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5000000012

第12章 相濡以沫 (4)

元宵,是一个标志。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在这个大地回春的夜晚,世间芸芸众生约定俗成地用各种方式对这一时刻进行欢庆。既然是欢庆,自然也有欢庆的方式,吃元宵,挂彩灯,无论是寒门百姓还是皇亲贵族都无一例外地共同欢腾。可是在这样的节日里,欢乐的人会更加欢乐,悲伤的人也会更加悲伤。

初春,总是充满了怀旧的气息。曾经,欧阳修写过一首《生查子》,其间情致勾起了诸多人的怀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人约黄昏后”,这是一幅有些抽象的画。在充满质感的空旷黄昏,昏沉的落日已经模糊了炯炯有神的眼睛,此间一个小小人影在黄昏天空蠕动着,若隐若现,消失在月升之前,柳梢之后,多么动人的景象。

撕心裂肺的痛,却无法叫喊;物是人非的变化,却不能恸哭。一个隐忍的男人只能在抬头看着柳梢遮掩下渺远的月亮,让袖子吮吸着泪水。黄昏和夜晚,花市和月亮,让我联想到顾城的诗歌。他也写过黄昏,写过一段幻想中饮泣的爱情:

这是启明星的目光

绕住手臂,像精细的银镯

我沉重的眼帘终于升起

她却垂下了淡色的眼睫

我是黄昏的儿子

爱上了东方黎明的女儿

但只有凝望,不能倾诉

中间是黑夜巨大的尸床

读这首诗,总能看到两个可爱的人影,想起年少时青涩的时光。那时,光阴流动得很慢很温暖,我们就如同乘坐着一艘故旧而永恒的木船,悸动的浪花击打着懵懂爱情的美丽和哀愁。他,是黄昏的孩子,少年老成,能把所有的悲苦和坎坷看得云淡风轻。她,是东方黎明的女儿,穿着素淡柔顺星光般的裙子,画着淡淡的眉毛,闭上眼就如同消失了一个世界。

可是青涩的爱恋总如同一颗未熟的果子,每一次分裂都充满了单纯的疼痛。男孩搬家了,转学了,抑或同女孩选择了背道而驰的人生路途。当几年后在街头重逢,黄昏夕阳,相对默然。男孩会不会仍旧无法忘怀那刀片划过的哀伤,掩饰着自己哀伤的凝望,哽咽的倾诉?

黄昏下,当两人各自转身离开,两道背影是否还会有交汇?瞬间相遇时的美好,总会以遗憾哀愁的破裂告终。青春,总会留下一阵阵尖锐的疼痛。欧阳修和顾城,他们的诗歌跨越时代,有了一个交汇。我想这个交汇的时间,就在黄昏。

李清照作《临江仙》,她在小序中说是因为读了欧阳修《蝶恋花》,其中“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让清照喜爱之极。其实,早些年的时候她曾在《词论》里对欧阳修的词表示过不满,认为欧阳修文如海涛,却过于热衷于小歌词的写作,而且往往用语言艳丽鄙亵,有失大家应该有的气度。如今再读,“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句,感慨万千。

四十多年过来了,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幼年时的自己会因为花朵凋谢而惋惜,如今看来其实花朵每年都会开,而自己的青春却早已在某个早晨悄悄溜走了。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昨日就如同一个花丛中捉迷藏的小女孩,等她穿越层层的花丛,身心被花刺划出道道岁月的吻痕,蓦然抬头,却发现亲人早已远去,躲在远处的皱纹开始悄悄地爬上了脸。

就在这个春回大地的元宵,她又一次回头,但故乡已经抛弃了她;她转头向前看,迷蒙的烟火已经遮蔽了来时的路。一大片一大片的云雾如同硕大的花朵,连同她内心的美丽与哀愁静静沉浮在空气的尘土中,旋绕在通向未来的路上。

【26】怀远

通往远方的古道那样漫长,路两旁的艾草都已枯黄,你问,何处是故乡?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李清照《鹧鸪天》

