绪。此明体类胜眼体有五。肉天惠法佛。如方便品解。眼类有两。一果根类。谓宿业所生。二长养类。谓现缘所发。今言父母所生者。明是果根也清净肉眼者。明是净根体也。以是地前菩萨分段根故

经曰。见于三千世界者。照境宽也。明此眼力用。与缘觉修得天眼及佛根。得天眼见境相似。真谛引随实论云。声闻根得天眼见小千世界色。修得天眼见中千世界色。缘觉根天眼见中千世界色。修得天眼见大千世界色。佛眼得天眼见大千世界色。修得天眼见无边世界色。此与杂心同。彼云。声闻不方便见小千世界。方便见二千世界。缘觉不方便见二千世界。方便见三千世界佛不方便见三千世界。方便见无量无边亿百千三千世界。案不方便者是用根得天眼。方便者是用修得天眼。真谛明此言报得天眼者。并是欲界业所感。然胜天中根得天眼。三乘无学漏若不尽应用此业。欲界天中受根。由不受后有故。先所有胜业。悉于无学身中受胜天眼。在肉眼中随觉观所弘。若欲见近色则发肉眼识。若欲见远名则发天眼识。今明持经力故。肉眼亦见三千明力大也。不见三千外者。智度论云。三千外有风轮。与眼相违故不能见也

经曰。内外所有山林河海者。见缘悉也。前虽见宽其间或有见大不见小。如远见大山不睹细物。或见远不见近。如远睹日轮不见眼睫。今明大小远近一切悉见。一四天下有八大山。有八大海。如是三千世界有百亿八十山百亿八大海。有千中铁围有一大铁围。其中小山小海诸林诸河不可胜数。如是悉见

经曰。下至阿鼻上至有顶者。过地度也。地度法上得见下下不见上。今此眼力亦能见上至有色之顶故。过地度也

经曰。亦见其中一切众生者。穷生类也。如上五类众生悉皆见之故。言一切也

经曰。及业因缘果根生处悉见悉知者。委事绪也。四意。一知业体。二知业因。三知业缘。四知业果。业者业体。谓身口意。身业眼根境。口业耳根境。意业意根境。知身业者自用。知口意者互用。因者业因也。恶业以三恶根为因。善业以三善根为因。并是意根境。眼根知者互用。缘者业缘。一人缘恶业。以恶友为缘。善业以善友为缘。二物缘恶业。以刀仗等为缘。善业以香花等为缘。此是眼根自境果根生处者。是业果也。知果略有六门。一知好恶。二知交赊。三知多少。四知生熟。五知受处。六知受心。一知好恶者。十住论云。知根者知诸业各各有根。善业或善处生或得涅槃恶业恶处生。二知交赊者。谓知三时根。得现根为交。得生后为赊。三知多少者感一世为少。感二世三世为多。如是过去业得七根。三单感三复感一总感现在业得三报。二单感一总感未来业得一根。一单感合三世业感一根故。十住论说。佛知众生过去业根。或业过去根在过去。或业过去根在现在。或业过去根在未来。或业过去根在过去未来。或业过去根在过去现在。或业过去根在未来现在。或业过去根在过去未来现在。或业现在根在现在。或业现在根在未来。或业现在根在现在未来。或业未来根在未来。有如是分别。四知生熟者。智度论云。二种业必受根不必受根。必受者不可离或待时待处待人受根。如人应共轮王受福。待轮王出时。是待时人即轮王处即轮王出处。五知受处者。智度论云。欲界受三受业根处。色界受二受业根处。无色界受一受业根处。六知受心者。智度论云。善心中受善不善无记根不善心无记心亦如是。如是六事一一知是名知业果。问。为即肉眼知未来耶。为有别智知未来耶。若即肉眼知者。肉眼见现在色不应知未来。若有别智知者。云云何说父母所生肉眼知耶。答。因肉眼起别智知故说肉眼知。肉眼见人死时生时色。意识知未来。如天眼知未来。此亦尔故。俱舍云。天眼天耳以色声为境。若尔死生通惠。云何知彼众生与身口意邪行相应诽谤圣人。由此舍命。必受无行恶道堕负黑闇处生。广说如经。答由天眼不得知有别智。是天眼通惠伴类圣人相续中生能知如此。解脱道论亦云。天眼生四智。未来分智。自作业智。如行业智。果报业智。以未来分智。于未来色当起知之。以自作业智见他。以此业当往彼趣知之。以如行业智。见此人生趣。以此业在先生此知之。以业果报智。至此明至此烦恼至此方便。此业应熟。此业不应受。此业应多受。此业应少受知之。案今由经力肉眼起。智亦复如是。故云肉眼知。非即肉眼知也。次偈颂六偈三重。初一偈颂眼因。次一偈颂眼体。后三偈颂眼用。用中云弥楼山者。此云高山。亦日光山。须弥山者。此云妙高山

