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08900000011

第11章 王绩

答刺史杜之松书

月日,博士陈龛至,奉处分借《家礼》,并帙封送至,请领也。又承欲相招讲礼,闻命惊笑,不能已已。岂明公前眷或徒与下走相知不熟也?

下走意疏体放,性有由然。兼弃俗遗名,为日已久。渊明对酒,非复礼义能拘。叔夜携琴,惟以烟霞自适。登山临水,邈矣忘归。谈虚语玄,忽焉终夜。僻居南渚,时来北山。兄弟以俗外相期,乡闾以狂生见待。歌去来之作,不觉情亲;咏招隐之诗,惟忧句尽。帷天席地,友月交风。新年则柏叶为樽,仲秋则菊花盈把。罗含宅内,自有幽兰数丛;孙绰庭前,空对长松一树。高吟朗啸,挈榼携壶。直与同志者为群,不知老之将至。

欲令复整理簪屦,修束精神,揖让邦君之门,低昂刺史之坐,远谈糟粕,近弃醇醪,必不能矣。亦将恐刍狗贻梦,栎社见嘲。去矣君侯!无落吾事。

【译文】

某月某日,博士陈龛来此,遵奉您的吩咐向我借《家礼》,现将书与此信一并给您送到,请收下。又承蒙您想请我去讲解礼法,听到这个旨令,我既吃惊又好笑,简直无法自制。难道明公先前关顾我,或许只是与我相识而并不透彻地了解我?

我心意疏淡,形迹放浪,性情又喜好自由自在,加上弃离世俗功名,这样的情况为时已久。我像陶渊明那样自斟自酌,不再是礼义所能约束;如嵇叔夜那样提琴引弦,全只借云烟霞气而自乐。我登上高山,来到水边,情志邈远,留连忘返;与友入谈论深奥莫测的道理,忽然之间一夜已过。我僻居于南边小洲之上,又常常来到北边的山阿之地。兄长把我当作俗外之人来对待,乡里把我作为狂简之人来看待。吟唱起《归去来兮辞》这样的作品,不由感到与我的情意是那么切近。咏诵着《招隐》那样的诗歌,唯恐句子把我的意思全表达了。我以天空为帷幕,以大地为坐席;我与月儿作伴,与风儿相随。新年里,我向长辈敬上柏酒一杯;仲秋时节,我去采来菊花满把。我的宅院里,与罗含的一样,自有几丛幽香的兰草;庭阶前,跟孙绰的一样,兀自耸立着一株高高的松树。我在这生高声吟唱,响亮地啸咏,我带着酒杯提着酒壶来这儿饮酒自乐。我只与志趣相同的人聚在一起,不觉得衰老很快就会来临。

要叫我重又穿戴好衣着,整顿起精神,去拜谒于邦君门下,拜坐在刺史堂上,谈论那早已无用的道理,而抛弃了眼下这美好的乐趣,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了。我也怕轻贱的刍狗给我一个恶梦,怕无用的栎树也来嘲笑我。请放了我吧,君侯!不要让我丢弃了我所喜欢做的事情。

【题解】

这封信一上来即就对方的两个请求,分别作了答复:对于借《家礼》,率然应允,郑重其事;对于招己讲礼,则先“惊笑”,继而反诘,表现出大不以为然的态度。两下对照,孰可孰不可已甚分明,但又不予明说,却从“相知不熟”引出一段自述。这段自述,是全文内容最为丰富而精彩的部分,也是作者尽情抒写其生活追求的一段文字,特以陶、嵇、罗、孙自许,以“俗外”、“狂生”相期,挥洒自如,于山水诗酒、兰菊松柏中倾泻出一片挚爱之情、怡然自乐之意。从而再回到“讲礼”的本旨上来,“整理”、“修束”、“揖让”、“低昂”一列四句,与上文对照分明,而更以“糟柏”与“醇醪”对举明义,孰取孰舍一目了然,遂结以“不能”二字,顺理而成章。末又追补一笔,用“刍狗”、“栎社”二典回挽笔势,含蓄幽默,在退缓中显出自信与坚决;于是,“去矣”、“无落”二语,畅快之气一吐而尽。此信节奏徐疾有变,全文带有浓厚的抒情意味,显示出王绩其人其文真率明朗的品格。

