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9100000006

第6章 神秘地带之谜(2)

但更多的人并不否认百慕大的神秘。苏联科学家最早提出海底水文地壳运动说。他们认为,由于百慕大海域的洋流因其极为复杂的海底地貌而纵横交叉、变幻莫测,多个巨大的漩涡流在这里形成,后来美国科学家又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他们认为,百慕大海域的巨大漩涡在阳光照耀下产生极高的温度,船舰沉没、飞机爆炸就是因此而造成的。次声波地磁引力说是第二种主要观点。苏联地球物理学家B.B.舒列金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海浪产生的次声波可以解释百慕大三角区的神秘现象。他认为,在发生地震、风暴、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同时,次声波也随之震荡,这种次声波入耳无法听到,但是却具有十分巨大的破坏力。处在振荡频率约为6赫的环境中,人便会感觉极度疲劳,随后又出现本能的恐惧和焦躁不安;而处在频率为7赫的环境中时,人的心脏和神经系统陷入瘫痪。次声波在百慕大三角这个区域十分活跃,它可能就是导致种种惨剧发生的罪魁祸首。此外,一些人还把百慕大三角区同“时空隧道”、外星人基地等联系起来,这些无疑又给百慕大三角区蒙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6、 日本龙三角之谜

1980年9月8日,相当于泰坦尼克号两倍大小的巨轮德拜夏尔号装载着15万吨铁矿石,来到了距离日本冲绳海岸300千米的地方。这艘巨轮的设计堪称完美,已在海上航行了4年,正是机械状况最为理想的时期,因此,船上的任何人都感到非常安全。但,意外发生了。

船遇上了飓风,但船长对此并不担心。在他眼里,像德拜夏尔号这样巨大并且设计精良的货轮,对付这种天气应该毫无问题。他通过广播告诉人们:他们将晚些时候到达港口,最多不过耽误几天而已。

可是,岸上的人们在接到了船长发出的最后一条消息——我们正在与每小时100千米的狂风和9米高的巨浪搏斗——之后,德拜夏尔号及全体船员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无数巨轮在日本以南空旷清冷的海面上神秘失踪,它们中的大多数在失踪前没有能发出求救讯号,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解答它们失踪后的相关命运。如果在地图上标出这片海域的范围,它恰恰是一个与百慕大极为相似的三角区域,这就是令人恐惧的日本龙三角。

连续不断的神秘失踪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好奇,科学工作者们开始以不同的方式试图去揭开魔鬼海之谜。

一些科学家试图通过寻找失事巨轮德拜夏尔号,以及对其失事原因的研究来揭示这片海域的秘密。

大卫·莫恩是一名失事船只搜寻专家,在确定沉船地点方面业绩辉煌,同时,他始终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从纯科学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给出答案。

1994年7月,由大卫·莫恩率领的海洋科技探险队向魔鬼海进发,他们坚信可以揭开事实的真相。

通过对探测器传输回来的图片资料的研究,人们终于找到了沉船的答案:当年德拜夏尔号行驶到这片海域时就遇到了飓风,但像德拜夏尔号这样的巨轮应该可以抵御最大的飓风,所以船长也自信地认为他们最多也就是晚几天便能到达目的地。但这时又突然发生了海啸,海啸形成的两个涌浪将钢铁之躯德拜夏尔号架了起来,于是悬空的德拜夏尔号被自己的重力压成了3段。巨浪进舱,致使整艘巨轮快速下沉,下沉的速度之快使得船员们没有任何逃生的机会。此外,巨轮在下沉过程中随着海水压力的增大,被挤压变形,最后沉到海床上时已变为了一堆扭曲的钢铁。

这一建立在科学论证基础上的结论不仅为日本龙三角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同时足以告慰那些碧渊深处的亡灵,也给了那些长久沉浸于痛苦之中的亡者亲人们一个圆满的答案。纵观历史,2000多年来共有100多万艘船只长眠在这片深蓝色的水下,平均每26千米便有一艘沉船,它说明海洋无愧是地球上最神秘莫测的生存地狱。迄今为止,人们依然无法知道在浩瀚的大洋之下,到底还隐藏着多少等待着去探索、发现的神秘。