经曰。复次常精进至得千二百耳功德者。次明耳根功德。序说四重。一指定因果。二总境宽狭。三委知巨细。四结其力能。此指定因果也

经曰。以是清净耳至言语音声者。此总境宽狭

经曰。象声马声至佛声者。此委知巨细也

经曰。以要言之至不坏耳根者。此结其力能也。凡人六根取尘过度。及尘过强其根则坏。今由经力虽过虽强亦不能坏。次颂十八偈四重。初一偈总境宽狭。次九偈半能知事类。次四偈半善听法音。后三偈美其力用。事类六重。初两偈闻人中事类声。次一偈闻天中事类声。次两偈闻山中事类声。次两偈闻海中事类声。次一偈闻乱鸟事类声。后一偈半闻净天事类声。次四偈半闻法音三重。初一偈半闻声闻说法声。次一偈半闻菩萨说法声。后一偈半闻如来说法声。次三偈美其力用。初两偈美能。后一偈美位

经曰。复次常精至八百鼻功德者。次明鼻根。序说四重一指定因果。二总境宽狭。三委知巨细。四结其力能。此指定因果也

经曰。以是清净鼻根至种种诸香者。总境宽狭也

经曰。须曼那华至悉能分别者。次委知巨细也。四重。一闻地居身外香。二闻地居身内香。三闻天居身外香。四闻天居身内香。此闻地居身外香也。须曼那者此云好意。阇提者此云生亦曰实。瞻卜者此云黄华。亦曰金色华。波罗罗者此云重(平声)

经曰。又复别知至分别不错者。此闻地居身内香也

经曰。持是经者至无不闻知者。此闻天居身外香。波利质多罗者。此云护种种。呴鞞陀罗者。此云大游戏破地

经曰。又闻诸天身香至皆悉遥闻者。次闻天居身内香两重。一闻地天身香。二闻空天身香。此闻地天身香。忉利已下地居故。炎摩已上空居故

经曰。如是展转至知其所在者。此闻空天身香二意。一闻住空天身香。即生天住空不解空故。二闻解空天身香。即净天解空不住涅槃故

经曰。虽闻此香至忆念不谬者。此结其力能也。次颂三十偈三重。初一偈颂总境。次二十八偈颂别用。后一偈颂结力。别用八重。初五偈知人中事。第二四偈知初天事。第三一偈知修罗事。第四一偈知畜生事。第五五偈知未形事。第六五偈知第二天事。第七两偈知空天事。第八五偈知净天事。人中五得。一偈知花香。一偈知男女。一偈知君臣。一偈知宝物。一偈知内身第二四偈知初天事。初一偈知游戏。次一偈知华果。次两偈知臣人。第三一偈知修罗。第四一偈知畜生可解。第五五偈知未形。一偈知胎男女。一偈知胎成坏。一偈知人善恶。一偈知宝隐伏。一偈知价轻重。第六五偈知第二天事。一偈知华果。一偈知。一偈知宫殿。一偈知园林。一偈知听法。一偈知周游。第七两偈知空天事。一偈知禅出入。一偈知禅死生。第八五偈知净天事。初两偈知声闻事。次一偈知菩萨事。后两偈知如来事

经曰。复次常精进至千二百舌功德者。次明舌根序说两重。一指定因果。二叙其力能。此指定因果也

经曰。若好若丑至无不美者。次叙力能三重。一能变尘。二能善说法。三善持法。此能变尘也。变成上味者。如佛咽喉有甘露泉和一切食皆成甘露。持经人亦尔。又随福德力故变成上味

经曰。若以舌根至随侍供养者。此明善说五意。一悦众。二来天。三来神。四来人。五来侍可解

经曰。又诸声闻至深妙法音。此明善持四意。一圣人乐见。二诸佛向说。三闻悉能持。四诵声深妙可解。次颂八偈半两重。初一偈颂变尘。后七偈半颂善说。善说五重。初一偈半颂悦众。次三偈颂来听。次一偈颂来供。后两偈来护。来听两重。一偈颂神来听。二偈颂人来听。来护两重。一偈生天来护。一偈净天来护

经曰。复次常精进至众生喜见者。次明身根。序说两重。一指定因果。二镜朗内外。此指定因果也

经曰。其身净故至现其色像者。镜朗内外也三意。一横镜三千。二竖朗二界。三远现。四尊可解。次颂七偈半通为六重。初一偈颂得体。次一偈半颂明用。次一偈半颂横照。次一偈半颂竖朗。次一偈颂现圣。后一偈颂现力

经曰。复次常精进至千二百意功德者。次明意根五重。一指定因果。二委知法义。三外引俗论。四善察他心。五美其力用。此指定因果也

经曰。以是清净意根至不相违背者。此善知法义也。闻一偈一句者得法辨。通达无量无边义者。得义辨。演说一句一偈至一月四月一岁者。得辞辨。一月是一时中一月。四月是三时中一时。外国以四月为时。一岁是三时。十二月所说。义趣与实相不违者得应辨

