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500000023

第23章 少年大王(1)

39、吕不韦想干的两件大事

如今的吕相邦府,气派而宏大,己经成了秦国军政要事的商议中心。在这个飘逸而灵动的夏日,秦国以蒙骜为首,包括王王齮、王翦、麃公在内的几位将军,应相邦吕不韦之邀,他们齐聚府中,要商议秦国一统天下的大事。

王齮、麃公、王翦这几位将军,包括蒙骜在内,都是秦国的宿将,跟随了几代国君,个个久经沙场,对秦国忠心耿耿。此刻虽说都是耋耄之年,却非常愿意在为秦国的开疆拓土战争中了却自己的风烛残年。因此,听了吕相邦召唤,他们一个个很快赶来。吕不韦环视众将,心中很是感慨,沉吟了一会,然后开口缓缓说道:“如今天下,强国就剩秦、燕、齐、赵、魏、韩、楚。相比而言,我们秦国独大。以我大秦国的实力,现在要消灭六国中任何一国都是可以的。只是,这么些年了,我们也曾一战就灭了赵国的主力,消灭了他们四十多万,到后来却还是不能灭其国。是不是秦国的军队不如人?”吕不韦说到这儿停住了,用鼓励的目光注视着几位将军,最后把目光投在王翦身上。

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是秦国继白起之后的又一位名将,后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王一统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了韩国,其余五国都是王翦父子所灭,这是后话。

王翦看到吕不韦投来的目光,自豪地说:“秦国的天下,完全是靠打出来的;秦国的军队,是一流的。就技击而言,齐国的勇士不如魏国的武卒,魏国的武卒不如赵国的劲骑,赵国的劲骑却不如我秦国的死士。”

“说得好!说得太好了!”吕不韦对王翦微笑着,用力地鼓着掌说:“秦国的死士天下第一!可是,这么些年来,我们不断向东发起进攻,甚至消灭了六国中最强大的齐国主力。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灭不了齐国。这又是为什么?大家说说。”

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老将军王翦不愿抢先回答,把目光投向蒙骜。老将军蒙骜也不愿抢先回答,把目光投向王齮。王齮号信梁,有勇有谋,是秦国著名的将领。上党一战,时任左庶长的王齮率领秦军主力,兵出安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上党,迫使上党的韩赵守军退守赵境长平,使秦军主力得以迅速向长平推进,为在长平消灭赵国主力立下大功。看到蒙老将军投来鼓励的目光,王齮开口说:“如今的六国,虽说不是很团结,可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不愿看着我大秦国灭了他们其中任何一国。因为这样,一到关键时候,他们就会舍命相救了。”

“不是舍命相救,是为了保命而来相救。”王翦将军笑着说。

吕不韦听了,看看王翦,然后又把目光投向蒙骜。见蒙骜冲他点点头,于是也冲蒙骜点点头,微笑着说:“是这样,就是这样啊。为了保命,他们总会在关键时相互救援。这结果,却使我们难以灭掉他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让天下就这么一直乱着,大家说对吗?”

“不能乱,确实不能乱啊!”王翦说。

“为什么呢?”吕不韦逼视着他问道。

“乱,就会生变。这么些年乱下来,原来强的曾是魏国,后来是齐国,赵、楚国也不弱,而我们秦国却很弱。现在,好不容易轮到秦国一强独大,若不趁此灭了六国,后果不堪、不堪啊!”

“说得好,王将军说得太好啦!”吕不韦拍着手掌说,接着又问:“情况如此,当务之急,我们该怎么办?”

王翦低下头来,沉思着。吕不韦把目光再次投向蒙骜。

“我看,还是先攻打正东面的韩、赵、魏三国。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攻其城市、掠其土地,灭其主力,使他们一日弱似一日,他们就不可能强大。而我们秦国,就会在战争中越来越强大。”蒙骜坦然地迎着吕不韦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

“看来,对于灭六国的大计,老将军已经想了很久,也想了很多。将军所言,正符合先王定下来远交近攻的方略,也很符合我们秦国现在的国情。请将军继续往下说,说得更详细些。”