秋天晴朗的风穿梭过树林,如同丢了孩子的母亲,哀号地在江宁城里四处游荡,凄凄惶惶,冷冷落落。不几日,深秋已至,此时李清照身旁空无一人。

正值高宗建炎二年,赵明诚膺任江宁府军政最高长官,朝廷南迁后异常忙碌,高宗赵构伙同众臣忙议苟和之事,只有少数直臣反对。外加很多职位空缺,可忙坏了一帮势利小人,争勇斗狠的争夺战搞得朝廷上下乒乓作响。什么国家社稷,什么收复失地,这一切都不如那一顶乌纱帽重要——小人自然有小人的价值观和理论基础。

朝堂上的政治争夺战打得火热,朝堂外的草木却都铺上了一层薄薄的冷霜。月寒如水,万户萧索,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虚幻的自己和一座真实冷清的城。那座城,是她生长的地方。有济南城纯澈的泉水,有汴京城大块大块的火烧云,有青州城水墨画一般错落有致的建筑,有莱州城虚无缥缈的蓬莱传说……每一处都留下过她的诗句和足迹,每一处都散落着她的朋友和风景。

就在宅地里,仍旧有大批辛辛苦苦南运而来的文物。也许,从其中随便挑出一件都有说不尽的来历。一件文物的历史就是无数个体生命的延续,它们的足迹也许遍布了北方所有的大城。如今,那些城都没了,至少在心里都被割裂开去。

那些城,丢失了。那些自己走过的,诗词里读过的城丢了,那又是如何的感受?

每一个方块字都连结一片风景,一些城市,一些时代。在李清照四十多岁时,她的文字世界里已经构成了数座雄伟壮阔的城池了。可是一天,一场战争,一次流离失所的逃亡,使城墙少了很多块墙砖,庭院再也没有绿树,楼阁缺失了窗画,岂止忧伤。

愁苦在心中,于是在庭院中斟上三两杯淡酒,慢慢清饮,看菊花枯残,任红叶飘落。喝罢酒,再泡上自己最喜欢的小龙团茶,苦涩的茶味喝在嘴里,就想起了往日的时光。

靖康之难,宋徽宗、宋钦宗就这样被掳走了。金人把大宋的太上皇和皇帝关进预先做好的囚车,一路驱使。此外,还有大批的妃嫔,当囚车队伍路过黄河,徽宗看到天地枯黄、萧飒苍凉会不会潸然落泪?

可是,他们是高宗的父亲和哥哥,难道为了一个皇位,真的可以置亲情于不顾吗?朝廷上很多人已经看透了高宗的心思。可李清照还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天,在书房她写下两副对联:

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

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果把时间回溯八百年前,审视当时西晋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时期,会发现当时天下的局势和当下南宋是多么相似。

李清照早已敏锐察觉到了历史的相似。敏锐的历史感在她心间流过。

李清照本无意于参与政治。但她心头放不下北方河山,于是写下了对联。他多么希望现今懦弱苟安的朝廷中能出现一个王导那样力挽狂澜的人物,能有更多刘琨那样闻鸡起舞收复失地的人。冰冷的吴江并不能让他们忘却对北风的依恋,每想到北方寒风中的易水就会阵阵心寒。

本来这些诗句只保存在书房,但是赵明诚把自己的诗文好友引来,诗句不胫而走,像一朵秘密之花悄悄在人心里开放。

终于,这些句子也被奸佞小人获得,很快就有传言说李清照用讥讽朝廷的诗句诋毁士大夫:暗指朝中眼下没有像东晋王导、刘琨那样力复神州的将相,致使被俘虏的皇上和太上皇被围困在天寒地冻的北方……流言越传越凶猛,很多权臣窃窃私语,认为诗文直接涉及到高宗的保守苟和政策。

听到这些流言,赵明诚开始恐慌了。李清照的诗句是很有可能引起龙颜大怒的,他开始劝清照销毁对联,缄口不言。李清照听过丈夫有些恐慌的陈述,只是微微一笑,目光转向了窗外枯萎的花朵和悠闲的秋云。就是那优雅的一瞥,似惊鸿一样优雅、洁净。让我想起顾城的一首小诗: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眼前夫君的懦弱让她失望吗?也许不是。 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藏着一份孤独,就算是他和她的相爱也不能消除这份孤独。即便是同床共枕的夫妻,也无法相互替代内心的信仰,无法看到彼此视线里的曙光。李清照的心,赵明诚未必全懂。这是一个女子的寂寞,也是她的骄傲!

