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8800000057

第57章 高校“老板”沦为新生腐败群体

“老板”称呼的流行仅是一个表征,令人痛心的是它所反映的是教师职业的异化和师生关系的功利化趋势。

“博士生导师”“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目前,很多高校教授的头衔十分显赫,但其中有些教授在学生眼里,最主要的身份是“老板”。

在我国高校,研究生把自己的导师称为“老板”,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些导师带着研究生做科研项目,并付给一定的报酬。

不少人认为,目前高校的一些科研项目,已异化为一些人的赚钱“门路”。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约束与规范,大学内的校园生态与学术生态发生了变化。

导师?老板?师生关系走向功利化

2006年6月,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小雁就要毕业了。提起三年的读研经历,小雁不禁感慨万分:“大部分时间在给‘老板’打工,专业知识学得一塌糊涂……”

“一直为‘老板’做着与专业没有关系的项目,每月得到450元的报酬!”小雁一谈到她的导师就来气,“即使在外面一些公司兼职,挣的钱也远比这个多。可为了完成论文,顺利拿到学位,还是不得不跟着‘老板’做。”

在采访中,有的研究生透露,他们的导师只管申报课题,查资料、做调查或实验、写书稿,都交给研究生完成。一些研究生表示,他们很愿意在能锻炼自己能力的前提下,主动帮助导师做事,也可以不计较报酬,只是不希望导师以“搞研究”的名义把自己当做赚钱或获取名利的工具。

“在学术上,极少得到‘老板’必要的关心与指导。”北京某师范大学研究生小张坦言,“现在的‘老板’都带好几个研究生,‘老板’又整天在各地飞来飞去,参加国内大大小小的会议,有时还要出国,除通过电子邮件与‘老板’进行沟通外,‘面授’的机会很少……”

记者采访的部分研究生说,要毕业就得发表论文,要发表论文就得参加导师的项目,毕业论文的题目一般也从项目中出。“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老板’叫你干活反而是看得起你,哪儿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呢?”北京某大学研究生小芳告诉记者,做每个项目之前,“老板”都会规定完成时间,快到期时,他会问进度,要是没完成,“老板”的脸色便难看了。

“为何把导师叫做‘老板’?”听到这个问题,小芳惊讶地反问记者:“难道不能叫‘老板’吗?他付我工资,我给他干活!”

只要有项目,“老板”就能赚钱

“平时我想请个假去外地看看女朋友,很难得到‘老板’的批准。”北京某大学研究生张成向记者抱怨,“他恨不得我把所有时间都用在项目上。”

有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他们要求如此“严格”,目的是为自己赚钱。北京某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小丽告诉记者:“只要有项目,‘老板’就能赚钱。我的‘老板’神通广大,一年可以弄到三四个项目。”

据了解,研究生们所说的项目主要有两种:第一,由政府长期设立的各类研究基金支持的项目,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科基金项目、863计划、各部委或各级政府设立的研究基金资助的项目。第二,由政府或企业就某项目研究课题委托的项目。有的学校把前者称为纵向项目,后者称为横向项目。

“做纵向项目没多少钱可赚,国家对这些项目的每一项开支,都管得很严。”据知情人士介绍,做纵向项目,导师一般都能从项目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自由支配;可是,一个项目做下来,往往也会所剩无几。“当然,有极少数导师打着项目的幌子捞钱也不难,比如购买科研设备时,从中获取回扣。”

“很多导师都希望既有纵向项目又有横向项目,这样可名利双收。”北京某理工大学一位教授坦言,“能拿到一些863计划、963计划等高级别的纵向项目,可以提高在这个领域的学术地位。至于做横向项目,纯粹就是为赚钱了。”

那么,一个横向项目导师能赚多少钱呢?据知情人介绍,主要是因领域而异,比如有些50万元的项目,扣掉学校收取的管理费和其他费用,导师至少能赚到25万元。

“导师从外面拿来项目,就交给学生做,至于给学生多少报酬,完全凭良心而定。”北京某大学一位教授告诉记者,少数导师还不错,不但每月给研究生1000多元生活费,到年底还会给研究生分红,可不给研究生钱的导师也有。

记者了解到,高校导师的工作主要是三部分:搞科研、指导研究生和为本科生上课。但很多研究生抱怨,有些导师整天只顾挖空心思搞项目赚钱,不但没精力指导研究生,即使本科生的课,也是让自己的研究生去上。

高校“老板”是怎么出来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导师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钻进“钱眼”里去呢?

