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600000024

第24章 边缘化的"弱国子民"(5)

至于"支那"一词的词源,现存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秦始皇声威远播印度,而秦字的读音是Chin,印度人在发音中于Chin之后加上元音,就成了Chi-na(支那)一词。China作为梵语中中国的代称,逐渐向东流入中国和日本,向西传到欧洲。由于"支那"一词在晚清暗含有颠覆清朝的意味,所以最初并没有引起中国留学生的反感。例如梁启超还用过"支那少年"的笔名,宋教仁也办过刊名为《二十世纪之支那》的杂志。但是由于日本人赋予"支那二字若无意义适可代表华人之蒙昧者",于是"支那二字乃风行三岛,以资倭人轻侮华人之口实。每逢形容不正当之行为,则必曰'支那式',借以取笑"。日本孩子嘲弄别人时,都常常爱说:"笨蛋笨蛋,你的老子是个支那人!""恍若支那二字,代表华人之万恶者。"再加上日本政府"称我华为'支那',垂为国民教育",对于"增长其国人之侮华程度",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支那"便成为了带有轻蔑意味的称谓,在这一词语的背后隐藏着日本人复杂的心理内涵、情感诉求和价值取向。

二、被贬抑的国民

所谓国,乃是国民之国;所谓民,乃国家之民。国与民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如此,当一个中国学子听到日本少女说出"支那"二字的时候,心里"会起怎样的一种被侮辱,绝望,悲愤,隐痛的混合作用,是没有到过日本的中国同胞,绝对地想象不出来的"。在《沉沦》中,当中国学子在妓院里被问到"你府上是什么地方"的时候,"他"就有着神经质的紧张反应:

一听了这一句话,他那清瘦苍白的面上,又起了一层红色;含含糊糊的回答了一声,他呐呐的总说不出话来。可怜他又站在断头台上了。

原来日本人轻视中国人,同我们轻视猪狗一样。日本人都叫中国人作"支那人",这"支那人"三字,在日本,比我们骂人的"贱贼"还更难听,如今在一个如花的少女前头,他不得不自认说"我是支那人"了。

"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

他全身发起痉来,他的眼泪又快滚下来了。

郁达夫小说中的中国留学生被"弱国子民"身份压得抬不起头来,把在域外所受的气都转撒到国家的头上,责怪国家的贫弱连累了他在域外受歧视,在临死前呼吁祖国快点强大起来,以解救众多像他一样在域外遭罪的同胞。而郭沫若的小说则不同,中国留学生在"他者"的压抑之下产生了剧烈的反弹,在受到歧视的同时进行了严厉控诉。所以他们之间书写风格就有着"逆来顺受"和"不平则鸣"的差别。在《行路难》中,爱牟对日本和日本人就表达过这样激烈的情绪:

我们住在这儿随时有几个刑事侦伺,我们单听着"支那人"三字的发音,便觉得头皮有点吃紧。啊啊,我们这到底受的是甚么待遇呢?

日本人哟!日本人哟!你忘恩负义的日本人哟!我们中国究竟何负于你们,你们要这样把我们轻视?你们单是在说这"支那人"三个字的时候便已经表示尽了你们极端的恶意。你们说"支"字的时候故意把鼻头皱起来,你们说"那"字的时候要把鼻音拉作一个长顿。啊,你们究竟意识到这"支那"二字的起源吗?在"秦"朝的时候,你们还是蛮子,你们或许还在南洋吃椰子呢!

啊,你忘恩负义的日本人!你要知道我假冒你们的名字并不是羡慕你们的文明,我假冒你们的名字是防你们的暗算呢!你们的帝国主义是成功了,可是你们的良心是死了。你们动辄爱说我们"误解"了你们,你们动辄爱说别人对于你们的正当防御是"不逞",啊,你们夜郎自大的日本哟!你们的精神究竟有多少深刻,值得别人"误解"呢?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你们别要把别人当成愚人呢!你们悔改了罢!不怕我娶的是你们日本女儿,你们如不悔改时我始终是排斥你们的,便是我的女人也始终是排斥你们的!......

