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0200000011

第11章

已说遍行别境二位。善位心所其相云何。颂曰。

11 善谓信惭愧  无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论曰。唯善心俱名善心所。谓信惭等定有十一。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对治彼不信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忍谓胜解。此即信因。乐欲谓欲即是信果。礭陈此信自相是何。岂不适言。心净为性。此犹未了彼心净言。若净即心应非心所。若令心净惭等何别。心俱净法为难亦然。此性澄清能净心等。以心胜故立心净名。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惭等虽善非净为相。此净为相无滥彼失。又诸染法各别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有说信者爱乐为相。应通三性体应即欲。又应苦集非信所缘。有执信者随顺为相。应通三性。即胜解欲。若印顺者即胜解故。若乐顺者即是欲故。离彼二体无顺相故。由此应知心净是信。云何为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谓依自法尊贵增上。崇重贤善羞耻过恶。对治无惭息诸恶行。云何为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谓依世间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羞耻过罪。对治无愧息诸恶业。羞耻过恶是二通相。故诸圣教假说为体。若执羞耻为二别相。应惭与愧体无差别。则此二法定不相应。非受想等有此义故。若待自他立二别者。应非实有便违圣教。若许惭愧实而别起。复违论说十遍善心。崇重轻拒若二别相。所缘有异应不俱生。二失既同何乃偏责。谁言二法所缘有异。不尔如何。善心起时随缘何境。皆有崇重善及轻拒恶义。故惭与愧俱遍善心所缘无别。岂不我说亦有此义。汝执惭愧自相既同。何理能遮前所设难。然圣教说顾自他者。自法名自世间名他。或即此中崇拒善恶。于己益损名自他故。无贪等者等无嗔痴。此三名根生善胜故。三不善根近对治故。云何无贪。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云何无嗔。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善心起时随缘何境。皆于有等无著无恚。观有等立非要缘彼。如前惭愧观善恶立。故此二种俱遍善心。云何无痴。于诸理事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有义无痴即慧为性。集论说此报教证智决择为体。生得闻思修所生慧。如次皆是决择性故。此虽即慧为显善品有胜功能。如烦恼见故复别说。有义无痴非即是慧。别有自性。正对无明如无贪嗔。善根摄故。论说大悲无嗔痴摄非根摄故。若彼无痴以慧为性。大悲如力等应慧等根摄。又若无痴无别自性。如不害等应非实物。便违论说十一善中三世俗有余皆是实。然集论说慧为体者。举彼因果显此自性。如以忍乐表信自体。理必应尔。以贪嗔痴六识相应。正烦恼摄起恶胜故立不善根。断彼必由通别对治。通唯善慧。别即三根。由此无痴必应别有。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勇表胜进简诸染法。悍表精纯简净无记。即显精进唯善性摄。此相差别略有五种。所谓被甲加行无下无退无足。即经所说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如次应知。此五别者。谓初发心自分胜进。自分行中三品别故。或初发心长时无间殷重无余修差别故。或资粮等五道别故。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诸佛究竟道乐利乐他故。或二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别故。安谓轻安。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惛沈转依为业。