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8600000006

第6章 婚变

志摩急匆匆地赶到伦敦,一桶冰冷的水立即淋到一颗热腾腾的心上:原来罗素已不在英国。看来用感情驾驭行动的志摩,在赴英前并没有作精密的筹划。

罗素原是三一学院的研究员,正当欧战打得脑昏眼红的时候,罗素力主和平,他大喊一声:“带住,双方住手!”这在英国政府看来简直是叛国言行,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被三一学院除了名,并取消了他的研究员资格。当时又谣传说罗素已忧愤而死。志摩听到这些消息,急得哭了,伤心得为罗素写悼文。其实罗素并没有死,正当志摩从美国到英国的时候,罗素刚好从英国前往中国讲学去了。他俩正好擦肩而过。

他会不到罗素,在英国成了一片无根的落叶,心不宁、神不安,被迫进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跟随拉斯基攻读博士学位。但他对学位的虚名并无多大兴趣,他想另找出路。正在这时他结识了对他一生起重大作用的狄更生(现通译为迪金森G·L·Dickinson)。由狄更生介绍,志摩取得了特别生资格,在剑桥大学随意选科听课,“从此他占着了黑方巾黑披袍的风光”。

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上他又奇迹般地结识了林长民、林徽因(因又作音)父女。林长民原来自诩有政治才能,在北洋政府中任过司法总长,后来感到政态诡变,内省厌倦,与梁启超一起下野,要回复他书生逸士生涯,所以带了大女林徽因赴英讲学。

林徽因那时十七岁,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正是花一般的年龄,长得又像花一般娇艳。一双富有表情的眼睛,明澈而灵活;中西两方面的文学修养又好。她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遗韵,又有西方女子落落大方的风度。世上不少姻缘,就在男女初次相逢时所交换的目光中系上了红绳。志摩和徽因由相识而相亲,由相亲而相爱,两颗年轻的心都失去了平衡。

他俩月下漫步,他俩花前谈心。舞会上他俩双双起舞,宴会上他俩频频举杯,绿纱窗下他们共研诗文。眉梢跳着喜,心头挤着笑。爱情来得这样突然,爱情又是这样神奇。窗外传来夜鸟的叫声,志摩就说:“这是夜莺在叫,是济慈的灵魂在呼唤我们。”

“夜莺?早给伦敦的烟雾熏跑了。”

“管它是不是夜莺!在贝多芬的《The pastoral symphony》里,在济慈的《夜莺歌》里,就有这种痴鸟,从低音唱到高音,从黄昏唱到深夜,它一声连一声地呼唤着爱情。”

志摩不仅有妻而且有子,但他从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情,当爱一旦觉醒,他才省悟到爱情是这样的强烈而神奇的一种感情。他感到没有爱情的滋润,心头是一块沙漠,一堆荒芜。徽因情窦初开,入世未深,她被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广泛的兴趣,潇洒的举动,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了。虽然她亦知道他俩中间还有一面不可逾越的高墙。但其父林长民,却为志摩与徽因打开了防御的闸门。

林长民虽在政治风浪里翻滚,年纪也早逾不惑,将近天命,但他思想开通,风流倜傥,能诗能文,写得一手好字,“万种风情无地着”是他的自我写照。志摩的小说《春痕》里面的主人翁逸先生就是青年时期林长民的原型。林长民看到志摩与徽因在一起并肩散步,非但不加干涉,还当面对他们说:“我看你们才是天生的一对。”说得志摩喜滋滋,羞得徽因满脸绯红,连说:“爸爸不正经。”

更有甚者,林长民与志摩也“热恋”起来:1921年初春,志摩转入英国剑桥大学研究院改学文学。林长民父女仍留在伦敦。志摩临行前与林长民预先设想了许多关节,安排了一个故事,志摩扮作有夫之妻,林长民装成是有妻之夫,然后一封封情书往返在伦敦与剑桥之间。有这样一位风趣而通泰的父亲,志摩与徽因间的爱情才能像野火般燃烧起来。

志摩回国后曾发表过一封他给林长民的“情书”,并加了一个按语:“看中国二十四史乏味、看西洋传记有趣的一个理由,是中国史家只注重一个人的立德立言立功,而略过他情感最集中的恋爱经验……四年前我在康桥(即剑桥)时,宗孟(即林长民)在伦敦,有一次我们说着玩,商量彼此装假通情书……好在彼此同感‘万种风情无地着’的情调,这假惺惺未始不是一种心理学家叫做‘升华’。”

正当志摩与徽因情绵绵地相爱,与林长民假惺惺地相恋之际,志摩的夫人张幼仪,风尘仆仆地从中国赶到了英国。

张幼仪来英原是志摩的主意,希望她出国来开开眼界,增长才干。她初来英国时住在离剑桥六英里的一个小村庄——沙士顿,租了一间小屋与志摩一起住着。志摩早晨骑自行车去上学,直到傍晚才回来,晚上不是挑灯夜读,就是出去拜访名人书友。张幼仪独自在家,起先还看看书聊以消遣,日子一久也厌倦了,人生地不熟,感到孤单寂寞。眼巴巴地看日出换黄昏,天黑换天明。他俩依然没有争吵,没有爱情,彼此相敬但不相亲。