深秋的庭院里,她举起了酒杯一个人独饮。她很想像陶渊明一样,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生活。难道陶渊明真的就能超脱吗?清照的眼神里充满了忧郁。因为,通往远方的古道那样漫长,路两旁的艾草都已枯黄。

他们,都丢失了故乡。

【27】旧寒

空气里飘来北方的气息,安静的雪光却斩断了所有记忆的来路。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 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 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

——李清照《菩萨蛮》

北归的大雁早已在空中失去了踪影,天空中只剩下残落的云彩。安静的城中,雪花安静地飘落,烟囱像一个老人吐出的充满沉思的烟圈。雪花和炊烟一升一落,相互映衬,冬末的江宁城呈现出一派祥和景象。

这年春节本应很喜庆,但她丝毫提不起欢喜之意。静谧地苍白柔和地温暖着她的双眼,她只是一个人安静地坐着,等待夜晚的降临。火红的蜡烛把她头上的金钗照得闪闪发光,钗头的细花显得精致轻巧。此等景象,就如同她初嫁赵明诚那个甜蜜的夜晚。但昨日已逝,一切都只能依靠模糊的回忆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深夜里,隐隐约约响起了军中的号角之声,江宁的世界并不平静。天空的星星正随着时辰的流逝调整着他们的明暗和位置,而蜡烛则不断流着眼泪为逝去的短暂时光惋惜。等到星星隐去,蜡烛燃灭,东方渐渐显出曙色,李清照提了提神,望了望窗外,有人在敲门?

门外,星光可以洒满肩头,落雪可以洁净世界,可童年仰望星空时的神秘感还有亲人相伴的幸福感都已经追不回来了。对于她来说,回忆就像洋葱一样,一层层剥离,泪流不止,可剥到最后却发现什么都没有。

如影随形的乡愁甩不脱,丢不掉,总是牵挂着你的心,牵扯着你的魂。哪怕你走再远,总有一个叫“故乡”的地方让你魂牵梦绕。世间又有谁能摆脱呢?

读李清照,我忽然想到了民国时期那孤独漂泊的和尚曼殊大师。苏曼殊,一个近代的奇人,一个最孤独最苍凉的人,读他的命运,内心总会一阵阵发酸,却不会哭泣。最早认识曼殊大师,是读到他的诗句: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诗句浅白素淡,但是其中却凝聚着庞大的苍凉。天地茫茫,似两条无尽延伸的平行线,而曼殊却一袭袈裟在苍白的土地上越走越远,最后化作一个小黑点消失在天际。“契阔生死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读到这两句,不禁对他整个人好奇起来。他来自哪?又要去往哪儿呢?为什么明明很悲伤,却无端欢笑?

读完他所有的诗词随笔,仍旧没有找到答案。一直到某一天偶然当读到他并不太知名的小说《断鸿零燕记》,合上书本,再念那些诗句,心里早已跌宕着说不出的滋味。一个孩子,生在日本,不知道亲生母亲是谁。寄养在广东,却被丢弃在柴房。而后时而出家,时而还俗,在尘世和佛界起起伏伏。他是一个丢失故乡的人,所以注定了悲剧的一生,爱情、亲情、友情,都存在,却都不真实。

苏曼殊游历爪哇,去过印度,六渡日本寻母,一世漂泊。我最想看到的是他的背影。自然也好奇,当一个人承受了这么多的生命苍凉,人生聚散,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脊梁?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同类推荐
  • 虚空里的盛宴

    虚空里的盛宴

    本书是诗集,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现代诗集,分为海潮音、妙莲华、般若舞、金刚剑共四辑,他的诗句空灵、诡异,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时空、生活、读书等方面的思想与感悟。作品有一丝风的扭曲、秋思、在远方相遇、风中的雕像、生活的谜题、生活中的、摇动的命运、结缘等。
  • 标志与季节

    标志与季节

    本书描述了时间在自然中发生的微妙作用,揭示出各种动植物在自然界中随季节而发生的微妙的变化,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动人的、生机盎然的自然和谐之美。同时也是一部作者寻求精神家园的朝圣记录。
  • 新编文学理论

