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600000038

第38章 结语

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系列战争,几乎都以中国屈辱的失败而告终,但也使中国的"闭关锁国"和自绝于世界变得不可能,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为了求得国家的繁荣富强,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他们在域外"师夷长技",试图重构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也要求重塑中国文化模式。在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他们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域外的生活,绝非"诗意地栖居"。在"大同世界"由乌托邦想象变成客观实现之前,国家观念、民族意识以及个人立场仍然牢牢地根植于人们的心灵中。在当时西方中心主义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中,屈居下流、积贫积弱的中国,遭受到了域外殖民者的军事入侵、经济掠夺和文化压迫,完全处于弱势地位。因此,"生活在别处"的中国学子难免受到"他者"的排斥和歧视。而对这种痛苦经验的书写,也就成为了现代留学生文学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底,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 。留学域外的学子把这种受歧视的痛苦体验外化为文字,其间必然地蕴含着国家观念、民族立场和个人身份意识。詹明信曾经说过:"所有第三世界的文本均带有寓言性和特殊性:我们应该把这些文本当作民族寓言来阅读,特别当它们的形式是从占主导地位的西方表达形式的机制--例如小说--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世界的文本,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趋力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从詹明信的论述中可以见出,无论是从"现象/本质"还是从"显意/隐意"的文学模式的解读中,都可以见出第三世界的小说文本中蕴含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和意识形态色彩,从个人命运折射出来的都是国家民族的兴衰际遇。

作为置身于文化冲突最前沿的留学生,他们在域外经历了炼狱般的生存体验,接受了现代科学知识,从而使自己的主观世界得到了改造,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与本国传统之间产生了一个偏离角。可以说,现代性及其衍生的观念,唤起了中国学子空前的皈依热情。另外,由于负载了诸多"本土"的特点,使得他们无法摆脱域外"他者"目光的注视,这样"被看"的地位和"异"的文化身份,又使他们处于一种屈辱、尴尬的境地,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他们这种充满矛盾的感受,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重要的精神记录,也是民族国家命运的缩影。在中国现代留学生文学中,有不少这样具有历史感的篇章。"艺术家传达真理,而且必然地也传达历史和社会的真理。艺术作品可以作为'文献,因为它们是纪念碑。'"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时代特色、反映了世态人情的文学因而具有社会风俗宝库和文明史资料汇集的功能。

除了社会认知价值之外,留学生文学在艺术上也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发愤著书"的传统,主张"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留学生在域外感物激情,有着独特而复杂的生存体验,而一旦被这种生活感触所激荡和驱使,最终"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成就了留学生文学,就成就了具有跨文化性的自塑形象。季羡林先生说过:"对许多留学生来说,文学创作只能算是副业,而文学作品只能算是副产品。然而,就正是因为它是副业,是副产品,不像专业作家那样,挖空心思,执意为文,有时难免有矫揉造作之嫌。而留学生则不然,他们不以此为生,不以此为业,有时情与景遇,情动乎中,不得不发,发而为文,情真意切,是发自天籁的真文章,能震撼人心,有其必然性矣。"

文学欣赏、文学评论相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是一个逆反的过程,"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在"披文入情"对文学作品进行"内部研究"的同时,我们往往无法回避"沿波讨源"对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只有把这两者联系起来,把美学分析和历史以及社会分析联系起来,庶几才能不至于出现重大谬误。正如萨义德在对简·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进行文化分析后所说:"我们的任务是既不失去真实的历史感,也不失去对小说的充分享受或欣赏,而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看待。"

由于本书研究的重点在于以留日作家为中心的自塑形象分析,在于自塑形象背后意识形态的发掘,所谓"形象",固然属于文本内部的范畴,而对其背后意识形态的分析则无法回避外部因素的介入。再说,作家都是生活在具体时空中有血有肉的个体的人,他们的创作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制约,离不开作家的社会立场、政治观念和文化信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的书写都是关于意识形态的书写,"美感并不完全抵制或逃离意识形态,相反,而是巧妙地表达和体现它",在文本中作者宣扬什么或者贬抑什么,凸显什么或者遮蔽什么,这种叙事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它暗示了选择主体的文化伦理倾向。写作也是在有意无意中保持一种对于历史与社会的记录,正因为如此,所以巴尔扎克称自己为"法国历史的书记员"。本着这一认识,笔者在论述中努力做到入乎其内,进行细致的文本梳理;同时又出乎其外,兼顾到当时历史语境对作家的影响,尽量发掘他们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以及个人的情感态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对文学的介入。当然,顾及到历史不等于简单地重复历史,只是让自己的论述不失一种历史感而已。假如对此弃之不顾,则"好像描述一条道路而不提到其他地理环境一样","有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之嫌。

中国近现代留学生文学作为中国留学大业的副产品,在时过境迁之后,早已不是处于"复调伴奏"的地位了。现在,斯人已殁,其文长存,他们当初的创作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和心灵的档案。对他们文学作品的研究也就是对那段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可以见出中国历史转型期留下的时代烙印。他们的历史作用只有放在现代化的视野下才能看得清说得透。而现代化视野却不是单一和凝固的,对留学生自塑形象进行分析,揭示其国家观念、民族立场和个人文化身份意识,是其中有机的组成部分。

