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12900000031

第31章

会于温,言小诸侯。温,河北地,以河阳言之,大天子也。温、河阳同耳。小诸侯,故以一邑言之。尊天子,故以广大言之。日系於月,月系於时。壬申,公朝于王所,其不月,失其所系也。以为晋文公之行事为已傎矣。以臣召君,傎倒上下,日不系于月,犹诸侯不宗于天子。

傎,都田反。倒,丁老反。

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此入而执,其不言入,何也?不外王命於卫也。入者自外来;伯者以王命讨卫,卫,王之士,故曰不外王命。归之于京师,缓辞也。断在京师也。辞间容之,故言缓。

断,丁乱反。

[疏]“缓辞也”。

释曰:据成十五年“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不言之。

卫元咺自晋复归于卫。自晋,晋有奉焉尔。复者,复中国也。归者,归其所也。

[疏]“晋有奉焉尔”。

释曰:又发传者,嫌霸者与凡诸侯异。

诸侯遂围许。会温诸侯。许比再会不至,故共围之。遂,继事也。继事,会于温而围许。

曹伯襄复归于曹。三月为晋侯所执,今方归。复者,复中国也。天子免之,因与之会。其曰复,通王命也。免之于宋,身未反国,因会于许,即从反国之辞通王命。

遂会诸侯围许。遂继事也。

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介,国也。葛卢,微国之君未爵者也。其曰来,卑也。介音界,国名。

[疏]“其曰来,卑也”。

释曰:据庄五年“郳犁来来朝”,亦未得爵命而称朝,此谓卑贱之,故有言来矣。襄十八年“白秋”来“注云”不言朝者,不能行朝礼”是也。

公至自围许。

夏,六月,公会王人、晋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翟泉。翟泉,某地。

[疏]“公会”至“翟泉”。

释曰:《左氏》以为王人者王子虎,为下盟列国。晋人云云者,狐偃等,为上敌公侯,皆贬之称人。何休注《公羊》云,晋文德衰,故微者往会。今《穀梁》既无传注,或如何说,王人以下皆是微也。

秋,大雨雹。雹者,阴胁阳、臣侵君之象。阳气之在水雨则温热,阴气薄而胁之,不相入,转而成雹。

雨,于付反。雹,蒲学反。

冬,介葛卢来。

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狄侵齐。

秋,卫杀其大夫元咺。称国以杀,罪累上也,以是为讼君也。元咺讼君之罪于伯者,君忌之,使人杀之而后人。案宣九年“陈杀其大夫泄冶”传曰,“称国以杀其大夫,杀无罪也”,此传曰,“称国以杀,罪累上也”。凡称国以杀大夫,或杀无罪,或罪累上,参互不同,略当近半。然则称国以杀有二义,泄冶忠贤而君杀之,是君无道也;卫侯虽有不德,臣无讼君之道,元咺之罪亦已重矣。然君子之道,譬之于射,失诸正鹄,反求诸身。卫侯不思致讼之愆,躬自厚之义,过而不改,而又怨忌,上下皆失,故曰罪累上。

累,劣伪反。泄,息列反。冶音也。近半,附近之近。正音征。鹄,古毒反。愆,起虔反。

[疏]“以是为讼君也”。

释曰:元咺讼君,则是臣之罪。复言累上者,以上下俱失,嫌卫杀无罪,故加累上之文也。卫侯得书复归者,复归非全善之辞,卫侯既委罪元咺,故得复归之称。

注“有二义”。释曰:言有二义者,谓传言“杀无罪也”,即是罪全在君,传云“罪累上也”。即上下俱失,故云有二义。

卫侯在外,其以累上之辞言之,何也?待其杀而后入也。

及公子瑕。公子瑕,累也,以尊及卑也。

卫侯郑归于卫。徐邈曰:“凡出奔归月,执归不月者,齐则国更立主,若故君还入,必有战争祸害,所以谨其文。执者,罪名未定,其国犹追奉之,归无犯害,故例不月。”

