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8100000015

第15章 皖南突围悲壮的史诗(2)

原来,这是有阴谋的。因为他看到了一幅辉煌的景象。

他看到: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互相承认对方的欧洲和东亚的霸权地位。此时日本急于结束对华战争,以便放手南进攫取东南亚。于是通过亲日派加紧与蒋方对话,争取在1940年末之前能建立“和平”关系……

他看到:为了抗衡德、意、日军事同盟,苏美也签订了联防协定。他们采取了赞助中国抗战,利用中国牵制日本南进和拉拢蒋介石加入英美同盟的政策。为此美国在1940年9月给中国贷款2500万美元;英国在10月8日重新开通滇缅公路,香港交通也正式开放;12月2日美国国会又通过议案,给国民政府1亿美元巨额贷款,同时,美国还派了一批专家到国民政府各个部门参加工作……

他看到:苏联为避免东西两面受敌,也采取了大量贷款、支援物资、派军事顾问等方法积极援助国民政府抗战。在派朱可夫到中国的同时,苏联政府一次就给蒋方提供了飞机250架、大炮近300门、汽车500辆以及相应的装备物资……

看到这些,一再的蒋介石开始高兴了,他开始在风云际会的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既同日本秘密谈判,又接受美、英、苏政府给予的援助。

这一切,使蒋介石昏昏然飘飘然起来。他以为这是他实行反共、灭共的大好时机,既不会遭到英美苏的反对,又可取得日本的谅解。于是便悍然发动了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

4、 毛泽东等深感局势险恶

《皓电》是国民党顽固派发动新的反共高潮的一个信号。

《皓电》发出后,蒋介石又密令汤恩伯、李品仙、韩德勤等部30万大军,会同江南顾祝同,准备向新四军进攻。李品仙乘机向新四军提出交出整个皖东政权;韩德勤要新四军在苏北恢复黄桥决战前的状态;李明扬、李长江、陈泰运也有助韩攻我之势;东北军霍守义部由山东南下,增援韩德勤;汤恩伯在皖北地区积极向我推进,不断制造摩擦。在华中,爆发一场新的反共战争已经迫在眉睫。

在这30万大军中,尤以进攻豫皖苏边区的第31集团军兼淮北“清剿”区总司令汤恩伯部,兵力最多,进攻最积极。

早在1939年底,汤恩伯部就奉蒋介石的反共命令,由南阳地区陆续东移。同时,汤恩伯利用在萧县、永城一带的地方关系,暗中策反了中共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耿蕴斋、华中八路军第4纵队第6旅副旅长兼18团团长吴信容和17团团长刘子仁,并带走部队2000多人。12月中旬以后,永(城)北、萧县、夏邑地区均为叛军盘踞,使新四军失去了巩固的后方,豫皖苏边区的形势迅速恶化。

中共中央接到国民党的《皓电》后,着实吓了一跳:此次蒋介石的胃口竟然如此之大,要把共产党领导下的全部军队撤过旧黄河以北,而不仅仅局限于江南新四军。

共产党当然不能答应,但必须迅速准备应付国民党可能的大举进攻,因为《皓电》把期限已定为一个月。

因此,中共中央认为:正确判断国民党的进攻计划和背景,显得极其重要。

从1940年10月20日起,在延安的中共中央高级领导人接连在毛泽东的窑洞里开会,就目前的形势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形势确实险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来的抗日根据地,似乎都面临国民党顽固派的大举进犯。但让毛泽东最为不解的是,在华北、华中敌后,国民党顽军根本无法与共产党军队抗衡,蒋介石究竟靠谁来帮助他实现这一计划呢?对于蒋介石这次大规模反共的国际背景,毛泽东一直不甚清楚,仍在尽力去推测根由并整理自己的思维。

一开始,毛泽东以为蒋介石依仗的是英国和美国。只要日本与英、美开战,蒋介石必然投入他们的怀抱。但毛泽东又分析:“德、意、日不久必有大规模行动。德不攻英伦,即向非洲、印度,英国快到手忙脚乱之时。日本将取先占南洋、后扫中国政策。香港、新加坡、仰光、荷印(指荷兰殖民者统治下的印度尼西亚)四地一旦落于日本之手,中国英美派又将手忙脚乱。美国准备未周,不一定很快作战。”何况“德攻英伦,美海军便要同时对付大西洋,不能集中对付太平洋,日本进攻南洋各地时,不一定便发生日美战争,那时重庆英美派将望着发干急。他们现在的兴高采烈,带着单相思性质”。