次颂十一偈通为五重。初一偈颂知法。次一偈颂得辨。次两偈颂察心。次四偈颂说法。后三偈颂结。能说法四偈。一偈颂受持说。一偈颂不倒说。一偈颂次第说。一偈颂无畏说。次三偈颂结能。一偈结体相。一偈美地位。一偈赞善巧

同类推荐
  • 十洲记

    十洲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半九亭集

    半九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晋春秋

    晋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溪暇笔

    青溪暇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攻略男配

    快穿之攻略男配

    小瑶儿,想要各色的美男们?沈瑶:要要。来,接好,美男们送你。沈瑶:呜呜,谁要一个破风筝。凤铮:我都为了你变成了千百回了。你敢不要我!这是一个女孩经历各色快穿后,成功扑倒男神的故事!
  • 断鸿零雁记

    断鸿零雁记

    《断鸿零雁记》的剧情描述三郎自幼与亲母和妹妹分离,受尽义母的虐待, 结果选择削发为僧。 其后, 三郎得一红颜知己相助, 赠予他盘川到扶桑与母亲和妹妹重逢。 然而,待三郎归来时, 他的红颜知己却早已香销玉殒。
  • 秘录
  • 爱情青涩懵懂:暮光爱丽丝

    爱情青涩懵懂:暮光爱丽丝

    传说中,被命名为爱丽丝的鸢尾花是爱神的化身。盛开在暮光中的爱丽丝变幻着美丽,代表着坚强与优美。恋爱与梦想的绚烂,都是像盛放在暮光中的爱丽丝一样,在经历过黑夜之后,迎来朝阳般闪耀无际的光明,在四季变换中生生不息。像暮光一样的姚慕斯,高傲冷漠的沈皓奇,温润如玉的韩默昭,青涩懵懂的爱情如同夏日中鲜榨的橙汁一样充满青春梦幻的气息,弥漫在香气四溢的蛋糕房内。每个人为理想抛却不为人知的过去,共同在长长的梦想之路上克服无数困难。他们互相信任相互帮助的真诚友情充满青春年少的感动。
  • 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

    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

    挣脱平庸的枷锁,了解领导力的核心品质,成为一流的领导者。批量复制干将,成为高潜力领导者,实现稳健晋升《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无论你是普通职员、中层还是高层,也无论你是母亲、父亲还是配偶,这本书总会让你有所收获。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个人生活中,你都会用到它。
  • 名家经典珍藏:茅盾小说选

    名家经典珍藏:茅盾小说选

    本书收录了矛盾的《幻灭》、《创造》、《自杀》、《林家铺子》、《赵先生想不通》等多篇小说。
  • 当爱已成往事

    当爱已成往事

    在韩国汉城,姜 罗 卢三家两代人之间上演了一系列酸甜苦辣的感情纠葛。已结婚生子的姜金波,习惯了做家庭主妇的生活,有一天通过短信,发现律师丈夫正翰又了外遇,在丈夫遮掩躲避的同时,金波也秘密对丈夫展开了暗地调查,当得知丈夫和下属白珍珠在一起,并且一直在欺骗自己的时候,她痛苦万分。姜银波因与盛基同居怀有身孕,初恋情人尹泽服役归来,她的心中又荡起了阵阵涟漪。在银波和盛基的婚礼上,新郎盛基却选择了逃避。在银波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之后,她决定离家出走。尹泽与罗家女儿艾莉偶然相遇,在艾莉的“策划”下,他俩走到了一起。历经磨难的银波决定放弃与尹泽的往昔的感情,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 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

    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

    前一刻,她还是被陷害处死的下堂妇;后一刻,她却重生成了豪门千金。且得天厚爱,送空间法宝,得医仙传承,从此后,她一针掌生死,一手掌命运,步步荣华,打造盛世锦绣,凤傲九天……地位显赫的他,成为她最贴心的忠犬,一路为她保驾护航,带着五个又萌又宝的小包子,一起奔向幸福生活……推荐九月的完结文:《神医下堂妃》、《惊世弃后:神医小萌宝》;连载《火爆小医女:天下第一绝宠》,微博请关注:云起-龙九月。
  • 兽神战记

    兽神战记

    宇宙初开,无数的星球也随之诞生,当然地球也在此之中。但是在这浩瀚的宇宙之中也有很多同地球一样可以有生命的星球——那就是美斯星球!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一个魔兽纵横的星球,一个强者争霸的国度,从异世——到洪荒——到古代——到现在——他,一个最远古最古老的神,经历无数的坎坷,征服了整个“猎户空间”!
  • 邪王霸宠:逆天六小姐

    邪王霸宠:逆天六小姐

    世人皆知,君府六小姐灵力全无,废材草包,花痴成性;世人皆知,当今景王天赋异禀,风姿卓越,邪魅冷情;她,君府草包六小姐,世人辱她、骂她、唾弃她。他,北辰皇室景王爷,世人敬他、怕他、仰望他。他们云泥之别。然而,冥冥之中,早有注定:她,是他的‘天情’。她,逆袭成长;他,宠她入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