“这么打下去,我们就可以逐年地蚕食赵、魏、韩三国的城市、土地,用以壮大自己。等到我们攻占了魏国的酸枣时,秦国的领土就会已经扩大了几十座城市。到那时候,我国的版土已与齐国相连。这么一来,我们就可以将东方的六国,大致分割为南北两个部分,致使他们相互间联系、协作发生困难,以利于我们各个击破。”

作为商人出生的吕不韦,最大的特点是眼光独具。十五年前,他曾凭了双眼,一眼看中异人这个“奇货”,经营这么些年下来,可说是获利盈天。他如今既是秦国的相邦、百官之长,又是秦庄襄王的托孤重臣、秦王的“仲父”,还是拥有门客三千、家僮过万、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加上蓝田十二县的文信侯。更有甚的是,他同时是当今代行王权赵太后的前夫和情人。似乎完全可以这么说,这时的秦国大权,已经牢牢地握在他一人手中。秦国的事,就是他吕不韦的事。已经获取了秦国大权的吕不韦,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有了更大的野心。以往经营生意,总是想赚更多的金钱;如今他经营政治,就是想使秦国占有越来越多的土地和诚池,得到更快地发展壮大、甚至是一统天下。为实现这个野心,经过一番斟酌,他看中了几员大将,特别是蒙骜这员老将。如今,听了蒙骜的这一番分析,吕不韦在心中笑了,非常得意地夸赞自己说:“吕不韦,就是有眼光!”夸完自己后,吕不韦连连地击掌赞贺,大声地对蒙骜说:“你说的真好,真好啊!”

“谢相邦夸奖。”

“不是我夸奖,确实是将军说得太好了。”吕不韦说到这儿,扭头问王翦他们说:“将军们,是不是这样?”

“是这样。”

听了几位将军异口同声地回答,吕不韦笑了,说:“既然将军们都以为是这样,我们还等什么,就该赶紧这么去做啊!大家说对不对?”

“对!”

“这就好!只是,我想再问蒙老将军一句,依老将军的看法,就秦国现在的实力,不断地东击赵、魏、韩三国,要多长时间,才可以攻占魏国酸枣等地呢?”

“最多六年!”

“最多六年,你回答的这么迅速,这么肯定。看来,你已经想了很久,考虑了很多,也考虑得很细。”

“是的,庄襄王还在世时,末将在与相邦进攻韩国成皋、荥阳时,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

“好、好哇!大秦国的天下,就有劳老将军了!”吕不韦大声地说:“蒙骜听令!”

“蒙骜在!”

“本相邦就封你为东征大将军,王齮、王翦、麃公为将军。着你们即刻整顿全国兵马,由蒙大将军统一指挥,东击韩、赵、魏三国。每日战况,由兵马司报告相邦府。”

看着众将军领令一一离去,吕不韦稍稍地迷了迷神,缓缓起身朝王宫走去。

如今他正当盛年,实际上已经掌握了秦国的最高权力。经营“异人”这个“奇货”的买卖虽说是大功告成,但新的责任又自然地压在他肩上。接过相印以后,吕不韦曾闭门思考了整整一天一夜,他基本上想清了自己在今后的十年中要干的两件大事:除了要让秦国稳步地强大,不断拉大与六国之间的实力;还要培养好秦王,将他培养成与自己想法相通乞今为止天下最伟大的君王。

“继续开疆拓土,让秦国稳步强大的事已交给蒙骜他们去做了。相信他们,一定不会辜负我吕不韦的希望。现在,我得去看看我的政儿,看看这个秦国的大王。今年他刚满十三岁,正是学习的大好时机。我不仅要让他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和军政训练,更要让他竖立‘天下,天下之天下’的观点,成为功德无量的圣君。”吕不韦就这么缓缓地走着,一路地想着,来到了秦王宫前。

对于少年大王嬴政的学习安排,王太后赵姬完全听从了吕不韦的意见,安排得相当紧,就如同太子的教育一般。每天习武学文,都有十个时辰以上,而每一个月,仅仅只让这可怜的秦王休息一天。他若再要想休息,就得等到蓬年过节或是王族中长辈的生日。

吕不韦大摇大摆地走进王宫,一个太监告诉他,秦王此刻正在御书房。他穿过两条长廊,远远地看到了御书房的窗户,这才放慢脚步,一边流览着窗外的美景,一边轻轻地迈步走过去。

