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02400000043

第43章 英语学习趣事一二

我从初中就开始学英语了,掐指一算也20多年了。然而学习英语时的不少趣事却常常浮现在脑海里,随便拈出一则两责的,仍会忍俊不住,放声大笑。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尽管我的音标不行,但我的英语在全班算是好的了。在我的同桌不知道怎样读的时候,我就帮他在英语句子的上方,标上中文类似的读音,然后他就照着读出来。一次我又帮他标了一个句子,结果第二天他告诉我他家人打了他一顿。原来我把:THAT IS A SCHOOL.I GO TO SCHOOL 注音成:‘踏死俺死姑。爱狗吐死姑’。那天晚上他那不懂英文的姑姑碰巧看到了。

大学毕业后,我进了出国留学英语培训班。班上来自全国各地学员的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一天我们的外教让一个同学回答问题,可是他答不出来,老师就说:Please read after me(请跟我读)。他还以为老师说的是答案,也就大声地说:Please read after me。逗得全班捧腹大笑。

我们班还有一个是从江西来的学生,读英语的口音非常浓,不仔细听的话,你是听不出来他读什麽的。有一次外教老师让他读一段课文,他照着课本就读了起来。读了两句以后,我们的老师说:Can you speak English?(您能说英文吗?)。老师看到全班学生笑得前仰后合的,才知道自己错了,她的脸全红了。

出国以后才是真正考验英语水平的时候了。我和一位同学到一个衣服店里买衣服,但找不到合适的号码。我的这位朋友看到一位金发碧眼的售货员向我们走过来,就脱口而出:Can I help you?(我能帮助你吗?)。实际上,他想说:Can you help me?(您能帮助我吗?)。他这样一说,连服务员都懵了。

当天,我们两个人买完衣服以后就去一个印巴人开的小店里去买些吃的东西,比如说面包,果酱和酸奶之类的。我们都很喜欢喝酸奶,可是我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我不得不用用我半生不熟的英语问:Excuse me,do you have sour milk?(对不起,您有酸了的奶吗?)。那位印巴人使劲的皱着眉头看我,我的朋友赶紧走过来说:Not sour milk,it is yogurt(不是酸了的奶,是酸奶)。我那时才明白原来酸奶的英语不是那样说。

我们隔壁建筑系的一位读博士德老刘最有意思了。一次我们参加一个和英国人结婚朋友的婚礼,他就想知道他们第一次是怎样认识并谈的恋爱,但是就不知道中文的谈‘恋爱’用英文该如何表达,于是就大胆地问:How did you make love at first?(第一次你们是怎样做爱的?)。闹得那位英国新娘都不好意思了。

有一天老刘的肠胃不好,我陪他去看医生。医生问:Tell me,what’s wrong with you?(告诉我你哪里不舒服?)。他说:‘I got some pain with my sausage’,医生把嘴张的大大的,一时不知道说什麽了。天呢!他居然说:医生,我的香肠很痛。

(2003年11月25日 于约克)

英国高校毕业典礼

今天我应邀参加了英国一所大学的毕业典礼,感触颇深。

典礼是在一所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著名教堂里举行的。不到9点30分学生和家长以及朋友就已经到齐了。一位风琴师在不间断地弹着精心选出的曲子,优美的风琴声在整个大堂中回响。10点整,风琴嘎然停止,4位萨克斯管乐师吹起了:2003年毕业歌,接着风琴师的又一曲:NOW THANK WE ALL OUR GOD 把音乐推向了高潮。随着乐曲声声,缓缓地步入了学校的校长,教师以及管理人员。

大学的校长首先发表了祝词,然后学校又为一些对大学有过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颁发了名誉证书。最后是为学生颁发学位证书。共有三个人来完成此项任务,首先由学生的系主任向校长报告,称以下学生已经圆满完成学业学习并准备授予学位,并依次有节奏的宣读学生的名单。学位办公室主任同时把学位证书依次交给大学校长并由校长亲自交给每一位毕业学生的手中,同时与学生握手表示祝贺。一般来讲,大学每年都有2000左右的毕业生,所以要分两天才能完成。也就是说,校长要一天和一千个学生握手。因此每一个典礼都要花上3个小时的时间。最后随着琴师一曲‘莎芭女王的光临’,所有的人员按学校领导,毕业生,然后贵宾和毕业生的亲朋好友的顺序退场。

我估算了一下,参加每天上午的典礼的毕业生约有500名,如果每个学生平均邀请3个人(父母和朋友)的话,全场就有2000余人。从进场到离场,整个活动安排的井然有序。我非常惊讶的发现全场没有一个迟到和早退的,更值得提出的是在长长的3个小时里,我居然没有听见一声手机响的铃声。