战争,争斗之争。

晋人,秦人围郑。介人侵萧。

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天子之宰,通於四海。

[疏]“天子”至“四海”。

释曰:复发传者,葵丘会也,此则聘也,嫌异,故重发之。

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以尊遂乎卑,此言不敢叛京师也。何休曰:“大夫无遂事。”案襄十二年,季孙宿救台,“遂入郓”,恶季孙不受命而入也。如公子遂受命如晋,不当言遂。郑君释之曰:“遂固受命如京师如晋,不专受命如周,经近上言‘天王使宰周公来聘’,故公子遂报焉,因聘于晋,尊周不敢使并命,使若公子遂自往焉。即云公子遂如京师如晋,是同周于诸侯,叛而不尊天子也。《公羊传》有美恶不嫌同辞,何独不广之於此乎?”宁谓经同而传异者甚众,此吾徒所以不及古人也。

台,土来反,又音台。郓音运。恶季孙,乌路反。美恶,乌路反,又如字。

[疏]“遂乎卑”。

释曰:传言此者,遂是继事之辞,以辞有善恶,故传分明别之也。

三十有一年,春,取济西田。曹田。

公子遂如晋。

夏,四月,四卜郊,谓之郊者,天人相与交接之意也。不言郊天者,不敢斥尊也。昔武王既崩,成王幼少,周公居摄,行天子事,制礼作乐,终致太平。周公薨,成王以王礼葬之,命鲁使郊,以彰周公之德,祭苍帝灵威仰,昊天上帝鲁不祭。

少,诗照反。大音泰。

[疏]注“谓之”至“不祭”。

释曰:范惟言天人相与交接,故谓之郊。字既从郊,或当亦在南郊,就阳位而祭也。昔武王既崩云云,《尚书》有其事。制礼作乐云云者,《礼记》文。祭苍帝灵威仰,昊天上帝鲁不祭者,是郑玄之说。郑以《春秋说元命包》云:“紫微为大帝,大微为天庭,五帝合明。”又《文耀钩》云:“苍帝春受制,其名灵威仰。赤帝夏受制,其名赤熛怒。黄帝受制王四季,其名含枢纽。白帝秋受制,其名白招炬。黑帝冬受制,其名汁光纪。是紫微宫者五方帝。”故郑以周与鲁夏正郊天者,祭青帝灵威仰之帝;冬至祭天於圆丘者,祭天皇大帝,鲁不得祭之。故范亦同之耳。然三王之郊,一用夏正,鲁不然者,以天子得冬至祭天皇大帝,故郊所感之帝皆以夏正为之,鲁不得冬至祭天,故转卜三正。从周正月至於三月,皆是郊之时也,月各一卜,故云三卜,礼也。四月非时,故云四卜,非礼也。《左氏》以为礼不卜常祀,郊既鲁之常祀,故一卜亦为非礼。《公羊》以为天子不卜郊,鲁郊非常礼,故卜之;求吉之道不过三,故三卜,礼也,四卜,非礼也。是三传各异。其用牲也,何休以为郊天牛,角茧栗,三望之牛,角尺,其文出於《稽命徵》。其祀也,郊祭则焚燎,山则升,水则沉。

不从,乃免牲,犹三望。郑君曰:“望者,祭山川之名也,谓海也、岱也、淮也。非其疆界则不祭。”《禹贡》曰:“海、岱及淮惟徐州。”徐,鲁地。

[疏]“犹三望”。

释曰:《公羊》以为三望,泰山、河、海、贾逵、杜预之徒注《左氏》者,皆以为分野星、国中山川。今范同郑玄之说。取《禹贡》之文,以为淮、海、岱也。

夏四月,不时也。郊,春事也。四卜,非礼也。郊,春事,四卜则入夏。免牲者,为之缁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于南郊。免牛亦然。玄端,黑衣,接神之道。玄熏者,天地之色也。南郊,天位,归之于阳也。“全曰牲,伤曰牛”,“牛有变而不郊,故卜免牛”。

