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利用一种想开了的放松的证据说道:“我生逢乱世,突厥兵强马壮,中原积贫积弱,我以为马上民族期待了千百年的统一中原与草原大漠的时机出现了,以为上天对我颉利恩宠有加,降大任于我,今日方知这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李世民看着仿佛一下苍老的颉利,感到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壮,他叹息道:“如今战火已平,北方诸族纷纷上表,拥朕为‘天可汗’,你的族人也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了,怎么样,可否愿意在长安城久居呢?”
颉利苦笑道:“一放下争霸的念头,我已然厌烦了草原上终日骑在马背上东征西讨的生活,能在长安这么繁华的地方度过余生,我当然求之不得。”
颉利退出后,殿中诸人久久没有说话,最后房玄龄打破了沉默,问道:“陛下,难道你真要接受‘天可汗’的称号吗?陛下贵为天朝上国的大唐天子,受这些小族的称号岂不是有辱身份?”
击败东突厥后,西域、北部边疆的各个部族,如于阗、龟兹、回纥等等纷纷派人来到长安,请李世民做各族的共同大汗“天可汗”,是否下行可汗之事,李世民曾与房玄龄和礼部诸臣做过一次商议,但没有得出结论,现在李世民显然是决心接受了。
李世民道:“无论帝王可汗,不过是称呼上的不同而已,况‘可汗’二字前边加上一个‘天’字,正是诸族对我大唐乃天朝上国的向往敬畏之情。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就做不得天可汗吗?”
诸臣拜伏道:“陛下圣明!”
数日后,李世民以“天可汗”名义下旨,册封西域北荒君长。同日,颉利搬进安康坊的一座豪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