“如日占南洋,而日美战争又迟迟不爆发,英国又被德、意、日三国打得七零八落”,即使美国参战也未必就能迅速战胜日本,所以蒋介石不会马上与日本翻脸,“他们仍有走贝当(法国投降派)路线可能,故他们现在仍是动摇于英美路线与贝当路线之间,他们仍不敢过于得罪苏联,全面反共的决心也不容易下。大资产阶级既是动摇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许多中间派也是动摇的”。

蒋介石这种犹豫不决的心态,对共产党很有利。所以,毛泽东认为:“如果是这一种情况,我们大有文章可做。”

但是,毛泽东也认为:“我们应估计到最困难、最危险、最黑暗的可能性,并把这种情况当做一切布置的出发点,而不是把乐观情况作出发点。最黑暗的情况是日本对新加坡久攻不下,美海军控制星[新]加坡,德攻英伦不下,中国英美派放弃独立战争,加入英美同盟的危险就加大了,大多数中间派跟蒋介石跑的危险也更大了。还须假定这种情况,即美国海军集中力量打败日本海军,日本投降美国,日本陆军退出。在中国,美国把中国英美派从财政上、军事上武装起来,中国由日本殖民地变为美国殖民地,国共由合作变为大规模内战,最黑暗莫过如此。即便在这种情况,我们也是不怕的,原因是我党已经锻炼了,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百出,困难重重,世界革命必然会爆发,苏联是援助世界革命的。”

“还有一种中间情况,即日美相持不下,中日相持不下,国共相持不下,欧洲英德也相持不下,全世界、全中国都是不痛不痒的。我们也要准备对付这种情况,我们也能够对付这种情况”。(《新四军·文献》(2),第14~15页)

根据不断得到的情报,毛泽东又反复研究外电的报道,对于局势的认识更深了一步,并把看法电告周恩来、彭德怀、刘少奇、项英:

甲、德国仍在准备攻英伦,即使不攻英伦,但埃及、土耳其、阿拉伯、伊拉克必落入德军之手。日本必攻香港、星[新]加坡、仰光及荷属。总之,英国倒霉时期快到了,不论美国是否迅速参战,英国倒霉是定了的,美国迅速参战也无救于英国倒霉,因此中国英美派也是要倒霉的。

乙、在日美战争紧张时,日本有放弃宜昌、武汉,让国共两党冲突,对消抗日力量之可能。

丙、国民党现在发动的反苏、反共新高潮,一方面是放弃独立战争、参加英美同盟的准备步骤,其目的在为参加英美同盟肃清道理[路],好把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拉过去;一方面也有向日本示意的作用。国民党愿意替日本担负镇压中国民族革命的责任,以求交换日本对国民党的让步;同时又将加入英美同盟吓日本,以求日本的让步。故何应钦等反共活动特别起劲,日本也正在拉蒋、何。

丁、我们要准备蒋介石做戴高乐或做贝当,准备他宣布我们为反革命而发动全面反共,我们要准备对[付]最黑暗局面,任何黑暗局面我们都是不怕的。

(《新四军·文献》(2),第16页)

在此期间,党中央各位主要领导人之间频繁地互通情报,就如何对付何应钦、白崇禧《皓电》,击退蒋介石的反共高潮商量对策。

11月1日,毛泽东把自己对时局的分析致电八路军、新四军各路将领,广泛征求意见并鼓舞士气:

关于目前时局:

一、一个月来,英美与日德意在中国的斗争是异常激烈的。后者要求中国政府放弃抗日战争,加入日德意同盟。前者要求中国放弃独立战争,加入英美同盟。目前这一斗争已到白热化,蒋介石态度也因之大变。

二、英国的开放滇缅路,美国的借款与撤侨,都向中国表示英美的反日决心,要求中国不跑德日意路线;而英美两使坐镇重庆,紧紧拉住蒋介石不让跑掉。

三、运城、鄂北两飞机场的停闭,阿部(指阿部信行,日本政府前首相、陆军大将)的回国,南宁、龙州的撤兵,海通社(指希特勒政府的通讯社)在重庆的正式开设,则是表示日本让步与德国劝和的开端。这种趋势有急转直下可能。

