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8600000013

第13章 与郭沫若的文字官司

1923年10月11日志摩在《西湖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耐人寻思的文字:

“秋白亦来,彼肺病已证实,而旦夕劳作不能休,可悯。适之翻示沫若新作小诗,陈义体格词采皆见竭蹶,岂《女神》之遂永逝?

与适之、经农步行去民厚里一二一号访沫若,久觅始得其居。沫若自应门,手抱襁褓儿,跣足、敞服(旧学生服),状殊憔悴,然广额宽颐,怡和可识。入门时有客在,中有田汉,亦抱小儿,转顾间已出门引去,仅记其面狭长。沫若居至隘,陈设亦杂,小孩羼杂期间,倾跌须父抚慰,涕泗亦须父揩拭,皆不能说华语。厨下木屐声卓卓可闻,大约即其日妇。

坐定寒暄已,仿吾亦下楼,殊不话谈,适之虽勉寻话端以济枯窘,而主客间似有冰结,移时不涣。沫若时含笑睇视,不识何意。经农竟噤不吐一字,实亦无从端启。五时半辞出,适之亦甚讶此会之窘,云上次有达夫时,其居亦稍整洁,谈话亦较融洽。然以四手而维持一日刊、一月刊、一季刊,其情况必不甚愉适,且其生计亦不裕,或竟窘,无怪其以狂叛自居。”

早在志摩留英期间,他就读到了郭沫若的新诗《女神》而且倍加赞赏。志摩返国不久,即有志摩的同学郁达夫介绍,与创造社的郭沫若、成仿吾诸人相识,当时他们的艺术情趣较接近,彼此十分投契。志摩在给成仿吾的信中说:“贵社诸贤向往已久,在海外每厌新著浅陋,及见沫若诗,如惊华族潜灵,斐然竟露。今识君等,益喜同志有人,敢不谒驽薄相随,共辟新土。”

但相隔仅半年多一点时间,就由“益喜同志有人”变成主客“冰结”,这里涉及到这样一场文字官司:

志摩归国初期除发表诗及散文外,也喜欢写点杂文,1923年4月22日及5月6日志摩在《努力周报》上分别发表了《杂记(一)》《杂记(二)》两篇文章,其中《杂记(二)》志摩以“坏诗、假诗、形似诗,到底什么是诗,谁都想来答复,谁都不曾有满意的答复”为话题,来探讨诗的实质,其中有一段文字触及了郭沫若:

“我记得有一首新诗,题目好像是重访他数月前的故居,那位诗人抚摩他从前的卧榻书桌,看看窗外的云光水色,不觉大大的动了伤感,他就禁不住:

‘……泪浪滔滔。’

固然做诗的人,多少不免感情作用,诗人的泪比女人的眼泪更不值钱些,但每次流泪至少总得有个相当的缘由。踹死一个蚂蚁,也不失为一个伤心的理由。现在我们这位诗人回到他三月前的故寓,这三月内也并不曾经过重大变迁,他就使感情强烈,就使眼泪富裕,也何至于像海浪一样的滔滔而来。”

这里所说的“三月前的故寓”,是指郭沫若重访日本博多湾的旧居。“泪浪滔滔……”是郭沫若1921年10月5日创作的《重过旧居》一诗,该诗曾发表在《创造季刊》一卷一期,与“泪浪滔滔”相连的四句诗是这样的:

我和你离别了百日有奇,

又来在你的门前来往:

我禁不着我的泪浪滔滔,

我禁不着我的情涛激情。

徐志摩认为形容哭、形容泪的字眼不少,“泉涌”、“雨骤”等都在情理之中,但谁能想象泪浪滔滔呢?所以他的结论是:“形容失实便是一种作伪。”

以事实而论,郭沫若当时确有不少烦恼的事;以诗而论,郭沫若的用意似乎要用“泪浪滔滔”来与下句的“情涛激情”呼应。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尽管诗可以夸张,白发可以三千丈,雪花可以大如席,但夸张必须符合本体的特性,才夸而有节。有起伏才成波浪,水势盛大急流滚滚才称为滔滔,波浪起伏而滔滔的眼泪是难以想象的。

志摩的文章被创造社的洪为法看到。5月12日洪为法将志摩的《杂记(二)》抄寄给郭沫若,并谈了他个人的看法:“弟觉得徐氏的话,只是取笑的……唉!中国的批评界便是这样!我不禁一哭!”