7、 双层湖之谜

在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北部伸向北极圈内的巴罗角上,有一个奇妙的湖,叫努沃克湖,但人们却习惯叫它为双层湖。顾名思义,此湖应为双层。一池湖水分上下两层,上淡下咸,其界限如刀切一般,从不混淆,从不掺和。两层水中生长着迥然不同的生物体,上层是淡水区的动植物,下层是海洋类的动植物。

努沃克湖长180米、约深6米,水层的分界线位于距湖面2米处。由于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在一年之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努沃克湖处在冰雪覆盖之下,两米多厚的淡水层,被冻结为一个大冰块。

科学家研究认为,这座湖是由一条把海和地逐渐隔开了的海湾形成的,冬季降大量的雪,在春天融化后,成为大量的淡水流入湖中,而每当海上风暴骤起时,风浪又将海水灌入湖中,由于海水比淡水重,自然就沉积在海底了。

位于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咸海也是一个双层湖,在咸海海面以下300-500米深度以下的湖中出现了另一层湖,这层湖的水与白垩纪沉积层混合在一起,并与天山山脉之间有暗河相通,湖水从没枯竭过。

在巴伦支海的基丁岛上,有个水层结构比努沃克湖更奇异的湖泊。湖水成分可分为五层:第一层是淡水,生活着普通的淡水鱼,种类繁多;第二层含有微量盐类的水,栖居着节肢动物和甲壳动物,如水母、虾、蟹等;第三层是咸水,栖息着海葵、海星和海鱼;第四层水呈红色,宛如新鲜的樱桃汁液,是水色最美丽的一层,里面生活着许多紫细菌,它们以湖底产生的硫化氢气体作为自己的养料;第五层水是由湖中各种生物的尸体残骸混合泥土而成,生物沉淀、腐朽后产生剧毒的硫化氢气体,除了燃气性细菌外,几乎没有生物的踪迹。由于湖中5层水层次分明,故又有“五层湖”之称。

那么,这个湖泊的水为什么保持有明显的分界线呢?湖里为什么又生活着海洋生物呢?

科学家经过观测研究后,作了这样的解释:这个湖位于北极地区,淡水是冰雪融化而来的。淡水较轻,因此处在最上层,而湖面是终年冻结着的,挡住风的吹拂,湖水就很难溶合起来。它们都距离海洋很近,由于地壳的升降,海岸线的变迁,小片的海水被封闭起来,变成湖泊,因此湖里栖息了各种海洋生物。

8、 南极“无雪干谷”之谜

南极是人类最少涉足的大洲,在那里,还有许多现象人们无法解释,“无雪干谷”就是其中最神秘的一个。

总面积达6500万平方千米的南极大陆,大部分被冰雪覆盖,从高空俯瞰,南极大陆是一个中部高四周低、形状极像锅盖的高原。这个被形象地称为冰盖的冰层,平均厚度为2000米,最厚的地方可达4800米。大陆的冰盖与周围海洋中的海冰在冬季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总面积超过非洲大陆的白色冰原,这时它的面积要超过3300万平方千米。

在南极洲麦克默多湾的东北部,有三个相连的谷地:维多利亚谷、赖特谷、地拉谷。这段谷地周围是被冰雪覆盖的山岭,但奇怪的是谷地中却异常干燥,既无冰雪,也少有降水,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和一堆堆海豹等海兽的骨骸,这里便是“无雪干谷”。走进这里的人都感到一种死亡的气息,于是它又被称为“死亡之谷”。

当科学家探测至此,他们对于岩石边的兽骨百思不得其解。最近的海岸离这里也有数十千米,而远一点的海岸则要有上百千米。习惯于在海岸旁边生活的海豹一般情况下不会离开海岸跑这么远,可这些海豹偏偏违背了通常的生活习性来到这里。那么,海豹为什么要远离海岸爬到“无雪干谷”呢?