熏,许云反。

[疏]注“全曰”至“免牛”。

释曰:哀元年传文也。

乃者,亡乎人之辞也。亡乎人,若曰无贤人也。凯曰,其犹《易》称“窥其户,阒其无人”,《诗》云“巷无居人”,讥僖公不共,致天变。

阒,苦鵙反。共音恭,本亦作恭。犹者,可以巳之辞也。望,郊之细也。不郊,无望可也。巳,止也。

秋,七月。

冬,杞伯姬来求妇。妇人既嫁不逾竟,杞伯姬来求妇,非正也。

[疏]“求妇非正也”。

释曰:重发传者,嫌国君之妻异,故明之。

狄围卫。

十有二月,卫迁於帝丘。帝丘,卫地。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已丑,郑伯捷卒。捷,在接反。

卫人侵狄。

秋,卫人及狄盟。

冬,十有二月,已卯,晋侯重耳卒。晋自庄公已前,不书于《春秋》,又不言文公之入及郑忽之杀,何乎?徐邈通之曰:“案《诗序》及《纪年》、《史记》,晋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又郑忽之后,有子亹、子仪,且事出记传而经所无殊多,诚当有不告故不书者。诸侯有朝聘之礼,赴告之命,所以敦其交好,通其忧虞。若邻国相望而情志否隔,存亡祸福,不以相关,则它国之史,无由得书,故告命之事绝,则记注之文阙,此盖内外相与之常也。鲁政虽陵鷃而典刑犹存,史策所录,不失常法,其文献之实足证,故孔子因而脩之,事仍本史,而辞有损益,所以成详略之例,起褒贬之意。若夫可以寄微旨而通王道者,存乎精义穷理,不在记事少多,此盖脩《春秋》之本旨。师资辩说,日用之常义,故穀梁子可不复发文,而体例自举矣。”

重,直龙反。亹,亡匪反。朝聘,直遥反。好,呼报反。否,备矣反。注,张住反。不复,扶又反。

[疏]注“师资辩说”。

释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日用者,《易·系辞》文也。

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滑,国也。

齐侯使国归父来聘。

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不言战而言败,何也?狄秦也。其狄之何也?秦越千里之险入虚国,滑无备,故言虚国。

殽,户交反。进不能守,退败其师,徒乱人子女之教,无男女之别。秦之为狄,自殽之战始也。明秦本非夷狄。

别,彼列反。

[疏]“进不”至“始也”。

释曰:旧解进不能守,谓入滑而去;退败其师,谓败於殽也;乱人子女,谓入滑之时,纵暴乱也。本或别进字者。

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子之辈皆已老死矣。拱,合抱也。言其老无知。

百里子如字,或作伯,误也。蹇,纪辇反。拱,九勇反。合手曰拱。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女死,必於殽之岩唏唫之下。其处险隘,一人可以要百人。

女音汝,下及注同。唫,本作崟,音吟,一音钦。处,昌虑反。隘,於懈反。要百,於遥反,下文“要而击之”同。我将尸女於是。”尸女者,收女尸。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随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何为哭吾师也?”二子曰:“非敢哭师也,哭吾子也。我老矣,彼不死则我死矣。”畏秦伯怒,故云彼我要有死者。晋人与姜戎要而击之殽,匹马倚轮无反者。倚轮,一只之轮。

倚,居宣反,或於绮反。晋人者,晋子也。其曰人,何也?微之也。何为微之?不正其释殡而主乎战也。

癸巳,葬晋文公。曰葬,危不得葬也。

狄侵齐。

公伐邾,取訾楼。訾,子斯反。

秋,公子遂帅师伐邾。

晋人败狄于箕。箕,晋地。

冬,十月,公如齐。

十有二月,公至自齐。

乙巳,公薨于小寝。小寝,内寝。小寝,非正也。非路寝。

[疏]“小寝,非正也”。

释曰:传发此例者,以隐公不地,桓公非正,今僖公虽卒,而没於妇人之手,故发传以恶之也。

陨霜不杀草。《京房易传》曰:“君假与臣权,陨霜不杀草。”

