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8600000028

第28章 “两个灵魂在上帝的眼前自愿的结合”

跋涉了刀山火海,志摩与小曼的婚事终于如愿以偿了。1926年的七夕他俩订婚,同年孔子诞生日在北京北海董事会举行了婚礼。

志摩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坚持这桩婚事,主要是从他的单纯理想出发的,不管是离婚还是再婚,都是他企图实现合理人生的一个步骤。他认为不合理的婚姻,是扼杀心灵活动的毒剂,他要保持自己的心灵不受外物的拘束与压迫,永远继续的自动趋向活泼无碍的境界。但志摩的这种追求是蒙上浓重的理想色彩的,他的动力源于这里,他的悲剧性也植根于这里。

北海董事会平时对外不开放。这是一个十分幽静的所在,一泓清水,万点银光,有亭榭,有厅堂。林中藏好鸟,草中居鸣虫,显得幽静绝俗。志摩结婚那天,董事会热闹异常,北京名人会聚一堂,衣香钗影,名媛如云。王赓、张幼仪都同时收到了志摩、小曼具名的请柬。张幼仪备了一份厚礼,以示祝贺;王赓先表示:“我与小曼虽然离婚,但心中并无成见,既然他们盛情相邀,我理应出席婚礼。”但他的行动被亲友劝阻了,最后也备了一份厚礼表示庆贺。

婚礼开始,志摩与小曼在男女傧相的簇拥下,并肩徐徐步入礼堂。音乐起,彩纸飞,满堂喜气洋洋。志摩脚穿锃亮的皮鞋,哔叽西裤没及脚背,淡灰色长袍外套,一件缀满闪光纽扣的浅黄色背心,一如翠竹临风,云飘蓝天。小曼略施脂粉,淡画蛾眉,白纱长裙,鬓插一朵珠花,一如清波里的粉荷,春风里的玉兰。

多少人露出羡慕的眼光,多少人发出由衷赞叹,也有不少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梁启超不笑不鼓掌,目光炯炯,正襟危坐。胡适以介绍人身份作了简短讲话之后,梁启超以严师和证婚人的双重身份,缓缓地站了起来。他清咳了几声,环视一下来宾,严肃的目光停在新郎新娘身上,礼堂里顿时肃静了下来。

“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一次过来人。”梁启超一开头就声色俱厉地训斥起这对新人来。其实早在志摩欲与张幼仪离婚之际,梁启超就告诫过志摩:“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贴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身已耳。”当时志摩当然不能接受这种反理想主义的观点,因此梁启超早就对志摩打过招呼,要在适当的公开场合给他一点教训。想不到梁启超竟利用婚礼致辞的机会公开教训志摩。兴冲冲的胡适顿时收起了笑容,在场的来宾亦感到窘迫。

但梁启超的措辞却越来越激烈:“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做不好学问;徐志摩,你用情不专,以至于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说得志摩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说得小曼低着头不住地搓揉着手帕,说得在座来宾一个个咋舌。志摩这才缓缓趋上前去,软软地对梁启超说:“老师,给学生留点面子吧……”这时梁启超也自感言之过重,才把语气缓和了过来。当新郎新娘交换信物时,他俩交换了一块汉玉,用来象征爱情的坚贞与纯洁。

婚礼过后,志摩偕小曼亲登梁府向梁启超感谢教训之恩,梁启超说:“人生真谛无非责任二字,对国家、对民众、对父母、对朋友、对自己、对子女能尽到责任,那就可以无遗憾了。”志摩与小曼唯唯是听。

其实志摩是梁启超最器重的学生之一。梁启超夫人患病时,梁启超守在病榻边读宋词解闷,心中却仍想着志摩,他把宋词集成一副对联,书赠志摩:“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这副对联不仅把志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还隐藏着陪泰戈尔游西湖,在法源寺海棠花下通宵作诗的逸事。这是梁启超最得意的一幅集联。有人评论:只有梁启超才可以当众骂他,也只有像志摩这样的门生梁启超才肯骂他。

婚礼致训辞实为古今罕见。1926年10月4日即志摩与小曼举行婚礼后的第二天,梁启超给他的子媳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对这次婚礼的感触:

“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意做的事情,去替志摩证婚。他的新妇是王受庆夫人,与志摩恋爱上,才和受庆离婚,实在是不道德之极。我屡次告诫志摩而无效,胡适之、张彭春苦苦为他说情,到底以姑息志摩之故,卒殉其请。我在礼堂演说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一番,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闻之婚礼矣。今把训词稿子寄给你们一看。

“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之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之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徐志摩这个人其实聪明,我爱他,不过此次看着他陷于灭顶,还想救他出来,我也有一番苦心。老朋友们对于他这番举动无不深恶痛绝。我想他若见摈于社会,固然自作自受,无可怨恨,但觉得这个人太可惜了,或者竟弄到自杀。我又看着他找得这样一个人做伴侣,怕他将来痛苦更无限,所以对那个人当头一棒,盼望她能觉悟,(原注:但恐甚难)免得将来把志摩弄死。但恐怕不过是我极痴的婆心便了。闻张歆海近来也很堕落,日日只想做官,此外还有许多招物议之处,我不愿多讲了。品性上不曾经过严格的训练,真是可怕,我因昨日的感触,专写这一封信给思成、徽因、思忠们看看。”

这封信后来题名为《民国十五年十月四日给孩子们书》,信中爱志摩之才,恨志摩决破礼防罗网,担心志摩被社会丢弃,在这里的目的是在教育自己的子媳以志摩为戒,加强自身品性修养。但在这封信中对陆小曼毫无好感。他曾一再告诫小曼今后务必布裙荆钗,扶助志摩做好学问。但他也知道此乃“婆心”而已。婚后陆小曼的生活历程确被梁启超料到。虽不能说小曼害死了志摩,但至少妨碍了志摩的学问,间接地将志摩推向死亡之路。梁启超可谓目光如炬,料事似神了。

志摩的再婚在北京社会里引起了种种非议。但在今雨轩的酒宴上,一群文人却又另有评论,有人问郁达夫对志摩与小曼怎样看法时,郁达夫学了《三剑客》影片里一句话回答:“假如我马上要死的话,在我死的前头,我就只想做一篇伟大的史诗,来颂美志摩与小曼。”他又说:“若在进步社会里,这一种事情岂不是千古美谈?忠厚柔艳如小曼,热烈诚挚若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

婚后不久,志摩辞掉了《晨报副镌》主编之职,由瞿菊农接替,偕小曼南下随翁姑同居。但当志摩到硖石之时,其父母为避见小曼却先期出游了,到北京住在张幼仪处。志摩原想承欢膝下,尽人子之责,小曼亦想从此可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谁知热腾腾的两颗心,碰到了冷冰冰的一对父母。

这时志摩家新屋已经落成,前临闹市干河街,旁靠牛卧弄,是一座新式洋房,共二十余间,有冷热水管,有电灯,有浴室。志摩住在楼上东屋,登屋顶露台,可眺望东西两山山景。新屋前还有五间旧屋,志摩拟全部拆除,改作草地,后面还有一大块荒地,志摩拟栽蔬菜果木,从此过一种隐居著述生涯。他计划日产三四千字,一年下来就是一个很可观的成绩。这样虽然达不到“草青人远、一流冷涧”的境界,却也能闹中取静、怡然自得。硖石虽仅一镇,但北接上海,南连杭州,东靠观潮胜地盐官,“皖米销浙,以此为交易之所;江宁织绸,以此为采购之地,商业繁盛,人民富庶。”这里有蟹、有菊、有黄酒;这里有山、有水、有桑麻,不失为隐居著述的好地方。

志摩卧室布置得简朴清雅,一架孪生床,中间放一只床头柜,上放一张结婚像,一只花瓶里插着每天更新的鲜花,一套紫藤座椅,一只小小梳妆台,窗口却是一只很大的书桌,是小曼作画之处,上有一匾“恨卿来迟”是志摩手书。志摩书房环壁均是书橱,居中壁上挂着泰戈尔、狄更生的画像。

小曼原来在社会生活中养成了一个习惯,黑夜当白天,白天不到中午不起床。现在她也随志摩早起,到东山去捡浮石,到西山上去寻沉芦。有时他们爬上智标塔,有时同登紫薇亭。他们更爱到东山万石窝,明末查伊璜先生读书处,采回来几束带露的野花。有月望月,有星数星,小曼泼墨作画,志摩展纸写诗,谁说不是神仙生活?