这是爱牟在遭受日本人的歧视之后,出于心理平衡的需要,在唐津生发思古之幽情的一部分。因为唐津是当年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前往中国的门户,在这里不但"可以疗慰乡愁",还可以畅想李白、钱起等和当年日本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之间的友谊神话。这种友谊神话和自己在日本受歧视的现实遭遇相对照,形成一种强大的意义张力,不但隐含着对日本"发迹变泰"之后对中国人"忘恩负义"歧视的谴责,更隐含着对于中国重新强盛的殷切期望。

关于日本人对中国国号问题的态度,在郑伯奇的《最初之课》中有一个细节很富有意味:中国留学生屏周初到东京时,向日本人打听"中华民国的公使馆在那里",没有人搭理他;而当他迫不得已改口询问"支那公使馆在那里"时,"那时才有一个人向他,问道'你问的是清国公使馆吗?若是清国公使馆便在坡上"。在这里日本人顽固地坚持"清国"论,其对于中华民国的抵触和排斥情绪是很明显的。让中国人说出"支那"二字无疑有着自取其辱的意味;而当"支那"一词从日本人口中说出时,其贬斥和蔑视的意味也就不言自明了。

屏周在东京受尽了闲气,"成天的被感情冲来激去,几乎要得神经病哩"。后来转移到京都求学,由于京都曾经是日本"千余年的古都,东邦的名胜地","山紫水明",气候宜人,屏周希望它人情也淳厚些,可以"作规则的生活,要读我想读的书,研究我想研究的学问"。但是他的心愿和计划在"最初之课"上全都被粉碎了。

在京都,在"最初之课"上,日本人对于中国表示了无以复加的蔑视。日本学生称中国为"大肥猪";日本先生则无视中国革命和改元的事实,在课堂上公然蔑称"中华民国"为"清国",称中国人为"支那人",并且恶毒地把中国人和老鼠相提并论,说"世界上最多而处处都有的只有老鼠同支那人"。除了这样对中国蔑视之外,更为嚣张和狂妄的是居然肆无忌惮地叫嚣对中国进行殖民和占领。由于日本是东洋岛国,"投在茫不可知的荒洋中",日本人认为"这洋真是风紧浪高,我们稍一不慎,便沉没了。我们为在荒洋中救我们的沦没,我们才这么着离群去国去找安全的法子"。这里所谓的"去找安全的法子",就是对中国东北实行侵略。

其实,日本长期以来一直觊觎和垂涎中国的东北,对中国实行了一系列蚕食鲸吞的策略,孜孜以求一块安稳的陆地,在中日战争期间提出的"宁舍本土,确保满洲"的口号,可以说是对此最好的注解。郭沫若曾经把自己在日本的留学经历概括为"读的是西洋书,受的是东洋气",郑伯奇把这句话写进了小说《最初之课》中,并且暗示日本对于中国的蔑视已经深入人心,像瘟疫一样,无处不在。中国留学生"那些愉快的感情,被几次不快之波荡尽了",深感"此邦之人,不我肯榖","此邦之人,不可与处"。不过,话说回来,在小说中日本人对中国的歧视,也不是没有正面作用,它极大地激发了中国留学生"民族身份"的意识,并且引起了他对"国家"和"人类"能否相容的深刻思考。

日本教师不但无礼地对中国予以蔑视,而且还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狡辩,"我原不是对你讲的,不算失礼"。这正像司各特充满"东方学"色彩的小说《护身符》的作派:"从'总体上'谴责整个民族,同时又以一句冷冰冰的'我并不是特指你们萨拉辛人',试图对这一谴责进行某种程度的缓和。"日本教师这种从"总体上"否定中国,而在"特指上"耍花招的伎俩,很快就在"弱国子民"所受的东洋气中破产了。中国留学生首先是作为一个具有着"中国身份"的人,然后才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而存在。正如萨义德所说:"不管特定的例外事件有多么例外,不管单个的东方人能在多大程度上逃脱在他四周密置的藩篱,他首先是东方人,其次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最后还是东方人。"