陨,云敏反。未可杀而杀,举重也。可杀而不杀,举轻也。重,谓菽也。轻,谓草也。轻者不死,则重者不死可知。

李、梅实。《京房易传》曰:“从叛者兹谓不明,厥妖木冬实。”实之为言犹实也。实,子。

晋人、陈人、郑人伐许。

同类推荐
  •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昌吉县乡土志

    昌吉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ugby Junction

    Mugby Junc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沧浪诗话

    沧浪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HECUBA

    HECUB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清廉官吏。人到中年,他才踏上仕途。从县令、知州、知府,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最后官至两江总督,他一直清廉之风不改,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书中穿插了大量饶有趣味的廉洁小故事,如带一筐萝卜去福建上任;回乡葬母住最低等客栈,结果被当作歹人等等。细节描写逼真风趣,极具艺术魅力。
  • THE CRISIS IN RUSSIA

    THE CRISIS IN RUSS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替身宠妃

    替身宠妃

    她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却不是皇家的血脉。虽然经常毛毛燥燥,可她是大家的开心果,皇宫里除了他,每一个人都喜欢她。但是,就因为这一个他,让她所有的开心和快乐都没有了意义,所以为了他,她决定改变自己。只是,她终究没能改变自己,不过她有一个好姐妹帮助她,所以她不担心。互换身份,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原本以为这样他就会喜欢她。可是,她怎么觉得,他好像也不喜欢这样改变的她。原来,一切都是他错了,他喜欢的是原来那个她。
  • 黑帮大哥之蝴蝶

    黑帮大哥之蝴蝶

    我像拖死狗那样把他拎到眼前,冷冷地盯着他说:这就是我杨远的聊天方式,够了吗?他的嘴巴流出了鲜血,眼睛也像条死鱼那样翻白:打不死我,我会让你好看。
  • 美军海外征战记(上册)

    美军海外征战记(上册)

    本书共分66章,按照以史为经、以事为纬的思路,以章回体的形式介绍了19世纪以来美军的主要战事和主要军事战略变化。
  • 引鬼师

    引鬼师

    这些人负责引导鬼魂到它们该去地方,他们就是引鬼师
  • 白色人生

    白色人生

    第一次见她,她给我的印象是很白;当然也有可能是别人说给我听、我先入为主了。第一次见他,他给我的印象是很可爱;当然也有可能是别人说给我听、我先入为主了。作者的话:几个人,几段感情;如果他们的故事需要用这一种颜色来代表的话,那么我选择白色!原名;爱情与我有多远,现在正式改名啦!白色人生这本小说欢迎您的阅读!
  • 娇弱男神你走开

    娇弱男神你走开

    阅女无数的娇弱男神,忽然有一天在姐姐家的别墅里碰到了一个又新鲜、又可爱的女孩,从此想法设法,不折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就是为了将这个女孩骗到自己手里。骗女孩是一个难事,尤其是骗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更是难上加难,于是设置偶遇、英雄救美桥段,花尽心思,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误会,最终抱得美人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玩转时空

    玩转时空

    笑看古今,谁与张狂。文武双全,谁与争锋。哥叫陆阳,女人见了心开花,男人见了都恨不得变女的。当你境界达到一个高度时什么时间都不是问题,看千年前的侠侣到今世又有何做为。高权贵族巴结,美女白领贴身…………等等。让我们一起笑傲天下……
  • 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

    一个幽默的作家,一定是极会掌握语言文学的作家,他必须写得俏皮,泼辣,警辟,使人读了发笑,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老舍作为一个幽默小说家,便具有这样的语言能力和幽默的心态,世事、异国观光、朋友亲邻,在他眼里皆是有趣的。一如他笔下“穿马裤的马裤先生”、“盼孙子的王老太太”、“院里不是东西的老王”等等,既写实传神,又夸张好笑。且他的这种笑不仅仅是让人捧腹的搞笑,还是一种含泪的笑。他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批判和自己博大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融入这种笑中,极具感染力,让人发笑的同时,也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