据了解,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和科研经费大部分是通过课题立项的方式发放到教师名下,而在审批课题项目及经费中,申报者的职位、人际关系、公关本领等种种非学术的因素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作用。然后,高校也按照同样的行政主导逻辑,以能否得到项目和所得到项目的级别为标准,来衡量导师的科研能力。

“很多高校每年会对导师的项目经费排名,靠后者会受到批评和警告,没有科研项目的,甚至还会被取消导师资格。”北京某大学一位博导感叹,“目前大学衡量科研的标准过于绝对化,且多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考核。这种硬性规定不得不使导师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研以外的拉项目、跑经费等事务上。”

“有些导师充分利用自己苦心经营的关系网到处申请项目,往往凭的不是科研能力,而是公关能力。”北京某大学教授无奈地对记者说,“这种机制下,有些导师没什么水平,却因为能拉项目跑经费,照样做导师,而有些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导师,因为没有太多的社会关系而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显然,这样一种机制所导致的结果是——竞争中的优胜者,为了保持其优胜地位,必须尽可能快速地完成所拿到的课题,以便投入下一轮的争夺战。快速完成课题的最现成办法就是让学生们去做,于是,导师成了“老板”,学生成了“雇工”。

终结高校“老板”

据了解,“老板”一词曾经出现在欧美国家的高校中,但导师雇学生做项目,都发给学生合理的报酬,并且会在其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决不影响学生的学业”。

在我国高校,“老板”一词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对导师的经济要求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老板”称呼的流行仅是一个表征,令人痛心的是它所反映的是教师职业的异化和师生关系的功利化趋势。

“大学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它除了要有学术和业务的氛围,更要有人文和道德氛围。”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忧心忡忡地说,“高校‘老板’盛行,不但会导致学术泡沫泛滥,浮躁之风日盛,金钱利益至上,创新意识退化,而且也容易使教授群体沦为新的腐败高发人群。”

很多人认为,真正要消除这一现象,就得对症下药。首先,改革导师遴选制度。目前我国高校导师,是通过遴选和评审出来的,这种制度不仅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也滋生了学术腐败。

长期以来,我们把“导师”看得过于神圣,并当成了一种荣誉和地位的象征。而实际上,导师不过是一种教学岗位。由此,导师遴选制度必须改革,即不管是何种级别、年龄的教师,只要在某个方面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就,就可以申请招收研究生;招不到研究生,再著名的教授也不能做导师。如此一来,导师们的权力就会受到约束。

其次,建立合理的导师评价体系和监督管理制度体系。一方面对导师科研能力的评价体系要避免过于绝对量化和短期化。要保证研究生的独立性和话语权,让他们在接受导师指导的同时,也能够对导师的指导进行客观的评价,由此建立起完善的、合理的导师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受利益驱动,不能指望“跑钱”的导师自律,应当出台相关的措施,对导师的教学时间安排,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指导和研究时间,保证对研究生提供足够的有效指导。

第三,加强项目经费的监督和管理。现在对于数十万元、上百万元的经费,上级部门只管审批下拨而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导致大量的科研经费被装进个人腰包,这是很多导师醉心于做项目的“原动力”,而对此国家却没有一部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与规范。因此,有关人士建议,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对纵向项目经费严格审计,加以监控,以免大量的科研经费被装进个人腰包。另一方面,对横向项目,高校应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体系。