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海豹来到这里是因为在海岸上迷失了方向。在这个没有冰雪的无雪干谷地区,海豹因为缺少可以饮用的水,力气耗尽而没能爬出谷地,最后干渴而死,变成了一堆堆白骨。

由于存在着鲸类自杀的现象,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海豹跑到无雪干谷地区就像鲸类一样是自杀。可是并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这是海豹自杀,因而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海豹可能是受到了什么惊吓,在什么东西的驱赶下才到了这里。那么海豹在过去的年代里到底是惧怕什么而慌不择路呢?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将它们驱赶到这里呢?这真令人费解。除了神秘的兽骨,无雪干谷还有许多让人无法解释的景观。

新西兰在这个无雪干谷的腹地建立起一座考察站,并根据考察站的名字,把考察站旁边的一个湖取名为“范达湖”。一些日本的科学家在1960年实地考察了无雪干谷的范达湖,奇异的水温现象使他们感到惊讶,水温在三四米厚的冰层下是0℃左右,在15-16米深的地方升到了7.7℃,到了40米以下,水温竟然跟温带地区海水的温度相当,达到了25℃。科学家们对范达湖这种深度越大水温越高的奇怪现象兴奋不已,纷纷来到这里进行考察。

日本、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的考察队从各个角度对这一疑团加以解释,争论不休。其中有两种学说颇为盛行:一种是地热说,一种是太阳辐射说。

坚持地热说的科学家们提出这样的观点:罗斯海与范达湖相距50千米,在罗斯海附近有默尔本灿和埃里伯斯两座活火山。前者是一座正处于休眠期的活火山,后者至今仍在喷发。这表明这一带的岩浆活动剧烈,因此会产生很高的地热。在地热的作用下,范达湖就会产生水温上冷下热的现象。然而有很多证据却表明,在无雪干谷地区并没有任何地热活动,这一观点并不足以解释上述现象。

坚持太阳辐射说的专家们则认为,在长期的太阳照射下,范达湖积蓄了大量的辐射能。当夏天到来时,强烈的阳光透过冰层和湖水,把湖底、湖壁烘暖了。湖底层的咸水吸收、积蓄了大量剩余阳光中的辐射能,而湖面的冰层则是很好的隔离屏障,阻止了湖内热量的散发,产生一种温室效应。南极热水湖含有丰富的能有效蓄积太阳能的盐溶液,这就是范达湖的温度上冷下热的原因。但有许多人并不同意此种说法。他们认为:南极夏季日照时间虽长,但很少有晴天,因此地面能够吸收到太阳的辐射能很少,再说又有90%以上的辐射能被冰面反射。另外,暖水下沉后必然使整个水层的水温升高,而不可能仅仅使底层的水温升高。这样一来,太阳辐射说的理论似乎又站不住脚了。

美国学者威尔逊和日本学者鸟居铁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论点:虽然南极的夏季少晴天,致使地表只能吸收很少的太阳辐射,但是透明的冰层对太阳光有一定的透射率。这样,靠近表层的冰层会或多或少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此外,冬季凛冽的大风会将这一地区的积雪层吹得很薄,而每到夏季,裸露的岩石又使地表能够吸收充足的热量。日积月累,湖水表层及冰层下的温度便有所上升,最后到了融化的程度。由于底层盐度较高,密度较大,底层不会上升,结果就使高温的特性保留下来。同时,在冬天时表层水有失热现象,底层水则由于上层水层的保护,失热较少,因而可以保持特别高的水温。据一些科学家的观测记录显示,此说法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9、 阿苏伊尔幽谷之谜

阿苏伊尔幽谷是阿尔及利亚的朱尔朱拉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那漫山遍野的鲜花、灌木、雪松、橡树和山樱桃等植物,以它们各自的独特风采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人前来欣赏这俏丽多姿的山色;那一个个岩洞和一个个峡谷,以它们各自的神秘和深邃吸引了勇敢的探险者前来探寻这大自然的奥秘。在朱尔朱拉山的峡谷当中,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峡谷,名字叫“阿苏伊幽谷”,是非洲最深的一个大峡谷。可是,阿苏伊幽谷到底有多深,人们从来就没有探查清楚。那谷底到底是什么样,就更没有办法知道了。

1947年,阿尔及利亚和其他一些国家的专家试图探明阿苏伊尔幽谷的深度,他们组成了一支联合探险队,第一个勇敢者是一个身强力壮又有丰富经验的探险队员。他系好标有深度标记的保险绳,朝着幽谷下边看了一眼,就顺着陡峭的山崖一步一步地滑了下去。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保险绳上的标记也在100米、300米、500米地往下移动着。探险队员一步一步下到505米的时候,他觉得身体有点不舒服,可仍然没有看到谷底,他怀着恐惧的心情拉了拉保险绳,上边的探险队员赶紧把他拉了上来。