不知道是什莫原因,我也被安排坐在了贵宾席。说是贵宾席无非是安排坐在第一排而已。环顾左右,我突然发现坐在我旁边的一位有一位60岁多岁的女士,胸前还佩戴了一块很精致的圆牌子,根据经验我立即得知她就是这所大学所在城市的市长。我也感到非常荣幸,要知道在我们中国一个市长是相当不得了的,市长出行更是前呼后拥的。而我旁边的这位市长身傍除了她的丈夫以外,就再也看不到其他人了。在退场的时候,她也没有任何特殊的待遇,而是和所有人一样排着队一步一步的退场。我很敬意朝她望去,而她也向我微微的一笑。

晚上我应邀参加了该大学举行的盛大晚宴。说真的,为了这个晚宴我还特意买了一身晚礼服,因为请柬上要求必须打黑领结。按英国的传统习惯,晚宴前先要喝一会儿开胃酒,这也许也是为了等人吧。我到的时候,大厅里已经站满了嘉宾,每位嘉宾都身着晚礼服,手里端着香槟酒在聊天。大厅里的一支乐队在演奏着小提琴合奏曲,很是优雅。

到了开饭的时后,主持人猛击桌面3声,并告知大家按贴在墙上的位置图就座。我大概看了一下,共有20个餐台,每桌有10个嘉宾。我从后向前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我的名字。不禁心里发慌,难道没有邀请我或是给搞错了?正在这时该大学的副校长走到我的跟前,寒暄之后,他说我是在第二号桌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找到了我自己的位置,也找回了自己原来的心态。

除了我,2号餐台都是重要的嘉宾。我首先又一次惊讶得发现,除了这所大学的副校长以外,那个市长和她的丈夫也和我在同一个餐台,这让我觉得我们很有缘份。我们聊了很多,我一点机会都没有浪费的给他灌输了很多关于中国的知识,而我也进一步了解了英国。

英国的宴会也是很有讲究的,先是喝汤佐以各种面包,撤掉汤碗以后就是正餐。今天的正餐是薄荷羊排配以土豆和蔬菜。正餐完了以后就是甜食,然后就是咖啡和茶。在晚宴即将结束的时候,共有包括校长,大学的董事会的董事长还有一位主教等三位要员进行了讲演。每一位讲演者都身怀绝技,即引经据典又不失幽默,不时地获得了全场阵阵掌声。特别是在前两位都有了出色的发挥后,第三位就很难获得大家的注意了。而这位讲演者首先就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讲演者到一个非英语的国家做讲演时,旁边安排了一个翻译。他满怀激情的讲了15分钟,结果翻译只说了3个字;他怕翻译没听懂,影响他的演讲,就有花了15分钟重新又讲了一遍,结果这次翻译讲了4个字;他怀疑这位翻译能有这样强的概括力,就又讲了一遍,结果翻译讲了5个字。后来他才知道第一次的三个字是:He said something(他说了些东西);第二次的4个字翻译是:He said a little(他又说了一点);第三次的5个字是:He did not say anything(他啥也没有说)。他的幽默立即把全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我又特别注意了我旁边的这位市长,对于没有安排市长进行讲演感到诧异和不平。而在校长表示感谢的名单里居然连市长都没有提到。后来我明白了,在英国市政府和市长都是在使用你我他这些纳税人的钱,市政府和市长所做的一切都应该为纳税人服务,没有这些纳税人,就没有市长和市政府。市长出席这些场合是应该的,也没有必要感谢他们。我不禁感慨:我们中国何时能把这个观念扭转过来呢?!

多年以前,英国的情况和我们中国类似,但是经过了无数次的争吵,磨合,甚至战争,英国的各方面已经达到了一种平衡。为啥不用英国的石头,来攻一下中国的玉呢?

(2003年11月16日随笔于英国)

凭什么要去英国留学?

这几年中国的学生疯了,家里稍微有些经济基础的就想到英国镀金。不少只有大专文凭的白领一族,也跃跃欲试,要在英国掏个硕士文凭。那么中国学生为什么一定要到英国留学?