谓此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转安适故。不放逸者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谓即四法于断修事皆能防修名不放逸。非别有体。无异相故。于防恶事修善事中。离四功能无别用故。虽信惭等亦有此能。而方彼四势用微劣。非根遍策故非此依。岂不防修是此相用。防修何异精进三根。彼要待此方有作用。此应复待余便有无穷失。勤唯遍策。根但为依。如何说彼有防修用。汝防修用其相云何。若普依持即无贪等。若遍策录不异精进。止恶进善即总四法。令不散乱应是等持。令同取境与触何别。令不忘失即应是念。如是推寻不放逸用。离无贪等竟不可得。故不放逸定无别体。云何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谓即四法令心远离掉举等障静住名舍。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初中后位辩舍差别。由不放逸先除杂染。舍复令心寂静而住。此无别体如不放逸。离彼四法无相用故。能令寂静即四法故。所令寂静即心等故。云何不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谓即无嗔于有情所不为损恼假名不害。无嗔翻对断物命嗔。不害正违损恼物害。无嗔与乐不害拔苦。是谓此二粗相差别。理实无嗔实有自体。不害依彼一分假立。为显慈悲二相别故。利乐有情彼二胜故。有说不害非即无嗔别有自体。谓贤善性。此相云何。谓不损恼。无嗔亦尔。宁别有性。谓于有情不为损恼慈悲贤善是无嗔故。及显十一义别心所。谓欣厌等善心所法。虽义有别说种种名。而体无异故不别立。欣谓欲俱无嗔一分。于所欣境不憎恚故。不忿恨恼嫉等亦然。随应正翻嗔一分故。厌谓慧俱无贪一分。于所厌境不染著故。不悭憍等当知亦然。随应正翻贪一分故。不覆诳谄无贪痴一分。随应正翻贪痴一分故。有义不覆唯无痴一分。无处说覆亦贪一分故。有义不慢信一分摄。谓若信彼不慢彼故。有义不慢舍一分摄。心平等者不高慢故。有义不慢惭一分摄。若崇重彼不慢彼故。有义不疑即信所摄。谓若信彼无犹豫故。有义不疑即正胜解。以决定者无犹豫故。有义不疑即正慧摄。以正见者无犹豫故。不散乱体即正定摄。正见正知俱善慧摄。不忘念者即是正念。悔眠寻伺通染不染。如触欲等无别翻对。何缘诸染所翻善中有别建立有不尔者。相用别者便别立之。余善不然故不应责。又诸染法遍六识者。胜故翻之别立善法。慢等忿等唯意识俱。害虽亦然。而数现起损恼他故。障无上乘胜因悲故。为了知彼增上过失。翻立不害。失念散乱及不正知。翻入别境。善中不说。染净相翻净宁少染。净胜染劣少敌多故。又解理通说多同体。迷情事局随相分多。故于染净不应齐责。此十一法。三是假有。谓不放逸舍及不害。义如前说。余八实有相用别故。有义十一。四遍善心。精进三根遍善品故。余七不定。推寻事理未决定时不生信故。惭愧同类依处各别。随起一时第二无故。要世间道断烦恼时有轻安故。不放逸舍无漏道时方得起故。悲愍有情时乃有不害故。论说十一六位中起。谓决定位有信相应。止息染时有惭愧起。顾自他故。于善品位有精进三根。世间道时有轻安起。于出世道有舍不放逸。摄众生时有不害故。有义彼说未为应理。推寻事理未决定。心信若不生应非是善。如染心等无净信故。惭愧类异。依别境同。俱遍善心前已说故。若出世道轻安不生。应此觉支非无漏故。若世间道无舍不放逸。应非寂静防恶修善故。又应不伏掉放逸故。有漏善心既具四法。如出世道。应有二故。善心起时皆不损物。违能损法有不害故。论说六位起十一者。依彼彼增作此此说故。彼所说定非应理。应说信等十一法中。十遍善心。轻安不遍。要在定位方有轻安。调畅身心余位无故。决择分说十善心所定不定地皆遍善心。定地心中增轻安故。有义定加行亦得定地名。彼亦微有调畅义故。由斯欲界亦有轻安。不尔便违本地分说信等十一通一切地。有义轻安唯在定有。由定滋养有调畅故。论说欲界诸心心所。由阙轻安名不定地。说一切地有十一者。通有寻伺等三地皆有故。此十一种前已具说第七八识随位有无。第六识中定位皆具。若非定位唯阙轻安。有义五识唯有十种。自性散动无轻安故。有义五识亦有轻安。定所引善者亦有调畅故。成所作智俱必有轻安故。此善十一何受相应。十五相应。一除忧苦。有逼迫受无调畅故。此与别境皆得相应。信等欲等不相违故。十一唯善。轻安非欲。余通三界。皆学等三。非见所断。瑜伽论说信等六根唯修所断非见所断。余门分别如理应思。如是已说善位心所。烦恼心所其相云何。颂曰。

