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9500000009

第9章 恐怖生物之谜(1)

1、 尼斯湖怪兽之谜

1933年8月的一天清晨,英国兽医学者格兰特骑摩托回家,半途上看见一只水怪,长4.5-6米,他从车上跳下来观看,只听见水怪鼻中呼呼作响,随即跳入水中不见了。差不多与此同时,一对到这里旅行的约翰·麦凯夫妇和修路的工人也看到了它。

这个神秘的怪物在湖中游弋着,弄得湖水哗哗作响。它露出了两个驼峰似的脊背,皮肤呈灰黑色,有点类似大象,满是皱纹。它时而伸出像蛇一样细长的脖子,时而又沉入水中。发现它的人对它的巨大身体特别吃惊。根据他们的推算,怪兽大约有15米长,很像早已绝灭了的蛇颈龙一类的动物。

不久后,格兰特和约翰·麦凯夫妇惊人的奇遇就轰动了英伦三岛,也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好奇。一时间,尼斯湖闻名天下,好奇的记者、旅游者、生物专家们纷纷云集现场,希望目睹一下这个怪物。有些科学家干脆住在湖边,希望发现它并加以考察。但是,这个怪兽却像有意捉弄人似的,除了偶尔在什么地方突然露一下脊背,或者伸出它的长颈在湖面晃晃外,便长时间地销声匿迹了。人们给这个怪兽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尼西,意即尼斯湖里有趣的怪物。但使人们失望的是,尼西的具体面貌始终未曾见到。

其实,发现尼斯湖怪兽的并非只有格兰特和约翰·麦凯夫妇以及后来的一些目击者。尼斯湖怪兽的传说已持续了将近1500年,在湖中有某种奇怪动物的说法,一直被当地居民作为生活中的神秘事物之一所接受。早在1802年,一个叫亚历山大·麦克唐的农民就曾经见过“尼西”,当时这只怪兽离他不过四五十米,他看得很清楚,身躯庞大的“尼西”突然露出水面,用短而粗的鳍划水——

1880年初秋,一条在尼斯湖上航行的游艇,突然间被一只有着细长脖子、长着三角形脑袋的黑色怪兽给弄翻了,船上的游客全部丧生——

同一年,有人潜到岸边的湖底,寻找一艘沉船,突然这个人从湖底发出求救信号,当人们把他拖到岸上时,只见他脸色煞白,神情恍惚,一句话也说不上来。过了好几天,他才说出了使他惊恐万分的事。原来在沉船附近,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怪物,趴在湖底的岩石上,看上去活像一只有20米长的怪蛙。

说也奇怪,英国最早的一部叙事诗就和怪兽有关。传说英国盎格鲁—萨克逊时代,有个名叫贝奥伍尔夫的瑞典英雄,他打死了一头巨大的像龙一样的怪兽,保护了人民,被他杀死的像龙的怪兽被描绘得有点像尼西。这一传说至今仍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传诵,7世纪末时,英国人将此写入了史诗,书名就以这位英雄的名字命名。

人们不禁要问,即使我们接受了报纸上的说法,湖中有可能存在着怪兽,那么一个巨大的动物隐藏在尼斯湖的泥潭水中,其存在的证据又是什么呢?

1934年4月19日,即报纸上刊登发现尼斯湖怪兽一年之后,一位英国的外科医生在尼斯湖畔终于拍摄到了第一张尼斯湖怪兽的照片,这张照片不仅使关心尼西的人欣喜若狂,而且在整个20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引起了人们对尼西热情地寻觅。这位居住在伦敦哈利街的医学顾问罗伯特·肯尼斯·威尔逊博士也是一位尼西迷,他经常在尼斯湖畔开车巡视,希望与尼西碰面,4月19日这一天,他开车到尼斯湖畔的因弗莫里斯顿附近,突然看见湖面游着一个从未见过的动物,尽管离得很远,他还是迅速地举起相机按下了快门,一连拍了4张照片,有两张后来保存了下来,其中就有那张轰动了世界的尼西照片,照片上呈现了一个长拱形的颈部耸立水面、厚厚的身体浮于湖面涟漪中的景象,看上去像是一个长脖子、小脑袋的不明动物在湖中游着,湖水因它的游动而向四周扩散着圆弧形的波纹,也许尼西发现有人在窥视它,很快就潜下湖去了。