四、蒋介石现在是待价而沽,一方面准备加入英美同盟,一方面准备加入日德意同盟。如果日美战争能早日爆发,并有胜利把握。他是愿意加入英美同盟的。一个月来他已利用日德意同盟的声势,不久他还会利用日本向他的让步,向英美再敲一笔竹杠。

五、如果带决战性质的日美战争不能迅速爆发(这个可能多),或虽爆发并无胜利把握(两年内是无把握的);如果英国被德意日三国在今冬明春打得落花流水(十有八九);如果日本能退出武汉等地,仅占沿海与华北,并声明主权仍属中国,由蒋介石派人管理(可能性很大);如果参加日德意同盟、反对英美能使中国资产阶级发洋财,他是愿意投降日本的。蒋介石走这条路的可能性最大。

六、目前的反苏反共新高潮是放弃独立战争、加入英美同盟的准备,但尤其是放弃抗日战争、投降日本与加入德日意同盟的准备。我们不要被蒋介石的宣传所迷惑,他的联合英美是宣传,投降日本则是实际。

七、因为要日本让步须用威迫、利诱两个政策,所以蒋介石一面装腔作势地要加入英美同盟以威迫之,一面又发动反共高潮以利诱之。蒋介石知道日本南进需要一个巩固的后方,一个“太平”的中国,而共产党今天已成了破坏日本这个后方的最严重因素,于是蒋介石表示愿意替日本担负巩固后方的任务,以求得日本对他的让步。同时,欧洲的德意需要交换亚洲的资源,蒋介石反共于德意亦有利益。故此次反共高潮,主要是准备投降日本与德意的步骤。

八、在七八月间蒋介石确曾准备于重庆失守时迁都天水,准备亲苏和实行某些政治改良,至9月已动摇,至10月乃大变,这是德意日同盟与英关对日积极化的结果。

九、但苏联出面调整中日关系的可能性仍是有的,中国要争得比较法国优胜的地位,只有苏联出面调整与我们坚持努力才有可能。

十、但无论哪一种局面,国共间的严重斗争是不可免的,蒋介石不论投降日德意或投降英美,均将给我党以大的打击,用武力驱逐新四军、八路军于老黄河以北而严密封锁之,这一计划是下了决心的。故我们有迅速考虑应付办法之必要。

十一、但不管局面怎样严重,我们是能够冲破的。这种信心应在全党建立起来。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华北、华中各根据地,一方面要打破蒋介石的进攻,这就是我们所处的严重局面。如何有步骤、有计划、有秩序地冲破这一严重局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十二、你们意见如何?望告。

(《新四军·文献》(2),第25~26页)

5、 斯大林反对毛泽东的计划

面对紧张的形势,毛泽东仍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方面的部署,基本上形成了击退国民党反共高潮的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政治上进攻,军事上防御。即对反共军只在八路军、新四军根据地附近加以反击,不打入蒋介石的后方,待蒋介石投降日寇的面目为全国人民所了解时,再向蒋介石反攻。如采取此方案,则目前从华北八路军中调5万人南下即够了,主力仍坚持各抗日阵地。这在政治上可以剥夺蒋介石的借口,但不能以实力制止蒋介石的投降。其在军事上是不利的,因为待蒋介石的纵深重层封锁线完全成功后,八路军、新四军必遭日蒋联合夹击的严重危险。

第二个方案是政治上进攻,军事上也是进攻。即八路军、新四军不待日蒋联合夹击到来,即从50万人中抽调10万至15万精兵,分数路突入蒋介石的后方,而留其余多数部队仍在原地抗日。如采取此方案可能制止蒋介石的投降,在军事上是有利的,因为可事先避免最严重的日蒋联合夹击(夹击是不可避免的,但严重性可减少)。

1940年11月3日前后,是中共中央对国共关系估计最为悲观的日子,认为蒋介石可能投降日本,并倾向于采取第二种方案,在军事上采用进攻的策略来对付日蒋联合“剿共”的危险,先发制人。

尽管毛泽东清楚地知道,在蒋介石还没有公开投降日本的情况下,向国民党实行军事进攻也是一种冒险,但比较被国民党几十万军队赶过黄河,“置我于日蒋夹击中而消灭之”,到底是危险性稍小的一种冒险。