这次探险活动就这样结束了,可是阿苏伊尔幽谷对人们来说还是一个谜。

此后,不同的考察队纷纷赴阿苏伊尔幽谷进行考察,但都没有什么结果。直到1982年,对阿苏伊尔幽谷的考察才有了新的进展。

1982年,阿苏伊尔幽谷又迎来了一支考察队。第一个队员下到810米深的时候,说什么也不敢再往下走了,只好爬了上来。这时候,另一个经常和山洞打交道的有经验的队员已经系好保险绳。保险绳上的标志已经移到了800米、810米、820米,最后达到了821米。那个洞穴专家沿着刀削斧凿般的峭壁一步一步下到821米深度的时候,也突然感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于是,这一次的探险活动也结束了。

阿苏伊尔幽谷探险家们所创下的最高纪录就是821米。尽管目前阿苏伊尔幽谷对人们来说还是一个未知领域,但它仍将继续吸引着探险家们,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谜团就会被解开。

10、 海底“花园”之谜

20世纪80年代,一些科学工作者在格拉普高斯海岭及东太平洋海隆进行考察。他们乘坐深潜器潜到海底,当打开探照灯时,通过潜望镜及海底电视,他们看到一幅神奇的画面:在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上,生长着海葵一类的植物,还有各种动物,长达5米的鲜红色蠕虫、西瓜一般大的海蚌、菜盆似的蜘蛛、手掌大小的沙蚕等,它们自由自在地游弋着,还不时地以惊诧的目光瞅瞅它们从未见过的人类。科学家称这个美丽奇妙的世界为“海底玫瑰园”。

科学家们还发现,在离“海底玫瑰园”稍远的地方,有一个个粗大“烟囱”正在“咕嘟咕嘟”地冒烟,“烟囱”直径约为2-6米,热水在其中上下不停地翻腾着,还不时喷射出五光十色的乳状液体。在“烟囱”的周围,凝结着一堆堆冷却了的火山熔岩,形状如同一束束巨大的花束,姿态万千。

在如此深邃的“暗无天日”的海底,为什么会有这么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呢?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

    当我们翻开书,去努力寻找时,才恍然发现,那些常识性的知识,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常识是最基础的、最朴素的,但同时也是最丰富、最深刻的。《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立意于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本书《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就是《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之一。它通过知识+故事的形式,让你轻松悦读,并掌握文学常识。
  • 阿拉伯童话16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阿拉伯童话16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大喊一声“芝麻,开门!”,强盗藏宝的洞门便自动打开了“擦一擦阿拉丁神灯,它就能满足你的任何愿望,”阿拉伯童话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奇特诡异的想象撑起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阿拉伯风情画卷,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走进神秘的世界,体验其中隽永不朽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
  • 迷失在雅鲁藏布的21天

    迷失在雅鲁藏布的21天

    路小果一行五人满心欢喜地去雅鲁藏布大峡谷暑期探险,可是路遇塌方,不慎坠崖,虽然有幸存活,但在雅鲁藏布无人区却迷失了方向。为了寻找走出森林之路,他们历经种种艰险,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大森林里危机四伏:恶魔之树、食人花、巨蟒、狼人、食人蚁、巨鼠、一波又一波的危险接踵而至,五人最终能顺利脱险,成功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无人区吗?
  • 科技创造生活

    科技创造生活

    伟大的发明改变人类生活,惊人的发现震撼整个世界,共同分享发明发现的智慧之光! 计算机、电话、电影、电视、汽车、飞机、轮船……我们在享受这些科技成果的同时,是否想过它们是被什么样的人发明或发现的呢?发明家们又是如何想到并做到的?这些问题让人感到万分好奇。
  • 小黑马的故事(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

    小黑马的故事(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

    本书是儿童文学、长篇小说。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以小黑马为主的几个流浪儿,在旧社会如何沦为乞丐与小偷的悲惨境况,以及解放后如何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重新做人的成长道路。
热门推荐
  • 吴昊