总之,威尔逊只成功地拍摄了几张照片,不久这张照片刊登在英国的《每日邮报》上,立刻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同时也引来了激烈的争论。一些物种学家说,那张照片上露出水面的不过是潜水的水獭的尾巴放大了尺寸而已,而一些人则争辩,照片上动物的概貌有力地支持了几十个目击者描述的可靠性——直到今天这个争论仍然没有结束,但不管怎么说,人们终于从这张照片上得到了一个证据——湖中的确有着不知名的动物存在。

2、 太平洋怪兽之谜

1977年4月25日,日本大洋渔业公司的一艘名叫“瑞洋丸号”远洋拖网船,在新西兰克拉斯特彻奇市以东50多千米的海面上捕鱼。当船员们把沉到海下300米处的网拉上来时,看到的竟然是一只庞然大物,网里是一具前所未见的怪兽尸体。

为了看清楚它的全貌,船员们用起重机把它吊了起来,尸体散发出一股强烈的腐臭,一小部分肌肉和尸体上的脂肪,拉着长长的黏丝掉在甲板上。这是一个类似爬虫类动物的尸体,尽管尸体已经腐烂,但整个躯体却完整地保存着,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脖子长长的,脑袋小小的,肚子很大(腹部已空,五脏俱无),而且长着4个很大的鳍。怪兽身长大约10米,颈长1.5米,尾部长2米,重量近2吨,估计已经死去月余。它肯定不是鱼类,也不像是海龟,在海上捕鱼多年的船员谁也不认识它。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之际,船长闻讯赶来,见大家在欣赏一具腐臭的怪物,大发脾气,为了避免自己船舱里的鱼受到损失,他命令船员们把怪物立即丢到海里去,所幸的是,随船有位矢野道彦先生,觉得这是个不寻常的发现,在怪兽被抛下大海之前,拍摄了几张照片并做了相关记录。

消息传到日本之后,举国震动,尤其是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们更是兴奋,他们在对照片进行了分析之后认为:“这不像是鱼类,一定是非常珍贵的动物”,“非常惊人呀,这是不次于发现矛尾鱼那样的世纪性的大发现”,“本世纪最大的发现——活着的蛇颈龙”——消息随之传遍了全世界,各国报刊都转载了照片,发了消息,各国著名生物学家都对这件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但怪物已经被丢弃了,尽管大洋渔业公司立刻命令在新西兰海域的所有渔船,到现场去重新捕捞怪兽尸体,但由于消息发表之日(7月20日)与丢弃怪物之日已相隔3个月,人们只能徒劳而返。不过,这次发现总算给生物学家们保留下了3个线索:一是怪兽的4张彩色照片,二是四五十根怪兽的鳍须(鳍端部像纤维一样的须条),三是矢野道彦先生在现场画的怪兽骨骼草图。

照片:从照片来看,它的头部甚小,与现存的所有鲸鱼类的头骨截然不同,而且颈部奇长,特别是有4个对称的大鳍,与其他海洋动物或鱼类完全不同。

鳍须:这是留下的唯一重要物证。它是怪兽鳍端的须状角质物,长23.8厘米,粗0.2厘米,呈米黄色的透明胶状,尖端分成更细的3股,很像人参的根须。

骨骼草图:草图左上方写着“10时40分吊起,拍了照片”。怪兽骨骼长10米,头和颈部长约2米,其中头部45厘米,颈的骨骼粗20厘米,尾部长2米,根部粗12厘米,尾端部粗3厘米,身体部分长约6.05米。

虽然上述这些记录和证据是非常宝贵的,而且成为科学家们研究、鉴定、探讨的依据,但是要依靠它们来确定怪兽究竟属于哪一种动物,还缺少根本性的依据,因为没有实物,无法与已知的各种动物和古生物的化石骨骼作比较,也就无法对比鉴定。

有人怀疑它是7000万年前便已绝灭了的蛇颈龙的子孙,其中一个主要的依据是它的长颈,许多学者据此认为它是“活着的蛇颈龙”。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的鹿间时夫教授认为:“从照片上看,仅限于爬行类,然而可以考虑古代的蛇颈龙,可以说是发现了名副其实的活着的化石。”这种说法曾经轰动一时,甚至有报纸认为:“这是本世纪的最大的发现!”