11月2日,周恩来请示:“唯既准备决裂,即需顾及外间疏散隐蔽需时,中央宣言及回何(应钦)、白(崇禧)复电,均请缓发,以免打草惊蛇,使各方受到不可能避免的袭击。”他还决定在重庆的博古、凯丰先一步撤离,乘飞机到兰州转延安。

毛泽东当即批准。

11月3日,毛泽东发出的电报不断:电告叶挺、项英,明确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要求各方面对形势的判断“放在最黑暗局面上,丝毫不能动摇”;(《毛泽东年谱》(中卷),第219页)要求李克农加紧做白崇禧秘书的工作;要求彭德怀“我军不待日蒋联合夹击到来,即从50万人中抽调10万至15万精兵,分数路突入敌后方”,抄到他后方去打几个大胜仗,以此来“避免最严重的日蒋夹击”。(《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第270页)毛泽东随即提出:拟将八路军全军分为3个纵队,以老黄河以南各军为左纵队,其精锐约5万人,准备出鄂豫陕边区;以汾离路、正太路、仓石路以北各军为右纵队,其精锐约5万人,准备出陕甘川边区;以两地之间各军为中央纵队,其精锐约5万人,或出左纵队方面,或出右纵队方面,依将来情况决定。

特别是新四军方面,鉴于桂军李品仙部向皖东新四军步步进逼的形势,11月3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致电刘少奇,要黄克诚部主力以不少于1.2万人待命开赴皖东,罗炳辉部待命开回皖东,准备组织一支由刘少奇负责的2万人左右的挺进军,乘李品仙部的封锁线尚未完成,穿过它的间隙,打到李品仙的后方,创造大别山游击根据地,破坏他们凭借淮河和淮南铁路构筑碉堡、实行封锁的计划。同时,毛泽东要陈毅部协同黄克诚纵队留下的部分部队巩固苏北根据地,作为整个华中的战略后方。(《毛泽东年谱》(中卷),第230页)

但毛泽东认为这一举动事关重大,一是面临与国民党的全面破裂,而且具有一定的冒险性,缺乏决胜的把握,于是向共产国际请示。

莫斯科。

斯大林第五次拿起毛泽东的请示函:

同类推荐
  • 水浒歪传

    水浒歪传

    宋仁宗皇帝居然遇上了非典;洪太尉放跑了DNA;高俅曾经踢过中超,卖过盗版碟,还率中国足球队捧得了世界杯;史进当上了史家庄的治安主任;强盗用上了AK-47……
  • 巡洋舰肇和上的四代人

    巡洋舰肇和上的四代人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但是我们家和对面岛国的爱恨情仇,远远不止70年,那段岁月已经有121年了。而这段爱恨情仇,起源于一艘早已被历史与人们遗忘在广州湾虎门海域的战舰,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肇和。如今,总是有人指责二战时期的中国海军懦弱不堪,闭门不出,畏敌不前,只能自沉殉国。甚至有人说二战中国海军一见到日本联合舰队连腿都软了,还能有什么海战。每每听到,总让人心中总有一丝酸楚。今天我就要来讲述这段早已不为人知的历史,揭示这条美丽战舰她伟大的一生。
  • 解放军战斗的故事之一:打破围攻的故事

    解放军战斗的故事之一:打破围攻的故事

    本书所讲的是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卫人民的胜利成果,针锋相对,奋起抗击,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我解放区的围攻、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适时将战场引向蒋介石国民党管制区,并在各战场实行战略反攻,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人民解放军消灭国民党军队264万余人,使得战场形势发生了有利于我军的重大变化。本册书所叙述的战斗故事,便是从上述人民解放战争画面中(战略决战之前)撷取的几个精彩镜头。
  • 解密一九四二

    解密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日本天皇为战争处于胶作状态,其占领区内反日运动风起云涌而责难陆军。日军启用间谍娟子与神父、菊花,意图抢夺我贝叶真经《华严经》,利用宗教、文化对占领区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并试图以此重振士气,挽回其在战场上败势。延安指出:一个民族的消亡,是从民族文化的消亡开始的;这部经书不仅仅是华夏宗教、文化的结晶,它关系到中国人民的尊严。八路军组建以萧寒为首的小分队,前往古城护经。浪子燕青毒死日军仪我诚也少将;我报务员与机枪班长寺中神秘遇害,日伪军、马匪围追堵截小分队;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华严经》真伪难辨……这一切,竟然是方丈慈青与日猷天狼针锋相对的一局棋,招招险恶、步步惊心!
  • 烈火妖狐