12 烦恼谓贪嗔  痴慢疑恶见

论曰。此贪等六性是根本烦恼摄故。得烦恼名。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蕴生故。云何为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谓嗔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谓由无明起疑邪见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谓若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此慢差别有七九种。谓于三品我德处生。一切皆通见修所断。圣位我慢既得现行。慢类由斯起亦无失。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有义此疑以慧为体。犹豫简择说为疑故。毗助末底是疑义故。末底般若义无异故。有义此疑别有自体。令慧不决。非即慧故。瑜伽论说六烦恼中见世俗有。即慧分故。余是实有。别有性故。毗助末底执慧为疑。毗助若南智应为识。界由助力义便转变。是故此疑非慧为体。云何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求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谓恶见者多受苦故。此见行相差别有五。一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此见差别有二十句六十五等。分别起摄。二边执见。谓即于彼随执断常。障处中行出离为业。此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四遍常论一分常论。及计后际有想十六无想俱非各有八论。七断灭论等。分别趣摄。三邪见。谓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四见诸余邪执。如增上缘名义遍故。此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二无因论四有边等不死矫乱。及计后际五现涅槃。或计自在世主释梵及余物类常恒不易。或计自在等是一切物因。或有横计诸邪解脱。或有妄执非道为道。诸如是等皆邪见摄。四见取。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五戒禁取。谓于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然有处说执为最胜名为见取。执能得净名戒取者。是影略说。或随转门。不尔如何非灭计灭非道计道说为邪见。非二取摄。

如是总别十烦恼中。六通俱生及分别起。任运思察俱得生故。疑后三见唯分别起。要由恶友或邪教力自审思察方得生故。边执见中通俱生者。有义唯断。常见相粗恶友等力方引生故。瑜伽等说。何边执见是俱生耶。谓断见摄。学现观者起如是怖。今者我我何所在耶。故禽兽等若遇违缘皆恐我断而起惊怖。有义彼论依粗相说。理实俱生亦通常见。谓禽兽等执我常存。炽然聚集长时资具。故显扬等诸论。皆说于五取蕴执断计常。或是俱生或分别起。此十烦恼谁几相应。贪与嗔痴定不俱起。爱憎二境必不同故。于境不决无染著故。贪与慢见或得相应。所爱所陵境非一故说不俱起。所染所恃境可同故说得相应。于五见境皆可爱故。贪与五见相应无失。嗔与慢疑或得俱起。所嗔所恃境非一故说不相应。所蔑所憎境可同故说得俱起。初犹豫时未憎彼故说不俱起。久思不决便愤发故说得相应。疑顺违事随应亦尔。嗔与二取必不相应。执为胜道不憎彼故。此与三见或得相应。于有乐蕴起身常见。不生憎故说不相应。于有苦蕴起身常见。生憎恚故说得俱起。断见翻此说嗔有无。邪见诽拨恶事好事。如次说嗔或无或有。慢于境定疑则不然。故慢与疑无相应义。慢与五见皆容俱起。行相展转不相违故。然与断见必不俱生。执我断时无陵恃故。与身邪见一分亦尔。疑不审决与见相违。故疑与见定不俱起。五见展转必不相应。非一心中有多慧故。痴与九种皆定相应。诸烦恼生必由痴故。此十烦恼何识相应。藏识全无末那有四。意识具十。五识唯三。谓贪嗔痴。无分别故。由称量等起慢等故。此十烦恼何受相应。贪嗔痴三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相应。贪会违缘忧苦俱故。嗔遇顺境喜乐俱故。有义俱生分别起慢。容与非苦四受相应。恃苦劣蕴忧相应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Zero默示录》

    《Zero默示录》

    “默示录”,一个能够毁灭纪元的武器。“审判者”,一个忠诚于大宇宙意志的杀戮兵器。当文明激怒大宇宙意志的时候,默示录将带来毁灭纪元的审判者。一个无心之人,一场杀戮之战,结果,会是怎样?无人知晓。(注:本文更新不定时,新手文勿喷!)
  • 豪门情殇:撒旦的黑暗新娘