王绩小传

王绩(585—644),唐代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河津市)人。

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隋开皇二十年(600),只有15岁时便游历京都长安(今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大业元年(605),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但他生性简傲,不愿在朝供职,改授扬州六合县丞。但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被解职。其实,他并不看重官职,故感叹道:“网罗在天,吾且安之。”这时隋末大乱,他常和隐士仲长子光在一起饮酒赋诗。

王绩因对现实不满,终于走上隐居之路,但有人以酒邀者,无不乐往。其《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

王绩性情旷达,嗜酒如命。除好酒外,王绩还好弹琴,曾改编琴曲《山水操》,为世人所赏。又精于占卜算卦。但最大成就在于诗歌,有《王无功文集》五卷本行世,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贞观十八年(644),王绩病卒于家中。与陶潜的《自祭文》一样,生前已备有自撰志铭,并嘱家人薄葬。

王绩与酒

唐武德八年(625),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其弟王静问:“待诏快乐否?”他回答说:“待诏俸殊为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尔。”待诏江国公是王绩的老朋友,听了这话后说,三升好酒未足以留王先生,特判日给一斗,因此时人称王绩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王绩因病罢归。罢归的真正原因,恐怕还是因酒,贞观中,他因为家贫,酒也难继,只好又赴选。当时太乐府史焦革家善酿酒,冠绝一时,王绩便苦苦相求,要在焦革手下任职,终于做了个并不适合他干的太乐丞。但没几个月,焦革逝世,此后焦妻袁氏仍时时送酒给王绩。谁知过了一年多,袁氏也死了,王绩叹道:“这是老天不让我饱饮美酒!”于是辞去太乐丞,归乡去了,从此开始了他的隐士生涯。

另有一说是王绩是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而被解职的。

王绩作品精选

醉乡记

昔众尝至一乡陬,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力之败乱。问之人:“是何乡也?”曰:“酣适之方,甘旨之尝,以徜以徉,是为醉乡。”

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尝闻夫刘伶、阮籍之徒矣。省是时,神州陆沉,中原鼎沸,所天下之入,放纵恣肆,淋漓颠倒,相率入醉乡不已。而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耳。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必不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入醉乡者,皆无有忧也。

呜呼!自刘、阮以来,醉乡追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昏昏然,冥冥然,颓堕委靡,入而不知出焉。其不入而迷者,岂无其人音欤?而荒惑败乱者,率指以为笑,则真醉乡之徒也已。

【译文】

从前我曾游至一地方,一到那里就浑身发软,歪歪倒倒,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天地因此变换了位置,日月因此失去了光明,眼睛因此发花,心因此荒乱迷惑,身体因此衰败不堪。我向别人打听说:“这是什么地方?”回答说:“畅快舒适的地方,可以尝到美味的地方,可以徘徊闲散的地方,这里便是醉乡。”

啊!这里便是醉乡了吗?古人果然没有欺骗我。我曾听说刘伶、阮籍这一类的人迷恋醉乡的事。在那个时代,国土沦丧,中原纷乱,天下的人,放纵自己痛饮之后便颠颠倒倒,一个接一个不断的进入醉乡了。据我所见,那里不曾有可使人快乐的地方,有的人认为那里可使人消除忧愁。如果是可以消除的,就不是真的忧愁;如果是真有了忧愁的人,或许也不必去消除它。何况醉乡实在不能使人消除忧愁,那么,进入醉乡的人,都是没有忧愁的人。

啊!自从刘伶、阮籍以来,醉乡遍及天下;醉乡有了人,天下就没人了。这样的境况昏昏沉沉,迷迷糊糊,颓废消沉,萎靡不振,进去了就不知道出来了。虽然不曾进去而被迷惑了想进去的人,难道没有那样的人吗?而昏聩无能,丧德败乱的人,常被人指着他们取笑的人,就真不愧是醉乡中的酒徒了啊!