对此,郭沫若自己没有公开出面,仅给成仿吾去了一信,并将洪为法的信也一并附去。

这段文字成仿吾看到后,对徐志摩大为不满,认为志摩一方面与创造社诸人虚与周旋,背后却放冷箭伤害郭沫若,所以成仿吾于5月31日在《创造季刊》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措辞十分激烈:“……我想你要攻击他人,你要拿有十分证据,你不得凭自己的浅见,说他人的诗是假诗,更不得以一句诗来说人是假人。而且你把诗的内容都记得那般清楚(比我还清楚),偏把作者的名字故意不写出,你自己才配当‘假人’的称号。我所最恨的是假人,我对假人从来不客气,所以我这回也不客气把你的虚伪在这里暴露了,使天下后世人知道谁是虚伪,谁是假人。”

成仿吾给徐志摩的公开信一发表,就激起了文坛上的一阵波澜,连郑振铎和还在清华读书的梁实秋也参与了这场笔墨官司。

有人拿了《创造周刊》给志摩,说:“坏了,坏了,徐志摩变成了fake man了。”

志摩看罢文章,长叹一声:“我这个人常受感情驱使,不看左右前后,想不到我寄望最深的文艺界也会这般模样。”

来人说:“你这个初入国门的人,还不知道中国文艺界的一些内幕,胡适与郭沫若诸人,为了翻译上的一些错误,早有过一场笔墨官司。你指着郭沫若的‘泪浪滔滔’说是假诗,人家就以为你与胡适串通一气,与创造社诸人为难了。”

志摩说:“我那时也只是随便引了一句诗,并无心去伤害人,即使我说了假诗,我也没有说郭沫若是假人,更没有说创造社诸君都是假人,此段公案从何说起啊!”

于是,志摩以“仇隙是否宜解不宜结”的心情,旁征博引写了《天下本无事》一文,发表在1923年6月10日的《晨报副刊》上,他说:“我如其曾经有过评衡的文字,我决不至于以笼统的个人为单位,评衡的标准,只是所评衡的作品的自身,为的是一个简单的理由,人在行为上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坏;……怎么我评了一首诗的字句之不妥,你就下相差不可衡量的时空的断语,说我全在污辱沫若的人格,真是旧戏台上所谓这是哪里说起呀!”文章又说:“我那篇文字里所评衡的是悬拟的坏诗与假诗,至于我很不幸的引用那‘……泪浪滔滔’,固然因为作文时偶然记得,——我并不曾翻按原作——其次也许不自觉的有意难为沫若那一段诗,隐示就是在新诗人里我看来最有成绩的尚且不免有笔懈的时候,留下不当颂扬的标准,此外更是可想而知了,……”

因为有了上面这场小小的文字官司,所以才出现了志摩在《西湖记》里所记述的主客“冰结”的窘态。志摩公开表示:“此后彼此严自审验,有过共认共谅,有功共标共赏,清除成见的暴戾与专愎,在真文艺精神的温热里互感彼此心灵之密切。”所以志摩约了胡适、朱经农,三个人转弯抹角,来到了弄堂套弄堂的民厚里一二一号沫若寓所。

郭沫若在《创造十年》里说:“胡大博士毕竟是非凡的人物,他公然到民厚南里来看望我们。”——“我看他真有点像梁山泊的宋公明,不打不成相识,骂人的一笔官司就像是从来没有的光景。”所以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对志摩、胡适进行了回访,并在上海美丽川欢宴,猜拳痛饮,大家尽醉而归。

志摩自取得这次经验之后,从此就再不写“杂记”、“杂感”一类杂文了。他与创造社的关系,以后只体现在与郁达夫一直友谊常新上了。

同类推荐
  •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本书汇集了从秦到汉23位帝王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陛。秦汉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粟裕年谱

    粟裕年谱

    粟裕一家,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祖父粟用耨,主要经营农业,兼做贩运木材生意。父辈兄弟姐妹四人。父亲粟周亨,字嘉会,是一个落第秀才。母亲梁满妹。粟裕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第三。
  • 情志蓝天

