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是个聪明人啊。”江毓敏幽幽的叹了口气:“大智若愚,我倒是落了下乘了。”
“公主殿下智深若海,岂是下乘?”总管低下头:“不知公主殿下还想问什么,属下一定知无不言。”
江毓敏摇摇头:“总管慢走,我不送了。”
总管一走,元宵就迫不及待地问:“这洪氏一家如此低调,总管不了解也是正常,为什么小姐就认定总管在撒谎呢?”
“一个时辰以前他或许真的不了解,但现在,”江毓敏笑了笑:“他一定了解。”
元宵不解的眨眨眼:“为什么?”
“不了解,怎么向主子汇报呢?不征得主子的同意,他又怎么能随便就去了府中人的奴籍呢?”
“主子?可是他并没有打算向您汇报啊。”
“那是自然的,因为他的主子不是我。”看到元宵恍然大悟的神情,江毓敏站起身:“元宵啊,再不传膳,你家主子可就饿死了。”
江毓敏正在书房跟着柳卉练字,元宵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小姐,大小姐回来了,大夫人让您去前厅呢。”
大小姐?江毓敏放下笔,是那位自己还没有见过的大姐江毓琉啊。记忆中,这位大姐的印象很模糊,大概在江毓敏七八岁的时候就出嫁了,一年也回不来几次。不过,自己被封为公主好几天了,现在才回来,摆明了不是来看自己的,看来这个姐姐还是个高傲的人呐。不过,她可以高傲,自己却不可以,实际上,自己除了个公主的头衔外,什么都没有,做事也缚手缚脚,现在,还不能得罪大夫人,毕竟,还要借人家的人呐。
江毓敏有些为难的看着柳卉:“柳先生,你看……”
“大小姐难得回来一趟,殿下应该去看看的。”柳卉收起书本:“今天就到这吧。”
“多谢先生体谅!”江毓敏施了一礼:“那毓敏就先告辞了。”
江毓敏跨进前厅,就见一个少妇正在和大夫人话家常,几位夫人小姐都陪坐在一旁。江毓敏匆匆扫过一眼,只觉得那少妇虽不及江毓淑明丽,也不及江毓雪娇媚,但却更显得雍容大方,更有一种冷艳的气质。
“哟,这不是公主殿下吗?”江毓淑不怀好意的声音响起:“怎么姗姗来迟呀?莫非是不把大姐放在眼里?”
江毓敏像没听到一般:“毓敏给大娘请安,给各位姨娘请安,给娘请安。见过大姐。毓敏来迟一步,还请大姐莫怪。”
“原来是四妹。”江毓琉微微侧首,打量着这个印象中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妹妹:“四妹长大了呢。”
“是啊,十五了呢。”大夫人接过话头:“也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了。”
“可惜是嫁到濯耀,”江毓琉叹了口气:“那种地方,真是……”
“大姐不必为毓敏担心,”江毓敏灿烂的笑道:“毓敏对草原风光也是向往已久呢。”
“草原风光?”江毓琉好笑的摇摇头:“无非是一片望不到头的草地罢了,有什么风光?”
“当然有啦。”江毓敏在五夫人身边坐下:“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风吹草低见牛羊,”江毓琉别具深意的看了江毓敏一眼:“四妹果真是好才情,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大姐谬赞了,”江毓敏垂下眼帘,遮住眼中的精光:“毓敏愧不敢当。”
江毓淑冷哼一声正要说话,却见管家急匆匆的跑来:“殿下,宫里来人了,传召殿下入宫呢。”
江毓敏看了大夫人一眼,却见大夫人也正好看着她。微微一笑,江毓敏问道:“是上书房传召,还是凤仪宫传召?”
跨入上书房,江毓敏见到了和几日前相似的场景。一堆将军聚在上书房中,围着地图正在讨论着什么,一袭黄袍在一堆红袍中分外显眼。
“臣女给皇上请安。”
皇帝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毓敏来啦?你上次的故事可是还没讲完呢,你没忘了吧?”
“臣女自然不敢忘,”江毓敏浅笑道:“不过,皇上好意思让臣女白讲吗?”
“嗯?”皇帝意外的看了江毓敏一眼:“朕不是前几天才赏了你十万两吗?怎么,你这么快就花完了?”
“没有,”江毓敏一本正经的说:“上次是上次,这次是这次。不过臣女这次不要银子。”
“哦?说说看,”皇帝饶有兴致的看着江毓敏:“你这次要什么?”
“臣女想,”江毓敏抬头正视着皇帝:“臣女想去五台山上礼佛,等八月份再回来。希望皇上恩准。”
“为什么?”江毓辉奇怪的问:“好好的,为什么要去礼佛?”
江毓敏欲言又止,只把求助的目光投向皇上。皇上轻咳了一下:“你要去礼佛,按理朕不该反对,可是你一去这么久,这兵法?”
“臣女会每月派人,将兵法送回。请皇上允许。”
皇上深深地看了江毓敏一眼,正要开口,就听见外面小太监的禀报:“启禀皇上,太子求见。”
江毓敏咬住下唇,手中的丝帕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她揉成一团。皇帝看了看江毓敏,脸沉了下来:“告诉太子,他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完成太傅的功课,其余的事,还不用他操心。让他回去吧。”
皇帝的态度让上书房的将军们感到万分奇怪,明明上次太子来的时候皇帝还很开心地让他进来了,今天这是怎么了?看看皇帝阴沉的目光,再看看妹妹凄楚的脸色,江毓辉感到这件事一定不寻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自己不知道的?
皇帝想了一下:“也好,去礼佛就权当散散心吧,不过你是公主,身份尊贵,朕会派御林军送你去。至于兵法,就交给他们好了。”
“多谢皇上!”江毓敏心里十分满意,现在可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瞟了瞟江毓辉,只要能说服他,那就万事大吉了。
皇帝饮了口茶:“准备什么时候走?”
“三天后吧,皇上看呢?”