在现实生活中,日本人对中国留学生的歧视和侮辱,连稍有良知和稍有远虑的日本人都无法对此视而不见。日本国会议员清水留三郎认为:"日本各地的中国留学生,往往受到学校冷漠的对待、公寓管理人员的剥削,以及一般日本人的轻慢侮辱,种下不平愤懑的种子。又因为接触中等以上的家庭的机会甚少,难以感到家庭的温暖。故在日本留学之际,既对日本抱有恶感,归国之后成为排日论者,自是当然之理。"而上田万年在察觉到中国留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后,也认为中国留学生蒙受了极大的委屈,确实处于"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境地中。

1905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在这里"取缔"二字含有管理、约束和监督的意思。可能因为没有相对应的词汇,当时的汉语杂志皆沿用"取缔"二字。,要求各学校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国留学生进行管理和监督,拒绝所谓可疑分子入学,取消违规学生的学籍。对于这种动机暧昧且含有歧视性的规定,中国留学生以罢课、归国的行动表示抗议。1905年12月7日,日本《朝日新闻》称:"罢课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它是由于留学生对文部省规则进行了极为狭隘和片面的解释引起的不满造成的;它还起因于中国国民似乎特有的卑劣放纵的意志。"正是这"卑劣放纵"几个字,深深地刺痛了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陈天华,让他联想到中国学子在日本所受的"弱国子民"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前途,最后愤而投海,以死明志,也对日本作出了强烈的抗议。他在临死前一天晚上连夜写就的《绝命书》中说:

如《朝日新闻》等,则直诋为"卑劣放纵",其轻我不遗余力矣。夫使此四字加诸我而不当也,斯亦不足与之,若或有万一之似焉,则真不可磨之玷也。

二十世纪有卑劣放纵之人种,能存于世乎!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胞时时勿忘此语,力除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坚韧奉公,力学爱国,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

其实,当"取缔规则"颁布时,有人请陈天华著文陈述反对意见,曾遭到他的拒绝。但是当日本媒体以简单、粗暴和种族主义的方式来描述中国留学生群像时,陈天华真正愤怒了。他以死进行了强烈抗议,这既是民族身份意识的最高表现,也是对国家尊严的捍卫。"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一百多年来,陈天华的名字成为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远渡重洋,探求真理,为振兴祖国而努力;他的《绝命书》也构成了中国留学背景最为重要的底色和基础,代表了中国留学运动的精神和意义。

日本人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胜利之后,有着空前强烈的国家优越感,对作为"弱国子民"的中国留学生的歧视,在当时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就连日本操贱业者都概莫能外。郁达夫《沉沦》中的日本妓女,梦芸生《伤心人语》中的日本车夫,凌叔华《登富士山》中的日本马夫,都对中国存有一种蔑视心理。竹内好在对鲁迅《藤野先生》一文的分析中指出:"作者对藤野先生所以表现如此敬爱之情,大概是忘不了周围的黑暗吧!"这"'周围的黑暗'是指甚么呢?那是指一般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态度。这态度是一片黑暗的。由于周围都黑暗的缘故,一两线幽光的出现,就分外引人注目"。在这充满歧视的"黑暗"世界中,藤野先生那充满着"国际主义"意味的关爱,就像"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让鲁迅备感温暖,所以鲁迅尊他为"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鲁迅毕竟是幸运的,遇上了藤野先生,其他留学生则未必有鲁迅这样的好运气,所以在他们的书写中,多反映了日本人对中国学子的歧视和贬抑。

同类推荐
  •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男孩心事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男孩心事

    雪花飘零时,爱情,曾与我擦肩而过。风景这边独好,梦到深处却成空,美丽的初恋在缘聚缘散之中变成往事……
  • 文学作品赏析

    文学作品赏析

    本书包括:司马迁、施耐庵、蒲松龄、曹雪芹、鲁迅、张资平、庐隐、郁达夫、萧红、莎士比亚、斯特林堡、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加缪、奥斯特洛夫斯基、海明威等人的作品。
  • 中外名人机智应变妙答趣事

    中外名人机智应变妙答趣事

    本书收编古今中外机智应变趣事趣话小故事280篇,多为名人大家、领袖人物、帝王将相口才艺术的真实记录,充分展示了智者的应变妙答技巧和语言艺术。
  • 唐宋八大家(第二卷)