沙士顿自然风光很好,“南风薰薰,草木青青,满地和暖的阳光,满天的白云黄云。”但这时的志摩心里却是满地愁雾,满天愁云:自幼仪来英之后,他从狂热的梦境中惊醒了过来,他也同样的认识到与徽因之间隔着一面不可逾越的高墙,而这面高墙现在已活生生地隔在他们中间了。浪漫的爱,理想中的美人的幻象,出现了、模糊了、消失了,又再次呈现在他眼前,使他一直处于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追求状态,也一直处在一种追求与失望的狂喜与痛苦状态。

张幼仪容貌端庄,为人练达而精明,像她这样性格的人,与志摩这样一位轻快磊落的浪漫诗人相匹配,漏洞就出来了。鸡肉是鲜美的,却不能放入糯糯的桂花栗子羹,不能加入甜甜的莲子汤。怨谁!怨谁!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斩割灵性的利剑: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即使彼此相敬如宾,也像太阳照在沙滩上,雨露洒在沙碛上,不要期望有什么收成。这“烦恼结”是他们父母给系上的,是封建礼教给他们系上的。那时志摩羽毛未丰,他反抗过,但没有力量。出国后他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受到徽因爱情的滋润,他觉醒了。他积贮的叛逆力量迅速地膨胀起来。他不稀罕张家的权势,他不能容忍那种没有爱情,没有幸福的婚姻生活。

张幼仪也忍受不了这种若即若离的夫妻生活,她独自到德国柏林留学去了。而徽因也从初恋的狂热中冷静了下来,理智终于撞破了情网,她要作出明快选择:要么中止恋爱,保持真诚的友情;若要论婚嫁,志摩必先与张幼仪离婚。志摩原来已是一锅滚油,一经徽因这颗火星溅入,他终于熊熊燃烧了起来。他正式向张幼仪提出了离婚,认为这是“转夜为日,转地狱为天堂”,使“彼此重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他又提出“自由之偿还自由”,自由是可贵的,最可贵的自由是内心的选择,意志的不受束缚。他给张幼仪的信中说:“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痛苦,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离婚消息传到志摩家中,其父大发雷霆,认为离婚是有辱门庭的奇耻大辱:离婚等于抽走了一架登天梯,推倒了一座大靠山。离婚消息传到了梁启超耳中,他以老师身份,累写长书力加劝阻:“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领略生活之妙味矣。”“若耽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郁悒侘傺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但梁启超这种“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的反理想主义说法,志摩是无法接受的。志摩复信梁师:“嗟夫吾师: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明照我深奥之灵府。而庸俗忌之嫉之,辄欲麻木其灵魂,捣碎其理想,杀灭其希望,污毁其纯洁,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

浪漫的爱犹如火山爆发,地壳虽坚,但压不住它。1922年3月志摩与幼仪在柏林离婚了。幼仪是喜欢志摩的,但她赢不到他的爱情,她的痛苦是无可奈何的痛苦!志摩要求离婚是实现他合理人生的一个步骤,是他单纯信仰在个人生活上的一个典型投射,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意义。他在《笑解烦恼结(送幼仪)》一诗中写道:

这烦恼结,是谁家扭得水尖儿难透?

这千缕万缕烦恼结是谁家忍心机织?

这结里多少泪痕血迹,应化沉碧!

忠孝节义——咳,忠孝节义谢你维系

四千年史镂[缕]不绝,

却不过把人道灵魂磨成粉屑,

黄海不潮,昆仑叹息,

四万万生灵,心死神灭,中原鬼泣!

咳,忠孝节义!

东方晓,到底明复出,

如今这盘糊涂帐,

如何清结?

莫焦急,万事在人为,只消耐心

共解烦恼结。

虽严密,是结,总有丝缕可觅,

莫怨手指儿酸,眼珠儿倦,

可不是抬头已见,快努力!

如何!毕竟解散,烦恼难结,烦恼苦结。

来,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

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

消除了烦恼!

这首诗是他俩离婚时,志摩写给幼仪的,后来发表在1922年11月8日《新浙江》报副刊《新朋友》上。同时发表的还有一篇《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在当时社会里,离婚被视为大逆不道,连听的人都好像是犯罪。所以消息传到志摩家乡,有的瞪眼,有的侧目,有的叹息,有的口念阿弥陀佛!其父又恼又羞,愧见亲友。离婚,无异在死水里搅起一阵狂澜。

同类推荐
  •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个难以捉摸的谜,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这个谜一样的男子,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陌生到我们只知道这个名字,只知道他是诗人。他是一个僧人,却写尽了凡尘俗世的情与爱,他的情诗犹如青藏高原的明珠,照亮了无数男女的心房。他的传奇、他的故事让人们为之着迷。
  •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

    本书是“千年十大思想家丛书”之一。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举行网上千年思想家的评选活动,评出了十大思想家,本书对排名第五的思想神学家阿奎那进行了介绍。托马斯的著作卷帙浩繁,总字数在1500万字以上,其中包含着较多哲学观点的著作有:《箴言书注》、《论存在与本质》、《论自然原理》、《论真理》、《波埃修<论三位一体>注》,代表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他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物理学》、《后分析篇》、《解释篇》、《政治学》、以及伪亚里士多德著作《论原因》做过评注。托马斯无疑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 张东荪传