同类推荐
  •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习近平同志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构画了未来几年四川发展的宏伟蓝图。
  •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本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共同成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商品和价值、货币和货币流通量、资本及其价值增值、资本主义积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资本主义的分配等。
  •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本书采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应急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应急管理案例,并在每个案例之后都编写了评析评述和思考题。
  •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人情是相互交往的交换媒介。人和人初识之后,通过深入交往,彼此之间的情义会在“输出”和“输入”中得以延续和强化,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在重视人情的社会环境下,人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人脉”这个概念多少有些江湖气,不免让人觉得有点俗。很多人对它的理解就是“不择手段拉关系,呼朋唤友为利益”,这的确落入了俗套。其实,细究下来,“人脉”非但不俗,反而是一种有品质、需要智慧和方法、充满阳光的深层次交往。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热门推荐
  • 古埃及:法老与诸神的国度

    古埃及:法老与诸神的国度

    本书研究了古埃及的文明史,内容包括“王朝的荣耀与毁灭”、“最古老的伟大社会”、“神之国度”、“奇迹在这里闪耀”四个部分。
  • 肆念非歌

    肆念非歌

    “我爱你”“念念别闹”“我爱你”“念念,这种玩笑不好笑”“我爱你”......“念念开门!”
  • 奈何大神太腹黑

    奈何大神太腹黑

    如果你问起修途中最厉害的存在,那么答案百分百是【七洛染羽】。如果你问起修途中最嚣张的新人,那么答案绝对会是【浅碧泠泠】。“你们赚钱,我杀人就好。”——不想杀人的新手不是好玩家。“夫人,这厢有理了。”——不被勾搭的大神不是好相公。秦浅浅与洛羽齐,大神与大神的终极碰撞,腹黑自有腹黑磨。任务算什么,拐个相公回来才是正经事。
  • 大唐神仙

    大唐神仙

    一位爱国神偷自国外偷回国宝,却被国外杀手追杀身亡,临死前将国宝交给了一位图书馆员工商清逸,哪知被杀手一枪爆头,身死穿越,其灵魂带着图书馆来到了武德九年……
  • 葬剑情缘

    葬剑情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西渡,通往那个未知的自己在爱与恨之间在黑与白之间在善与恶之间。《葬剑情缘》以多个人物的视角来面对“宿命”这个冷酷而又残忍的字眼。宿命,是否真的无法去改变?相信当你看过葬剑情缘之后,就能知道其中的内涵。
  • 大凉王

    大凉王

    一个孤儿,莫名来到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凉州,这个蛮荒之地,见证了一个名将的冉冉升起。这只是一群粗鲁的西凉汉子,在乱世里挣扎生存的故事!
  • 天之领主

    天之领主

    一个小领主,努力修行,一路攀登,最后不小心发现,他太强大,而这个世界太小了。“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北阳龙雀道。域外妖兽,我随手打爆。星空巨兽,我屠杀万千。无尽星空之中,踏着血与骨,登临巅峰。
  • 伪装的哲学

    伪装的哲学

    本书运用古今中外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现代商务、人事案例,通过活泼诙谐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人与人交往间的微妙和处理技巧。其中蕴含许多伪装的哲理,发人深思。
  • 蝶恋花从

    蝶恋花从

    一只修行千年的蝴蝶小妖,心地善良一心只为普渡众生。可长相绝美的他因为能力的特殊,惹来了无数灾祸与烦恼。妖界、修仙界的追捕,女妖、仙女、都市丽人的青睐痴迷,他该何去何从……他孤身千年,只因红颜未老心先死。她红颜薄命,只因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无人怜。他散功化蝶,只为普渡众生施恩路。她终生未嫁,只为心有所属断心肠。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心有所属人归去,物是人非空断肠。(还有一句没写)
  • 纨绔毒医:草包七小姐

    纨绔毒医:草包七小姐

    【简介无能,大家戳进】她只记得执行任务时遭背叛死去,不过谁能告诉她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紫色的戒指,尼玛怎么这么眼熟?还有不就是好心救了一个小孩吗,怎么就赖上不走了?哎,不是这个缠人的带面具的妖孽又是谁?谁能告诉她到底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