    唐宋八大家(第二卷)

    韩柳三苏王曾欧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专属恋人:爱情保鲜期

    专属恋人:爱情保鲜期

    他无视一切高高在上,拥有无上权力却孤独冷漠!她善良美丽相信世间美好,却失去唯一亲人!谁知世事无常哪怕拥有再多却换不回亲人的性命,孰不知金钱也不是万能的!意外相遇让两个本来毫无交集的人相识、相知、相遇、相恋,而一切看似完美却带着深深的阴谋,他欺骗了她?还是她骗了他?传说爱情的保鲜期只有七日,而他们初次相遇认识七日、再次相逢也是七日、相知相恋更是七日,不知他们的爱情能不能打破爱情的魔咒……
  • 腹黑医生的仙女小妹

    腹黑医生的仙女小妹

    米岚是个不小心被鞭炮蹦下凡间的小仙女。没吃没喝,浑浑噩噩之际遇到了在诊所实习的医学生舒俱来,便被舒俱来捡了回家。“哇啦啦,你竟然不知道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可是谁想到本应高高在上的仙女竟然是个吃货啊!”谁知小仙女因为吃货本性因突然成为网红,住在一起的两人,因一连串的意外产生了爱情。而这个腹黑医生竟然是一个躲藏很深的富五代?富可敌国的财阀孙子?他为了爱情竟然舍弃了自己从小当医生的梦想!这是一段不同的仙凡恋。
  • 一生必须规避的50个陷阱

    一生必须规避的50个陷阱

    本书介绍了穿越人生丛林可能遇到的最致命的陷阱以及最有效的规避和解除方法。包括:犯错误别介意、有些缺陷你不必在意、做个与时间赛跑的人等。
  • 寓简

    寓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国之东吴大帝

    三国之东吴大帝

    乱世三国笑谈间,灰飞烟灭几千年?古今皆比孔明智,熟人不知仲谋材。金戈铁蹄马鞍后,宫闱座上燃赤壁。不动指风斩木案,文臣武将制衡中。遗憾曹贼不称帝,匡汉之师葬新野。江东百姓无战祸,能人志士不穷尽。九岁染血领父遗,十九榻前承兄志。紫髯碧眼黄龙相,千锤百炼终成器!
  • 谁看了她之贝贝闯天涯

    谁看了她之贝贝闯天涯

    PP王者归来,贝贝和他的女孩们再度聚首,永闯天涯!重现辉煌,激情不断……
  • 童养婿养成攻略

    童养婿养成攻略

    “在过去的二十一年里,世人皆道我是天煞孤星,难得善终,我曾以为我这一生便这样了,然而上天终待我不薄,让我遇上你。阿梓,此番前征,倘若骁国终将覆亡,你愿意与我一同长眠吗?”“……我不愿意。”“……”戚然一巴掌拍到某人头上,“李笑妹,给我按剧本演!”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 天意: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作品

    天意: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作品

    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奖作品!改编成历史科幻剧《天意之秦天宝鉴》,由欧豪、海铃、乔振宇、张丹峰主演,已于2017年8月杀青。本土历史科幻神作《天意》最完美修订版!半人半蛇的伏羲,大禹铸造的九鼎,长生不老的彭祖……数千年人口繁衍和智慧开启背后,竟然是极其可怕的阴谋。故事,就从贫贱潦倒的韩信被“神”选中开始。
  • 姽婳梦

    姽婳梦

    不同容貌,不同性格,不同身份,却是真真正正拥有同一个灵魂。这便是轮回。九世轮回,这是我的劫……那你说,每一次轮回,我是不是都必须得要杀掉最重要的人?你说不是,可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呢?芷梦,止梦,止人生之梦。可就因为那块石头,我的梦境就永远停不下来,我就得永远痛着!在无可奈何的同时,做着令所有人都无可奈何的事,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命。可我偏偏不信命。我是梵霂之主,梵霂是命运之主,命运,终究还要掌握在我的手里!命是梦,而我要掌梦!这才不愧了你那声“梦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