"文本漂浮在解释的汪洋大海上,那些解释永远无法完全把握文本的构造",尽管有这种悲观的论述,但我愿我的分析,能尽量贴近当时的历史语境,能尽量贴近研究的对象,不至于有着太大的偏离,这样我的努力就不至于了无意义。

同类推荐
  • 孙伏园散文选集

    孙伏园散文选集

    孙伏园在《三弟手足》、《药》、《辛亥革命时代青年服饰》、《记顾仲雍》、《哭鲁迅先生》等文篇写到青少年时代他“也曾到府山下去瞻礼过秋(谨)先烈的白木棺材”,也曾在辛亥年参加“武装演说队”等生活片断。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普希金抒情短诗集

    普希金抒情短诗集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的普希金的抒情短诗集。
  •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本书介绍了秦汉、六朝、唐代、宋代、明清的诗歌。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放养彪悍妻

    放养彪悍妻

    冯熙女在地下皇陵一住千年,三千青丝早已经白成了雪,而容颜却依旧停留在双十年华。千年前,冯熙女被迫陪葬,千年后,因为地震,来到了现代,白发飘飘,红衣妖绕,轻功绝顶。偶遇黑道公子袁鸿,因为他长得像千年前灌冯熙女毒药的将军,于是,冯熙女眼里满是恨意,杀气冲天,用尽全身的功力,重伤袁鸿。从特种部队出来后,冯熙女被迫保护袁鸿。
  •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本书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于1831年的一本爱情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 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 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 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 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第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长篇小说。
  • 复兴时代

    复兴时代

    围绕秘密南极地下城的惊天秘密开展复兴计划行动,在陆地,海洋,太空,月球等开展一系列的敌我交锋,探索未知!那些未来人历经坎坷,完成大中华统一,并掌控太空,开展星际旅行!这样的故事,注定成为不朽的传说......全文共分为三个大系列:复兴时刻(重振文明),星空探索,时光旅行!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十五少年漂流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十五少年漂流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大自然神秘现象

    大自然神秘现象

    大海中为何会有一个被称为“魔鬼三角”的“平行世界”?叮咚泉水如何具有治病救人的灵气?终年冰雪覆盖的南极竟有暖水湖……动物的千年不死,植物的食人之谜,恐龙的突然灭绝,麦田圈的奇迹……大自然玄幻莫测,到处充满扑朔迷离的秘密。残缺的古垣,神秘的遗址:吴哥城、巴别塔、空中花园、玛雅文明……也许仍有失落的文明,在等待找寻。
  • 人道浩然

    人道浩然

    穿越了,成为洪荒中第一个人族,身体天赋奇差无比,运气逆天无比。得天道青睐,知天道隐秘,终将如何收场?
  • 灵狱九天

    灵狱九天

    刘晨曦,一名普通的少年,本应该过着平凡而简单的生活,但是一场巨变,让他失去了一切,他因为是私生子的身份而遭到追杀,自己最亲的人因他而死,愤怒疯狂的他,为了报仇,毅然踏上了一条修罗之路,灵徒,灵师,大灵师,灵战,灵将,灵帅,灵霸,灵王,灵圣,灵帝.......看他如何一步步踏上世间的巅峰
  • 坏男人的好闲妻

    坏男人的好闲妻

    何晓香生平唯一的志愿,就是凭自己的能力创业当老板,她的事业不必做太大,能让她当个独立的现代女性即可,但家人却叫她赶紧找个好对象嫁了,别想那些有的没的,吼~~什么叫“有的没的”?现在是男女平等的社会耶!偏偏父亲大人硬是对她上演一出风中残烛的恶劣戏码,害她不甘不愿地嫁给那个只吃过一次相亲饭的花心萝卜,没想到,那个段家二少段宇昂实在是很有气死人的潜力,居然当着她这个老婆的面,大剌剌地喊她“二十七号”!“我忘了妳的名字,只记得妳在相亲簿里是二十七号。”听听,没搞错吧?竟叫她叫得像在翻花名册点小姐似的,而且还好意思对她摆出一脸很无辜的放电表情,拜托,装啥迷人魅力男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奇不有的动物王国(大眼睛探秘百科)

    无奇不有的动物王国(大眼睛探秘百科)

    神秘的百慕大、金字塔,神奇的恐龙世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还有遥远的太空及外星人,以及历史上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对孩子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生物知识、未解之谜等特别感兴趣,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 老板最喜欢这样的员工

    老板最喜欢这样的员工

    要学会从老板的角度思考你的工作,例如:你如果从事软件行业,就有可能把自己定义为写代码的人,这是对工作最表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也不够了解这个岗位最深刻的意义。美国一家软件公司的老板曾写文章,表达了他对这个岗位的理解,在他的眼中:别人雇你的目的,是让你增加利润,不是让你编程。如果你说自己的工作是程序员,老板压缩成本的时候就会针对你,但是如果你把自己设计成能帮助老板增加利润的人,你会更安全,例如位程序员曾这样介绍自己:“本公司97%的收入,与我写的代码有关。”学会转换,就能轻而易举成为老板最需要和最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