【题解】

此篇乃愤世嫉俗之文章,作者巧借醉乡以指桑骂槐,旁敲侧击。明指于酒国醉生梦死,颓废消沉,放浪形骸,麻木不仁之辈,但在结文中,话锋一转,直指众人皆醉我独醒,不醉自乱,倒行逆施之不入而迷者,醒眼看醉人,切莫笑人而反笑己,五十步笑百步。全文用字简朴,笔锋犀利,生动灵活,通俗易懂。

五斗先生传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不知所如。

【译文】

有位五斗先生,用爱好喝酒的方式游戏人间,凡有人用酒请他,无论身份高低贵贱,他都前往,而且必定喝醉,喝醉了,就不择地方倒地便睡,酒醒后又起来继续喝酒。他经常一喝就是五斗,因此以“五斗”作为自己的称号。先生无思无虑,很少说话,不知道人世间有仁义冷暖。他忽而离开,忽而回来,行为动静自然,符合天地法则,所以万事万物不能缠绕住他的心。(他)曾经说:“天下事物大概能够看得清楚。人生如何能够保养?嵇康便撰写了《养生论》;道路为什么会穷尽呢?阮籍于是悲恸哭泣。所以,故作糊涂,是圣人的行事态度。”于是,他一直实践自己的心意,最后不知去向。

【题解】

本篇为王绩仿照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而创作的自传体性质的小文,因他饮酒五斗而不醉,而写就。文中彰显了五斗先生的思想性格和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

同类推荐
  • 纳兰性德全集第三册:诗集

    纳兰性德全集第三册:诗集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三册为诗:诗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五十四首外,另增加了八首。
  • 交通幽默

    交通幽默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交通幽默》,就是芸芸众生旅途中最好的快乐读物。《交通幽默》分为“飞机的幽默”、“汽车的幽默”、“火车的幽默”、“轮船的幽默”四大部分,其中,讲述了空姐的灵活机智,飞行员的滑稽趣事,交警执法的铁面无私,司机违章时的神情百态等等。如果你是有车一族,在旅途疲劳或堵车烦恼时想到这些幽默笑话,会让你愉悦身心。
  •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

    《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这本书中记了很多,节日、物品、礼节的由来。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 打造蓝色

    打造蓝色

    读者在此打开的《打造蓝色》一书,是法国剧作家让保罗温泽尔的作品,由宁春翻译。您将走进两个法国退休工人安德烈和绿西的私密空间:听他们说话、跟踪他们的视线,发现他们的无奈、烦恼和焦虑。您会问:除了那长此以往生活在一起的习惯,还有什么能将这两个人继续拴在一起呢?您会抱有一丝的同情,而这同情将会变为柔情,因为安德烈和绿西在一个已经不属于他们的世界里维系着生存,而这世界或许从来就不曾属于他们。他们最后的救赎是梦想;然而,对于梦想,我们有义务付之与柔情。
热门推荐
  • 冷酷王爷的亡国公主

    冷酷王爷的亡国公主

    她,亡国公主流落到锦宣王朝,被抓去青楼成了风尘女子。她的命运到底会怎样呢?他,锦宣王朝的王爷,冷酷无情是人们对他的评价。
  • 外国民间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本书系“百年儿童文学名家译作精选”丛书之一种。20世纪的百年之间,世界优秀的民间故事被广泛介绍,成为中国儿童和成人共享的精神食粮。本书从原刊中挖掘并参照诸家汇编的集子,就趣味性、知识性、史料性及收藏价值等方面作了精心的筛选,尤钟情于前半个世纪的名家译作,如郑振铎译日本民间故事《竹公主》、茅盾译北欧民间故事《十二个月》、许地山译孟加拉民间故事《红宝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篇章。这些作品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生活,了解世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增添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 战天毁地