夜阑人静,志摩与小曼在东窗下读书、谈心,只见大半轮月亮,挣脱了东山的重压,冉冉地升起在山顶,放出动人光华。那月亮多像小曼,她也挣脱了厄运的利齿,登上了幸福的峰巅:

月:我隔着窗纱,在黑暗中,

望她从巉岩的山肩挣起——

一轮惺忪的不整的光华:

像一个处女,怀抱着贞洁,

惊惶的,挣出强暴的爪牙。

这使我想起你,我爱,当初,

也曾在恶运的利齿间捱!

但如今,正如蓝天里明月,

你已升起在幸福的前峰,

洒光辉照亮地面的坎坷!

但浪漫的爱经不起现实的打击,他俩并肩上街,后面就搅起一阵议论:

“格位徐家新少奶奶,生来倒整齐(硖石土语,好看),难怪迷得徐家少爷昏头转向。”

“有啥了不起,是个二婚头。”

“喔,你看那双丝袜,照得见大腿……”

“喔,这皮鞋的后跟那么高,不摔跤?”

“难看死了,一扭一扭的,活像条水蛇!”

“简直是伤风败俗。”

人言可畏,人言可悲,在那个病态社会里,束胸裹足被誉为天经地义的大家风范,哪里能容纳崇尚自由的人去穿高跟鞋和丝袜?!志摩与小曼被社会成见、旧习惯势力包围着。志摩早先曾设想筑起一座“爱墙”,来保卫“爱墙”内的自由,可惜“爱墙”太脆弱,旧势力又太顽强。

志摩婚前曾多次向小曼讲过:“我不是银行家,也不是企业家,我只是一介书生,今后不可能挣大钱。”梁启超也告诫过小曼,要她改变生活习惯,扶持志摩做学问。小曼也向梁启超保证过:今后愿布裙荆钗,以尽妇职。自志摩回硖石后,一切收入已经断绝,不得不依赖其父生活。但他的父亲不仅先期出走,临行之时又通知账房,不得给志摩支钱,中止了给志摩的经济支持,使志摩在硖石时穷得给小曼买些化妆品、日用品也要靠上海朋友支持。尽管志摩主张物质平民化,但至少也要有基本生活保证。

一处不如意,处处不如意,多病的小曼此时又病了,三天没有两天好,不是旧病发,就是头里晕,急得志摩端汤奉药,不离小曼左右。胆小的灵感,哪敢再拜访心烦意乱的诗人。

那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发表了《北伐宣言》,9月北伐军抵达江西,浙江军阀孙传芳闻讯,倾在杭兵力,全部援赣。浙江一时空虚,由夏超作出维护省城治安的部署。10月16日夏超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兼理浙江民政,并调动驻杭保安队赴嘉善、嘉兴一带设防,防止孙传芳部队反扑。孙传芳得知浙变消息,电令上海孙军第八师十五旅旅长宋梅村率部入浙反击夏超。哪知夏超一战即溃,孙传芳再次统治了浙江。

但北伐军势不可挡,同年11月攻占九江,再克南昌,孙传芳见状,亲赴天津,向奉军张作霖求援,要求奉军南下。12月,苏、浙、皖三省联合会在上海开会,蔡元培、沈钧儒通电全国,拒绝奉军南下。

就这样浙江处在战乱之中了。志摩故乡也处在战乱之中了。沪杭铁路客车已不通,孙传芳又封锁了内河船只,拉夫、派款、掳掠,志摩一宿三惊,惶惶不安。

那时志摩天天候着看报纸,有时候急了,就亲自到硖石“又曰新书报社”去取,“又曰新书报社”负责人顾漱芳知道志摩是大诗人,关心国家大事,所以报纸一到就抢先派人给志摩送去。志摩览报,既为北伐军阀胜利而高兴,又因军阀穷兵黩武而拍案长叹。孙传芳军队,硖石人称“北佬”,“北佬”一来,奸淫烧杀,无所不为,志摩那时虽穷,但他在硖石却住着最好的洋房。“北佬”把他当成了一块肥肉。