但是不久,东京水产大学对怪物须条进行了蛋白质分析后,发现它的成分酷似鲨鱼的鳍须,于是报纸、新闻又转向鲨鱼说,一时间“巨鲨”、“一种未见过的鲨鱼”的说法又充斥了报刊杂志。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奥韦恩·惠勒说:“这个猎获物大概是鲨鱼,以前在世界各海滨附近曾发现许多别的怪物,结果弄清楚后,都是死鲨鱼。鲨鱼是一种软骨鱼,它们没有硬骨架,当鲨鱼死后,尸体逐渐腐烂时,头部和鳃部先从躯体脱垂,这样就形成一个细长的‘颈’,末端像个小小的头。许多日本渔民,甚至更为内行的人都被类似蛇颈龙的形状所愚弄——”一时间许多持有蛇颈龙说法的人也都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主张,认为怪兽就是鲨鱼,言之凿凿,仿佛已成定论。

但是,对怪物须条进行重复测试后,又不能肯定它是鲨鱼了。一些科学家和日本记者提出了种种否定它是鲨鱼的根据:

其一,鲨鱼的肉是白的,姥鲛的肉是粉红色的,而怪兽则是赤红的。

其二,鲨鱼没有排尿器,体内积蓄的屎是利用海水的浸透压力,从全身排出的,因此,鲨鱼的肉有一种尿特有的臭味,有经验的渔民都会闻出来,可怪兽没有这种味道。

其三,如果真是鲨鱼,那么具有软骨架的鲨鱼,在死了半年之后,是绝对不会被起重机吊起来的,因为尸体开始腐烂,软骨也开始腐烂,尸体的软骨架绝对经受不住大约两吨的自重。这是否定鲨鱼说的一个重要论据。

其四,怪兽有较厚的脂肪层,包裹在全身的肌肉上,而鲨鱼只在肝脏里才有脂肪。

于是,从鲨鱼说又转回到爬行类动物说。证明怪兽可能是爬行类动物还有一个重要的论据,即怪兽的头部呈三角形,这是爬行类独有的特点。

到现在为止,围绕着这个奇怪的太平洋怪兽到底是什么的问题,科学家们仍然在议论纷纷。

3、 长毛象之谜

1900年夏,在西伯利亚东部的布列佐夫卡河岸上,两个猎人为了追踪一只麋鹿的足迹,却意外发现了一具巨大的动物尸体。

这个庞然大物形状十分怪异,身上长着长毛,一对长长的牙齿肆无忌惮地伸出嘴外,这显然是一只形状怪异的大象。此时他们完全没有了追赶麋鹿的兴致,便拿起斧头砍下象牙,并把它割成几段。直到几天后,一个叫雅夫洛夫斯基的哥萨克人才把他们的发现通知了地方当局,当局随即给圣彼得堡科学院汇报了这一重大发现。

又过了一年,三位俄国科学家受科学院之托从圣彼得堡启程到西伯利亚,设法把那只称为“长毛象”的庞然大物运回科学院。

三位来自圣彼得堡的科学家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切割了庞大的骨架。他们把它分成若干块装进袋子里,在冰雪中进行速冻处理,然后声势浩大地用10辆雪撬装运回圣彼得堡。这头巨象的肉、骨头、内脏共有1吨重。

这是现代人亲眼目睹的第一只长毛象。长毛象是生活在30万年前-1万年前的一种大型动物,大约在3700年前才灭绝。一般身高约2.5-3.5米,重约6吨,它的背部的毛最长可达50厘米,适合极度寒冷的气候。长毛象的头顶部分还有高耸的大驼峰,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这些都是对生活在寒冷、食物较少的地区的适应。

长毛象也称为猛犸,在北半球的分布极广,在远古年代,从欧洲西邻大西洋起向东,整个欧亚大陆北部,白令海峡,延伸到北美洲,都能看到长毛象的影子。

长毛象一般由有血缘关系的成熟雌象与所生的小象组成象群,构成母系社会,象群由数头至数十头组成,最年长的雌象任象群领袖。雌象通常一胎产一仔。

以下是在欧洲和亚洲发现的长毛象种类:

南方长毛象,生活在230万年前-80万年前,适应热带稀种草原环境,脚到肩膀处的身高为4.5米。

干草原长毛象,生活在80万年前-30万年前,适应干草原环境,脚到肩膀处的身高为4米。

长毛猛犸象,生活在30万年前-3700年前,适应干冷的草原环境,脚到肩膀处的身高仅为3米,最小的一种长毛象。

北美洲也发现了至少三种大型长毛象和一种小型长毛象:

南方长毛象,生活在170万年前-40万年前,适应温带气候,脚到肩膀处的身高为4.5米。

哥伦比亚长毛象,生活在40万年前-1万年前,适应干草原环境,脚到肩膀处的身高为4米。

矮脚长毛象,仅存于加利福尼亚海岸的海峡群岛,生活于1.5万年前-1万年前,脚到肩膀处的身高仅为1.6米。

这只发现于西伯利亚冻土中的长毛象,尽管死去有2万年之久,但其中有许多的皮毛甚至血肉都是新鲜的!