    新编文学理论

    本教材以中西重要的理论家和理论观点为关键点,论述文学理论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本书体例新颖,包含多个具有创新色彩的模块,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
  •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3》就是以日记的形式细致而真实地描述了这样一位中国高中生在美国留学上高三直至顺利高中毕业前前后后的学习、生活经历。优美而朴实的文字中无不透露出美国的高中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国高中生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作者和接待家庭一起快乐的生活等等。
  • 人生旅途

    人生旅途

    以诗为经,是我们先祖的精神起点。远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马车牛背上唱诵《诗经》了。中华民族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历尽繁华与沧桑,希望“以诗为经”依然是现在的我们挣脱物欲束缚的起点,更是我们追求心灵栖居地的目标。
热门推荐
  • 蓝色国土:向960万说不

    蓝色国土:向960万说不

    中国的国土面积,除了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有享有完全主权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新世纪的中国人,必须更新国土概念,走出黄土地,驶向蓝海洋!
  • 布衣神族

    布衣神族

    北木雨,南萧霄,木雨龙武艺平平,却在江湖上有通天的名气,同时他的一举一动也受到人们的监视,其中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为了寻找自己的仇家他接连的奇遇,且总是受到各路高手的保护,到底他的真正身份是什么?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 风云之都市孽种

    风云之都市孽种

    少林俗家弟子孙泰,自出生起便被冠以孽种之名!好吧,孽种又如何?照样在一次次阴谋中逢凶化吉,一场场搏斗中御敌致胜,即便深陷桃花劫一样可以左右逢源,这就是都市的种马,战神!
  • 寄生修真界

    寄生修真界

    “今有竖子天缘!毁碧落神泉,窃九幽冥焰,截人皇灵脉,抽天妖精血,断万族气运……凡有识之士,当力所诛之,万不可让其继续寄生修真界,为祸万族……”漫天金光神文中,背靠一汪清泉的少年,放下手中被九幽焰烧得滚烫的茶杯,抬眼看向那万族通缉令的奖品,嘴角流出泉水口水难分的液体:“太虚祖龙鳞为书、不死金凤髓为墨,上古神魔经文为字,九阳界尊本源道意为魂!正是我世界阳灵的完美化身啊!”“九阳老头!我要自首!自首!”……………………………………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真仙问

    真仙问

    一只手摘下日月星辰,一把剑削平天地万界。万古悠悠,红日西沉,碧海青天明月升。这个世界,群雄逐鹿,诸神乱天,战火风起……问苍茫大地何处生仙?!少年自昆仑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紫颀》

    《紫颀》

    他们是青梅竹马。他是学神级学霸,她是学霸级学神。两个人是被同学从中学开始祝福的。但是,一切都在上大学的时候幻灭了。“王子,一定娶的是公主。”一个人是这么说的。“我不想当灰姑娘,也不会当灰姑娘。”“我承认我怯懦了,我不想再去面对什么。所以,你放过我好么?”“我不想再见到你!”下着大雨的京都大学的林荫小道,随着洁白的雨伞落地,随着钟声敲响十二下,她甩了他。家世,成为了他和她的绊脚石。最后那个赢的人,是谁?
  • 一夜皇妃

    一夜皇妃

    我是非家二小姐,落花时节的京城却在纷纷传说着非家小姐被奸人玷污的事情,那时我不知,因为三岁的倾国唤我做小姨,唤我的姐姐非倾颜为娘,所有的人都认为被玷污的是我的姐姐。皇上选妃,已经失身的姐姐自然是不能够进宫选妃的,我的父亲就把我送入宫中,在我被人欺负最狼狈之时这个年轻君王对我伸出了援助之手,我被顺利的钦点为倾城妃子,开始我在后宫的生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冷情魔女狩猎曲

    冷情魔女狩猎曲

    冰冷的雾气,徒步前行布满荆棘与泥泞。回忆的齿轮在耳边惊扰,现实的残酷在身边叫嚣。但是魔女当道,谁能阻了?那份失算的爱情,让轩柔嫣不得不蜷缩身体竖起尖刺保护自己,可谁知再次遇见这一辈子都不想相遇的人。抛开过去,游戏重新开始,过程由她掌控,结局由她改写,命运由她主宰。精彩只为挑衅者存在,绚烂只为寻事者绽开。她的嘴角微微上扬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却是光芒毕露的璀璨;轻挑眉梢,若隐若现的恣肆蔓延着戏虐。魔女的舞台,必然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