40、太后又邀吕不韦去干那事情

阳光柔和,天空澄碧得象刚擦洗过一般;莲花般的白云,安详地在天边挂着;飘忽如雪点的柳絮,在馨风中徘徊;几只鸟儿飞过,立刻将原本悠闲的柳絮惊得翻飞狂奔。吕不韦看着,心里感到说不出的惬意,自言自语地说:真是个飘逸、灵动的夏天啊!他习惯地捋了捋山羊般的短须,微微地笑着把头转向书房。

书中有一个极乐世界、一个真正的极乐世界。只是能够到这个世界来享乐的人,需要有一种能够与聪明人交流的智慧和一颗向上的心。这两点,年仅十三岁的秦王都具备了。此刻,他双手正捧着一卷竹简,看得是那样入迷,脸上那百般享受的样子,让人看着也羡慕。

吕不韦无比羡慕地望着他,望了许久,这才轻轻地走到他跟前。秦王却依然神游在他的极乐世界中,一丝儿也没有能够发现。吕不韦见了,非常高兴。这真象我啊,只要有好书,就一定会入迷。秦王,你在看的是什么书呢?吕不韦在心里想着、问着,悄悄地走到秦王的身后。探头看去,秦王手中捧着的,原来是商鞅的《更法》。

好书,真是好书!难怪秦王这么入迷!吕不韦正在心中感慨,却见秦王突然抬起头来,喃喃自语道:“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确实说得好!”吕不韦不由脱口应合。

秦王听了,回过头来,见是吕不韦,轻轻地唤了声:“仲父!”

吕不韦高兴地看着秦王,真心地夸赞说:“商君书中写得好,大王刚才说得更是太好了。”

秦王听了,微微一笑。

“你知道这话的来龙去脉吗?”吕不韦问道。

“知道一些。”

“说来听听。”

“当年,先王秦孝公听了商君变法的主张,心里很是赞同,却又担心变更法度、改革礼制会受到天下人的非议,因此召来大臣共同商议这件事情。”

吕不韦听着点点头,用鼓励的目光望着秦王说:“结果呢?”

“结果,商鞅首先劝先王说:‘行动迟疑就不会有名,做事犹豫就不会成功。君王不要怕别人的批评议论,还是赶快下决心变更法度吧。法度是爱护人民的,礼制是利于国事的。所以圣人治国,只要能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法度;只要有利于人民,就不必遵守旧的礼制。’”

“秦孝公被商君说服了?”

“先王是被商君说服了,可他的重臣却不同意。”

“是谁?”

“甘龙和杜挚。”

“杜挚怎么说?”

“杜挚说,‘效法古人就没有错误,遵守旧礼就没有奸邪。’”

“是这样吗?”

“不是的。商君说,‘古代的政教不同,我们效法哪个古人?帝王不相因袭,我们拘守谁的礼制?礼制、法度要随着时代而制定,命令要符合实际的需要。所以我说,治理人民,并非一个方法;为国家谋利益,不必效法古人。’”

“还是商君说的有理。”

“就是,杜挚没话可说,甘龙却争辩道,‘因袭人民的旧礼俗去施行教化,不费什么事就能成功。依据旧法度治理国家,官吏既很熟悉,人民也能相安。’”

“是这样吗?”

“不是的。商君说:‘这都是俗人的言论。夏、商、周三代的礼制不同,而都成就了王业;春秋时五霸的法度也不同,而都成就了霸业。所以聪明的人创造法度,而愚昧的人受法度的制裁;贤人改革礼制,而庸人受礼制的约束。我们不能和受礼制约束的人商讨大事,不能和法度制裁的人计议变法。’”

“这就是你刚才忍不住念出来的‘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看来还是商君高明。”

“就是,我很喜欢商君,非常喜欢看他的书;也很感谢他,使我们秦国能够强大。”

听到年仅十三岁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吕不韦由不得睁大眼睛,心中又是佩服又是惊喜,对秦王说:“待你长大,整个天下一定就是秦王的了。”