这要比较一下中英两国的教育差距。首先英国教育历史悠久,很多学校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一般的学校至少也经历了100多年历史的检验。学科也是根据实际需要出发而设立的,实用性强。英国的教学及科研水平一直领先于世界,在国际杂志发表的论文数量也多年位居世界前茅。仅在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有90多人。英国高校的教师一般要经过多道筛选,并通过试讲等方式的考核,才能被录用。高级讲师以上的候选人,还必须有自己的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科研经费。英国高校的教学设备,科研仪器,实验室,都是利用英国大学科研基金局(UNIVERSITY FOUNDING COUNCIL 和ESRC,SERC)的拨款,或者企业的赞助和经费建立的。由于和企业直接挂钩,因此科研成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转换,推广并批量生产。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但是由于受近代工业革命的影响较晚,学科的建立主要是为科举制度和巩固封建政权而开设的,和产业的发展几乎没有关联。中国目前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科体系也多在解放初期由前苏联帮助设立的,学科陈旧,带有很强的指令性色彩,再加上文革的影响,产学脱离,科研和实际脱钩严重。直到80年代才意识到中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学科体系,师资队伍还是教学资源及科研水平都大大地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再加上语言的限制,教师的成果很难在国际上发表,并与世界水平一流的同行专家进行交流,因此科研水平就成了低水平的重复。

从高等院校的数量来看,我国有各类高等院校近700所,即使这样每年仍然有不少优秀的学生,由于资源不足而被排斥在高校大门之外。而英国虽然人口只有5500万,但是高等教育机构和继续教育机构达150所。在中国目前的教育水平还不高,资源还短缺的情况下,利用一下教育水平高而且资源丰富的英国也未尝不可。

英国教学方法和中国的也有所不同,很少见过有教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在底下拼命记笔记的。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而且为了培养学生演讲的能力,学生某些科目的作业,必须由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宣讲。学校还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有团队的精神,有些课题必须由学生集体完成,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毕业后和同事一起完成工作的能力。

在英国留学的另外一个优势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大的英语环境自然不用多表,你生活周围的一切都要用英语和英国人打交道。这种全英语环境,全英文教学,全英文教材,对掌握和运用英语至关重要。待到3年本科毕业,除了能够掌握比较先进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学校一直没有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英国的高校除了极个别的学生,大部分都有较高的素养,比如在公共场所要低声谈话,禁打手机;绝对不能随地吐痰;要遵守和维护国家的法律和规范等等。在英国耳熏目染,维护社会公德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的素质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另外英国高等教育的年限和我国的也不同。一般来讲攻读本科学位需要三年的时间,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仅需要一年,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则需要3-4年的时间。原因是本科学习是要回答是什么或者有什么的;硕士研究生要回答为什么的;而博士研究生则要回答怎样的,还必须要有创新,自己的成果,也就是要在你学科建设的大厦上你要有你自己亲手制作的一块砖,一片瓦。(顺便纠正一下我国目前不少人对博士后的错误理解。博士后不是一个学位。在英国,如果你读完博士学位以后,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你的研究课题还有继续搞的必要,你的导师还有课题经费,那末你可以继续你博士课题的研究,所以称之为博士后。)所有的学位都学完,要用7年的时间。而按照中国的教育体制,你则需要10年的时间。如果只读到硕士研究生,在中国需要7年,而英国仅用4年,相比之下可以节约三年的时间。在英国读四年以后,你就可以工作了,而在中国4年后你还要再读三年。这三年里,由于你要学习而不能全日制的工作,这就叫机会成本,因为你为了和别人有同等的学历要学习而丢掉了工作和经验积累的机会。从量上分析,在英国学习4年,如果按平均每年15万计算,4年就是45万(注:没有考虑打短工和一些机构的优惠学费。例如在英国每年打短工的收入至少可以达到4万元;有的合作院校的学费加上住宿费仅6800英镑)。假设获得硕士以后在中国可以找到年薪10万元的工作,3年的工资收入就是30万。这样的话收入和付出相比,学习的成本只有15万元了。在中国在一所比较好的大学读完硕士研究生学位,每年各种费用也要在4万元左右,7年就是28万元。与在英国读完研究生相比反而多了14万元,而这14万元就是量化了的机会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英国教育体系完善,教学质量高,考核又很严格,所以英国各种学位的毕业证书含金量都很高,并且获得了世界诸多国家的认可。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每年有100多亿元人民币流向英国,这在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略显得奢侈。但是如果我国要是在近期内建立一个能达到英国水准的教育体系和设备完善的教育机构,既不现实又没那样的财力。想开一点,我们不妨把英国看成中国在欧洲的一个为中国培养人才的教育基地就行了,无非是费用高了一些而已。经过数十年以后,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会把国际比较先进的理念,方法和体系逐步介绍到中国,届时将是国外学生到中国留学的时代。

2005年5月3日星期二 北京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两宋:两京梦华;元代:大漠烟尘;明代:浮华世家;清代:天朝日暮;民国:走向复兴。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楚汉武装

    楚汉武装

    身为天朝枪械专家的唐安,携带一张神秘藏宝图,穿越至两千多年前那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代。目生双瞳、力能扛鼎的楚霸王如何,斩蛇起义、鸿门宴后的汉沛公如何,战必胜攻必取、号称国士无双的韩信又如何?帝王师张良、治世相萧何、亚父尊范增、离间计陈平、三分策蒯通……又能如何?坐拥江山?怀惜美人?罢了!
  • 昏君志愿