古生物学家称,这类超级大象灭绝于3700年前,估计与冰期的加剧有密切的关系。

这头长毛象让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古生物学家拉里·阿金布罗德无比感慨:“第一次接触到这家伙的感觉就如同父亲抱着初生的儿子一样。”

这位老学者早在30年前,就对这种动物着了谜。在一次考古工作中,他们本来的目的是要发现史前人类捕猎巨兽的证据,但他忽然意识到,使他更感兴趣的是“猎物”而不是“猎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邀请参加一个刚刚组建起来的国际考古队,它的宗旨就是在西伯利亚冻土带挖掘远古时期的长毛象。从那以后,他的考古方向改变了,他要揭示长毛象这一远古动物之谜。对于这种上万年前的庞然大物,人类迄今几乎一无所知。

这个尸体在这种极其特殊的条件下被完全地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还要利用它进行一系列尖端科学实验。

关于古长毛象的鲜肉是怎样保存下来的,一直是个谜。有关它的死因更是见仁见智,有人说,这只古长毛象是在觅食时失足坠下冰川而死,最后被天然冰箱冻藏起来,所以能历经万年而保持新鲜。

可人们发现古长毛象生活的地区没有冰层或冰川,只有冻土苔原地带,而冻土是由土壤、沙或者淤泥构成的,就是说它是在冰土里保持新鲜的。

据此,又有人说,这些长毛象生活在上游河边并被埋在淤泥里。这也是说不通的,因为古长毛象并不是在河边找到的,而是在离河很远的苔原上找到的,最重要的是,它们都保持站立或半跪的姿态,应该是瞬间死亡。

食物冷冻专家则说,像西伯利亚这样的气候,决不可能速冻古象。在一般情况下,要速冷400千克左右的肉,需要零下45度以下的温度,而要速冻体积达23吨并有厚毛皮保暖的活生生的长毛象,估计需要摄氏零下100度以下的低温,而我们居住的地球,从未有过这样的低温。突然被当场冻死,这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

有人推测,这头古代长毛象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带上吃草时,寒冷的狂风突袭了它,这种温度极低的狂风,瞬间包围住长毛象的全身,使它的内脏立刻冻结,血液也全部冻成冰,几秒钟之内,它就死亡了,年复一年地沉入地下。然而,很多人并不同意上述推断,因为如果真有那样的狂风,所有的动物甚至整个地球都被毁灭了。

这头古长毛象的肉为何万年新鲜不变,是不是将要成为一个永远的谜了呢?

4、 神秘巨猫之谜

同类推荐
  • 无敌狮王

    无敌狮王

    从来没有哪一种疆界像动物王国一样让我们自由驰聘,也从来没有哪一本关于动物的书可以如此:轻松、贴心、灵动。动物王国探险系列丛书——带你到无边旷野中,与动物进行亲密的交流与互动丰富的知识,有趣的故事一册在手,快乐无穷!
  • 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

    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时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主要为我们讲说了百年屈辱与抵抗、百年专制与斗争、百年志士与英烈、百年政要与将领以及历代王朝辉煌盛世,让我们从多个方面了解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发展史。
  • 陪伴孩子成长的历险探秘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历险探秘故事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古往今来,它的浩瀚无穷让无数的学者为之苦苦探索,辗转难眠。那么,宇宙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呢?它的浩瀚无穷,到底来自于哪里……
  • 青少年知识博览4

    青少年知识博览4

    本书几乎囊括了自然天地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它涉及的知识点较全:每一个知识面都包含若干知识点,知识点语言生动、内容严谨,又配以图片说明,足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可谓不折不扣的“百科全书”。本书每章都是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章内再按各知识领域的内容特点分类一一展开细述,便于读者查找、阅读。
  • 水浒系列之行者武松

    水浒系列之行者武松

    一身虎胆、武艺高超、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嫉恶如仇!这是人们对武松这个文学形象的普遍看法或期待。本书在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构划上,又有新特点、新发现、新突破,以期使得武松这个人物不仅是历史的、文学的,更具有现实的、平民偶像的寓义。
热门推荐
  • 红尘魅影:绝色王妃