“我想也是的。”秦王自信地回答。

吕不韦兴奋地点了点头,差点流出泪来。就在这时候,赵太后来了,由众多的宫女簇拥着,她满面春风地走进来。

庄襄王的去世,就象刮过去的一阵风,在她花样鲜丽的脸上,再没有一丝儿痕迹。阳光是这样的美好,和熙的夏之风暖暖地吹着,一切都让人满意。政儿有他的仲父教诲,秦国有它的相邦打理,她这个握有秦国军政大事最终决定权的女人,只需尽情地享受,切莫浪费了每一刻宝贵的生命就行。人不愧为万物之灵,就享受而言,可谓精致而细腻。不但需要精神上的满足,还需要器官上的满足。如今的赵姬,已经贵为王太后,无论是尊贵还是权势,都是秦国第一人;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能让她产生愉悦、美好体验或感觉的东西,她都享受到了。可是,在身体器官上,她还没能满足。十多年后与吕不韦的那一夜,她正在兴头上,吕不韦却垮下去了。想到当初使她欲仙欲醉的吕不韦,她渴望了。午时起床,她便让人去找他,得知他在秦王这儿,她便亲自赶来。看到相邦在秦王这里,她非常开心,目光久久地停在吕不韦的脸上。在心里说,今天,你一定行。

一个过来的男子,是很容易读出女人目光里的意思。吕不韦看到她投来的目光,似乎听到了她心里的话,不免有些担心,忙把目光投向秦王。赵太后见了,这才也把目光投向秦王。还是女人心细,她立刻发觉儿子的额头上一根乱发,于是便走上前去。

“别动。”她轻轻地说着,伸出纤纤细手,替秦王捋了捋那根乱发。“好了。你可别再弄乱了,你如今是秦王,一切都该整齐。”

秦王微笑着,点点头。

“好了,你如今有这么多好老师,还有仲父亲自教你,就好好地学习,到时候做一个好大王。”

“孩儿知道了。”秦王说。

赵太后点点头,端详了秦王一会,然后将目光投向吕不韦,愉快地说:“呆会儿,你到我那里来。你昨日送来的那几份奏章,我都已经盖好了王印。”

吕不韦听了,有些吃惊。因为他昨日送来的那几份奏章,当时就已经盖好了王印带回。看到赵太后那美丽的笑脸上渴望的目光,他立刻明白,太后又邀他去干那事情,心里虽有一百个不愿意,但还是恭恭敬敬地回答:“老臣遵命。”

太后立刻满面生辉,一甩袖子说:“我先走一步,在宫中等你。”

“我随后就到。”吕不韦说,适才谈论商君的快乐己然逝去。他担心地去看秦王,却见秦王正用不满的目光投向他的母后。

“他是在怪他的母后对我太过热情。”吕不韦在心里对自己说,不由更加地担心起来。

41、相邦的双手在太后的酥胸游走

在阔大的咸阳宫里,吕不韦走过几条长廊,又走过一座花园,这才走进后宫。他是个心志很高的人,以前做商人时,至少在心中也从不那么对人卑恭屈膝,为了自己的意志去顺应别人,特别是女人。如今做了这么些年的秦国高官,尤其是最近又做了秦国最高权力的实际掌握者,更是呼风唤雨、豪情满怀,不习惯委屈自己去满足别人的渴求,可这是太后啊!想到又要与她做那样的事情,吕不韦就蔫了许多,脚下的步子也慢了许多。走进后宫,赵太后已经是等得有些急了。

这一次,她没有象以往那样向他扑去,只是有些愠怒地瞅着他。自打二八芳龄跟了吕不韦之后,她就曾一直在等待他的光阴中打发日子。可是,我如今是王太后了,你吕不韦只不过是我的一个臣子,却还要我这样来慢怠我,让我等待、等待,不断地在等待中过日子。这真让人受不了!赵太后这么想着、喊着,心中有些儿愤愤不平。