    烈火妖狐

    他是军中翘楚,他是雇佣兵的噩梦。一次行动中,因为擅自行动被迫驱逐出国,但是身上所背负的使命却铭记于心。本文有多部,第一部叫做天堂山之战,希望大家喜欢
热门推荐
  • 曼陀罗花复仇路开始

    曼陀罗花复仇路开始

    她本是单纯的小女孩家庭和睦可是一天家庭破碎爸爸居然有了后妈女儿还比我大爸爸我要杀了你我要替妈妈报仇妈妈我会给你报仇的十年后他终于成了顶级杀手还混进来仇人家的孩子的学校他究竟会发生什么她的姐妹们又会发生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快穿之炮灰攻略

    快穿之炮灰攻略

    【快穿系统文有CP1V1】成亲两年,却被一个不知从哪个山旮旯冒出来的绿茶抢了公主之位又抢了她的丈夫!魂魄被系统绑定要她做任务赚足积分,即可帮她重塑肉身以了她复仇的心愿。于是身为公主的顾楚月就开始了掉节操的任务之路,任务目标——抢男人!!!
  • 腹黑宝宝天价妈

    腹黑宝宝天价妈

    (全本完)老公出轨,闺蜜背叛,白流苏带着难以保下的腹中孩子狼狈逃离了令她心碎的城市,甚至草草结束了她一厢情愿的童话婚姻。四年后,一场隆重的周年庆典,她带着一个有着磨菇头的萌宝高调出席,成了整个庆典的焦点。同时,她把前夫和闺蜜逼上了风口浪尖。“妈咪,他是拔拔?”黑溜溜的眼珠子盯着紧盯着他的男人,白小帅歪着头问妈咪。“宝贝,这么混蛋的男人怎么可能是你拔拔。”女人嗤笑出声,眼里流露出对男人的鄙夷。“妈咪,那我拔拔是谁?”小小脑袋立刻浮现了那张卓而不凡的深沉俊脸。瞬间,女人语塞了,她的笑容也僵住了,他的拔拔是谁,她也不知道啊……新题材,求各种支持,收藏、包~养一条龙服务的亲最有爱了,么么!
  • 那段我们曾拥有过的记忆

    那段我们曾拥有过的记忆

    谨以此文来祭奠我们那小学的最后一年生涯。纯喜剧,不喜勿喷。
  • 大明使者之皇朝崛起

    大明使者之皇朝崛起

    凌振明,本是元末明初很一般的京商之子,而他却是一个朝代使者;本是一名体质弱、命不过志学之年的他,去成了诸位时代英豪的梦魇;灭了蒙古百万雄师,加剧了元朝的灭亡的同时也使得蒙古再无能力反扑;帮朱元璋取得了天下的同时也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梦魇;高丽君王怕他,倭寇天皇敬他,波斯教主有求于他;是时代的机遇铸就了他,也是他造就了大明皇朝的崛起!
  • 三生三世许你自由

    三生三世许你自由

    她因为车祸陷入昏迷,梦境中,她看到她的前世,醒来后,寻找梦中的男子,却不曾想,他已经找到了她,他引她进入他的温柔陷阱,最后的最后,她才明白,这个男人,真的爱着自己,不惜性命为代价,让她幸福。
  • Captivity and Restoration

    Captivity and Restora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

    每个平凡的学生党内心都有变为不平凡的愿望。虚幻的人影,历史的英雄,仇恨的驱使,时光角落里的黑暗……
  • 藏密

    藏密

    《藏密》讲述了一群身份迥异,各怀心思的人结伴进藏寻宝的故事。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寻宝记,它还是一首捍卫国家宝藏和尊严的赞歌;但它又不仅仅是可歌可泣的爱国旋律,它更是一份引导人们回归善良本性的谆谆教诲。主人公岳凡从小在藏边长大,虽然母亲难产而死,父亲早逝,但他依然继承了镖师父亲的一身好武艺和藏族母亲善良坚强的性格。
  • 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本书在揭示大多数孩子在情商方面所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的同时,更给广大父母们提供了建议,帮助父母找到提高孩子情商的良方,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