草青青,花艳艳,鱼虾肥,稻米香的江南,一时成了军阀横行的魔窟。杭州半个城的人跑了,到处是凶险,到处是恐怖。志摩在北京时写过一首反对军阀恶战的《大帅》,那是他在报上看到“前敌战士,随死随掩,间有未死者,即被活埋”之后写的。但现在《大帅》里的惨象竟搬到了江南。

志摩在硖石再也无法住下去了,“隐居”的美梦破灭了,“蜜月”里渗满了苦水,“想飞”的诗人,被现实的风暴折断了翅膀,折断翅膀的诗人却又找不到一树可以养伤的绿荫。他想逃往上海,可怜,诗人穷得连到上海的旅费也掏不出,他只得向亲戚借了钱,才与小曼惶惶地逃离硖石,在上海破客栈里蜷着。

同类推荐
  • 一问一世界

    一问一世界

    杨澜入行20年的传记作品,立体展现杨澜20年非常媒体生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在本书中,杨澜将告诉你: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秘辛;她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她对“赢”的重新理解和体悟;她的20年非常媒体生涯和她眼中的传媒江湖……
  • 犹太人卡夫卡

    犹太人卡夫卡

    没有人能够唱得像那些处于地狱最深处的人那样纯洁。凡是我们以为是天使的歌唱,那是他们的歌唱。”这句有悖常理的话出自20世纪天才的文学和思想大师卡夫卡。
  • 光新之路

    光新之路

    本书是自传性质的回忆录。该书以纪实的笔法,记述了主人公雷光新从一个来自甘肃农村的青年成长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再由一名军人逐步成长为一位优秀企业家的艰难历程,充分体现出主人公作为一名军人的坚强意志和作风,体现出浓浓的乡情、亲情和战友情,对于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和一般群众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多彩的人生

    多彩的人生

    本书展示了曹春晓院士成长、成熟、成功、成名的绚丽多彩的一生,重点讲述了其开创和谱写航空钛合金的历史。相信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热门推荐
  • 回到唐朝做僵尸

    回到唐朝做僵尸

    这是一个小僵尸咬遍天下的故事主角穿越到西游世界咬了白骨精咬了牛魔王咬坏了神道仙佛咬坏了长安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出路取决于思路

    出路取决于思路

    思路问题具有科学性、目的性、趣味性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例题进行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训练。使自己在思维品质的某一方面得到迅速的强化。如脑筋急转弯就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如能打破框框,独立思考,另辟蹊径,有时会使我们摆脱困境。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反复地去思考,想想种种可能性。如果进行了结合实际的广泛思考之后,仍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时,那么就有理由怀疑自己的思想是否有什么框框。一旦打破框框或思维定式,新奇的想法就会从脑子里跳出来,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 Poems of Henry Timrod

    Poems of Henry Timr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贞观闲王

    贞观闲王

    坐一次飞机,竟然会遇到超级气流,意外穿越到大唐,见到了唐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程咬金,李靖……王平安的悠闲大唐生活开始了!
  • 佛说咒时气病经

    佛说咒时气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枕中经

    枕中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下)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再闯韩娱

    再闯韩娱

    听初雅唱歌,看多顺拍戏,约初珑比武,伴泰妍改变人生...
  • 混沌印

    混沌印

    一个尘封在远古的神魔时代,造就了如今各个族群的成败兴衰!是什么原因使得当初一度繁盛的神魔文明消失在了岁月的尘埃中,冰山一角都难得一窥?神魔的背后又隐藏着那些?人族从何而来?为什么当初弱小之极、在远古只是各族食物的他们却在后世奇迹般地掌控了时代的命脉?一个神秘少年从大山中走出,将暗涌的洪波彻底搅开!是巧合,是机缘,还是注定的轮回?在少年前行的路上,这一切谜团的神秘面纱也随之慢慢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