    张东荪传

    五四风云人物书系《张东荪传》,一个在历史拐弯处被甩掉的名字,一个被遗忘半个世纪的风云人物,1930年之前五十年间,输入西方哲学方面最广、影响最大。
  • 林则徐(名人传记丛书)

    林则徐(名人传记丛书)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他自幼就勤奋好学,饱读诗书,这和他的家世是分不开的。相传林则徐的家谱,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时期。
热门推荐
  • 心灵鸡汤精粹版1

    心灵鸡汤精粹版1

    一个人可能时时刻刻都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善待自己的人懂得自己的责任,并付诸行动。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 青梅王妃:美男环绕

    青梅王妃:美男环绕

    被背叛发誓不再动情的魏小双却穿越成为怀胎王妃,居然还发现枕边男子众多,她的风流韵事传遍大街小巷。那一夜强要了她的记忆,是谁在她身上肆意驰骋?那一晚缠绵悱恻的爱欲,是谁在她怀中沉沦酣睡?那一刻灵体合一的记忆,是谁释放了她冰冷绝情的心?
  • 大猫

    大猫

    乡土时景下,由乡长这一微小的政治细胞的心曲隐微勾勒出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的大致轮廓与官场规则。《大猫》独立的乡土小说,描绘了不同人物在京西土地上的堕落与坚守,腐朽与变革,为读者展现出乡土中国最堪回味的原生态。作者的乡土叙事或许不够雅逊精致,但真实而准确,具有土地自身的品质,以民间的立场、民间的视角写下了诸多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时代变迁赋予乡土小说更丰富的内涵,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自守与异化,抵御与妥协。
  • 帝国的法则

    帝国的法则

    这是一个绚丽的剑与魔法的世界,有巫妖王,有北欧神话,还有魔戒,各种混乱搞笑结合。这只是一个小人物的奋斗故事,有金戈铁马的悲壮,有荡气回肠的真情,有柔情绵绵的爱恋,有捧腹大笑的恶搞……,有催人泪下的悲伤,有东方术法的妖异,有魔法世界的奇幻。当然,如果你喜欢H,工口,暴力,血腥,BT,S*M,玻璃,百合,河蟹。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本书里面……绝对没有。
  •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本书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派系之争为线索,考察20世纪中叶以来有重大影响的印第安批评家、作家及其代表性著述,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张力中把握印第安文学的历史演变。本书通过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有机结合,力求呈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身份政治、部落主权、土著社区、民族性、世界主义,文学典律、美学范畴、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及其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等重大议题。
  • 神秘海洋与生物

    神秘海洋与生物

    海洋到底在什么年代产生,又因何种原因产生?是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实际上,对于海洋的身世,自古至今,一直是人们苦苦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 陌上桑之初心

    陌上桑之初心

    她,误入围城,受尽歧视而欲罢不能;他,执著信仰,看尽冷眼,柳暗花明之际,却危机四伏;她,是命中注定的第三者,只求一份最平淡的婚姻,幸福于她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即。往前一步是物欲横流,再后退却见人心叵测,他们,要如何守住一颗至真至纯的初心?
  • 庶女不善

    庶女不善

    妃玉前世被心爱之人害死,再度重生,竟成了天枢大陆丞相家的废柴小姐。惨遭退婚,受尽屈辱,小小庶女,沦为世人笑柄,更惨死刑房之中。冷眸张,天机改,废柴孤女,命运翻天。且看妃玉倾国容颜,逆天重生,虐嫡母!斗长姐!惩渣男!杀小三!端看这天枢大陆,谁主沉浮!
  • 铁骑洪流

    铁骑洪流

    人魔大战后,天渺大陆迎来短暂平静。好景不长,人族内部权贵站争斗,魔族蠢蠢欲动。乱世再起,大战又将爆发?没落家族杨家唯一子弟杨万又将在这乱世中何去何从?一身战甲为谁披?一腔热血为谁流?
  • 豪门闪婚之老公凶猛

    豪门闪婚之老公凶猛

    遭遇未婚夫和妹妹的双重背叛,她悲痛欲绝。他说结婚可以治失恋,睡前运动可以治失眠,当她一觉睡醒望着两个红本子问他发生了什么?他又说糊里糊涂有益身心健康。当穆希婼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被算计的时候,已经开始了苦逼的保姆生涯,娇气公子吃饭要喂、穿衣要伺候、洗澡常常忘浴巾,睡觉一定要抱抱。在她大声呼喊要自由的时候,某男用他那逆天的颜值哭诉着她虐待残疾人。妹妹嘲笑她嫁个瞎子,渣男嘲笑她嫁个只靠家里供养的无能废物。但是当她在他的帮助下逐渐蜕去稚嫩、丰满羽翼,在商界如鱼得水之时,他们淡定不了了,质问他是谁?穆希婼轻蔑一笑,小鱼小虾不配知道他高大上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