    情志蓝天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李天院士的成长过程。李天院士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首席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多年来从事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研究工作。他谦逊谨慎,执著求索。严谨求实,艰苦创新,为航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于200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实现航空报国的远大理想,他一心扑在新机设计、试验、计算和研制工作上。在飞机气动力基础研究、风洞试验、国际合作,以及在先进气动布局、隐身技术、主动控制特别是在飞机总体综合设计等国家重点课题预研上做出了天创性的突出贡献。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中国皇后传

    中国皇后传

    本书力求通过她们的详细传记,科学地评价其功过是非,如实地反映历代宫廷制度和生活,以及与皇后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尽管封建史学家或为皇后作纪,或为皇后立传,但是记载或失之简略,评论或失之偏颇,无论在史实还是观点上,都有重新研究的必要。不了解皇后,也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鉴于此,我们编写了《中国皇后传》一书。
热门推荐
  • 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本书作者在世界文学视野下,多层面地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的演变及其创造性成就,提出了包括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国文学中的忏悔意识、现实战斗精神、现代战斗意识、现代生存意识、先锋与常态、恶魔性因素等命题,在价值论与方法论两个层面为中国比较文学和国别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启示。
  • 萌妃来袭:皇上求扑倒

    萌妃来袭:皇上求扑倒

    片段:“桂花糕吃不吃?”“吃!吃!”“玫瑰酥吃不吃?”“咕噜~”某人明显听到自己咽了咽口水“珍珠翡翠汤圆吃不吃?”“吃!吃!”某人立即小鸡啄米般用力点头。“皇上吃不吃?”“吃!吃!~”某人似乎还没反应过来。。。一个劲的点头碧雪在一旁偷笑着。。。某人才后知后觉上、当、了!“很好!今晚通通满足你!”达到目的的某只心情大好的说着。。。。
  • 恋上你对她的温柔

    恋上你对她的温柔

    我的本身是一只九尾狐,因此我有九条命,我转世来到人间,重生了九次,却还没找到真爱。
  • 爱情,我们回去吧

    爱情,我们回去吧

    初恋的故事就像玉龙雪山,爱情是那云上流淌的完美女声——每一个爱情故事都像印第安手鼓声中的二重唱,我们跟随起舞时候,它的歌声总在流逝。多年以后,我们都想说:“爱情,我们回去吧。”
  • 野蛮王妃不好惹

    野蛮王妃不好惹

    她,是草原上最圣洁的格桑花。她,倾城倾国,温柔娴淑,关心人民疾苦,却也有着草原儿女的豪迈,自由才是她最大的追求,她是草原上最受人尊敬和爱戴的沁蕊公主。为了让子民们不再饱受战乱之苦,她不得不和他和亲。一个不想娶,一个不想嫁,他们的结合会不会是一个错误呢?还是,或许在天冷时,多个人暖被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 千语之缘

    千语之缘

    自编朝代小说,所以有些地方和现代差不多,请见谅
  • 龙战天穹

    龙战天穹

    英魂舞尽男儿血,冷看天下我为狂!屠尽天下苍生!踏碎万古诸神!凌驾九天破苍穹!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4)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商标显著性研究

    商标显著性研究

    本书为知识产权法中商标权方面的理论著作,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商标显著性的立法地位。第二章是商标显著性的分类及其意义。第三章是商标的固有显著性。第四章是商标的获得显著性。第五章是商标显著性与商标专用权的取得。第六章是商标显著性与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第七章是我国商标显著性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该章在总结上述章节观点的基础上,分别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层面对我国商标显著性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解决实践中涉及商标显著性的相关问题。
  • 热河官僚

    热河官僚

    书中的“何大官僚”在解放热河时来到热河城当副区长,经历了公私合营、三反五反、反右、“文革”、改革开放等所有运动。可他革命了一生,官职却几十年未变,最终也没有跳出“科级“。这固然有他个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社会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科级的“何大官僚”一生的官史就是热河的一部历史,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种经验教训又是整体性的,它涵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某些规律。这也显示了热河人的生存形态和心理状态,从而从不同的层面交织融汇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热河人的人生景观,展现了特定地域的人心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