    战天毁地

    天曰:日月风雨皆在我手,凡人修仙皆由我渡。地曰:山川河流任我改变,生死轮回转世六道。人曰:修仙一途一路坎坷,战天战地战胜自己。
  • 灵瞳天帝

    灵瞳天帝

    他,天生瞳孔呈七彩颜色,被冠上不祥之名,给身边的人带来灾厄。母亲突然惨死,父亲带着他们逃离家族,去阻挡追兵却再没回来。天要亡他,可偏偏他不信命!绝境中,得宝物,练仙术,帝相之眼睥睨世间!落魄世家公子步步逆袭,一朝踏破九天路,正灵瞳天帝之道!
  • 是谁染指了我的青春

    是谁染指了我的青春

    小时候的诺言让她懂得什么叫做依赖,长大之后的误会让她成长,这些年来把痛苦当做甜品,把眼泪当做饮料,把上海当做下午茶。林懿乐,一个不被眷顾的女孩,但是她一直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就算别人再不看好她,就算全世界都抛弃她,就算在人生的谷底,她也要活出自己的Style,我的亲情我自己守,我的爱情我自己追,那些属于我的人或事不要嫌我慢,我在骑着蜗牛赶来的路上了,别急,就要来了。。。(如果大家喜欢也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有什么不足之处就写出来,我会改进的,或者觉得故事哪里不好的都可以写一下,我都会一一回复给大家,尽量写出更好的作品。)
  • 贵女嫡妆

    贵女嫡妆

    前世她错信良人,忠心待人,却落得至亲惨死,自己被折磨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再次醒来却是重生豆蔻,斗姨娘,斗渣男,诛庶妹,抢幼弟,报仇恨,变得没心没肺。御天辰,你想要这江山,我偏偏从中作埂。庶妹,拿着本该属于我的一切作威作福,给我死过来。大宅之中,各有算计,一步步将她逼上绝路,却发现自己并非亲身……
  • 重生之表妹不好惹

    重生之表妹不好惹

    同为远房表妹,邱雪婵就如卢晋成的手心宝,摔不得碰不得,众星捧月的供着奉着。秦珂茵却是遭人厌弃的烂稻草,阴险狡诈,心思歹毒,恨不得大卸八块,除之而后快的卑鄙小人。虽然秦珂茵自认她确实包藏祸心,贪图卢家富贵权势。但是被灌迷下套床赶出卢府横死街头?都当她好欺负的?
  • 时尚美容形象设计

    时尚美容形象设计

    本书包括美容形象设计概论,形象设计的基准和数据,皮肤健美,头发美容形象设计,美容化妆,服装穿着艺术,艺术修养对形象的影响,礼仪行为,运动塑造形体美,整体的形象设计等。
  • 无斗不成宫

    无斗不成宫

    后宫之中,没有聪明睿智之说,只有阴险狡诈、心狠手辣之举。后宫之中,没有正常生活方式,你所面对的,不止是阴狠毒辣的生,还有惨不忍睹的死,再或者莫名其妙的生不如死。后宫之中,等待你的只有永无休止的争斗,若想摆脱,除非你死,方能停止。卫子娴,出生于距锦城三十公里开外的芍药谷,父亲为当地巡抚,从小习读诗书,文墨琴棋皆通。十五岁奉旨进宫,开始一段凄默冷宫之旅:受辱、被罚、进冷宫,屠后、嗜妃、虐公主,且看天之娇女如何玩转后宫!
  • 迫嫁为妾:王爷太放肆

    迫嫁为妾:王爷太放肆

    大婚前失贞,连续七夜,她被掳走再被送回,唯一记得便是枕榻之上的缠绵欢爱。未婚先孕,被浸猪笼,她求速死,他尊贵而降,施舍般的收了她为奴为妾世人却不知,那起初的七夜便是他把她变成了女人,便是他给了她一次又一次的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