    昏君志愿

    要做有原则、有品味、有情趣、有生活、有追求的五有皇帝;──昏君就是最佳选择!======================================推荐某和尚力作:《武道天涯》书号1031230昏君QQ群,欢迎各方好友加入:70227248(呜谢caesar89兄提供)
  • 梁武与白袍军神

    梁武与白袍军神

    盎然的古意,明晃晃的爱情,银枪白马的少年,以一敌十的战争。前半部书,看少年英武的萧衍如何一步步由皇族旁支登上皇位。后半部书,看智计无双的陈庆之如何以数千兵马折磨蹂躏十万大军,成就一代军神。
  • 纨绔公子爷

    纨绔公子爷

    他是嚣张跋扈的帅气公子,更是热血沸腾的傲骨男儿,为了家族利益,为了心中女子,一步一步走向属于他的一切。
热门推荐
  • 天使校花的秘密

    天使校花的秘密

    性格:阳光,直爽,点点内敛,QQ:1716105042邮箱:wuyuzhi1998ysyssh@foxmail.com和1716105042@qq.com爱情观:一个信仰爱之真谛,情之真意的情缘男孩。热爱:爱唱歌,音乐。爱好:喜欢写写自己的感触。喜欢拍照,摄影,运动(如:羽毛球、篮球等),动物(如:狗、犬、猫,雕,鹰等),喜欢蓝天喜欢白云。〔自己说的〕最喜爱的话:那天遇见你,我如梦初醒。残缺的生命,因你而完整。甜蜜水中藏,幸福用杯装。希望每一天,你都喝上瘾。……爱上你,很快乐,愿为你摘天上星。喜欢你,没道理,想让你笑亮晶晶。谁惹你,谁气你,我都让他成爆米。谁伤你,谁害你,我会让他成空气。
  • 哈里发传奇

    哈里发传奇

    哈里发--哈里拉异能堡长廊强者。成为哈里发便有资格在哈里拉长廊永立自己的塑像。一千年后异变的地球,精灵、西方人类、东方人类、兽灵,谁敢争锋?脚踩无数王级天才晋级哈里发抢夺机缘、掠夺资源罗斌誓要让哈里拉长廊首位耸立上自己的雕像!
  • 吕祖全传

    吕祖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忆梦戈薇

    忆梦戈薇

    此文谨献给我们曾经的戈薇,以纪念那些曾经的人,曾经的青春。
  • 魔奇大陆

    魔奇大陆

    天才一夜之间变废才被未婚夫上门悔婚,定下为期六年的约定以实力一比高下。在狱练途中交到好友并遇到他和他的好友,四人产生了火花,废材得到指点,实力迅速飙升。经过了多重劫难和考验,四人感情扎根。未婚夫想再度上门联姻却吃了闭门羹。国家遭袭,参与战争只为和平,最终成为大陆上人人崇拜的世神!
  • 如同病态

    如同病态

    亲手掌控过别人的一生,亲眼目睹过别人的一生,但怎么都猜不透我们的一生,是悲欢还是腐朽。到头来,才发现处于病态的我们早就习惯这样的生活,病态的工作,病态的爱情,直到面目全非,亲手放弃这样颠倒重复的日子,浑浑噩噩的接受病态的我们。
  • 猎魔灵探

    猎魔灵探

    他是侦探界的名人,身兼猎魔师与私家侦探双职,但只是个穷透了的所谓侦探,所以,他不得不与当地的警方合作,解决一桩桩超越凡人能力所及的案子,然而,背后的元凶也是些不同寻常的“人”,他们拥有异能和其他恐怖手段,事情也因此变得愈来愈刺激。
  • 紫柏尊者全集

    紫柏尊者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玲珑玉坠

    玲珑玉坠

    一个猥琐的宅男在感情背叛后,郁郁寡欢的跑到终南山观光途中,遇见千年难得遇见的流星雨,激动的急忙许愿中,却没迎来希望中的美好!却被一个不知何物缓缓降落的奇异石头砸中头部,抱着有便宜不占是二逼的心里,当成项链挂到了脖子上,一次意外的流血事件,让往日的平淡开始消失,迎来的是无法想象的怪事连连,是幸运,还是不幸?
  • 不要睡我的床

    不要睡我的床

    为了赚外块,找了个酒店试睡员的兼职,不曾想因为接了个奇怪的试睡单子,从此后陷入一件件恐怖离奇的怪事当中。身上逐渐扩大的尸斑,纠缠不清的问歌人,装在坛子里的脑袋,穿纸衣的午夜出租车司机……为了活下去,我不得不出入一个个阴森恐怖的死亡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