    红尘魅影:绝色王妃

    带着残破容颜,她绝地重生。既然命运多舛,天意弄人,她也反其道而行之。重入江湖,挑战礼教,肆情爱恨!然,那颗失落的心却该去何处找回?万丈红尘,恩怨交错,情欲交织,繁华落尽处,她疲惫转身,却发现,归处,早已有人守候多时!
  • 至尊高校生:恶劣学长

    至尊高校生:恶劣学长

    冷傲的恶劣学长看上了顽皮学妹,听到同学们要去欺负她时,他会站出来狂傲不羁地说:“爷的女人谁敢动!”她伤心哭泣时,他会温柔地把她拉进怀里,霸道又蛮不讲理:“哭什么哭,再哭我就亲你!”与她擦肩而过时,他回头抓住她的手腕,用冰冷的指尖在她的手心里轻轻写下我爱你。
  • 川岛芳子传

    川岛芳子传

    在她被战争和命运捉弄的一生里,有多少人被她诱惑?多少人被她毒害?又有多少人情愿被她诱惑?多少人甘愿被她毒害?又有多少秘密,多少精彩的故事伴随着这个可叹、可悲、或恨、可耻的川岛芳子呢? 本书全面介绍了川岛芳子这位“格格间谍”如何从一个王室公主变身为东洋谍花的心路历程,也从大的横断面勾勒了这位间谍的斑斑劣迹和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末路人生。
  • 张掖经济史略

    张掖经济史略

    本书共16万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概述了从远古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张掖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中篇重点叙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9月张掖解放这段发展史;下篇从1949年9月至今,系统回顾了六十年来张掖经济发展的成就。
  • 沃玛教主之异界纵横

    沃玛教主之异界纵横

    【起点第三组签约作品】----------------------新书传奇妖父异界纵横,下面直通车。王瀚,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普通人。‘沃玛教主’一款叫做‘传奇’游戏里邪恶的代表,五大教主之一的终极BOss。当两者合二为一,穿越到魔法与斗气横行的玄奥大陆。好戏,悄然上演。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混和。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书友一群(32759981异世沃玛降临)感谢书友苏安安。书友二群(86066425异世沃玛降临2)感谢书友ヽa1耍猴╮
  • 魔道之王

    魔道之王

    {万丈高楼平地起,装逼要从小抓起。}{带你装逼带你飞,带你飞进恶魔堆。}{中华男儿闯异界,身怀绝学破乾坤。}{吊打天下装逼狗,妹子宝物都收走。}
  • 当高冷校草遇上呆萌女汉纸

    当高冷校草遇上呆萌女汉纸

    再一次不经意的尴尬遇见,他,第一次捉弄她……她,却霸道的和他理论
  • 穿越霸小姐

    穿越霸小姐

    司马语嫣十分优秀,却一直没有遇到适合婚嫁的另一半,沦落成为了剩女。司马语嫣的母亲重婚,她悲痛不已。但是理智还是让她选择了回家。路上,一只突如其来的疯狗将司马语嫣吓晕,醒来,便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司马语嫣的性格身材都没有什么变化,唯独脸上的一个红斑让她显得略微有点丑陋,不过乐观的她并不在意。司马语嫣的父亲见司马语嫣年纪已到,便为她安排了相亲。前几个相亲的都在女主父亲的不断考验下败下阵来,最后只剩下司徒戚楠,他通过了重重考验,父亲对他都很满意。婚后,司马语嫣的模样变好看了,一切都平稳发展了下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月姻红线

    月姻红线

    红线之旅,因为她所闯下的祸而开始。世间姻缘都有各自的元素。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当她拯救了一场又一场爱情,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时。她的有缘人又在何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当一个人默默在你身边保护你时,当一个人只对你一个人发怒时,当一个人看着你爱上另一个人却只是轻描淡写一句:嗯。的时候。请看看他的手指上,是否有着一根红线缠绕。那是他的姻缘,也是你的宿命。
  • 三龙至尊

    三龙至尊

    风云际会,三龙出海。叶凡、古力飞、贝努,三条巨龙相聚于蔚蓝的星球,组建战神小队,斩魔神,诛邪君!从此一起踏上了一条漫长的不归之路。面对魔族的疯狂打压,夺命杀手组的重重阻挠,以及长生界的危险历练……大闹灯塔节,勇闯鬼之都……三个少年肝胆相照!突破重重危机,勇敢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