    吴昊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绝世好人的名头,究竟是荣誉,还是利器?九州大陆,诸雄争霸,究竟是为逆天,摆脱囚笼,还是只为一己之私,谋断成空!百年谋划,夺天之战,究竟是重立天条,再铸天庭,还是一切成空,化为镜中花水中月!
  • 万毒至尊

    万毒至尊

    毒尊林寒遭仇人围杀,意外重生到少年时,父亲身重剧毒,家族破灭前夕,前世亲人一个个为自己牺牲性命,今生林寒绝对不会让悲剧再次重演。修炼上古宝典《万魔毒经》,以毒淬体,驯化毒兽,布展毒阵,先天毒体将不再是林寒的累赘,反而铸就了天地最强战体。以千炼魔毒圣体之名,震慑天下奇毒,成就万毒至尊
  • 人情已不复存在

    人情已不复存在

    我,是一名警察在三年前死于一个毒贩子的巢穴,离要投胎还有3个月,那天我路过人间的合肥,发现了一个女孩被男朋友灌了毒酒后打下一棍,并说了:“我爱的不是你我爱的是你妹妹玉清!”只要死前被人打了一棍那么她就会暂时失去记忆,我不由自主的为她同情这是为什么?
  • 仙终

    仙终

    天地之间,万物顿生,随着一代代的繁衍,形成神界、仙界、凡界。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似仙却非仙,天要我顺,我则逆,逆仙之路,鸿蒙之道,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人,佛,妖,魔,仙,神,凡仙神三界皆知我名。破茧成蝶始为花羽化成仙终不悔。
  • 卷轴制造师

    卷轴制造师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魔力和斗气相辅相成,武者修炼斗气,魔法师则修炼魔力,修炼到高处,武者一拳开山裂地,魔法师一个咒语毁天灭地,威力无穷。于是就衍生了几个辅助职业,药剂师,器具师,以及最稀少的卷轴师。一个地球人带着神卷轴师的名义来到了这个世界,禁咒卷轴,神咒卷轴数之不尽,就此展开了一段奇妙的冒险之旅。
  • 星武神徒

    星武神徒

    公元不知道多少年了,人类已经进入了太空,在这个时代里,一种叫星甲的武器成为了潮流,它带给了人类强大的力量,走在大街上,时常都能看到穿着一身铁皮疙瘩显摆的人!刑枫,一名星甲拥有者!他在一次前往母星地球的旅途中,意外地撞上了某远古武林高手布下的七星行阵……结果是甲伤人伤,智能星脑上还多出了一只自称是来自明代末年的智能病毒……
  • 富人背后的秘密:任性的生活

    富人背后的秘密:任性的生活

    一个从山村出来的穷小子,求学、打工、开公司、当老板、成立集团、退位让贤,在困惑和挫折中不断追寻自己的情感、事业、人生,最终实现自我、过上幸福生活……他说:“风流韵事什么的,都是小菜一碟!”
  • 禹贡

    禹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位面崩坏

    位面崩坏

    这是另一个平行宇宙,这里同样有地球,有太阳系,唯一不同的是那些特殊的事物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修真者在山上汲取天地灵气,武者们于凡世中打熬身体,科学家们运用着神秘的黑科技进行着实验,妖怪们苦苦对抗着天网的压制试图修炼成人,异能者们隐藏于茫茫人海中锻炼着能力,因为这片土地的主人百年前已经属于人民,那十五亿的普通百姓!而在西方,光明教廷,黑暗议会,女巫联盟,诸神殿,地狱联盟,无尽深渊,堕落者...在这个玄幻的世界里,超凡者们同台竞技,一场奇特的流感掀起了时代的序幕...
  • 奈何彼岸花亦落

    奈何彼岸花亦落

    彼岸花海中,他第一眼看见她,他就知道她是他的劫。她总是无怨无悔的接纳他的一切,她都不曾有过排拒厌憎。她是他身边唯一的光明,一时的贪念,明明知道这么做是会犯天地之规,还是义无反顾。神魔大战,他不相信她,而她证明自己清白的唯一方式只有承担所有的代价。她被七七四十九道天雷打的魂飞魄散,当魂魄重塑之时,她便要打入轮回,受生老病死之苦......万年来,他苦苦寻找她的魂魄,她的轮回,却一次又一次的错过。而当他终于找到她时,她却早已忘了他,最终,究竟是谁欠了谁......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