同类推荐
  •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本书从历史的角度描绘女主人公和三位罗马人交往的过程。这个让世界为之心动的女人不只是一段伟大爱情的完美化身。也是一位身兼多种角色——情人、母亲、战士和女王的不朽传奇。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希腊语意为“种族之光荣”,她比大多数女性更具有女人的气质。也比大多数男性更拥有力量和决心。这个无与伦比的女人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美艳和智慧,保全埃及的独立,重现古老王朝的辉煌。由传记大师艾密尔·鲁特维克创作的这部传记。从古人质朴且细致入微的记录中探寻历史真相,并通过对与女王命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三个罗马男人——恺撒、安东尼和屋大维的描述与分析,厘清克娄巴特拉的生平轨迹。心理活动资料的缺失。
  • 毕加索

    毕加索

    本书主要以毕加索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讲述一个旁观者、沉默者、布局者、奋斗者身处乱世,步步惊心,却笑到最后的传奇故事。杜鹃鸟不叫,就等它叫——看司马懿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谋略与智慧。从中寻找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终极密码。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更是不上台面,而他却能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魏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 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 直系教头冯国璋

    直系教头冯国璋

    冯国璋的一生,是充满了争议的一生。他是众人皆知的文武全才。他曾跟随过袁世凯,却在袁称帝之后发布“五将军密电”,与其决裂。他倡导革命,却依旧维护着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名誉。他一生追求和平统一,却又拥兵自重,成为举世闻名的江宁霸主。他一生经历两次府院之争,却总是摆脱不了居间调解人的尴尬境地。正是这一个一个的争议,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冯国璋。
热门推荐
  • tfboys之花漾年华

    tfboys之花漾年华

    对不起!请原谅我不能对你说“我爱你!”---『王俊凯』既然忘了,就不要想起。因为那一切都是一场骗局。---『王源』你走了!一切都会结束掉。只是你还会记得那个约定吗?---『易烊千玺』以上三句话是三小只在感情最虐心的时候在心里对三位女主角说的话。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吗?就请观看本书吧!本人第一次写,如果有不好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指教。在此先行谢过。加QQ:2409188115
  • 华严经三十九品大意

    华严经三十九品大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读者报·旧闻(3月)

    读者报·旧闻(3月)

    稗官野史;国家地理;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见证;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 记忆长河之让爱幸福

    记忆长河之让爱幸福

    人生种种,如果你认为那便是爱的话,你拿什么去爱?“爱”这个字很庄重,很神圣,爱不能轻易说出口的,真正的爱是放在心上的,一旦爱了,就必须要为爱承担责任,为爱去在城市里拼搏,给她城市里一个安身温暖的小窝,纵使你不能为爱倾城,也要有为爱去倾城的勇气和决心,这样,才会让爱幸福。
  • 穿越之回到古代找到你

    穿越之回到古代找到你

    哎呀,都怪我太笨了竟然没站稳在楼顶上,一个没站稳就一头栽了下来,但是长天有眼,我艾童本不应死,竟然穿越了,还和京城的第一大帅哥冷大少爷结了婚...............
  • 离别是为了重逢

    离别是为了重逢

    离别太悲伤或许离别不是永远快乐永存世间或许离别只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 体感交互技术

    体感交互技术

    本书提出了体感计算的研究,探讨了基于体验性认知的个性化电子学习方式,并且分析了面向儿童的艺术创造体验,在体感虚拟化身的帮助下,用户可以通过身体运动,促进情感心智的全面发展,
  • 不过一场梦浮生

    不过一场梦浮生

    她不知道,三年前,他爱不爱他,可她却是终究放不下他。三年前,她百般对他好,鼓起勇气向他告白,他却毫无反应;三年后,她亲手为他设计了一场腥风血雨,当心痛得麻木,不想再恨时,却发现,他们的关系还在原点。浮生若梦,若梦浮生,如有来生,她不想再梦了……
  • 开拓潜力(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开拓潜力(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本丛书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付佳精品。
  • 一代女帝:武则天

    一代女帝:武则天

    贞观九年(635)五月,太上皇李渊谢世。武士彟在荆州哀悼成疾,吐血而死。当时,武则天仅有十二岁。武士彟的灵柩在长沙大崇福观里放了七个月。唐太宗认为武士彟是忠孝之士,并追赠礼部尚书,令官办丧事。贞观九年十二月,武则天兄妹护送着武士彟的灵车,长途跋涉,返回并州(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故乡,在并州大都督英国公李勣的监护下埋葬了他们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