    豪门情殇:撒旦的黑暗新娘

    他本是豪门公子,却在8岁时被灭满门,从此远渡重洋。她本是豪门小姐,美好的亲情、爱情却在一夕间被破坏殆尽,而这个罪恶之手,居然是被父亲视为手足的兄弟!他于碧波中救起了她,却不再给她离开他的权利!他的囚,她的逃,只因为那一个“爱”字呵。
  • 情愫翩跹

    情愫翩跹

    时光翩跹,情愫翩跹。属于那一年的春夏秋冬,属于那一年他们的故事,或许就和很多很多人一样,寻常而又不寻常。幸福过,痛苦过,深刻过,淡忘过,终究翩跹而过。轻巧的存在过,又毫不避讳的霸道的占据过,那样的情感,那样的心。这大概是一个过去的故事。时间过去很久,许多往事记忆不清,也不愿再去多想,这个故事就此戛然而止。非常抱歉。
  • 倒霉的穿越之一代皇后赚钱养“家”

    倒霉的穿越之一代皇后赚钱养“家”

    女主萧笑是现代的大四女生,穿越到了类似三国时期的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时代。灵魂附在大将军家三小姐上官狐儿的身上,狐儿是庶出,并且还是拖油瓶算不上真正的庶小姐,悲催的她刚穿越,养父就死了,大娘把她和她的母亲给轰出了上官府。身无分文的萧笑沦为了乞丐,可是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加上打不死的小强精神,狐儿开始了古代创业,并阴差阳错的嫁给了当朝太子南宫宇峻!狐儿很会赚钱,而她所在的天河国与神宇国、罗兴国相比,经济实力最弱,太子在得知狐儿有经商的天赋时,给了她从商的权利。自此,狐儿开始了从商生涯,并扛起了养起一个国家的重任。狐儿作为情场菜鸟,遇到了霸道精明的南宫宇峻、专一情深的蓝瑾、温柔仁爱的司洛,面对三大美男的追爱,狐儿该如何抉择呢?
  • 商女嫡妃:误惹温柔绵羊夫

    商女嫡妃:误惹温柔绵羊夫

    可当她被砸穿的时候才知道,追赶时尚潮流的生活方式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一睁开眼,面对一枚超级大帅哥,可惜丫的居然是断袖!回到云府,遭遇各种阴谋和诡计,步入商界,花样百出到叱咤风云,想借个种,洞房才知是那断袖狼!婚后生活,鸡飞狗跳,精彩不断。
  • 校花韵事

    校花韵事

    乡下丫头靠实力,富家千金靠经济。可这样的潜规则却被一个乡下丫头柳萱所打破,她对自己儿时的玩伴富少叶梓一见钟情,殊不知如今的叶梓已是一位富家少爷。一个村姑、一个富少,阴差阳错中一错再错。村姑柳萱会是现代版的灰姑娘吗?
  • 绝世风华废材逆天七小姐

    绝世风华废材逆天七小姐

    她,前世是无所不能的伊莎,今生却穿越成斗气魔法全无的废材。不能修炼?别开玩笑了!炼丹、医术、药剂、魔法、弓手、炼器,她哪一项不是精通?前世的本领,今生的技能是否能助她再次成为巅峰人物?他,人们口中的绝世天才王爷,却活不过20岁。他,天云阁阁主流月,冷漠无情,却对她专属一心,柔情似水,宠溺非常。一生一世一双人,踏上巅峰之路。
  • 对半

    对半

    沫韵本该度过和大多数人一样青涩难忘的中学时光,但一切都在妈妈接触了传销以后改变了,被痞子们下药,发现自己的身世,爸爸见不得光的秘密,以及妈妈以前不堪回首的过去,随着对门的青梅竹马程泽的初恋慢慢爆开,却发现自己不经意爱上了那个带自己进入禁忌的痞子王浩,当一切都被揭露,沫韵是否还能保留纯真?等着她的未来又是什么?
  • 乱今朝

    乱今朝

    真心麻烦看这个短篇之前仔细看看我写的什么!是给某个网游写的游戏短篇,某些人的素质真够让人无语的。给某网游写的短篇,在《大众软件》连载,笔名:十三少(被误写了,其实是网名。)算是武侠吧。
  • 集大乘相论

    集大乘相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